倪金珠
游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幼兒園要重視課程游戲化、生活游戲化,將有限的資源發揮最大的效用。游戲材料是幼兒游戲探索與學習的橋梁,適宜的材料不僅能啟發幼兒智慧,幫助幼兒構建知識體系,更重要的是幼兒在與材料的互動中,進行創新與想象,完成探索與思考,還與同伴進行了經驗的分享與交流,是幼兒成長的見證。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幼兒園教育應充分尊重幼兒作為學習主體的經驗和體驗,尊重他們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引導他們在與環境的積極相互作用中得到發展。”游戲材料如何獲得?應該投放怎樣的游戲材料?這些都需要教師的探索與研究。
一、挖掘可利用的自然資源,鼓勵幼兒的想象與創造
大自然中蘊含著無數的寶藏,幼兒園的孩子天生對大自然有親近感,他們喜歡無拘無束地奔跑、玩石子、撿樹葉、斗蟋蟀、聽風吹過的聲音。自然界中的資源是豐富多彩的,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幼兒搜集整理,使之成為可利用的游戲資源。
1.樹葉樹枝類資源
自然界蘊藏著大寶藏,樹上的葉子、不同的樹皮、根莖等都是可利用的自然資源。就拿樹葉來說吧,樹葉根據外形有大小之分、形狀之分,大自然孕育出的樹葉形狀千姿百態,有心形的、橢圓的、鋸齒的,有的像小扇子,還有的像珍珠。樹葉根據顏色又能分為紅色、黃色、深綠色、淺綠色等,根據氣味又能有不同的分法。教師將樹葉投放到益智區,便于幼兒根據樹葉的不同特征進行分類;也可以投放到美工區,便于幼兒進行“樹葉貼畫”等的造型藝術,將樹葉變成“金魚”“小狐貍”等。發揮幼兒的創造與想象能力,提高幼兒的動手操作水平與審美能力。
樹枝的不同造型本身就是藝術品,孩子們將皺紋紙做成紅花,黏貼在枝頭上,就是一幅美麗的插花圖,將樹枝鋸成不同大小的小圓形,可以進行裝飾畫的練習;樹枝的高矮可以進行排序、點數等練習;在戶外活動中,小樹枝還可以成為游戲中的“障礙物”或者標志性建筑,便于創設游戲情境。
2.稻草秸稈類資源
每當夏秋季節,田野中的麥子成熟,黃色的麥秸稈就成了孩子們的玩具。小小的麥秸稈可以洗干凈變成吸管,玩吹泡泡的游戲;可以將麥秸稈截成長短不一的小棒,進行長短、高矮的排序練習;可以將麥秸稈的小棒進行拼圖,拼成三角形、長方形,搭建房屋或者進行其他的造型活動。
秸稈類資源在美術角,孩子們可以將它做成“稻草人”,進行秸稈編織或者相框的裝飾活動。在角色扮演區,秸稈可以做情境背景,為故事表演創設優良環境。
3.瓦片石子類資源
人們丟棄的瓦片可以搜集起來,放在自然角,成為獨特的盆景,便于幼兒進行多樣的種植活動。瓦片清洗干凈,還可以投放進美工區,幼兒用顏料在瓦片上寫寫畫畫,使之成為藝術品。石子既可以作為載體,在上面進行“石頭畫”的創造,又可以作為益智區的材料,讓孩子們設置“走迷宮”的游戲,成為不可或缺的障礙物。
二、利用社區資源材料,巧妙開發新游戲
社區資源是不可或缺的資源,隨著城鎮化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社區資源成為幼兒游戲的材料,比如工廠廢舊的管道、布料、線錘等,就是很好的游戲材料。
1.廢舊報紙的新作用
廢舊的報紙是孩子們戶外游戲的輔助材料,孩子們將報紙頂在頭上,玩“躲貓貓”的游戲;將報紙展開放在胸前,迎著風兒奔跑,盡量不使報紙掉下來,鍛煉了孩子們的奔跑能力;將報紙卷成卷,做成長短不一的小棒,孩子們一起玩“打仗”的游戲;將報紙折疊成方形,放在地上,排成長排,玩“小兔跳跳跳”,鍛煉孩子的跳躍技能;報紙玩舊了,還可以團成團,進行投擲練習。
報紙投放到美工區,孩子們玩撕紙游戲,將報紙撕成長條,做成“面條”,送去“小餐館”“娃娃家”,就是很好的“食材”;將報紙撕成小塊,進行美術創意活動,就是一件件“新衣服”;廢舊報紙任意撕成不同形狀,再根據形狀進行創造想象,添畫成“小貓”“長頸鹿”等進行藝術創造。
2.線錘類的新玩法
幼兒園附近的紡織廠里有一些廢棄的線錘、拉管,孩子們通過家長將之搜集整理,放在建構區,可以進行建構活動,搭成城堡、“富士山”等;將小小的拉管剪成小塊小塊,一個個串起來,就是漂亮的小簾子,可以打扮“娃娃家”“小劇場”;將許多的線錘與拉管組成,可以變成小凳子、小沙發,放在圖書角,便于創設優美的閱讀環境。
3廢舊布料也是寶
幼兒園附近有許多紡織廠、服裝廠,一些碎布片、布條都是可利用的游戲材料。幼兒將布片清洗整理曬干,搜集起來,按照大小、顏色進行歸類。中等大小的可以放進“巧手坊”,幼兒進行手工制品的制作,可以做成沙包、布球、毽子、飛鏢等,戶外活動時進行體育游戲。大的布片可以黏貼在背景板上,布置主題墻的背景,還可以做成“扣紐扣游戲”。一些有特別花色的布匹,既可以放到表演區布置環境,又可以放到娃娃家打扮“娃娃家”,“娃娃家”增加了布藝產品,會變得更溫馨。一些小型的布條、布片可以做成布藝的“蘿卜”“青菜”等道具。簡單的廢舊布料沒有具體的形象,沒有固定玩法,幼兒可以根據自己的想法與興趣,對布藝材料進行隨意想象與組合,賦予廢舊布料以生命,讓廢舊布料成為孩子們愛不釋手的游戲材料。
總之,對于游戲材料的挖掘,教師要做到因地制宜,巧妙結合周圍自然環境、社區環境、日常資源等因素,鼓勵幼兒在做做、玩玩中,發展智力,進行想象與創造。這樣,不僅鍛煉了幼兒的手指肌肉,調動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而且對培養幼兒良好的學習習慣、增強幼兒自信心也打下了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