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啟動,滑行,機頭昂起……C919飛機平穩利落地飛入云天。經過1小時20分鐘的飛行,客機平穩降落,傾注了中國幾代航空人心血的“大飛機夢”終于得以實現,它不僅標志著中國航空工業取得了重大歷史性突破,也是國家實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大成果。
大型客機一直被認為是現代工業“皇冠上的明珠”,集中體現著一個國家的工業和科技水平。但長期以來,我國民用航空機型基本依靠進口。20世紀50年代,我國向蘇聯陸續購買了伊爾-14飛機,承擔專機和國內客運、貨運任務。1963年,我國民航從英國訂購的“子爵號”飛機到貨加入航班飛行,改變了以往主要使用蘇制飛機的狀況。1972年2月21日,時任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標志著我國民航“波音時代”的到來。我國盡管擁有規模巨大的民用航空市場,卻只能使用國外飛機制造商生產的客機。
從20世紀70年代起,我國便開始進行大型民用飛機的研制,但沒過多久便陷入停滯。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和民航業的不斷發展,研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商用飛機再次提上日程。2007年,大型客機C919研制項目啟動,歷經十幾年持續攻關,終于成功首飛。
飛機總設計師吳光輝說:“C919的每一條線、每一個面和每一個元素都是我們自己的,每一個DNA都是我們自己的?!?/p>
好飛機既是造出來的,也是飛出來的。今年,中國東方航空集團有限公司與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終于在上海正式簽署了C919大型客機購機合同,這也是國產大飛機C919在全球的首個正式購機合同,東航將成為全球首家運營C919大型客機的航空公司。據悉,東航首批引進5架C919大型客機,力爭年內交付首架。這是C919市場導入和商業運營的重大里程碑,標志著國產大飛機在發展道路上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銀河證券預計,根據中國商飛和波音公司的市場預測,未來20年,我國對類似C919這類窄體客機的需求量為每年平均300架左右,假設未來C919在國內能夠達到1/3的市場占有率,則C919飛機年平均交付量有望達到100架。民生證券指出,隨著C919完成適航取證,未來將快速進入批產階段,大飛機產業鏈有望迎來快速發展,產業鏈相關廠商配置價值顯著。
“十四五”規劃明確指出,推動C919大型客機示范運營和ARJ21支線客機(是我國按照國際標準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飛機)系列化發展,推進民用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CJ1000產品研制。在吳光輝看來,這將進一步明晰大飛機的發展方向和路徑。當前最重要的是要加快實現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推動先進制造業集群發展。
如今,中國大飛機的使命已經不再是僅僅滿足“飛天夙愿”,大飛機要走的是產業化、國際化的道路,它身上肩負的是帶動我國航空工業發展的使命。中國民航的新時代已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