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博
摘要:隨著社會主義經濟的發展,我國的電力體制也面臨著進一步的深化改革,面臨著越來越激烈的市場競爭,經營的難度也在不斷增加,這就對電力企業最大化維護利潤提出了新的要求。而電力計量是電力企業收取費用的基礎,電力企業憑借電力計量統計的數據向用電企業或居民收取電費,電力計量結果的準確與否,直接影響著電力企業和廣大電力用戶的利益。因此電力公司應該重視對電力計量的管理,保證計量裝置與方法的穩定性和準確性,在日常的實際工作中要加強對電力計量的監督,一旦發現計量結果出現問題,需要及時分析,及時處理,確保企業與用戶的利益。
關鍵詞:電力計量;誤差產生;原因分析;改進措施;研究
1電力計量誤差產生的原因
1.1沒有合理安裝計量裝置。隨著智能電網建設的推進,目前電力計量的進行主要依靠相關的電力計量基礎設置自動完成,因此計量設施設備安裝的正確合規對計量精度有著很大的影響。部分供電企業在進行計量器等計量基礎設施安裝時,相關施工人員并沒有嚴格的根據施工規范進行,導致對于計量器的固定不符合規范,安裝質量不過關,直接影響了計量裝置的運行效果。安裝質量低下不僅會導致電力計量結果出現偏差,甚至會導致計量裝置過載損壞。
1.2計量裝置質量不過關。計量裝置的基礎架設也需要一定的資金支持,部分電力企業受限于預算等原因,采購的計量設備質量或精度無法達到自身需要,也是導致計量結果不準確的原因之一。
1.3計量裝備使用有誤。想要進行精準的電力計量,對于計量儀器的正確合理的使用也必不可少。一般情況下,電力企業會選擇三相四線三元件電能表進行電力計量,如果此中中心線的電阻偏大,會由于記憶效應導致負載電壓偏移,造成計量裝置電壓偏移。一些情況下電流互感裝置也會由于操作不規范、負荷率較低,導致計量器計數結果出現較大誤差。
2電力計量誤差的改進對策
2.1加強電能表性能檢測
現如今的電力計量誤差問題引起了電力界當中的高度關注,為了在誤差的解決過程中從根源來完成,所以必須在電能表的性能檢測力度上進一步加強,這樣才能在未來的工作開展上取得更好的成績。電能表的檢測過程中,可嘗試通過多元化的方法來完成,尤其是要對每一項指標都做出詳細的檢測,凡是未達到正常標準的指標,則意味著電能表存在一定的問題,要及時的更換附件,或者是對電能表整體更換。電能表的直接觀察方法應用在于從外觀來掌握電能表的運行狀態,掌握好是否存在嚴重的外部破損問題;通電試驗的方法是比較有效的選擇,但是在檢驗人員的能力要求上非常高,因此需要在通電試驗的過程中掌握好具體的條件和測試的環境;性能檢測過程中要通過專業的測試人員來完成,并且觀察電能表的是否正常運轉,是否出現了嚴重的故障,提供專業性的檢測報告,發現問題以后要及時的解決。
2.2加強基礎建設,保證計量裝置穩定運行
要想讓電力計量裝置發揮應有的作用,就要首先保證計量裝置能穩定正確的運行。首先企業在基礎設備的選擇上,一定要選擇精度較高的質量合格的計量設備,并且保證計量設備被施工人員嚴格按照作業要求合規、正確的安裝在應有的位置,安裝完成后也要要求施工人員進行檢測。同時要根據用戶等級選擇合適的電流互感器。由于電流互感器有磁剩時會使得進入電能表的電流波畸變,過于飽和后會影響一次側和二次側數據,導致角差和比差加大,所以也要注意電流互感器的飽和程度,盡量減少電流互感器上的誤差,提高電力計量的精確程度。其次,電力企業也應大力推進計量設施建設,盡量保證在偏遠地區或城市中不發達區域的設備覆蓋率,盡量減少人工測算的占比,從而盡量減少測量誤差。另外也要充分發揮信息化優勢,通過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根據電力計量裝置所處的外部環境,對影響外部環境的季節、溫度、氣象行為等因素加以考量,調整統計結果,提升電力測量結果的準確性。
2.3選擇科學合理的計量方式
計量方式是否科學合理直接影響電力計量結果的真實性和準確性,因此為了切實提高電力計量質量,計量人員必須根據實際情況適當選擇計量方式,只有確保計量裝置與計量方式相匹配,才能有效避免計量誤差出現。對此,供電企業應立足于電力行業發展現狀和自身能力資源,充分發揮現代科學技術與信息技術的作用,對傳統的電力計量方式進行革新,并根據電力系統的具體運行情況選擇針對性電力計量方式,以此降低誤差出現頻次。例如,當電力系統的全部電負荷都表現為動力負荷時,供電企業應選擇與系統匹配度較高的變壓器,同時使用三相三線計量方法對電力進行計量;若是電負荷屬于綜合性負荷,計量人員應采用三相四線計量方式,通過設置單相電表的方式提高電力計量工作效率。現階段,在科學技術與信息技術的支持下,智能技術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廣,以此為基礎的智能電表的普及范圍不斷擴大,充分發揮自動化、計算機、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優勢,可有效降低結果與實際數值之間的誤差。比如,計量人員在利用配電變壓器對目標進行測量時,首先要做的便是計量三相三線的“V”型接線方式,并根據變壓器具體使用特征選擇計量方式和對應電能表,如此可保證計量人員明確實際情況,有利于為后續計量工作提供幫助;其次,三相三線“V”型接線法的適用性比較強,在裝置安裝、設施維護、設備維護方便皆呈現出明顯的簡便性,是提高電力計量精確度的有效途徑;最后,在選擇計量方式時,計量人員需要對互感器、計量裝置之間的搭配是否合理予以高度重視,這對計量人員分析誤差引發原因與制定解決方案具有積極意義。
2.4優化電能計量方法,從根本上加強電能計量的準確性
對于通過互感法進行電能計量的方式,一定程度上可以通過優化的方式來進行電能計量的提高,相應的電力企業可以投入一定量的資金來改進電能計量方法,從根本上提升電能計量的精度,也可以通過電能計量一般設備的普及,提升整個電能計量的社會平均計量水平,從而通過外在一般設備的改變或者計量方式的優化2種方式來提升電能計量的精度。
3結束語
電力計量出現誤差的原因多樣,但是人為因素是可控的,所以電力企業要進一步控制好電力計量設備,并對其操作方式和技術進行革新,從而更好的提升電力計量設備的準確度,從而促進電力系統的有效發展,也有助于電力企業獲取更大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劉金芳,牟作偉.淺析電力計量裝置誤差產生的常見問題及解決措施[J].山東工業技術,2019(14):64+30.
[2]康銳.電力計量誤差產生的原因與改進措施探討[J].科技創新導報,2015,12(32):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