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成,周 蓉,臧 兵
(江西銅業鉛鋅金屬有限公司,江西 九江 332500)
一直以來金屬平衡工作是冶煉企業的一項重要和長期的工作,是生產技術指標高低的重要體現[1]。在我國大多數冶煉企業中,幾乎都采用金屬平衡表來考核和評價生產和管理的情況,通過編制金屬平衡報表和回收率計算,能反映金屬物料的走向、分布和金屬元素損失情況,能及時查找生產工藝環節中的薄弱之處,以便于采取措施進行解決,有利于公司組織產品產量的計劃編制和生產。
金屬平衡報表的編制以收支表格形式來體現能反映冶煉過程中金屬回收程度、來源和去向。方便掌握金屬損失的去向,分析損失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應對措施,來提高金屬回收率。以公司鉛冶煉系統的基夫賽特爐段xx年x月平衡表為例,列出金屬量,如表1。

表1 xx年x月 基夫賽特爐段平衡表
原料、半成品、在制品、回收品和產品的實物量和品位來自計量、化驗和盤點結果,表中的每一個數據都應有依據、準確合理。對正常運行主體設備中停留的物料,應按結存常數進入金屬平衡,表中的“期初結存”數與上一期金屬平衡表中的“期末結存”數應一致;“期末結存”數是從月末盤點取得的,因此盤點數據不準隨意修改[2]。
進廠原料的重量、金屬品位、生產過程中的跑冒滴漏、生產管理的提高,操作水平的提升、產品的銷售取樣代表性和月末金屬物料的盤點準確性對金屬回收率的高低影響較大。制度的不斷完善,流程的持續梳理,堵塞原料采購供應環節金屬流失的漏洞,保證原料安全入廠[3-5]。
金屬的損失包括有名損失和無名損失兩部分,有名損失主要是廢渣、廢水、廢氣帶走的金屬量。無名損失是指有名損失之外的損失。煙化爐渣含鉛、鋅金屬為鉛鋅金屬有名損失的主要部分,以煙化爐渣含鉛+鋅技術指標為例,如圖1。

圖1 煙化爐渣含鉛+鋅變化趨勢圖
從圖中可以得出:隨著生產上冶煉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2014年~2019年煙化爐渣含鉛+鋅指標逐年在下降,煙化爐渣外銷帶走的金屬鉛和金屬鋅越來越少,有名損失中的鉛鋅金屬量在減少,使鉛鋅冶煉回收率逐年提高,為公司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和良好的社會效益。因此,強化現場管理標準化,生產操作人員的精細化操作,冶煉經驗技術的提升,棄渣渣料帶走金屬減少,冶煉回收率相應地提高。
原料進廠的驗收是關鍵環節,通過修訂原料的驗收管理辦法,采購部門要嚴格履行原料預報制度(包含原料的重量、主要金屬的品位),加密取樣管理辦法、原料卸車翻堆混勻取樣制度、待判定規定、質量異議處理流程、復化管理流程、試樣管理規定、
不斷規范驗收管理,堵塞原料管理環節的漏洞。與貿易商簽訂的進口礦貿易合同,以到岸商檢檢測結果為準,仲裁以國外檢測機構的仲裁結果為準。國內礦中的結算金屬量以對方化驗結果為結算依據,進廠取樣化驗結果。通過對結算品位數據與進廠取樣化驗品位數據兩者對比,若偏差超過行業規定的標準要進行仲裁,捍衛自己的合法權益,減少原料端金屬的損失[6]。若在水運碼頭風浪較大季節,碼頭卸礦被風吹跑的精礦長年累積也不會少,每年可以安排在晴天無風季節多采購精礦和卸礦,對卸礦平臺勤清掃回收有價金屬物料。
冶煉產出的中間大塊外銷物料經破碎和球磨,物料顆粒的細化使物料分布均勻化,取樣樣品金屬品位更具有代表性,使取樣化驗品位與中間物料的實際品位一致,減少在銷售過程中的金屬損失。對于主要產品的銷售過程納入金屬平衡管理范疇,防范在營銷環節中的金屬損失。
利用基夫賽特煉鉛工藝、煙化爐吹煉和鋅濕法冶煉工藝的特點,建立了鉛鋅聯合冶煉工藝,實現了聯合冶煉和資源綜合回收利用。基夫賽特爐煉鉛系統處理了鋅系統產出的全部鋅浸出渣、鉛渣及廢水處理的全部中和渣;而鉛系統每年產出次氧化鋅全部進入濕法煉鋅工藝系統處理,科技的進步,信息化的發展,自動化的升級改造,由此發揮鉛鋅聯合企業的優勢,最大限度地提高有價金屬的回收率,最大限度地降低冶煉過程的能耗,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減少了因渣料堆存帶來的環保壓力,是鉛鋅冶煉行業可持續發展的良好途徑[7]。鉛綜合冶煉回收率達到98.6%以上、鋅綜合冶煉回收率達到97.6%以上。
金屬平衡管理是一項系統性的工作,金屬平衡管理不應只限定在日常的生產工藝過程,還需要把原料采購環節,產品銷售環節納入金屬平衡管理的范疇,金屬平衡管理貫穿于企業生產經營的全過程。冶煉企業應特別重視進口原料商檢化驗分析、檢斤計量、短途運輸管理造成的金屬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