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宇軒,梁積新,黃文博,向學琴,沈亦佳,于寧文,吳如雷,趙婧妍,羅志福
(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 核技術綜合研究所,北京 102413)
99mTc(T1/2=6.0 h)是目前核醫學臨床診斷最為廣泛的放射性核素,全球每年使用99mTc標記藥物的核醫學顯像診斷約有4 000萬次,占全世界核醫學診斷的70%左右。99mTc主要由其母體核素99Mo(T1/2=65.9 h)衰變得到。現可用于制備99Mo的方法有235U(n,f)99Mo、98Mo(n,γ)99Mo、100Mo(γ,n)99Mo、100Mo(p,pn)99Mo、100Mo(n,2n)99Mo等[1-6],其中235U裂變(235U (n,f)99Mo)生產的裂變99Mo產額大、比活度高,以其為原料制備的裂變型色譜99Mo-99mTc發生器具有柱體積小、99mTc淋洗峰窄、99mTc洗脫效率高、99mTc比活度高、99mTc更適于后續藥物標記等優勢,在臨床上的使用更為廣泛[7]。
近年來,世界各國積極推動裂變99Mo低濃化生產,比利時BR-2、南非SAFARI-1、澳大利亞OPAL、阿根廷RA-3等反應堆已采用低濃鈾(235U富集度19.75%,low enriched uranium,LEU)靶件生產裂變99Mo[8-9]。與高濃鈾(235U富集度大于90%,high enriched uranium,HEU)靶件相比,生產同等量的裂變99Mo,LEU靶件鈾含量增加4~5倍,分離99Mo技術難度更大;國際上現已開發出LEU 鈾鋁合金靶件、LEU鈾箔靶件、LEU UO2靶件、LEU液態靶等[10]。
利用反應堆生產裂變99Mo,LEU鈾箔靶件、LEU UO2靶件通常用修正的CINTICHEM流程分離純化裂變99Mo,包括α-安息香肟(α-Benzoinoxime,α-BO)沉淀法分離99Mo和載銀/銀活性炭色層柱或陰離子色層柱/活性炭色層柱純化;堿溶鈾鋁合金靶件生產裂變99Mo時,則用螯合樹脂色層柱(如Chelex 100)/陰離子色層柱純化99Mo,或者將靶件溶解液經調酸后,再用酸性Al2O3色層柱、陰離子交換樹脂色層柱純化得到終產品99Mo[1,11-13]。
用于裂變99Mo分離純化的陰離子樹脂通常都會使用離子交換樹脂(如717陰離子交換樹脂、AG1-×8陰離子交換樹脂等),生產過程中,陰離子交換樹脂會受到99Mo及其他裂變核素的β、γ射線輻照,已有學者指出717型三甲胺陰離子交換樹脂受輻照后,其溶脹度、強堿交換容量和總交換容量均降低[14-16]。而AG1-×8樹脂是以聚苯乙烯二乙烯為基體、具有季胺基團的強堿性陰離子交換樹脂,與717型樹脂具有相似的骨架結構和官能團,其輻照后對99Mo的吸附性能尚未見報道。為探究AG1-×8樹脂的耐輻照性能,本工作考察了不同吸收劑量的AG1-×8樹脂對99Mo的吸附性能,以期為國內LEU生產裂變99Mo提供一定的參考。
電子天平:Sartorius BS100S,北京賽多利斯天平有限公司;Mili-Q超純水系統:Advantage 10,美國Millipore公司;UV-2450分光光度計:島津國際貿易(上海)有限公司;Millipore 純水系統:德國Merck公司;JSM-6360LV掃描電鏡:日本JEOL公司;可調式移液器:5~20 μL、100~1 000 μL、500~5 000 μL,德國Brand公司;60Co γ輻照裝置:北京原子高科金輝發生技術應用有限責任公司。
AG1-×8樹脂:氯型,100~200目,Bio-Rad公司;Na2MoO4:分析純,純度>99%,北京百靈威科技有限公司;鉬單元素溶液標準物質:國家標準物質,GBW(E)08021,100μg/mL,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硫氰酸鉀(KSCN):純度>99%,北京百靈威科技有限公司;抗壞血酸:分析純,純度>99.7%,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十二烷基磺酸鈉(SDBS):分析純,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硝酸、氫氧化鈉、硫酸銨、碳酸銨、氨水等:分析純,國藥集團化學試劑北京有限公司。實驗用水均為超純水。
使用前,所有玻璃器皿均用1 mol/L 鹽酸浸泡12 h以上,并用超純水沖洗。
用超純水漂洗過的AG1-×8樹脂在60 ℃下烘干至恒重,室溫下準確稱取0.5 g分別置于干凈10 mL青霉素瓶中,加入5 mL一定濃度Mo(Ⅵ)溶液,密封振蕩30 min,離心,收集上清液,測定原始溶液和上清液中Mo(Ⅵ)的濃度。計算AG1-×8樹脂的吸附率η和吸附量qe,以及Mo(Ⅵ)在AG1-×8樹脂上的分配系數Kd。
AG1-×8樹脂對Mo(Ⅵ)吸附率η的計算公式為:
(1)
AG1-×8樹脂對Mo(Ⅵ)吸附量qe的計算公式為:
(2)
Mo(Ⅵ)在AG1-×8樹脂上的分配系數Kd計算公式為:
(3)
式中,C0為原溶液中Mo(Ⅵ)的質量濃度,mg/mL;Ce為吸附平衡時溶液中Mo(Ⅵ)的質量濃度,mg/mL;V為加入含Mo(Ⅵ)溶液的體積,mL;m為AG1-×8樹脂的質量,g;qe為AG1-×8樹脂對Mo(Ⅵ)吸附平衡時的吸附量,mg/g。
取適量AG1-×8樹脂裝入干凈容器中,密封。用60Co γ輻照裝置(劑量率為4 180 Gy/h)對AG1-×8分別輻照7.6、56、167 h,AG1-×8樹脂吸收劑量分別為37.5、275、825 kGy,CTA薄膜劑量計(日本制造)測定結果的總不確定度≤8.0%(GB/T 15053-2008),硫酸亞鐵劑量計(Fricke)總不確定度≤3.0%(GB/T 139-2008)。
將不同吸收劑量的AG1-×8樹脂用超純水洗滌后,在60 ℃下烘干至恒重,用JSM-6360LV掃描電鏡觀測其形貌,按2.1節實驗方法評價輻照后的AG1-×8樹脂對Mo的靜態吸附。
配制100 mL含一定量 Mo(Ⅵ)的溶液,加載到φ10 mm×100 mm AG1-×8色層柱上(色層柱中AG1-×8樹脂吸收劑量分別為0、37.5、275、875 kGy),分別用1 mol/L NH4OH、去離子水洗柱后,用不同解吸溶液將Mo(Ⅵ)解吸,控制流速為3 mL/min,收集解吸液。以Mo(Ⅵ)的質量為縱坐標,淋洗體積為橫坐標,作Mo(Ⅵ)的淋洗曲線,測定Mo的回收率。
AG1-×8在受輻照過程中,隨吸收劑量增加,樹脂表面顏色加深,由白色變為棕黃色。輻照后的樹脂經水洗滌、干燥后,外貌形態無明顯變化,通過掃描電子顯微鏡(SEM)觀察樹脂的形貌示于圖1。SEM分析結果顯示,與未輻照過的AG1-×8樹脂進行比較,三種不同吸收劑量37.5、275、825 kGy的AG1-×8樹脂表面形貌不發生變化,也沒有破損現象。

圖1 不同吸收劑量的AG1-×8樹脂SEM圖Fig.1 SEM images of AG1-×8 resin with different absorbed doses


圖2 不同吸收劑量的AG1-×8樹脂在氨水(a)、氫氧化鈉(b)、硝酸(c)和碳酸銨(d)溶液中對Mo(Ⅵ)的靜態分配系數Fig.2 Static distribution coefficient of Mo(Ⅵ)on AG1-×8 resin with different absorbed doses in ammonia (a),sodium hydroxide (b),nitric acid (c)and ammonium carbonate (d)solution
濕的三甲胺陰離子交換樹脂在輻照過程中除受到γ射線的直接作用外,還受到水的輻照分解產物(主要為水合電子)的間接作用,樹脂的輻解機制如下[14-15]:



3.2.2AG1-×8樹脂輻照前后吸附容量變化
當離子交換過程達到動態平衡時,樹脂相內部的離子濃度qe同溶液中的離子濃度Ce成正相關關系,達到飽和時,保持恒定。為了評估AG1-×8樹脂受輻照后對Mo(Ⅵ)的吸附容量,在298 K溫度下,1 mol/L NH4OH溶液中Mo(Ⅵ)的質量濃度分別為1.724、5.121、7.641、13.49 mg/mL時,AG1-×8樹脂輻照前后在1 mol/L NH4OH溶液中對Mo(Ⅵ)的吸附等溫線示于圖3。隨著溶液中Mo(Ⅵ)初始濃度的增加,AG1-×8樹脂對Mo(Ⅵ)的吸附量增大,當溶液中Mo(Ⅵ)初始濃度大于7.641 mg/mL時,qe增加趨勢減慢,AG1-×8樹脂對Mo(Ⅵ)的吸附逐漸趨于飽和,且AG1-×8樹脂對Mo(Ⅵ)的吸附量隨樹脂吸收劑量的增大而減小。

圖3 不同吸收劑量的AG1-×8樹脂對Mo(Ⅵ)的吸附等溫線Fig.3 Adsorption isotherm of Mo(Ⅵ)by AG1-×8 resin with different absorbed doses
對于固-液體系的吸附行為,可分別采用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溫吸附模型描述。Langmuir等溫吸附模型可表達為:
(4)
式中,qm飽和吸附量,mg/g;KL為吸附平衡常數,mL/mg。
Freundlich吸附等溫模型表達式為:
(5)
式中,KF和n表示樹脂對溶液中離子的吸附性能以及強弱的度量,當n大于1表明此吸附過程容易發生,是“優惠吸附”過程。
分別采用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溫吸附線性方程(表1)對不同吸收劑量下AG1-×8樹脂對Mo(Ⅵ)吸附等溫線進行線性擬合,等溫線示于圖4,其擬合結果列于表2。由表2可知,AG1-×8樹脂對Mo(Ⅵ)的吸附在實驗濃度范圍內更加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由Freundlich回歸出的經驗常數n>1可知,該樹脂對Mo(Ⅵ)的吸附屬于優惠吸附。由Lang-muir擬合的相關系數均大于Freundlich擬合的相關系數,說明在實驗條件下Langmuir方程能夠更好地描述Mo(Ⅵ)在AG1-×8樹脂上的吸附平衡關系,且隨吸收劑量劑量的增加,AG1-×8樹脂對Mo(Ⅵ)的吸附平衡常數變小,飽和吸附容量qm降低,分別為74.07、71.02、70.97、57.57 mg/g,AG1-×8樹脂輻照后,其對Mo(Ⅵ)的吸附容量降低。

表1 Langmuir和Freundlich線性擬合方程Table 1 The linear fitting equation of Langmuir and Freundlich

圖4 不同吸收劑量的AG1-×8樹脂對Mo(Ⅵ)的吸附等溫線Langmuir和Freundlich線性擬合Fig.4 Langmuir and Freundlich linear fitting for adsorption isotherm of Mo(Ⅵ)by AG1-×8 resin with different absorbed doses

表2 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溫吸附線線性擬合參數及相關系數Table 2 Isotherm parameters and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by Langmuir and Freundlich linear fitting
3.2.3溫度對AG1-×8樹脂輻照前后吸附Mo(Ⅵ)的影響 當1 mol/L氨水溶液中Mo(Ⅵ)初始濃度為3.117 mg/mL時,在284、298、313 K下AG1-X8樹脂吸附Mo(Ⅵ),吸附平衡后,不同吸收劑量的AG1-×8樹脂對Mo(Ⅵ)的分配系數結果列于表3。由表3可知,AG1-×8樹脂對Mo(Ⅵ)的分配系數Kd隨著溫度的增加而增大,表明AG1-×8樹脂對Mo(Ⅵ)的吸附是吸熱過程,升高溫度有利于樹脂的吸附。
AG1-×8樹脂對Mo(Ⅵ)的吸附過程中,吸附焓變ΔH、吸附熵變ΔS、吸附自由能變ΔG可由公式(4)、(5)、(6)計算得到[17]:
(4)
ΔG=-2.303RTlgKc
(5)
(6)
式中:Cs為樹脂相中Mo(Ⅵ)的質量濃度Cs,mg/L;R為理想氣體常數,J·mol-1·K-1;Kc為描述樹脂相與水相中Mo(Ⅵ)在達到吸附平衡時的常數。
以lgKc對1/T作圖,結果示于圖5,熱力學參數ΔH、ΔS、ΔG計算值列于表4。由表4可知,不同吸收劑量的AG1-×8樹脂對Mo(Ⅵ)的吸附焓變ΔH>0,表明吸附過程為吸熱過程,升高溫度有利于AG1-×8樹脂對Mo(Ⅵ)的吸附;ΔS>0,該吸附過程為熵增過程;ΔG<0,說明AG1-×8樹脂對Mo(Ⅵ)的吸附能自發進行,ΔG值隨溫度升高而減小,表明高溫有利于吸附反應進行,且ΔG值隨樹脂吸收劑量的增加而增大,表明AG1-×8樹脂輻照后對Mo(Ⅵ)的吸附能力減弱,吸收劑量越大,AG1-×8樹脂對Mo(Ⅵ)的吸附性能越差。

圖5 lgKC與1/T關系圖Fig.5 Plot of lgKC versus 1/T

表4 吸附熱力學參數Table 4 Adsorption thermodynamic parameters
3.2.4AG1-×8樹脂輻照前后對Mo(Ⅵ)的吸附與解吸 基于Mo在AG1-×8樹脂中的靜態分配系數,在水與NH4OH介質中,AG1-×8樹脂對Mo(Ⅳ)均有較高的分配系數。在含Mo的1 mol/L NH4OH溶液吸附于AG1-×8色層柱后,依次用NH4OH、水淋洗后,Mo(Ⅳ)在各解吸溶液中的解吸曲線示于圖6,3 mol/L HNO3對Mo(Ⅳ)的解吸率可達98.5%,但是其解吸曲線有明顯的拖尾現象;用1 mol/L和3 mol/L(NH4)2CO3溶液解吸Mo(Ⅳ)時,解吸曲線無拖尾、淋洗峰窄,解吸率高于97%。

圖6 Mo(Ⅵ)在不同溶液中的解吸曲線Fig.6 Desorption curves of Mo(Ⅵ)in different solution
AG1-×8樹脂吸收劑量分別為0、275、825 kGy時,在含Mo的1 mol/L NH4OH溶液AG1-×8樹脂色層柱后,依次用NH4OH、水淋洗,1 mol/L (NH4)2CO3溶液解吸Mo(Ⅳ),解吸曲線示于圖7。由圖7可見,AG1-×8樹脂受輻照后,1 mol/L(NH4)2CO3溶液對Mo(Ⅳ)的解吸峰位置左移,且解吸流出峰的半高寬變大。AG1-×8樹脂色層對Mo(Ⅳ)的回收率分別為97.0%、93.8%、84.7%,隨著樹脂吸收劑量的增加而降低。
本工作采用60Co γ 射線輻照AG1-×8樹脂,通過研究三種不同吸收劑量的AG1-×8樹脂對Mo(Ⅳ)的吸附性能,得出以下結論。
(1)SEM分析結果表明,AG1-×8樹脂受輻照后表面形貌未發生變化。
(2)靜態實驗結果表明,相同條件下,AG1-×8樹脂受輻照后對Mo(Ⅳ)的吸附仍符合Langmiur吸附模型,吸附反應為自發、吸熱過程,對Mo(Ⅳ)的吸附能力隨吸收劑量的增加而下降。
(3)動態吸附-解吸實驗結果表明,AG1-×8樹脂受輻照后對Mo(Ⅳ)的回收率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