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毅 吳 峰* 盧少蓮 韋振飛 韋玉全 粟少芬 韋洪逍
(1.廣西橫縣市橫縣農業技術推廣站,廣西 橫縣 530300;2.廣西南寧市橫縣植物保護站,廣西 南寧 530300;3.廣西南寧市橫縣現代農業產業園管理中心,廣西 南寧 530300)
茉莉花是一種用途廣泛而倍受人喜愛的花卉,花香濃郁,花期長達6個月,一般居民喜做盆景栽種。其花還可提取香精,制作花茶、盆栽、食品、旅游、用品、餐飲、藥用、體育、康養等系列產品,種植茉莉花效益較為可觀。橫縣通過多年的實踐,摸索出了一套橫縣茉莉花高產栽培技術。
1.1 地塊周圍要開排灌溝和畦溝相通,以利灌溉排水。
1.2 地塊畦寬100cm,畦高平地25cm~30cm,畦高坡地10cm~15cm,溝寬30cm,畦面土塊打碎整平。
2.1 品種選擇。選擇適合當地種植的抗病、高產、優質的雙瓣茉莉花品種。以素馨、單臺茉莉、番茉莉、雪瓣等茉莉花品種為主。向外地引種時,要進行苗木檢疫,不得將當地尚未發生的危險病蟲隨種苗帶入。
2.2 苗木繁育
2.2.1 母樹的選擇。選擇品種純正、健壯,無病蟲害,樹齡3~6年的優良茉莉植株上,選擇粗壯充實、皮部已現麻花色的一年生老熟枝條作插穗進行培育。
2.2.2 苗地準備。苗床應選擇水源充足,排灌方便地塊,宜選用微酸性砂質壤土,土壤pH值6~6.5,扦插前需耕翻土地,整平做畦,畦面寬100cm~110cm,高20cm~25cm,并覆蓋上黑色塑料薄膜。
3.1 種植時間。春插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秋插在花期結束后的10中下旬至11月上旬進行較為合適。
3.2 種植方法。月平均氣溫在12℃以上時均可種植;地塊畦內按行距為55cm~65cm,穴距25cm~35cm,每667m2種植3000~4800穴,每穴栽苗2~3株。
3.3 灌溉。種植后淋足定根水,定植初期要經常澆水,并用塑料薄膜覆蓋畦面,提高土壤保土蓄水能力。茉莉花遇干旱要適時灌水,也可采用人工噴灌。
3.4 疏葉。又稱“摘葉”或“打葉”,是茉莉培育管理的一項特殊措施,即摘除茉莉的部分葉片,使養分集中在旺盛生長的枝梢上,孕育更多花蕾,并改善通風透光,抑制病蟲害蔓延。
枝條多、葉片茂密的花叢應重疏葉,即摘去整片葉子,保留葉柄,一般只摘去總葉數的三分之一。幼齡苯莉不必疏葉。疏葉掌握要自下而上進行,疏下留上的原則,在每次花汛過后進行,8月下旬停止疏葉。
3.5 修剪。2月下旬進行春季剪枝,剪枝高度宜留樁20cm~30cm,宜在上年剪口上2cm~3cm處剪枝,每隔4~5年進行一次低剪更新。
3.6 防凍。輕霜與霜期短的產區可將塑料薄膜直接蓋在茉莉樹上;凍害較重產區采用按畦搭棚的辦法,可用塑料薄膜搭棚覆蓋保溫防凍。
4.1 土壤管理
4.1.1 種植前先要進行深翻曬白,改善土壤結構,減少病蟲害。
4.1.2 種植后初期,宜用塑料薄膜覆蓋畦面,提高花園的保土蓄水能力。
4.1.3 中耕除草在種植后初期,宜淺耕,如有雜草應及時撥除。一般全年要進行6次~7次以上中耕松土、培土,結合清除雜草,避免傷根。
4.2 施肥
4.2.1 基肥。種植前或每年春季剪枝后施足底肥,每667m2施用腐熟農家肥1000 kg~1500kg或生物有機肥700kg~800kg。根據土壤條件,配合施用茉莉花專用肥或氮、磷、鉀肥。
4.2.2 追肥。用充分腐熟人畜糞水加3%過磷酸鈣和1%硫酸鉀,應薄肥勤施,注意幼樹少施,壯樹多施。
4.2.3 不允許使用的肥料。在生產中不應使用含重金屬超標和有害物質的城市生活垃圾、污泥、工業垃圾和未經無害化處理的有機肥。
5.1 防治原則。遵循“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植保方針,從茉莉花基地整個生態系統出發,綜合運用各種防治措施,創造不利于病蟲草等有害生物孳生和有利于各類天敵繁衍的環境條件,保持茉莉花基地生態系統的平衡和生物的多樣性,將各類病蟲害控制在允許的經濟閾值以下,將農藥殘留降低到規定標準的范圍內。
5.2 農業防治
5.2.1 選用抗病品種。應選用對當地主要病蟲抗性較強的茉莉品種。
5.2.2 及時采摘。及時采摘受害花蕾,對棲居花蕾中的茉莉花葉螟、茉莉花蕾螟、薊馬等有很好的控制效果。
5.2.3 合理修剪。修剪既可培育樹冠,又可剪除寄居在嫩葉、花蕾中的害蟲,惡化病蟲的生存環境,起到良好的防治作用。如合理控制茉莉樹的高度,便于采花及減輕害蟲的危害;花期結束后進行樹冠改造,可減輕蚧類、白粉虱的危害。
5.2.4 茉莉花地翻耕。秋末結合施基肥,進行茉莉花地翻耕,對在土壤中越冬的鱗翅目害蟲也有較好的防治效果。
5.2.5 及時清園。秋末將茉莉花地根際附近的落葉清理至行間深埋,可有效防治葉病類和減輕在土壤中越冬的害蟲的發生。將枯枝落葉和雜草清理干凈,集中進行無害化處理。
5.3 物理防治
5.3.1 燈光誘殺。利用害蟲的趨光性,在其成蟲發生期,田間點燈誘殺,減輕田間害蟲的發生量。按25-30(667m2)每盞安裝頻振式殺蟲燈或按200(667m2)每盞安裝高空殺蟲燈。
5.3.2 黃板捕殺。安裝黃板或藍板,每667m240-60張,利用白粉虱蚜蟲對黃色或藍色的趨性,使蚜蟲粘在誘殺板上,達到消滅白粉虱蚜蟲的目的。
5.3.3 人工鋤草。提倡人工鋤草,不用或少用化學除草劑。
5.4 主要病蟲害化學防治
5.4.1 主要病蟲害。薊馬:該蟲主要在花內危害花冠、花蕊,一朵花一般有蟲數頭,花冠較大的花蕊內,成蟲、若蟲多的可有幾十頭,花冠受害后出現橫條或點狀斑紋,最嚴重的可使花冠變形、萎蔫以致干枯。
茉莉白絹病:該病歷年普遍發生,屬土傳真菌性病害,主要為害茉莉根部,最終造成整株枯死,一般死亡率為10~30%,嚴重影響茉莉花生產。越冬病菌一般在4月底至5月初,開始萌發初次侵染,6~9月為盛發期。最佳有效防控關鍵時期是在發病前或發病初期。
茉莉枝枯病和褐斑病:近年兩病害在部分茉莉地發生為害,主要為害茉莉枝條,造成枯枝或全株死亡。
5.4.2 化學防治。薊馬、茉莉葉野螟、茉莉蕾螟、茉莉花蕾蛆:可選用20%氯蟲苯甲酰胺或40%烯啶?吡蚜酮可濕性粉劑或阿維菌素類或Bt懸浮劑等高效低毒低殘留生物農藥進行葉面噴霧。
6.1 采收標準。采“熟蕾”,不采“白花”、“青蕾”。采當天“熟蕾”即含苞欲放,花冠筒已伸長,外觀飽滿、肥大,潔白;采摘要求具有花萼、花柄,不夾帶莖梗。不采“白花”、“青蕾”。(白花:茉莉樹上已完全開放的花;青蕾:發育未成熟的茉莉花蕾。)
6.2 采摘時間。中午11:00后至天黑前采摘,不宜推遲摘花時間,這時采摘的花花質好、產量高。
6.3 茉莉花的運送。用清潔、通風性良好的塑料網袋盛裝鮮花。運送過程要防止花朵遭受擠壓損傷或發熱變質和混入有毒、有害物質。
據統計,2020年,橫縣茉莉花種植面積達12萬畝,有花農約33萬人,年產茉莉鮮花9萬噸,橫縣茉莉花產量占據全國的80%,世界的60%,為培育茉莉花產業發展新動能,深入開展茉莉花產業品種資源、精深加工、藥用康養等領域的關鍵技術攻關,持續打造茉莉花+花茶、盆栽、食品、旅游、用品、餐飲、藥用、體育、康養“1+9”產業集群,推出一批茉莉花“網紅產品”,重點建設以“茉莉江山”為主題的世界茉莉花主題旅游目的地、茉莉花全球集散中心,逐步成為面向全球的茉莉花高端產品輸出基地。為推進橫縣茉莉花產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助推了鄉村產業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