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冬梅
(平邑縣人民政府平邑街道辦事處,山東 平邑 273300)
在推廣農藝技術時,應著重分析大型種植產業實際工作流程,同時有效結合各項工作流程和具體加工環節,依照基層地區農藝技術發展趨勢規劃推廣途徑,嚴防基層農藝技術在實際應用和推廣過程中受到阻礙。同時還應對我國基層農藝發展方向以及各項工作真實需求展開研究,全面落實基層農藝技術推廣和應用目標,凸顯基層農藝技術作用效果,為促使我國基層農業行業發展提供合理技術支持。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農用地面積不斷減少。這就需要在有限的土地面積上提高各類農作物產量,使當地農業經濟發展水平有所提高。為實現這一目標,最為重要的就是促進各種先進農藝技術的推廣和應用,通過科學開展整地、灌溉、施肥、病蟲害防治等工作,為農作物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促進農作物健康生長發育,進而提高農作物產量與品質。
在種植生產農作物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播種、施肥、灌溉、病蟲害防治等工作環節,想要在諸多環節中實現成本的有效節約,就需要依靠先進的農藝技術,實現最大化的生產效益。在大部分農戶施肥工作中,會選擇見效較快的化肥,但是會導致土地中的有機質發生流失,而借助先進的農藝技術,可以對農作物在微量元素、大量元素的需求予以綜合考慮,從而綜對不良的作物營養情況予以針對性改善,對有機肥、氮肥、化肥等予以搭配使用,在成本上予以有效控制,并且能夠對農作物的健康生長予以保證,實現農作物生產效益的提升。
隨著當前農業生產中逐漸使用了各種化肥,農戶并沒有對深入認識到科學種植的概念,部分農戶甚至認為想要提高產量就需要極大肥料的使用量,從而導致了相反的種植效果,大量肥料會一直農作物生長,并且會破壞周邊土壤環境,土地條件逐漸衰弱。隨著當前我國對綠色農業理念予以倡導,想要在農業生產中對化肥、農藥予以合理利用,就需要大力推廣和應用基層農藝技術,這對于生態環境保護而言具有重要的意義。
為保證基層農藝技術推廣力度,不僅需要將各類農藝技術的現實作用表現出來,還應提高農業工作者對基層農藝技術推廣和應用的重視力度,并在考慮農業發展趨勢和農用土地面積等條件下對現存農藝技術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優化調整,嚴防基層農藝技術實際推廣過程中出現問題,確保基層農藝技術推廣力度有所提高。借助整地、施肥、灌溉等一系列農藝技術操作對農作物生長規范性條件予以保障,并對作物的生長速率予以重視,從而對農作物整體建設發展需求予以滿足。
在實際推廣和應用先進農業技術過程中,對所需農業機械進行配套應用是必要的,在農業機械支持下,可以促進農藝技術應用水平的進一步提升,農藝技術和農業機械之間是相輔相成的。因此,在將農藝技術向基層進行推廣和應用過程中,必須要對農藝技術和農業機械的同步發展予以重視,解放更多勞動力并對農業生產效率予以保證。在促進農藝技術和農業機械的協作發展過程中,需要對各個地區的農作物種植要求、生長特點、地理情況等因素予以充分考慮,對農藝技術、農業機械進行合理推廣和配置,從而充分發揮對農業生產種植的促進作用。以我國南北方地區為例,在地形地貌方面存在顯著差異,所需的農藝技術和機械設備也不同,北方地區平原居多,南方地區則丘陵居多,在糧食作物種類方面也存在差異,因此需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實施農機發展。另外,在對農業機械進行研發過程中,一些基層地區會出現資金短缺、技術落后等問題,難以對農藝技術要求予以滿足,因此,需要針對那些更適合現有機械設備作業的品種進行大力研發。
在推廣和應用基層農藝技術過程中,農藝服務具有著重要作用,可以有效保證有序開展該項工作。在基層農藝工作人員工作中需要對自身職責予以認識,將農藝服務提供給基層農戶,想要充分發揮該項工作的作用,需要對農藝服務體系予以完善建立。針對現階段我國農藝工作服務體系情況來看,尚且需要進一步完善,相關部門應對此予以重視,正確樹立農藝服務意識來實施農藝技術推廣工作,全面規劃負責區域農業發展,并相應部署技術人員,對各環節工作細節予以明確,各個工作環節需要制定負責人,制定并實施責任追究制,保證正常開展農藝技術推廣工作。
在農業生產中對灌溉等操作生產流程予以遵循,將農藝技術操作形式充分利用起來,有效控制成本和產量,并對產量整體水平的提升予以重視,從而實現最大化的農業生產效益。將農作物生長規范性章程作為依據,對施肥量和力度予以控制。對農作物實際情況予以考慮并促進作物產值的提升,對施肥量予以拓展并對施肥比例水平適當降低。借助科學、有效的種植方式對生產工藝進行調整,重視成本投入管控工作,對作物產量予以提升,從而促進農業生產種植綜合效益的提升。
在農藝技術中涵蓋了多方面內容,比如農業選種、栽培、播種、肥水管理、農機運用以及病蟲害防治等等。在農業種植作物選種工作中,需要對當地土壤性質、氣候特點予以充分考慮,選擇出最為合適的品種;在施肥管理工作中,針對不同生長階段農作物在營養方面的需求需要予以充分考慮,并采用聯合使用化肥和有機肥的方式實施施肥;在種植密度規劃工作中需要對農作物在生長特性方面的不同,合理控制種植間距;在防治病蟲害工作中,需要盡可能降低對環境的損害,對物理防治、農業防治以及生物防治等手段予以采用,適當采取化學防治手段予以輔助。
在向基層推廣和應用農藝技術工作中,需要建立與相關部門之間的合作,比如農藝科研單位,通過整合力量和資源,完成農業科研與農機推廣單位的建立,從而對農藝技術予以進一步改進。另外,針對農藝技術還需要落實延伸工作,在育種、栽培、養殖等生產環節中都需要對機械適應性指標予以重視,對示范農機與農藝相結合機型、具體栽培養殖模式以及農作物品種等予以積極推廣。從而對一些從前缺乏重視的薄弱環節,針對相應的機械化農業技術大力開展研究工作,比如水稻育插秧、玉米收獲、棉花生產等等,從而對現階段我國農業生產精細化、智能化以及機械化發展方向予以充分適應。
在基層農藝技術推廣和應用過程中,相關推廣人員不僅僅是推廣者同時在新農藝技術應用過程中也具有著重要的指導作用了。在實際推廣農藝技術過程中,首先需要在宣傳工作方面對農藝技術宣傳予以加強,將農藝技術的重要性、合理利用農藝技術的價值傳遞給更多農業種植戶,通過先帶動小范圍農戶,隨后以小范圍農戶擴展到更大范圍農戶的加入,以此達到農藝技術推廣的效果。在信息化的今天,互聯網技術貫穿到人們的生活中,在進行技術推廣時,可以通過網絡進行推廣,保障推廣工作的順利進行。
保證重視操作的科學性,對農藝技術操作流程進行調整,對作物生長予以保證。使用大量的化肥并不能夠被農作物完全吸收,土壤中逐漸產生化肥殘留從而引發內部失衡,甚至會造成土地發生退化。我國當前強調綠色農業發展,追求在人和自然之間構建和諧的關系,對農藝技術發展進程予以快速推進,并不斷推廣提升農藝技術。相關人員需要借助化肥農藥管理工作實現科學性的種植,對環境綠色保護效果予以提升。
在我國經濟快速發展過程中,農業在其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同時也是人們衣食住行的重要保證。而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不斷推進,土地面積逐漸減少,想要在有限土地內實現更高的農業種植產量,就需要依靠先進的農藝技術,因此,我們有必要針對基層農藝技術推廣和應用進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