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革林
(融水縣林業局,廣西 融水 545300)
廣西壯族自治區地處亞熱帶、熱帶季風氣候區,且區域內分布著大范圍的高丘石山地貌,為軟枝油茶的生長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條件。同時,軟枝油茶的含油量高,有著很高的藥用、經濟價值。在進行軟枝油茶的種植管理工作時,應當加強對先進種植技術的應用,做好病蟲害防治,提高軟枝油茶的產量與品質。
首先,軟枝油茶種植前,要對油茶幼苗的生長習性與特點做出分析,并以此為參考進行油茶的選地工作。一般來說,所選地塊的坡度應不超過25°,海拔應當在800m以下,并且最好選擇向陽坡。其次,所選地塊應具有土壤肥沃、排水條件良好的特點,土層厚度至少應保持在60cm以上。此外,土壤的pH值應當在4.5~6.0之間。選址工作結束后,應當進行栽種前的林地清理。如果所選地塊內分布著大量的雜草、灌木,應對其進行及時的清理。整地期間應當以全墾深挖的形式進行整地。
調查數據顯示,廣西地區軟枝油茶種植后,其茶苗的成活率能夠達到90%以上,這主要是當地的氣候環境與土壤等條件為軟枝油茶的生長提供了適宜的條件。在開展育苗工作時,應采用播種、插條、嫁接等方法開展軟枝油茶的育苗。播種育苗分為兩個不同的時期:冬播、春播。冬播的時間主要在10-11月之間,春播的時間主要在1月-2月之間,下面就對育苗技術進行分析:其一,采用播種的方式,要先將種子放在恒溫的水中(40℃左右)進行浸泡,時間以1~2d為宜。浸泡時應使用1%的高錳酸鉀溶液進行消毒,時間應控制在30min左右。其二,將種子撈出清洗干凈,將其均勻的撒在苗床上。上部應覆蓋2到3cm的細沙,并在沙層上均勻的噴灑甲基拖布津溶液。上述工作結束之后要進行密封,將外界環境溫度控制在38℃上下。其三,當幼苗幼芽生長到4至5cm時,應采用營養袋淋透,并對其進行移苗。移苗時應選擇合理規格的育苗袋,確保幼苗的根系有著良好的完整性,避免彎根等現象的發生。其四,理論上來說插條育苗的時間不受季節方面的限制,但該工作應當在初春時進行。如果采用插條育苗的方式,應選擇向陽、排水條件良好、土壤肥沃的地塊。插條育苗宜采用直插、斜插的方式,插穗的入土深度應為插穗長度的2/3左右,插條上的葉芽應露出土面。插條的行列間距應控制在10至15cm。插條工作結束完后,應當在土體表面噴一次水。其五,如果選用嫁接育苗的方式,時間應選在每年的5月到6月。嫁接時所選用的采穗母株的粗細以0.3cm為宜,接穗時應做到隨采隨用,穗條采下之后要對將多余的葉片剪掉,并使用濕布進行包裹。嫁接過程分三個不同的步驟:分削接穗、削苗砧以及嵌接穗。嫁接完成之后,應保持良好的通風透光條件。
一方面,軟枝油茶挖穴期間,應提升精耕細作水平,對穴內存在的樹根、石塊等雜物要撿除干凈,同時還要將土塊打碎。多年的種植經驗表明,軟枝油茶每畝地應栽種60株到70株幼苗。挖穴環節中,應結合油茶苗木的具體大小,合理控制挖穴的規格,挖穴尺寸可以采用30cm×30cm×40cm的標準。上述工作結束后,要在每個穴坑中施加一定量的肥料。比如,可施加3.0-7.5kg農家肥,并配合施加0.5kg磷酸鈣,確保基肥滿足軟枝油茶的生長需求。施加基肥時,要將其和表土攪拌均勻,進而提高油茶種植質量。需要注意的是,栽植工作大多在每年的立春時節開始,最晚不應晚于雨水時節。另一方面,在進行苗木的選取時,應結合栽種過程的實際情況,選取大苗、壯苗進行栽種,同時還要確保栽種的苗木有良好的根系,進而能夠適應栽植之后的環境,以提高栽種環節的幼苗成活率。起苗過程中不能傷到苗木的根系,起苗之前要通過淋水的方式軟化土體,栽種時間最好選擇雨后陰天的天氣,不能在烈日天氣下進行栽種。
軟枝油茶定植之后,應當在接口上部30至50cm的位置定干,并保留主干。在第一年中,應在距離地面20至30cm的位置進行主干的修剪,留下3到4個生長狀況良好的側枝。在第2、3、4年中,應當逐步培養其主枝與副主枝,確保樹形均勻、合理。修剪整形時還要做好摘心工作,及時剪掉樹體上存在的雜亂、枯枝與病蟲枝。
首先,為提高造林成活率,并確保軟枝油茶有一個健康的生長狀況,在造林工作30d后,要對苗木的成活率進行檢查,一旦發現缺株、死苗以及弱苗、斷苗等問題,要及時做好補植。當幼苗長出兩到三片真葉時,要及時進行施肥。施肥量應以尿素為主,每個坑穴的施放量為15g左右。在同年的7月,還要再每個坑穴中施加30g的復合肥。在此后的每年中,應分別撫育兩次,時間分為為5-6月、9-10月。需要注意的時,每次的施肥量要適量,不能出現施肥過量的問題,以免造成傷苗現象。其次,當直播造林幼苗長到15cm時,要進行間苗工作,一個坑穴只留兩株壯苗,對其余的弱苗要及時清除,對于缺苗的坑穴要進行補植。幼苗生長期間,要通過修剪疏伐的方式,提高林內的通風、透光效果。如此一來,還能減輕病蟲害的發生。為提高林地的利用效果,在情況允許的條件下,可在林間套種其他植物。此外,林區還要保持良好的排水效果,以免發生積水傷苗的問題。對于成林要定期進行雜物清除,這一期間應重點清除雜樹灌木,對于老、殘、病、蟲株,也應進行及時的清理。一旦完成軟枝油茶的栽種,就應禁止林區放牧行為的出現。
軟枝油茶生長期間,既不能發生積水傷根的問題,同時也要結合天氣與苗木生長情況及時的補充水肥。芽苗期施肥應以氮肥為主,由于這一時期苗木較為柔嫩,因而管理人員要對水肥濃度進行嚴格的把控,改善水肥配比情況,滿足苗木生長的需求。應適當降低肥水濃度,使肥水配比更加科學合理,滿足苗木的生長需求。補充水肥期間,還要及時做好除草工作,對苗床上存在的雜草要及時的清理,以免影響到苗木的存活率。此外,補充水肥時發現未嫁接的苗木要及時進行嫁接工作。另外,軟枝油茶對于生長土壤也有著較為嚴格的要求,栽植過程中,只要土壤維持在弱酸性的狀態即可。如果種植地塊的海拔高度為500m左右,其種植的效果更好,且軟枝油茶的含油率更高。當軟枝油茶成林后,要加強土壤管理,每間隔3年的時間,要進行一次深墾。在夏季應配合開展淺墾工作,深度應控制在10cm左右。
3.3.1 病害防治
其一,如果軟枝油茶出現炭疽病,將導致油茶果開裂、枝條枯敗問題,同時還伴隨著葉片脫落、樹干潰瘍等現象。這樣一來,就會對軟枝油茶的生長狀況與產量造成不利影響。此類病害的防治,應在春、夏季節噴施濃度為1%的波爾多液。在發病初期,應噴灑濃度為50%的多菌靈溶液進行防治。其二,軟腐病的出現也將導致油茶落果、落葉等問題。該病害的防治應以改善通風、透光條件為主,同時也可噴灑濃度為1%的波爾多液進行防治。其三,根腐病主要出現在幼苗時期,該病害的出現會導致苗木根部發生腐爛問題,防治工作中也可使用濃度為50%的多菌靈溶液進行澆灌。
3.3.2 蟲害防治
首先,油茶毒蛾將會啃食軟枝油茶的枝、葉、花以及幼果等部位,進而影響軟枝油茶的產量。此類蟲害的防治可以在冬季、早春進行油茶毒蛾卵塊的采摘與清理,也可使用濃度為50%的敵百蟲進行噴殺。其次,油茶尺蛾主要啃食軟枝油茶的葉片,進而影響樹體的生長。此類蟲害的防治應采用人工防治、藥物防治相結合的方式。對于人工防治而言,可墾復滅蛹、捕蛾;如果采用藥物防治,那么可以使用濃度為40%的敵百蟲并配置成800至1000倍液進行噴灑。另外,茶籽象甲幼蟲蛀食種仁,成蟲則危害油茶果。此類蟲害的防治應在每年的5~6月間進行,使用濃度為90%的敵百蟲并配置成1000至2000倍液進行噴灑。同時,對于落果也要進行收集并集中燒毀。
為提高軟枝油茶種植的經濟效益,應加強對整地、育苗、造林、修剪等種植技術的應用。此外,還應加強幼苗撫育、水土管理等工作,發現病蟲害應及時防治,以提高軟枝油茶的產量與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