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網湖北老河口市供電公司 郭 峰
國網湖北老河口市供電公司在精準扶貧過程中,緊密結合地方產業結構特點和幫扶對象實際條件,因地制宜制定幫扶政策,突出“一戶一策”“一村一策”,幫助貧困村發展特色農業和生態養殖,實施產業扶貧,深入推進脫貧攻堅工作進度,帶動地方經濟發展。
截至2020年10月16日,老河口市供電公司幫扶的72戶貧困戶206人全部實現脫貧,累計捐款捐物折合資金7.9萬元,農村電網升級改造工程共投資859.88萬元,有效改善了扶貧對象的生產生活條件,為當地村民脫貧致富注入了新鮮“血液”。
老河口市供電公司通過成立扶貧工作領導小組,建立脫貧攻堅機制。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動員全體黨員“結窮親、幫窮戶、拔窮根”,形成脫貧攻堅常態機制。駐村工作隊嚴格落實各駐村扶貧工作隊員“五天四夜”上崗到位工作制度和公司主要領導“兩天一夜”督導檢查工作制度。
“供電公司的精準扶貧,不僅富了村民口袋,還溫暖了村民的心?!?020年2月1日,農歷正月初八,老河口市供電公司總經理羅威、黨委書記吳波帶領精準扶貧工作小組成員,克服疫情防控期間村村封路后的交通不便,步行來到李樓鎮張莊村,看望精準扶貧對象,并了解脫貧致富進展情況。村支部書記巴紅林對老河口市供電公司在疫情防控下依然不忘幫扶對象,常態化、制度化的幫扶感慨萬分。
2016年3月,老河口市供電公司與張莊村進行精準扶貧結對幫扶。當時,全村有10個小組,共352戶1427人,經過村委會篩選上報,有33戶村民未脫貧,主要以低保戶、貧困戶和遇到突發災難的家庭為主。
在開展精準扶貧過程中,老河口市供電公司積極對張莊村的配電網進行升級改造,精準規劃,與當地新農村建設藍圖保持一致,全力服務該村的特色農業經濟發展;在精準扶貧對接過程中,工作小組堅持深入農戶家中,走進田間地頭,及時掌握情況,制定工作制度和扶貧措施;公司還組織相關部門負責人與張莊村委會密切配合,堅持每月開展一次幫扶活動,進村入戶解難題,使精準扶貧工作深入人心。
目前,張莊村已建成了集旅游觀光、農家樂、油牡丹種植和油菜基地建設為一體的新型農村,全村實現路燈全覆蓋,人均收入達到12200元。
“別人種花,我聞香,還能掙錢?!?020年10月15日,李樓鎮張莊村村民巴發舉自豪地說。在張莊村,還有更多和巴發舉一樣的村民,沾著牡丹花的“香氣”,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2017年3月初,在老河口市供電公司和老河口市扶貧辦的多方努力下,一個總投資10億元的集油牡丹種植、深加工與旅游觀光為一體的引資項目在張莊村落地。“流轉土地4.6 km2,每畝每年給村民560元的租金。”村支部書記巴紅林介紹,“山崗上的地薄,種莊稼也掙不來500元,流轉給引資企業,村民們可以到油牡丹基地除草務工,一天工錢70元。”張莊村358戶,每天有近600人到油牡丹基地務工。
“以前來村里,悠閑自在的人隨處可見,現在都去山崗上掙錢了。”巴紅林說,“春開花、秋結果,隨著油牡丹深加工項目的啟動,用工需求越來越大,村民想不富都不行??!”
伴著花香,張莊村的電網也煥然一新。老河口市供電公司累計投入72.85萬元,完成了張莊村農網升級改造,并架通了油牡丹深加工基地的專用線路?!肮╇姴块T齊上陣,精準扶貧拔窮根;牡丹花香飄四方,張莊人民不忘本?!痹诖逦瘯涡麄魑瘑T的巴發舉自編了順口溜。
老河口市供電公司按照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的原則,實施精準對口幫扶,通過制定有針對性、切實可行的幫扶計劃,為駐點包保村辦好事、辦實事、解難事,確?!拜斞迸c“造血”舉措同步實施,與貧困戶實施“一對一”牽手幫扶,扶持貧困村實施產業脫貧,助力貧困村民實現脫貧致富。
2020年7月1日,仙人渡鎮范灣村的0.26 km2茭白田猶如一片綠色海洋。色澤潔白、嫩莖肥大、質地脆嫩的雙季茭白,每畝地能收入10000元。5年前,經過老河口市供電公司與仙人渡鎮政府的牽橋搭線,浙江農民田官土來到范灣村,帶領當地村民,開啟了種植茭白的脫貧致富路。
茭白種植項目落戶范灣村后,陸續創造了200多個勞動崗位,農戶和建檔立卡貧困戶每年都能獲得土地流轉費和務工收入,農戶人均增收8000多元。
產業扶貧,供電給力。2020年6月1日,范灣村的茭白迎來收割的季節。“往年,把收割以后的茭白放在水池里浸泡著,第二天就能裝車拉走。今年受疫情影響,一時半會兒賣不出去的話,放在水池里超過三天就壞掉了?!碧锕偻劣龅搅藷?。6月2日,老河口市供電公司仙人渡供電所網格員鄧海濤在范灣村開展用電走訪時,建議他建一座冷藏庫,把收割的茭白保鮮起來。聽說裝表接電零費用,田官土堅定了建冷藏庫的信心。
“有了冷藏庫,晚上睡覺都踏實。”田官土說,不怕收割回來的茭白變質,隨時接到訂單,隨時都能發貨。
隨著茭白種植項目的發展,田官土有了新目標。下一步,他想利用自己在蔬菜銷售領域的資源和人脈,把范灣村的蔬菜產業做大做強,帶領更多的農戶走出一條致富道路。
“老百姓歡迎得很,田老板把我們村的老百姓都帶富了,每天能掙100多元,中午還管飯。”7月1日,正在水池前沖洗茭白的范灣村農民趙國英說,“像我們這些歲數大的,到外面的工廠去應聘,都不要,在這里既能照顧家,還能有錢掙?!?/p>
2020年12月8日,農歷“大雪”節氣過后第一天,68歲的農民劉光發,正在忙碌著儲藏稻草,為羊圈里的27只山羊備好冬糧。
五口之家,兩位癌癥老人,一個智障兒子。劉光發說:“自家的苦,自己心里清楚?!?/p>
老河口市供電公司張集供電所網格員王洪勝在余劉村抄表多年,對劉光發的情況了如指掌,“家雖窮,但頭腦靈活,常在十里八村幫人說媒,掙點小錢,補貼家用?!?/p>
2016年,劉光發一家被張集鎮政府列為建檔立卡貧困戶。王洪勝在走訪用電過程中,順便把政府的扶貧政策向劉光發做了介紹。經過一番比較后,劉光發覺得認領“脫貧羊”比較適合自己的家庭狀況,當年11月,張集鎮扶貧辦為劉光發送來了10只小羊羔。
羊羔變成成羊,成羊再繁殖羊羔,劉光發的羊一年能賣9000多元。2019年12月,劉光發買回了一臺電動鍘草機。買回來一看,卻傻眼了。原來,劉光發的鍘草機需要三相動力電。
劉光發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王洪勝。
一個電話打過去,王洪勝很快就帶著供電所的施工隊趕過來,敷設電纜、裝表接電、運行測試,從頭到尾沒收一分錢,幫劉光發解決了用電難題?!半妱渝幉輽C真是方便,把稻草投放進去,輕輕一摁電鈕,就吐出來細碎的草渣?!眲⒐獍l說,“草料的品質好了,羊更愛吃?!?/p>
王洪勝在余劉村一帶抄表巡線,隔三差五就會到劉光發的羊圈里看看,順便幫助解決一些用電上的小問題。“他的每一只羊,都是我看著長大的?!蓖鹾閯僬f。
經過王洪勝和供電所同事們的口口相傳,劉光發的羊“不愁銷”,2017年還蓋了三間兩層的新樓房。“毛重每斤不低于18元,一只成羊就是一千多元。”依靠養殖山羊,脫貧致富的劉光發很自豪。
在羊圈里,劉光發的老伴兒抱著一只剛出生沒幾天的小羊羔給王洪勝看,“天氣越來越冷,沒辦法,只好把羊羔抱在懷里暖著。”
“有沒有其它辦法呢?”
“有!”劉光發說,平時走村串戶,看到別的養殖戶添置了保暖房,電氣化恒溫設備能夠保障小羊羔茁壯成長。劉光發還在院子里設計好了保暖房的位置,王洪勝也幫他現場規劃保暖房供電線路的走向。
臨別時,王洪勝和劉光發約定:“如果雨雪天氣出行不便,賣羊有困難的話,我來發動朋友圈幫你找買家?!?/p>
“有政府、有供電所的幫忙,我和我的羊都有福了!”劉光發指著大門口的一幅褪色的對聯說,只見對聯上寫著:福到家門萬事興 黨的恩情似海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