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國家治理經典闡釋的兩個前提性問題

2021-12-28 08:24:11龔錦濤
理論月刊 2021年9期
關鍵詞:理論國家

□龔錦濤

(武漢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湖北 武漢430072)

近年來在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中引起學界持久探討且重點關注的,國家治理及其本質意涵無疑是其中一項十分重要的議題。然而細究學界目前關于國家治理經典內涵的諸多闡釋,似乎尚未來得及做深入挖掘。比如,對國家治理這一命題進行馬克思主義研究的可能性,馬克思主義關于國家治理的豐富內涵主要體現在哪幾個方面,這對堅持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具有極為重要的價值。另外,學界關于國家治理的定位及其概念本身的理解上還存在一定誤讀。本文把上述問題概括為國家治理經典闡釋的前提性問題,并認為闡明這些前提性問題是做好國家治理基礎研究的重要內容。

一、國家治理經典闡釋前提性問題的提出

按照鄒永賢教授的提煉概括,馬克思主義經典國家學說包括對國家的本質、職能、社會主義國家以及人民民主專政等問題的探討[1](p14)。其中,在對國家本質及其職能問題的理解上,馬克思主義國家觀認為,階級性是國家的本質,不是其他什么“公共性”,或者其與階級性的結合,但這并不妨礙國家的公共性和階級性的雙重特征,也恰好說明了國家履行政治統治職能和公共管理的職能[2](p35)。姑且不論學者們對經典中關于國家本質及其職能方式的闡釋是否恰當,如果僅以這些觀點本身為參照,可以清晰地洞察到國家的公共管理與國家的本質方面存在某種深切的關聯。

那么,中國共產黨提出的“國家治理”這一命題,該命題或概念的內涵應當如何解釋呢?在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那里,有沒有提到“國家治理”或者是否有國家治理這方面的思想呢?持肯定觀點的學者占多數。有學者較早時候,也就是在中國共產黨2013年正式提出“國家治理”之前,就對馬克思主義國家治理理論進行了研究。如羅許成(2009)指出,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雖未明確闡述無產階級國家的治理問題,但這并不代表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沒有涉及或是對這個問題未做出思考,相反,經典作家立足革命實踐,在一系列論著如《共產黨宣言》《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法蘭西內戰》《哥達綱領批判》《國家與革命》中都表達了對這個問題天才般的見解。他認為經典中關于國家治理的基本見解,大致分為四個要點:一是確立無產階級專政是無產階級國家治理的根本原則;二是把無產階級專政制度化當作無產階級國家治理的必由之路;三是在治理主體上,由無產階級政黨來領導承擔;四是把公權力的治理作為中心,主張實行對“最大多數”的民主[3](p27)。持類似觀點的還有李曉樂[4](p1)(2017),即提出馬克思恩格斯盡管沒有把“國家治理”專門列為其理論研究的對象,但他們在一系列理論諸如無產階級專政學說、生產力學說、人的解放理論、“國家與社會”關系學說中,都蘊藏著大量關于國家治理的思想。

國家與社會關系的一般原理是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的真髓[5](p7),對國家治理及其內涵的理解或深入闡釋,必然會涉及傳統話語中國家與社會基本關系這個前提。馬克思主義認為,國家“是階級統治的機關,是一個階級壓迫另一個階級的機關”[6](p114),而一切統治權力“起先都是以某種經濟的、社會的職能為基礎的”[7](p563)。國家分為“階級職能”和“社會職能”這兩大方面,即我們以往通常談的國家“統治”和“管理”。由此,國家在公共事務“管理”或社會管理與其“統治”之間關系的一般理解上,從國家與社會關系這個軸心出發可以大致延伸出關于“管理”的兩條闡釋路徑:以“統治”為中心將“管理”做一元決定論意義上的職能交叉處理,或是承認“公共管理”,但這本身建立在以一定階級為導向的公共權力基礎上。中國的現代化國家治理,從話語的重心來看顯然偏重于國家社會公共形態,即從國家對社會的管理這個層面來講,而在談到“統治”時,重心指向無產階級,也就是我們強調的必須堅持無產階級專政。

在經典話語中,國家的“統治”與“管理”這兩方面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關于國家兩種職能形態的關系,恩格斯對此有一段十分精要的論述:“政治統治到處都是以執行某種社會職能為基礎,而且政治統治只有在它執行了它的這種社會職能時才能持續下去。”[8](p187)這內在蘊含了較之于國家階級統治工具實質,國家“管理”或“治理”具有從屬性。“管理”或是被看作一元或獨立“統治”事實單元的職能表現,要么被視為國家“統治”之下的次一級職能,但這恰表明了國家“這種被普遍認可的公共利益的化身”是以履行階級壓迫的工具為前提的[9](p20)。這隱含了決不能脫離國家統治來談國家的“管理”或“治理”。

“國家治理”概念產生以來,學界也正是圍繞提出這一概念或命題范式所遵循的內在原則,對國家治理的馬克思主義意涵進行多方位闡釋或論析。值得一提的是,盡管先前有西方學者從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已引入基于國家—社會多元主體關系的國家“元治理”,并對這種“元治理”進行了理論模型或公共機制層面的分析和建構,但這種治理并不是筆者當前所要談及的“國家治理”這一中心,目前國外對中國現代化國家治理的經典闡釋還鮮有較為直接的研究,因而筆者將重心放在國內學界對國家治理的傳統闡釋上。對此有的從經典話語梳理及材料佐證對國家治理內涵進行深入解讀。方濤[10](p56)(2015)認為經典文獻中不僅多處使用了“治理”這樣的表達,而且治理在經典論述中同時兼具其統治、控制方面的含義。吳照玉[11](p39)(2020)結合《法蘭西內戰》,對國家治理的馬克思主義政治哲學意涵做出分析。有的從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傳統話語與現代治理相結合的維度,力圖找到對國家治理進行前提界定或做出馬克思主義理解的一個突破口。王浦劬(2016)指出,國家治理不過是運用國家政權,使國家對于統治階級利益的維護以及對于社會基本職能的承擔這些屬性和要素得以有機組合和有效實現。他認為國家治理在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話語體系下“是國家政治統治與政治管理的有機結合”,其實質“是政治統治之‘治’與政治管理之‘理’的有機結合,也是政治管理之‘治’與‘理’的有機結合”[12](p14)。劉方亮[13](p49)(2017)則從馬克思主義視域出發對國家治理理論的馬克思主義內涵進行概括,提出了國家治理的“四要素界定說”,即國家是治理主體,維持權力、維護秩序和實現發展是治理的目標,特定的經濟關系、國家制度與基本國情作為其基礎背景,以及國家治理手段主要依靠體制機制、法律法規、核心價值來運行。作者強調這是他在對學界關于國家治理含義廓清的基礎上,從馬克思主義國家理論視角對國家治理內涵及其要素進行厘定而得出的結論。有的還從馬克思主義話語與西方治理比較的視角,試圖介入到國家治理馬克思主義闡釋與其在西方治理話語理解上的一些差異。王代月[14](p132)(2018)認為,馬克思主義國家治理觀與資本主義、西方自由主義存在原則上的分歧,他把國家與社會的關系差異理解作為西方治理與馬克思主義治理實質分歧的切入點,認為馬克思主義在國家治理的闡發上,主要遵循為何國家要回歸社會、回歸何種社會形態以及如何向社會回歸的邏輯進路,揭示了特定的生產關系中國家與(市民)社會并非簡單的二元對立,而是以批判性建構為基礎,人類必然在國家與社會關系的歷史性實踐生成中通往未來的“自由人的聯合體”。也有少數學者從以上兩個或多個維度,融入對國家治理的經典闡釋并展開交叉分析。

從經典與當代“治理”對話來看,不少學者對國家治理傾注于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一般原理的發展來進行闡釋轉換。朱衛卿[15](p22)(2016)從“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出發,認為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關于這一方面的理論,與國家治理強調的“強國家”與“強社會”的良性互動在多元主體上具有價值契合性,從這個角度來說國家治理是從傳統話語中生長而來的理論。孫樂強[16](p37)(2015)認為,國家治理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他把經典國家理論理解為“作為國家的國家”和“作為社會的國家”,認為真正意義上的社會主義其專政的一面將會消失。陳志剛(2019)則以“馬克思對資本主義國家治理的反思”為考察起點,認為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在國家學說方面提出了一些基本原則,這些一般的原則是社會主義國家治理實踐的基礎[17](p102)。當然還有一些學者從馬克思主義國家利益觀、國家職權等,對國家治理的內涵以及從國家統治到國家治理的歷史演進,進行了很好的論析和深度闡釋。這其中有很多是結合“當代啟示及其現實價值”來談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的,且這些現實價值集中體現在國家治理的功能發揮、體系建構以及國家治理能力建設等方面。

以上關于國家治理的經典闡釋,各學者從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的傳統理解出發對國家治理的內涵及其基本性質進行了很好的解讀。這些關于國家治理的多視角或方法解讀為當前及未來關于國家治理的探究提供了思想上的啟發,展現了國家治理經典闡釋的廣闊空間。但這是否意味著國家治理的馬克思主義研究沒有邊界或它沒有確切的一般原理,以至于這種經典闡釋沒有固定的中心,或者說在研究中也可以不必遵循基本的路徑?筆者認為并非如此。在闡釋中,有的從理論溯源,有的從一般原理,有的從理論內生邏輯,有的從經典話語梳理、主要觀點概括等,對國家治理進行了充分探索。這說明了國家治理在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中的地位,也凸顯了堅持以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為指導開展國家治理闡釋創新的必要性。但國家治理經典闡發是以什么為基本出發點的?關于這些國家治理的馬克思主義分析可以概括為或集中體現為哪幾個方面?這些用以指導分析國家治理的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一般原理,其核心要義是什么?其背后有無國家治理經典闡釋的理論基礎或其方法論?開展國家治理的經典闡析的前提何在?出現了這么多關于國家治理的經典闡釋,需要對國家治理馬克思主義論析的可能性進行反思。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中是否有關于國家治理的一般性理解?學界關于這些議題的探討尚付之闕如。馬克思主義的國家治理理論與西方治理理論二者最大的區別是什么呢?筆者擬結合已有研究成果做進一步思考,并把以上這些問題作為關涉國家治理本質內涵闡釋的元理論問題。

二、以揭示國家的實質為前提討論國家治理

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是中國共產黨國家治理的理論依據。什么是國家?這是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討論國家治理的前提。西方傳統關于國家問題的理解,是以柏拉圖的理想國為肇始,將國家與某種倫理價值聯系起來的城邦政治,亞里士多德沿襲這種思路,也認為政治是一種道德性的結合,“至高而廣涵的社會團體就是所謂‘城邦’,即政治社團”[18](p3)。近代以來,國家在經過理性的“審判”后似乎開始獲得了某種獨立的形式,馬基雅維利率先把道德與政治權力分開,霍布斯、盧梭等人認為國家是建立在社會契約之上的最高權力契約,黑格爾等則對這種契約說加以批判,他把國家視為“絕對理念”在倫理中的實現[19](p253)。不過,這些訴諸變動著的思想去尋求國家的見解,誠如馬克思恩格斯所說,“人的思想是從哪里來的,政治變動的動因是什么——關于這一點,沒有人發問過”[20](p457-458)。馬克思主義對以往關于國家的學說,包括資產階級的國家觀點進行了批判,把國家放到有關時代的全部經濟條件中去認識,結合資本主義時代考察了國家從產生、形成到消亡的過程,從人類發展客觀規律的視角理解國家,對什么是國家做了一般性論述,實現了歷史上關于國家理論的徹底變革。

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是關于國家一般原理的歷史科學,這為中國共產黨的國家治理奠定了深厚的理論基礎。西方傳統國家理論似乎也在探討國家的實質,不過,這些理論只能就國家問題本身研究國家問題[21](p2)。馬克思主義從生產方式變革出發,深入到統治階級活動賴以發生的基礎考察國家,“在人類思想史上第一次科學地闡明了國家的起源、本質、性質、類型、職能和命運等根本問題,構筑起一座宏偉的理論大廈”[22](p40)。馬克思主義認為,國家是人類社會在特定歷史階段上政治的組織形式,即統治階級各個人借以實現其共同利益,因而在該時代的整個市民社會獲得集中表現的形式[23](p212)。國家屬于政治上層建筑部分的核心,從社會中產生,又居于社會之上,本質上是同統治階級或集團及其利益與之相聯系的政治實體工具,國家作為階級壓迫的工具建立在一定的經濟基礎上,“總的說來還只是以集中的形式反映了支配著生產的階級的經濟需要”[24](p306)。而這個階級借助于國家在政治上便獲得了鎮壓另一階級或政治集團的特殊力量,因而任何一個國家不論其性質、類型和歷史形式,都履行政治統治和公共管理的職能,反映國家的階級性和社會性。其中,政治統治是目的,公共管理是達到目的的手段,國家行使政治統治職能處處都是以它執行了對社會事務的管理為基礎,而國家對社會事務的管理也都是為了服務于國家統治階級的需要,并且隨著人類由階級社會向“無階級”社會過渡,國家作為政治統治機關的一面將會消失,而作為公共機構的國家還將繼續行使社會管理職能。馬克思主義從國家一般的視角,深刻地闡明了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

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一般原理為指導,結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創造性地提出了“國家治理”這一重大命題。中國共產黨百年來始終圍繞社會主義方向,在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后帶領中國人民建立了新中國,在制度上確立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先后在社會主義探索、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新時代治國理政的實踐中不斷深化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黨的執政規律的認識,以自由對必然的認識指導新時代如何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出了“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在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史乃至整個世界社會主義發展史上是一個重大的突破。這一論斷點明了國家治理的馬克思主義特質。習近平總書記專門強調了這句話分為前、后兩個部分,“兩句話都講,才是完整的”,“只講第二句,不講第一句,那是不完整、不全面的”,其中,這一命題前一部分規定了根本方向,“我們的方向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而不是什么其他什么道路”,后一部分道明鮮明指向,即“在根本方向指引下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25](p21)。可以說,國家治理這一重要論斷既是中國共產黨對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一般原理的堅持,也極大豐富和拓展了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的內涵。這深刻地闡明了國家治理從一開始就具有馬克思主義意涵,即在理論上,國家治理是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在制度上,國家治理依照社會主義根本制度而展開;在實踐上,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一般原理為指導,把選擇什么樣的治理體系同黨的治國理政實踐結合起來,“我國今天的國家治理體系,是在我國歷史傳承、文化傳統、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上長期發展、漸進改進、內生性演化的結果”[26](p105)。

“國家治理”提出以來,學界也正圍繞這一命題的經典內涵,在諸多研究議題上,例如國家治理的馬克思主義定位及其“傳統”與“現代”國家治理的話語交互、銜接,國家治理的一般理解及其深層次解讀,中國國家治理的理論“翻轉”和馬克思主義溯源、理論與實踐價值等,都予以了特別關注和重點闡釋,在話語表述或提法上,還出現了“國家治理觀”“馬克思主義的國家治理”“馬克思或恩格斯的國家治理思想”“馬克思主義國家治理理論”,等等,這充分地顯示了學界對國家治理經典闡釋高度的理論自覺。然而,“在黨中央提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新形勢下,一些人打著‘中立’‘憲政’‘民主’的旗號,企圖否定國家的階級性,否定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人民民主專政,企圖用西方的民主觀、超階級的國家觀來指導中國的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27](p19)。這是否意味著中國現代化國家治理也有可能是西方的國家治理,或者說它源于西方治理理論?在闡釋過程中,如果把“國家治理”這一命題中前一部分省掉,結論是否仍成立?從前面所述中,我們自然得出否定性答案。另已有學者在這一方面嘗試展開了較為系統的論證[28](p48),這里不再贅述。

那么,在經典闡釋中如何理解中國共產黨的國家治理?目前,學界圍繞國家的性質、本質特征和國家職能等核心問題,對中國現代化國家治理做出了不同的馬克思主義解釋,大致形成了四條闡釋路徑或其觀點:一是把國家治理主要看成縱向權力層面的,認為國家治理“非基于國家一味管控和壓制社會”,換句話說,它似乎與國家本質屬性聯系并不大,因而內涵更為豐富[29](p34)。在這種闡釋思路的導向下,有的認為國家治理是政治精英集團治理的活動和過程;有的主張國家治理即“一個結構性的動態均衡調適過程”;有的認為國家治理是國家政權的所有者、管理者和利益相關者等多元行動主體在國家范圍內,對社會公共事務的合作管理,或者把國家治理理解為任何國家職能要素的結合。二是持國家本質一元論的觀點。這種觀點又可分為兩種情形,一種仍堅持認為“本質”只是由階級性決定的國家統治職能;另一種卻認為國家治理本身就凸顯了政治上層建筑對經濟基礎的強大反作用,在“國家—社會”結構關系中占據著本體位置[30](p47)。三是持國家雙重本質論,認為國家具有雙重屬性,“政治統治、社會管理與國家治理都被打上了階級性和社會性的烙印,具有本質一致性”[31](p1),國家治理和國家統治分別反映了國家是統治階級利益的代表者和各階級利益的協調者,二者共同地反映或決定了國家的本質。四是從總體上指稱國家治理,把馬克思主義傳統話語中國家的“階級的統治”和“社會管理”籠而統之地來講,強調國家治理內在地包含著階級性、強制性,國家治理“在本質上是國家政治統治和社會公共事務管理的有機統一”[32](p13)。

以上各種觀點,有的從國家職能來理解,有的以國家活動過程為出發點來闡釋,有的強調國家治理的階級性,有的凸顯了國家治理概念本身的包容性,每一種解讀各自涵括的內容不同,界定或闡釋角度有所區別,在致思取向上呈現出明顯差異,各有其待議之處。然而,什么是國家治理?國家治理本身是否允許有多重闡釋?針對不同界說,如何評介和解釋?按照馬克思主義傳統,如何對國家治理做出馬克思主義的解釋?對此,筆者認為在對國家治理進行定義之前,有必要先澄清如下兩大前提,即中國共產黨的國家治理,一是從深刻反映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和未來發展趨勢來講的,因而對國家治理概念的尋求必須回到當前世界歷史以及整個大的歷史時代。“每一個時代的理論思維,包括我們這個時代的理論思維,都是一種歷史的產物,它在不同的時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時具有完全不同的內容。”[7](p873)二是尤其重要但同時也是學者在研究闡釋中極容易被忽視掉的,就是國家治理本身不是中性的,國家治理并非單項具有技術工具主義或管理體制機制層面的含義,而是必須圍繞國家的本質來談。國家的本質是什么,這是國家治理馬克思主義闡釋的核心所在。基于此,依照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一般原理以及中國共產黨提出這一命題的基本前提,綜合學界一些研究代表成果,我們可以對國家治理做出一般的理解,即國家治理是特定的統治階級或集團以實現特定的共同利益為目標,有組織地開展社會事務的安排和處置的基本活動。

三、在對舊世界的批判中闡發未來社會的一般原則

中國國家治理在理論上是馬克思主義的,實踐上是社會主義的。國家治理核心在于堅持科學社會主義,堅持人民民主專政理論,積極地對無產階級專政理論做出制度維護。國家治理作為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深化了對無產階級專政理論以及對科學社會主義一般原則的認識,包含著對馬克思主義國家觀的一般理解,國家治理使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在當代中國不斷迸發出理論的再創力。因而要弄清楚國家治理的提出與發生發展、內核與外延、歷史與理論邏輯,必須回到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關于無產階級專政理論,抓住國家學說在馬克思主義整個學說體系中的“革命方面”[6](p112),并進一步去掌握和深刻理解經典作家未來社會主義設想和主張的實質精髓。

“代替那存在著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產階級舊社會的,將是這樣一個聯合體,在那里,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33](p53)在階級社會,國家是階級對抗在政治上的正式表現,任何一個國家進行社會事務管理都不過是為了統治階級的需要,緩和階級沖突,而這在資產階級統治下已達到了頂點。當一切舊的交往形式與現存關系在生產力高度發達的階段被現行廢止,無產階級革命便能夠真正達到自身目的。“馬克思關于資本主義的觀點本質上是歷史的”,只要資本主義存在著,就不能“在任何時候宣布他(馬克思—引者注)關于資本主義內在本性的分析有任何錯誤”[34](p62)。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站在世界性的時代高度,付諸革命的實踐致力于現存世界變革,通過哲學批判以及對政治經濟學的深入分析揭露了資本主義的實質,在批判舊世界中揭示了資本主義向共產主義社會轉變,實行無產階級專政的必然性,指明了無產階級實現“普遍的人的解放”的歷史條件和途徑。在此基礎上,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對未來社會進一步做出合乎邏輯的推論,在批判建構中闡發了未來社會的原則特征。可以說,對以資本為至上原則的資本主義本質的批判是馬克思主義探討國家問題的核心所在,馬克思主義關于國家的學說以及由此得出的歷史結論都圍繞這個中心線索而展開。

馬克思共產主義理論的優點在于它并“不想教條地預期未來,而只是想通過批判舊世界發現新世界”[35](p7)。共產主義和歷史上過去一切的運動不同,這是因為較之于后者,共產主義以新歷史觀為基礎,把革命的運動交付給了這樣一個階級,這個階級也就是資產階級的“掘墓人”,即現代無產階級。在資本主義社會,也只有無產階級才是唯一進步的社會力量、真正革命的階級,它是現今社會的一切階級、民族等的解放的表現:一方面,社會通過無產階級革命讓財產擺脫其私有性質,工人階級解放蘊含著實現全人類的解放,實現這種解放的力量本身就在生產活動中,工人階級解放反映了克服包括政治異化在內的一切奴役關系的普遍要求。在資產階級社會,工人階級作為市民社會中現實的人,在生產活動以及在政治領域、精神生活和社會關系中都受到資本的控制而處于奴役狀態,因而這個階級一旦意識到自身處境以及所肩負的歷史使命,它便在實際運動中以革命的行動推翻資產階級統治。另一方面,資本主義通過過剩生產和無限制消費形成社會關系的沖突或異化而受到有限規定,現代政治經濟私權力伴隨資本無遏止地膨脹,必然導致資本家階級在資本關系之外的身份認定于社會總關系中形成悖反,而且事實上現代生產力發展也剛好讓它承認這一點,“這種生產力本身以日益增長的威力要求消除這種矛盾,要求擺脫它作為資本的那種屬性”[36](p405)。因而當它積累到一定程度甚至還未引起革命就足以使國家政治上層建筑發生變革。無產階級作為歷史活動主體就是要推翻一切舊的生產關系和交往關系的基礎,在革命中以變革現存世界為直接目的,使整個社會條件在無產階級統治下成為未來新社會成長的因素。

馬克思恩格斯認為,無產階級登上歷史舞臺使資本主義在現實中加速了其由“搖籃”變為“墳墓”的歷史進程,資本主義歷史上曾有過革命的作用,但隨著它歷史命運的終結在其歷史的另一端只能是無產階級的暴力革命。無產階級作為受壓迫階級在自身發展中將創造一個消除階級和階級沖突的聯合體來代替舊的資產階級社會。這主要基于:其一,工人階級力圖要擺脫被奴役的狀態和地位,才能讓新社會的主人成為并達到社會中的各個人的自主聯合,資產階級虛幻的統治對無產階級來說不僅得不到解放,甚至這還成為無產階級實現最后自我解放的新的桎梏,因而無產階級這種爭取人的自由、解放的活動必然是以消除資產階級虛幻的共同體形式為前提的。其二,資產階級社會僅以物的形式來表現和占有社會權力的資本直接造成了人們對物的依賴關系,甚至國家作為與個體特殊原則相對的普遍活動的性質分離出去轉而把社會的公共權力給全部異化掉了,因而無產階級在打破舊的社會生產關系的基礎上重新駕馭“資本”這種被異化了的力量,同時強調把一切生產工具集中在國家即組織成為統治的無產階級手里。其三,無產階級作為完成人類解放的力量之所以能擔任解放全人類的歷史使命,在于無產階級誕生于市民社會之中但又被剝奪了作為市民社會成員的資格和權利,因而它具有誕生于市民社會之中又處于市民社會之外這種二重的結構,最完全地受到了資本主義歷史限度的制約而致使無產階級非得不用暴力革命的手段推翻資產階級統治,使現代工人階級成為資產階級社會的辯證法的體現者。

人類歷史由舊社會特別是資本主義形態轉向未來的新的社會,在政治上有一個先行的過渡的時期,這一時期所采取的是無產階級專政的暫時的國家形式。列寧指出,這在馬克思主義關于國家問題上是一個“最卓越的思想”,過渡時期只能是無產階級專政,“只有懂得這一點的人,才算掌握了馬克思國家學說的實質”[37](p207)。無產階級專政是社會解放的開始,無產階級專政的歷史使命在于讓社會擺脫階級剝削。馬克思、恩格斯認為,未來社會實行無產階級專政形式,這是歷史必然,資產階級社會已不斷涌現出來的社會生產力為實行這種變革創造了條件,而這個現代社會生產力日益增長的威力又為變革資本的生產關系打開了一個缺口,無產階級在政治上必然通過暴力革命打破資產階級的國家機器,使無產階級上升為統治階級并爭得社會民主。在他們看來,無產階級專政是一種階級專政,它是必要的,“必須延續到階級存在的經濟基礎被消滅的時候為止”[38](p701),對無產階級說來革命后只能實行無產階級專政,無產階級需要國家,正在于國家是階級壓迫的工具,無產階級專政具有歷史必然性。任何國家“既包括由一切社會的性質產生的各種公共事務的執行,又包括由政府同人民大眾相對立而產生的各種特有的職能”[39](p431-432),從這一點來講,無產階級專政當然并沒有使國家淪為超階級的工具,馬克思強調的是國家管理公共事務的合理職能與政治職能在無產階級專政中達到了真實同一,它本身具有過渡性質,無產階級掌握政權后藉由無產階級專政的形式最終是向共產主義轉變。這與巴枯寧式的無政府主義主張“國家即予以廢除”有著實質的界限。

超越資產階級舊社會而建立一種新的社會文明,實現每個人的全面的發展,這正是共產主義通過人、為了人走向自由人的聯合體的基本指向。馬克思恩格斯結合無產階級革命經驗的總結,以巴黎公社實踐為參照,強調了堅持以無產階級專政為前提實行階級民主統治及其國家管理的必然性。馬克思認為,從資本主義向共產主義轉變,如果首要是以暴力革命消滅舊的生產關系和階級對立為前提,那么,它通過無產階級統治擺脫了資產階級“口頭上標榜是民主階級”,或者視民主共和國為“千年王國”的庸俗的觀點,轉而把實行無產階級專政作為實現最大多數人的民主,實現人類解放的真實條件,在資產階級國家機器的廢墟上建立真正的無產階級民主制度,并運用這種民主統治的形式建立工人階級政府,對所有權和資產階級生產關系實行強制性的干涉,使勞動在經濟上獲得解放。他提出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機構不同于資產階級的議會制,未來的社會民主制度是“工人或公認的工人階級代表”[20](p154),它們是一個實干的機構,取代了資產階級官僚中央集權制,社會把國家政權“重新收回”,把它從統治社會的力量變成人們獲得社會解放的政治形式,因而作為壓迫工具的精神力量也必然被廢除。

概而言之,馬克思主義通過批判和解構資本主義,闡明了實行無產階級專政的必要性及其基本原則,在批判舊世界中對未來共產主義社會的一般特征做出了天才般的設想,從而集中闡發了包括國家治理理論在內的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的思想內核。至于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對無產階級專政國家的結構的設計以及他們提出的一些革命措施,一方面必須結合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尤其是馬克思、恩格斯當時所處的資本主義大的時代以及他們在無產階級的革命實踐中特定的歷史環境來獲得準確的識見,即透過這些見解把握其未來方案的一般原則;另一方面,即使是馬克思本人甚至后來的馬克思主義者尤以肯認的關于無產階級的革命主張、實踐行動綱領及其具體制度形式,它們仍不能代替后來的無產階級革命專政尤其是各國社會主義實踐中的實際的制度安排,包括如何堅持和完善國家制度,怎樣加強無產階級民主建設等,社會主義各國仍然必須遵循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一般原理,以共產主義為指引方向,堅持無產階級專政這一基本原則,呼吁后人結合時代條件及其各國具體國情予以實踐回答和理論上的“補寫”。

四、結語

國家治理的經典闡釋,問題首先便不再是從堅執于簡單“生搬硬套”的態度走向堅執于這一中國話語之以西方“妖魔化”解釋的自由主義立場,而應當立足于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傳統與當代理論之間的平等對話,把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一般原理及其辯證特性作為架設國家治理經典闡釋的中介,用傳統話語“聯結”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的創造發展,在此基礎上展開國家治理馬克思主義闡釋的可能性。因而在理論的一般勾連方面,就必須深入理解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的思想精髓及其方法論,即馬克思是在對舊世界的批判中揭示了國家的階級性,闡發了未來共產主義社會的一般原則。實際上,中國共產黨的國家治理這一命題將“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置之于首位,一開始便內在地規定了國家治理的闡釋只能是堅持以無產階級專政這一前提而進行,因而國家治理按照馬克思主義的一般闡釋,只能被合理地看作圍繞國家的本質國家從事社會事務管理的活動,即它是在國家一般的前提下來探討國家在社會層面的具體運行。

如果我們把國家治理的經典闡釋看作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與西方治理理論在理論上的分野,而中國共產黨提出的“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一命題,又給我們提供了國家治理經典闡釋與研究的原動力,那么我們強調國家治理的馬克思主義內涵,便直接指向了消解國家治理話語本身的中性論神話,從而為當代中國致力建構和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哲學社會科學體系提供了豐厚的話語營養。

猜你喜歡
理論國家
國家公祭日
環球時報(2022-12-14)2022-12-14 16:46:27
堅持理論創新
當代陜西(2022年5期)2022-04-19 12:10:18
神秘的混沌理論
理論創新 引領百年
相關于撓理論的Baer模
國家
學生天地(2020年22期)2020-06-09 03:07:52
能過兩次新年的國家
把國家“租”出去
華人時刊(2017年23期)2017-04-18 11:56:38
奧運會起源于哪個國家?
理論宣講如何答疑解惑
學習月刊(2015年21期)2015-07-11 01:51:44
主站蜘蛛池模板: www.youjizz.com久久| 精品久久久久无码| 最新日本中文字幕| 色婷婷电影网| 欧美成人手机在线观看网址| www.亚洲天堂| 日本免费一区视频| 中文字幕人成乱码熟女免费| 亚洲无线观看| 国产午夜福利片在线观看| 妇女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香蕉99国内自产自拍视频| 国产手机在线小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视频公开费视频| 国产香蕉97碰碰视频VA碰碰看| 精品少妇人妻av无码久久| 亚洲日本在线免费观看| 伊人成人在线| 国产美女自慰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亚洲精品福利片| 国产熟睡乱子伦视频网站| 国产女人在线| 亚洲欧美日本国产综合在线 | 亚洲天堂2014| 国产一级片网址| 五月天综合婷婷| 国产成人精品高清不卡在线 | 无码中文字幕精品推荐| 97se亚洲综合在线| 美女被操91视频| 国产成人免费手机在线观看视频 | 亚洲一区二区精品无码久久久| 国产精品美女自慰喷水| 久久国语对白| 久草青青在线视频| 综合天天色| 国产产在线精品亚洲aavv| 色综合成人| 国产特级毛片| 亚洲国产欧美目韩成人综合| 精品国产Av电影无码久久久|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视频| www.亚洲色图.com| 国产91精品调教在线播放| 亚洲欧美国产高清va在线播放| 国产乱子伦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不卡片视频免费观看| 中文字幕2区| 成年女人a毛片免费视频| 在线观看亚洲成人| 青青青伊人色综合久久| 国产va在线观看| 99精品国产高清一区二区| 少妇露出福利视频| 欧洲日本亚洲中文字幕| 久久国产乱子| 亚洲第一综合天堂另类专| 无码免费的亚洲视频|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三级视频网站|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影视| 真实国产乱子伦视频| 毛片网站在线播放| 在线观看国产网址你懂的| 99re热精品视频国产免费| 99久久性生片| 亚洲欧美自拍一区| 久久久久88色偷偷| 亚洲无线观看| 国产免费羞羞视频| 亚洲天堂啪啪|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视频'| 亚洲成人黄色在线观看| 久热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视频影院|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影院| 婷婷激情五月网| 波多野结衣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婷婷激情五月网| 成年人免费国产视频| 欧美成人a∨视频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