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麗
(日照市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服務站,山東日照 276800)
農業機械化是現代農業發展的基礎和支撐,其大面積的推廣普及給現代農業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現代農業的發展,離不開農業機械化。而發展農業機械化,又離不開農機技術推廣。由此可見,農機技術推廣的重要性不可被忽視。
第一,提高農業生產機械化水平。傳統的農業生產,以人力為主,效率低,成本高。這些年,科技的進步,現代農用機具的推廣普及,使著農業生產領域涌現更多的新技術和新機具,農業生產機械化的程度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
第二,增加老百姓經濟收入水平。推廣農機技術可以讓更多的農民知曉和使用農業新技術,可以大大減少傳統農業生產活動中所需的勞動力,同時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農民的收入水平。
第三,推進農業現代化發展水平。做好農機技術的推廣工作,有利于擴大農機技術在現代農業生產中的使用范圍,改變傳統農業生產活動中人工勞動力效率低下的問題,極大地提升了農業生產效率。農機技術的普遍運用和推廣將促進農業生產逐漸向標準化、集約化、規模化的方向發展。
受制于歷史原因,農機推廣不被重視依然存在。總體來看,農機推廣力量薄弱、服務范圍小、推廣功能差。需匹配農機推廣要求的人、財、物等等,得不到應有的扶持,農機推廣工作難以有序開展。
由于對農機缺乏正確認知,加上頻有農機傷人事件,老百姓不愿接受新事物,使著農民寧愿多辛苦也不不愿意購置農機具。同時,山東多地老百姓收入低,難以負擔高昂的農機費用,價格因素也成為其購置農機的重要障礙。
以往農機推廣工作,基本上以自上而下展開。現階段,農機交易市場化趨勢明朗,被動接受農機具已成為過去。農戶購機不再是上行下效,而更多依據農業生產需要、個人偏好購機,這就導致農機推廣的主體地位受到沖擊,多元化尊重市場需求的農機推廣形式備受民眾關注。
山東地域特點來看,丘陵地形占據主導,加上農業生產以小規模經營為主,導致現階段推廣的大機型普遍使用效率不高。除此之外,還影響農機使用效率的幾個關鍵因素有:受燃油價格的影響,農機化使用成本居高不下,個別農戶嫌燃油費用過高,既是閑置在家也很少使用農機具。農田基礎設施薄弱,小塊農田的非連續作業,很難提高農機具的使用效率。受綜合各方面因素的影響,農機具閑置時間較長,造成農機資源的損耗。
農機推廣人員專業素養,直接影響農機推廣工作的廣度和深度。而導致專業能力差的原因有:第一,區級負責人員工作時間段,雖然有學歷,但是處理日常瑣碎事務多,用于農機推廣的精力有限,很難將這項工作做好。第二,基層負責農機推廣的人員,普遍為兼職,學歷低,不愿接受新事物,缺乏專業業務培訓,宣傳工作不少流于形式。這些誘因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農機推廣人員很難兼顧農戶切身利益,嚴重影響農機推廣的效率。
由于農機推廣工作的不被重視,導致農機推廣缺乏必要的定向和實質性支撐,農機推廣工作明顯后勁不足。實際的調查中,也可以發現,當前農機推廣服務經費不足農業總產值的2%,而加上地方財力有限,尤其那些經濟欠發達地區,相關財政支出僅能滿足技術推廣人員的工資,導致上級有指示,下級無落實的尷尬局面,嚴重影響農機推廣的整體質量和水平。
做好農機推廣整體規劃,完善農機推廣監督制度,加大農機推廣獎懲力度,提高農機推廣重視程度,為科學發展農機化保駕護航。同時,在地方財政可控范圍內,加大農機購置補貼,確保老百姓能領到足額補貼,調動民眾購機積極性,確保農機推廣工作的順利進行。
將農機推廣政策落到實處,離不開強有力的農機推廣宣傳。第一,將農機化好處深入人心。基層尤其偏遠鄉村,對農機化缺乏正確認識。就此,應做好農機化宣傳,將農機化深入人心,激發民眾購買欲。第二,將購置補貼宣傳到位。以文件的形式公報群眾,還難以在老百姓群眾中形成影響力。由此,購置補貼宣傳務必要通俗易懂,嘗試多種宣傳形式,生動講解農機購置補貼。同時,對老百姓關注的熱門機型,還要重點宣傳。此外,還要完善補貼信息公示,公開所有文件、資料等等,接受全社會的監督。第三,將安全農機理念深入人心。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向老百姓宣傳安全使用農機的重要性,以增強民眾安全使用農機的意識。同時,利用好農閑時間,組織形式多樣的農機維護保養技術培訓,為民眾安全使用農機提供技術保障。
農機推廣人員專業素養高低,直接影響新型農機及技術的推廣普及。某種程度上而言,農機推廣人員新技術嫻熟水平、新農機操作能力,直接決定著老百姓接受新技術、新農機的上限。由此,應注意提升推廣人員專業素養,打造高能力農機推廣團隊。其一,建立健全人才約束機制,吸引更高層層次人才加入農機推廣隊伍。其二,優化農機推廣人才隊伍結構。政府牽頭做好人才引進,引入高素質優秀畢業生,為農機推廣注入新鮮血液。同時,調離非專業人才,精簡農機推廣隊伍,打造一批高素質、高能力的農機推廣團隊。其三,做好典型示范。全區范圍內挖掘示范單位,宣傳農機推廣經驗,擴大農機化影響面。其四,完善考核機制。建立健全目標責任機制,推行獎罰分明的獎懲制度。其五,做好人才再培養。利用函授班、田間學校、職業教育、專業培訓、遠程網絡培訓等等,注意提高在職推廣人員的專業素養,以提升農機推廣的整體水平。
就山東地形地勢來看,山地種植蘋果、櫻桃等果樹為主。而平原地區,以種植小麥、玉米等大宗糧食作物為主。由此,農機推廣工作的開展,就不能照搬模板。重要的是,推廣符合農作物生產特點的農機具。像是果樹管護必須的微耕機、微灌機、除草機、打藥機等等,都應將其作為針對性推廣農機加以普及,以確保推廣農機具效益的最大化,以便使其能更好地服務于本地農業經濟的發展。
傳統的農機推廣工作,勢單力薄,推廣影響面窄,實際農機推廣效果不佳。在此,建議注意培育農機推廣新型經營主體,重點自農機專業合作社、培養農機專業戶著手切入。其一,成立農機專業合作社,在農機制造與農機生產間建成橋梁紐帶,避免生產與需求的脫節。以合作社為聯系紐帶,一方面有針對性將先進農機介紹給農戶,另一方面能及時反饋農機需求信息給生產制造商,研發老百姓更需求的農機具。其二,培育農機專業戶。當前,以老百姓的財力而言,購置農機是一項不小的財力負擔。多數在購置農機方面,還持有觀望的態度,很大程度上限制農機的推廣普及。而培育農機專業戶,一方面,政府出面給予購機優惠補貼,保證專業戶優先購機,能確保周邊民眾最直觀的感受使用農機帶來的便利,起到不錯的示范帶頭作用。另一方面,農機專業戶在村里算是一個“門面”,村里做農機推廣更具說服力,老百姓也更愿意接受農機推廣的意見,更利于擴大農機化影響面。此外,農機專業戶與合作社之間,能起到很好的對接作用,更有利于農機推廣交流,便于形成合作社、專業化、農民三位一體的新型農機推廣模式。
加強農機監管,很重要的兩方面是:其一,做好補貼農機的事前監管,避免出現劣、差農機進購置補貼目錄,力求將適用性強、高性價比的農機具推薦給老百姓。其二,做好購置農機補貼的監管。加大補貼資金審查力度,避免出現套現資金的情況。及時公示補貼農戶情況,自覺接受社會監督,避免出現倒買倒賣的行為。一旦發現,嚴肅處理,追究責任。做好購置機具的售后服務,隨著農機化的推進,老百姓持有農機具的增多,現有的售后服務網點難以滿足售后服務的需求。加上,個別維修點人員素質低,專業技術匱乏,故障維修率低,嚴重影響農機具的使用壽命。由此,作為農機推廣部門,應根據推廣農機的情況,適當擴建售后服務點,加大財政補貼完善售后網點。同時,注意加大維修點監管,聘請專業維修師傅,提高維修質量,最大程度減少農機戶經濟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