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丹丹
(泰安市農業科學研究院,山東泰安 271000)
我國農業科技檔案資源共享往往有著檔案管理水平低下,管理人員主動性不強等弊端,當前我國農業科技檔案資源共享則有著管理水平較高,管理人員主動性較強,檔案管理信息化程度較高等優勢。經過本文的介紹與論述,可以提升整體行業的技術水平,更好的幫助從業者完成工作。
農業科技檔案就是一種對農業生產中所得到數據進行記錄,保存的一種文書工具。農業科技檔案不是由單獨個人所創造記錄的,而是由許多的農業科技從業者共同創造完成的。它是集體工作的成果,可以直觀的反應出當前區域內的農業整體發展水平,并可以通過對農業檔案中記錄的數據進行分析,可以得到未來本土農業的主要發展方向,對本地農業的健康綠色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當前,我國正在經濟轉型與產業升級,加強對農業科技檔案的管理技術與信息技術的開發,從中獲得未來農業發展的關鍵因素,使我國農業向著綠色環保耕種,高技術信息化管理的方向發展,是推動我國進入世界農業強國行列的重要手段。促進農業科技檔案信息資源的建立,加強對農業信息與歷史發展方向的記錄,這也是推動我國精神文明建設的方法之一。檔案在社會各個行業中都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這些檔案對開展政治教育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使用檔案中具體的案例,分析其中的來龍去脈,可以使被教育者有切身的體會,可以對行業背后的特有文化有最基本的了解。
與此同時,通過實現農業檔案信息共享,能夠在網絡平臺中,對相關的科技成果進行充分的瀏覽,在共享服務下,可有效提高人員的工作效率,充分將科技信息成果轉化為農業生產了。并且,通過對農業科技的信息共享,可加快信息傳播的速度,農民在農業生產經營過程中,可快速獲取農業當前發展以及相關科技的基本信息,為農村在生產期間提供良好的服務。同時,為農業的科技探索也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使農民充分了解農業科技、生產經驗、高新技術等,并將其應用到實際的生產經營過程中,有利于提高農業生產力,全面推進現代化農業的發展。并且,在新農村建設的發展下,其需求逐漸增加,通過農業科技檔案信息共享,可為政府提供良好的信息,使其掌握農村當前發展的實際情況。以此針對新農村建設提出合理化的建議,并不斷改善整體的農村建設內容。在農業信息的共享過程中,可有效實現農業的增產增收,增加農民的經濟效益,為其帶來較大的實際意義。
建立完善的農業科技檔案資源共享模式,就需要先做到農業科技檔案的科學管理[1]。要保證記錄規范,用詞準確,確保檔案自身的質量與總體完整。農業科技檔案所記錄的內容要符合當地的法律法規,且要與農業生產相關。比如當前主要氣候類型,年平均降雨量,光照強度與持續時間等方面。檔案所記錄的數據要與《檔案法》中的相關法律法規相符,對于一些違規內容要予以抵制。且農業科技檔案的記錄要與當地農業科技的研發,以及當地農業科技人員的調動,獎懲等方面同步運行。農業科技檔案的自身管理與農業生產中多方面因素有著極為重要的聯系,對農業的檔案進行科學規范化的管理可以保證整體農業生產工作的平穩運行。農業科技檔案的記錄與收集在保證符合有關制度的前提下,盡可能的拓寬搜集范圍與種類,相關的農業檔案管理人員要使用發展的眼光來選擇信息,摒棄因循守舊的信息收集模式,結合當地農業的自身發展情況,創造出最適合本土的信息收集與檔案科學化,規范化管理方法。
檔案管理人員的自身素質高低決定著農業科技檔案的資源共享水平。只有充分發揮檔案管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與自身主動性,才能提升農業科技檔案管理部門的總體服務質量與能力[2]。檔案管理人員是直接接觸農業科技檔案的第一人,對保證檔案總體質量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檔案管理人員要放下身段,主動走進農業生產的基層,直觀接觸與了解當地農業,并根據當地的客觀現實整理出實際的檔案原稿,在此基礎之上尋找相關的輔助資料,為當地的農業發展提供信息上的幫助;相關的科研人員要利用檔案管理人員所提供的農業科技檔案,進而保證科研項目對檔案的利用率。農業科技檔案的自身管理,要滿足相關使用者的自身實際需求,樹立起認真仔細的服務理念,為廣大檔案的具體需要者與使用者提供真實與有效的檔案數據。構建相關的檔案信息實時反饋制度,檔案使用者在使用檔案后,要向管理人員或者主要編寫者反饋使用時所發現的問題以及錯誤,方便管理人員與編寫人員進行自我修正。最大限度的調動起檔案管理人員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實現檔案管理的資源共享。
當前我國的農業科技檔案管理往往是以市為中心,自成體系,各自為政,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管理水平,提高了管理成本,加大了管理難度,阻礙農業科技檔案資源進一步共享。因此建立并完善相關的農業科技網站與檔案信息數據庫是當前的首要任務。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農業科技檔案自然也需要新技術的扶持,需要在檔案的日常管理中應用互聯網技術來促進資源共享,并最終建立出覆蓋全國的農業檔案信息中心。以中國農業科學技術院為例,他們所構建的農業科技檔案信息管理中心就是以互聯網信息技術為基礎,覆蓋北京市周邊市縣的農業檔案信息數據庫。但是僅以農業科學技術院所構建的信息管理中心是遠不能滿足我國總體對農業科技檔案數據庫的需求。當前我國農業科技檔案管理中心相對分散,沒有統一的總體數據庫和專門的管理機構來指揮全體工作。所以需要建立一個領導全國各地的農業科技檔案管理中心,集中領導主要農業地區的具體工作,再在各地逐步推進落實農業科技檔案的共享工作。通過建立出全國統一的農業檔案數據庫,可以更好的推動并完成農業科技檔案的資源共享工作。
當前是信息化時代,農業科技檔案的管理工作相對比較簡單,但是要做好農業科技檔案的共享工作,不僅要使用新技術,還需要提高自身的檔案管理水平,明確檔案工作的總體服務方向,端正服務態度,以及做好服務方式創新的工作。農業科技檔案管理工作不但需要順應當前時代的主要潮流,提高信息共享力度;還需要開展線下普及講座,借閱,農業檔案知識推廣活動等。滿足農業檔案使用者的自身需求,使農業科技檔案所記錄的信息可以幫助農民更好的進行農業生產。因此檔案管理工作者需要保證檔案信息,數據等內容的淺顯易懂,方便平均教育水平不高的農民理解,讓農業科技檔案不但可以為廣大的科研工作者提供服務,還可以為農民群體提供幫助。通過這種方式,進一步推動農業科技檔案的共享工作。以江西省南昌市農業科技檔案管理中心為例,其保存的檔案不但可以無償提供給科研工作者,還會向周邊地區的農民提供免費借閱服務,不但提高了農民群體的自身農業知識水平,也無形中推動了農業科技檔案共享工作的發展。
在信息化平臺的應用過程中,可為人們帶來較大的優勢,為農業發展提供良好的幫助,通過檔案資源的優化共享,能夠帶動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對農業科技進行不斷探索,以提高整體的發展水平。但是,在檔案資源共享過程中,還經常會出現檔案信息以及科技成果泄漏以及丟失等問題。因此,應當加強對檔案的安全保障,在數字化以及網絡化的發展過程中,侵權問題逐漸增多,需引起高度重視。在實際的信息共享時,應當做好安全防護措施,強化內部信息的監管,并對相關平臺進行加密管理,以此避免出現侵權等現象,危害科技成果機密的安全,對農業發展造成不良影響。同時,在檔案資源的共享過程中,需提高對資源的利用效率,充分發揮信息的作用,明確檔案利用的界限。并在檔案共享的基礎上,合理保護知識產權,確定具體的共享范圍,以此達到良好的保密效果,提農業科技檔案資源的安全性。同時,在資源共享時,還可建立相應的預警系統,當出現侵權等情況時,預警系統則會立即啟動對檔案資源的防護,防止侵權行為的發生,并對侵權人員及時發出侵權警告,可有效起到良好的保護作用。此外,針對共享平臺,應創建保密數據庫,當查看有關科技成果信息時,需通過授權許可,則能夠對相關檔案資源進行瀏覽使用,從而充分保障檔案資源的安全性,提高資源質量,對科技成果形成良好的防護。不斷增強檔案資源的利用率,充分展現出農業科技檔案資源的作用,對科技應用以及農業發展起到有效的支持,促使農村地區農業逐漸向現代化發展。
綜上所述,農業科技檔案的資源共享在整體的農業工作中有著極為重要的地位。經過全文的介紹與分析,相關的檔案管理從業者對于農業科技檔案資源共享的重要性和相關手段有了基本了解。希望可以提高相關從業者自身知識水平,為我國廣大農民提供更好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