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向玉
(阜新蒙古族自治縣職業教育中心,遼寧阜新 123100)
我國中等職業學校農學專業建設發展與社會性人才的需求方面存在很大的差距,所以中南職院學校必須重視適用現代化農業發展需求,要提升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結構體系,加強中等職業學校農學專業建設,并且重視實踐教學模式的探討,不斷提升教師教學能力及專業素養,進而不斷提升課堂教學實踐效果,讓農業學科的理論知識與實踐教學有效結合,進而更好地為現代化農業發展貢獻力量,培養出真正能夠為農業、農民、農村發展服務的人才。實踐教學要重視與理論教學的有效聯系,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以實踐操作為主,不斷提升實踐能力,進而不斷提升綜合素質。
有利于為新時期農村建設發展提供創新性實踐型人才。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總體目標是把農村建設成為生產發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民主管理以及生活寬裕的社會主義現代化農村,在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過程中,需要大批的創新性實踐型人才支持,以便在農業的產業化發展、基礎設施建設以及精神文明建設過程中發揮關鍵性作用,這要求中等職業學校重視農學專業建設,要綜合考慮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發展實業需求,培養出有利于農村建設的專業人才。但就現階段我國中等職業學校農學專業建設發展實際情況來看,其長期受眾理論性實踐教學觀念的束縛,在農學專業人才的培養過程中,重視理論教學而輕視實踐教學,進而導致很多農科類專業的中職畢業生并不能很快的適應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需求。另外,因為長期受城鄉二元制體制的影響,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過程中資金及資源比較缺乏,而且農村地區工作環境比較差,交通不夠便利,加上鄉政府觀念比較落后,對人才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發揮的作用認識不夠深刻,導致大批農村高素質人才外流。
一直以來,中等職業學校將教學活動劃分為理論教學與實踐性教學,而傳統的教學模式中以理論教學為主,對實踐性教學比較忽視,而且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對專業實驗項目以及內容研究投入重視度不夠。農學實驗項目基本比較固定,而且實驗教學大多數表面化發展,很難滿足知識的更新需求。中等職業學校的絕大部分農學實驗仍然是基礎性驗證實驗,這些農學實驗項目并不能充分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不能觸發學生的思考。在實驗教學過程中,存在很多學生對整個實驗設計過程不夠了解、對試驗目標認識不夠的問題,而且缺少對實驗數據處理及分析的能力。另外,絕大多數中等學校實驗設備數量非常有限,在農學專業的教學過程中,并不能有效保障每一個學生都有動手操作的機會,很多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對于儀器設備處于觀摩的狀態,而且中職學校農學實驗手段比較落后,教學方法非常簡單,并不能真實反映學生的實驗水平,進而無法激發學生對實驗課程的興趣。而且就現階段中等職業技術學校農業專業建設發展實際情況來看,絕大多數中職學校并不具備校外實踐機會,而且校外實踐不夠穩定,缺少高質量的校外實踐基地,而且專業的實踐指導老師也相對缺乏,所以在農學專業教學過程中導致實踐教學達不到該有的深度及效果。
現代化農業是高效益多功能的農業產業,在農業生產過程中不僅要具備提供初級農產品及原料生產的功能,而且要有一定的生態保護、觀光休閑以及文化傳承的功能,在現代化農業廣度及深度不斷拓展的基礎和前提下,要實現種、養、加、產、供、銷的高度一體化、規模化發展,而且現代化農業發展是以信息技術與生物技術等高新技術為引領的,其以常規技術升級的效率為支撐,通過現代科技及裝備改造傳統的農業,所以現代化農業生產過程中,對人才的素質要求非常高,中等職業學校在農學專業學生培養過程中,農學類課程的設置不僅要有當地農作物的基本種植的知識內容,而且要是用現代化農業發展的需求,要將信息技術以及現代化農業種植技術安排在農業專業實習內容中,要讓學生深刻認識到現代化農業生產并不是傳統的簡單的種植,而是高科技生產技術與現代化農業經營管理技術的有效結合。
農學專業課程是實踐性非常強的綜合性課程,其涉及耕作學、土壤肥料學、栽培學、植物生理學、種子學等多個學科的內容,學習難度比較大。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在農學專業的建設及農學專業學生培養過程中,要重視讓中職學生參與課程實習的所有環節,讓學生全程參與學習,熟練掌握農學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進而更好的適應現代化農業發展需求,為農業現代化發展提供服務。
首先,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在農業專業學生培養過程中,要積極轉變實驗教學觀念。在實驗教學過程中要以學生為中心,要增強學生的實驗自主性,而且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實驗學習積極性及創造性,促進學生實踐能力的提升,在理論知識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學生創新意識及創新能力的培養。其次,要不斷優化農學實驗教學內容。就現階段中等職業技術學校農學實驗發展實際情況來看,很多學校的農學實驗比較簡單,實踐性不夠強。所以要不斷優化實驗教學內容,要精心選擇基礎實驗項目,讓學生學習掌握基本的農學實驗技能,引導學生在實驗過程中不斷鞏固學習理論知識,而且要培養學生實驗數據分析處理能力,在實驗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啟發學生的創新性思維,促進學生分析及解決問題能力的提升。然后,要重視增加綜合性實驗項目,要讓理論知識的教學與實踐教學有效結合起來。比如在微生物學與植物病理學課程內容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積極將作物栽培、作物耕作與作物田間試驗設計內容進行有效的融合貫通,引導學生自主進行實驗設計,要給學生充分的發揮空間,培養學生實踐過程中的獨立思考能力及動手能力,進而不斷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最后,教師在實驗教學過程中可以設置開放型實驗項目。通過開放型實驗項目來鍛煉學生的科學思維及動手能力,在實驗教學過程中,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大膽創新的學習習慣及能力。
首先,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在農業專業建設與實踐教學發展過程中,要科學合理的制定人才培養方案以及實踐教學計劃,要綜合考慮到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并結合學校的農學專業建設資源,重點突出中等職業學校的農科類專業特色,促進中等職業技術學校,農業專業建設及農業教育的發展。農科類專業實踐教學要與農作物的生產實際有效聯合,在安排學生進行實踐時,要綜合考慮到農作物生長發展的實際情況,必須遵循生命有機生長發育時間的規律,要保證足夠的實習時間,而且在實習過程中教師要精心設計實習內容及實習計劃,要有效保障中等職業技術學校農業專業實踐教學質量。然后,要重視完善實踐教學體系。在中等職業技術學校農業專業建設及實踐教學發展過程中,要針對農業建設及實踐教學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構建較為完善的實踐教學體系,在實踐教學過程中要重視課程及認識實習,可以讓學生以班級為單位,在專業老師的引導下對各種植物的生長、發育特征進行觀察學習,或引導學生對農作物的耕種、施肥、選種、培育及田間管理等環節進行了解。
在中等職業技術學校農業專業建設及實踐教學模式發展過程中,學校要重視完善實習結果的考核制度,學校可以根據農學專業課程安排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考核方式。盡可能安排好每門課程的實習計劃及實習內容,并且要讓專業的教師進行指導及安排。在學生的實習過程中,學生實習最終成績應由過程考核與結果考核兩個部分來確定,過程考核要重視學生的出品、實習態度以及技能掌握、團隊協作能力等方面的考核,結果考核則要參考學生的試驗成績,完善的考核制度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能夠培養學生及時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及處理問題的能力。
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在農業專業及實踐教學的發展過程中,要積極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要加強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聯系,科學合理的安排農學專業的課程內容,重視提升實踐教學的效果,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及創新能力,進而促進學生綜合全面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