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錯配修復”:交通發展對山區農民增收的內在影響機制研究

2021-12-28 18:26:49□劉
理論月刊 2021年8期
關鍵詞:農村

□劉 升

(1.貴州大學 公共管理學院,貴州 貴陽550025;2.貴州基層社會治理創新高端智庫,貴州 貴陽550025)

長期以來,農民增收都是我國“三農”問題的核心之一,我國也一直將發展交通基礎設施作為拉動農民增收的工具。建設交通強國已成為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2019年9月黨中央、國務院印發了《交通強國建設綱要》,2020年11月頒布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在“實施鄉村建設行動”中再次明確提出,完善鄉村水、電、路、氣、通信、廣播電視、物流等基礎設施。之所以如此重視農村交通建設,是因為交通建設對提高農民收入具有重要意義。我國也一直有“要想富,先修路”的說法,但發展農村交通到底如何促進農民增收,相關研究卻一直沒有說清楚。目前學界關于交通促進農民增收的研究雖有一定基礎,但相關研究主要集中在地理學和經濟學等學科,重點關注農村交通促進農民增收的效果、意義和類型等方面,鮮有社會學層面的內在機制分析。本文擬在經驗研究的基礎上,從社會學層面對交通促進農民增收的內在機制進行深入探討和解釋,以期為后續研究提供基礎。

一、研究綜述與問題提出

(一)交通發展促進農民增收的研究綜述

山區農村交通中公路交通占據了絕對主導地位,所以當前對農村交通的研究也以公路交通為主。近年來關于農村交通的很多研究都是以交通扶貧的形式展開,但其實質內容仍是農村交通的發展提高了農民收入,所以在此進行統一論述。目前關于交通促進農民增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增收效果和增收機制兩方面。

1.交通促進農民增收的效果研究。盡管在整體上,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對農民增收具有巨大促進作用,其不足也往往成為阻礙農民增收的主要瓶頸[1](p111-123)[2](p52-59)。但交通發展在具體促進農民增收過程中的效果會有所不同。

第一,不同的交通方式對農民增收的效果會有不同。高速公路、等外公路和普通鄉村公路對農民增收的效果并不完全一樣。已有研究指出,鐵路和等外公路建設促進了我國的區域經濟增長,但等級公路建設起了反作用[3](p26-35)。

第二,交通在不同時間段對農民增收的效果也不同。交通對農民增收的效果會有一個逐步展開的過程,研究發現交通對農民增收的長期效益要高于短期效益[4](p111-123)。

第三,交通發展的不同階段對農民增收的效果會有不同。研究發現,交通基礎設施發展對農民增收的作用并非直線增長,而是呈現顯著的非線性動態變化趨勢[5](p28-34)[6](p46-52),即當一個地區或者部門的交通基礎設施存量達到某一極值后,繼續投資會顯著降低交通基礎設施對農民增收的拉動作用[7](p21-31)。所以農村交通基礎設施對農民增收的影響在區域間會表現出一定的差異性[8](p28-33),在一些農村交通發展基礎非常好的東部地區,農村交通建設帶來的增收效果已經降低,但對廣大交通條件仍相對比較差的中西部地區來說則仍有非常好的帶動作用。

2.交通促進農民增收的作用機制研究。當前關于交通促進農村增收的作用機制主要集中在改善農民消費支出和增加農民非農就業收入兩方面。

第一,交通促進農民的消費增長和提升消費結構。對印度農村的研究發現,道路的擴展使村莊消費增長了40%,特別是非本地生產性消費品的消費,由此產生了增收效果[9](p375-395)。

第二,交通增加農民的非農就業收入。公路交通條件改善了社會經濟連通度[10](p1313-1326),有效削弱了農村地區的空間隔離程度,提高了要素流動和經濟交流[11](p35-48),降低了運輸和交易成本[12](p100-110),改善了非農就業機會[13](p145-170),從而增強了農村地區勞動人口和要素的流動性,促進了收入的增長。對埃塞俄比亞的研究發現,農村公路建設增加了人口和資源的流動性,進而增加了進入市場的機會和提高了生產率水平[14](p1-14)。對印度的研究表明,公路里程每增加1%,可使農業勞動人口再分配增加0.378%,雇傭增長0.248%[15]。這都實現了農民收入的增長。

從上面的綜述看出,相關研究已提供了比較好的基礎,尤其是在交通促進農民增收效果方面學界已基本達成共識,但對交通促進農民增收的內在機制方面仍有需要補充和改進的地方。目前關于交通促進農民增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地理學和經濟學方面,這些研究大都是從空間計量模型角度探討交通對農民增收的效果[16](p1-10),對其中的作用機制則多屬于缺少實地調研的邏輯演繹,這就難免出現解釋力不足的問題。

比如,現有研究對交通促進農民增收都默認一個基本前提,交通設施的發展會增強農村地區勞動力要素的流動性,從而達到提高農民收入的目標。過去是因為交通條件太差而阻礙了農村地區勞動力要素的流動,但這個前提本身缺乏說服力。以交通條件較差的山區農村為例,再邊緣封閉的山區農村也無法完全自給自足,他們一定需要通過某種道路與外界互通有無,即便假設農村地區真的完全沒有路,對于從小生活在山區農村的青壯年勞動力而言,他們爬山也能夠出去。可見,單純的交通不便并不能真正阻礙山區農村勞動力的流動。調研發現,山區農村交通條件的落后真正影響的是山區社會的組織結構,而這種組織結構才是阻礙勞動力向外流動的真正原因。本文正是要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通過詳細論證來揭示交通發展促進農民增收的內在機制。

本文的創新點在于,從組織社會學角度分析了交通發展對山區村莊內部勞動力組織結構的影響,明確提出阻礙山區農民增收的根本原因并不是交通不便,而是交通不便下山區農民為了生存而內生出的“社會化幫工”組織方式,這種組織方式束縛了山區農村勞動力的流動,進而阻礙了山區農民增收。交通也并不能直接促進山區農村的勞動力流動,而是發展交通為山區農村引入了外部市場資源,外部市場以其提供的“市場化雇工”替代了山區農村內生的“社會化幫工”組織形式,從而達到了解放山區勞動力的目標,山區勞動力得以全身心投入到外部市場,通過勞動獲取更高非農工資性收入,實現了增收。

(二)本文的研究對象

本文主要以交通條件較差的山區農村為研究對象。我國山區面積約占我國國土面積的2/3,同時由于山區自然資源、地理條件、生態環境等自然地理稟賦較差,公共服務水平不足,山區農村一直是我國經濟發展最落后和農民增收最困難的地區。2011年頒布的《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11—2020年)》將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作為扶貧攻堅的主戰場。這14個地區中包括六盤山區、秦巴山區、武陵山區、烏蒙山區、滇西邊境山區、大興安嶺南麓山區、燕山—太行山區、呂梁山區、大別山區、羅霄山區共十個山區。相關研究也發現,我國貧困人口大部分分布于山地地區[17](p33-42),70%的貧困縣位于地面平均坡度10°以上的區域[18](p157-166),可見山區已成為農民增收的重要障礙。

本文資料主要來自貴州烏蒙山區。筆者及團隊在深度調研了該地區數十個山區農村村莊的基礎上,又在2015—2020年跟蹤調研了一度作為貧困村的貴州石村①按照學術規范,本文中所有的地名和人名都采取了匿名化處理。。石村四周被連綿不絕的高山環繞,受此影響,2016年前的石村交通非常不便。石村國土面積22.7平方公里,有耕地7700畝,林地8550畝,荒山荒坡500畝,總人口246戶1196人,雖看起來土地較多,但因為耕地都是山坡地,土層薄、土地細碎、水利條件差且耕作條件不便,農業長期只能靠天吃飯,收成很低。這種自然和交通條件使石村2016年前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07戶412人,貧困率達到43.50%,成為當地有名的貧困村。從2016年開始,石村借助精準扶貧政策實現了道路的“村村通”“組組通”和“戶戶通”,交通運輸條件得到徹底改善,包括貧困戶在內全體村民的經濟收入快速提高,2016年前人均年純收入不足3000元,2019年人均年純收入超過6000元。2019年底,石村順利通過了國家驗收,實現了脫貧。

二、“社會化幫工”秩序及對勞動力外出的束縛

山區農村內生的“社會化幫工”方式在以務農為主的農業經濟時代契合了自然和社會需要,為山區農民的生產生活提供了重要保障。但到了以外出打工為主的工商業經濟時代,山區“社會化幫工”卻因為擠占了大量勞動力的務工時間而阻礙了山區農民的增收。

(一)農業時代的“社會化幫工”是農民生存的重要保障

“社會化幫工”指的是在山區農村社會內部通過勞動力互相幫助解決生產生活困難的家庭外勞動力組織方式。在村莊這個熟人社會中,熟人社會的內聚性不僅體現在直接的社會互動和人情交往等村莊生活層面[19](p118-124),而且體現在間接的互助勞動和生產聯合等村莊生產層面[20](p3-5)。

1.“社會化幫工”的生成基礎。山區特殊的地理環境讓山區農民需要對抗自然環境所造成的負面影響,因此也決定了他們在交通不便的時期必須采用“社會化幫工”的組織方式。第一,農業時代生產力水平低下,農業剩余少,市場經濟本就不發達。第二,山區農村惡劣的生產生活條件需要更多勞動力支持。山區農村地形崎嶇,基礎設施薄弱,機械化程度低,大量工作只能依靠肩挑背扛這類純人力的方式完成。相對于平原地區,山區農村在日常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困難更大,如在面對結婚、喪葬、建房等家庭大事過程中需要動用的勞動力數量遠遠多于平原地區,如辦理喪葬一次性就需要使用數十個勞動力,已經遠遠超出了一個家庭所能夠提供的勞動力數量,這就構成了山區農村對家庭外勞動力資源的大量需求。第三,山區農村的家庭外勞動力需求只能內部解決。山區受地形影響交通不便,外部資源進入山區的成本非常高,這就使得外部資源難以大規模進入山區農村。此時,面對山區農村對家庭外勞動力資源的結構性剛需,就只能通過山區農村內部解決。為了應對這種隨時可能出現的家庭外勞動力需求,在長期的共同生產生活中,山區農村內生出一個以自然村為單位的“社會化幫工”組織方式。具體而言,因為自然村的村民居住集中,具有地理空間上的組織優勢,于是,當自然村內有人因為結婚、喪葬、建房等需要其他人幫工的時候,同一個自然村的村民都會自發地到這家人中去幫工。這種“社會化幫工”組織方式在山區農村起到了“集中力量辦大事”的作用。

2.“社會化幫工”的實踐成效。“社會化幫工”的勞動力組織方式為山區農民的生存提供了重要保障。一方面,“社會化幫工”非常方便快捷。“社會化幫工”以自然村為組織單位,同一個自然村的村民都是毗鄰而居,一家有事,其他村民很快就能提供勞動力支持,溝通和組織成本低。如一家有人過世,同自然村的村民都會很快去幫工。在2016年前,石村通往縣城只有一條狹窄到僅能容納摩托車通行的盤山土路,所以盡管石村距離縣城只有40公里,但進出縣城大約要2個小時,住得偏遠點的農戶進城則要超過2.5個小時。這種情況下依靠去縣城請人顯然費時費力。另一方面,“社會化幫工”的經濟成本非常低。在山區農村的“社會化幫工”過程中,參與幫工的村民都沒有經濟報酬,辦事的人家只需提供餐食,所以經濟成本非常低。事實上,山區農村的交通不便并不是完全阻隔了外部資源進村,而是提高了外部資源進村的成本。以石村的喪葬為例,盡管縣城很早就有包括辦酒、火化、送葬一條龍服務的公司,但因為石村辦喪事需要至少三天,且石村到縣城交通不便,使得縣城的喪葬服務到石村必須支付遠高于縣城的價格。2016年前如果全程從縣城請公司辦理,一個喪事辦完需要花費近萬元,而石村村民若借助村內“社會化幫工”的方式則只需要2千—3千元就可以辦完,可見在交通不便條件下“社會化幫工”的組織成本低得多。

3.“社會化幫工”的內部組織機制。“社會化幫工”并非無償付出,在山區農村這類資源本就匱乏的地區,農民的生活水平非常低,沒有人有額外的勞動力資源,只是單方面地支持別人。山區農村中的“社會化幫工”組織方式之所以能夠長期存在,其實有其內部的組織機制。盡管山區農村的“社會化幫工”過程中不需要給幫工的人支付經濟報酬,但付出的勞動力會以人情的形式存在村莊的“社會銀行”中,用工的人需要記錄其他村民前來幫工的數量,等到別人需要的時候,自己就必須以別人之前給自己幫工的數量為基數,以等于或者大于的數量給予回報,這被稱為“還人情”。如自家老人過世時別人去幫工了三天,那對方有人過世的時候自己也至少去幫工三天,以達到平衡。可見,“社會化幫工”的本質是基于勞動力等價互換的換工。換工通過低度貨幣化和市場化的方式利用外部勞動力,同時可以滿足集合性農業活動的需要[21](p135)。

作為一種能夠長期穩定存在的組織形式,山區農村的“社會化幫工”也形成了自己的組織規則。第一,“社會化幫工”必須以勞動力的形式呈現,不能用金錢替代。山區農村受自然環境和交通條件限制,即便有錢也難以從外部市場購買勞動力服務,只能通過內部勞動力互助互惠的方式解決家庭外勞動力的需求,所以山區農村中直接的勞動力支持比金錢更有用。第二,必須以全體勞動力的方式出現,不能缺席。由于受到自然環境限制,“社會化幫工”是以相對封閉的自然村為組織單元,而自然村規模較小,資源量有限,村民的家庭外勞動力需求又只能通過村莊內部提供,所以在面對生產生活需要的過程中,為了保證足夠的勞動力供應,必須集中自然村內的勞動力資源,否則就可能出現勞動力不足的情況。第三,村民的參與意識非常高。每個村民都清楚,在山區農村這種封閉孤立且資源相對貧瘠的地方,每個家庭都有需要其他家庭幫工的時候,沒有誰能夠不依靠他人的幫工在山區農村獨立生存,如果別人有需要時自己袖手旁觀,那自己有需要的時候別人也不會幫忙,所以要在山區農村生存下去就必須積極參加村莊中的“社會化幫工”。因此,在生存第一的邏輯下,山區農村的“社會化幫工”已經成為一種有強大約束力的社會組織方式。

必須承認,“社會化幫工”組織方式對山區農民的生存有重要意義,當村民有家庭外勞動力需求的時候,山區農村的“社會化幫工”組織方式能夠集中村莊中的勞動力資源,低成本地提高了單家獨戶的山區農民抵抗風險的能力。借助“社會化幫工”這種組織方式,盡管山區農民外出打工時間減少而使得勞動價值無法通過貨幣形式體現,從而阻礙了經濟增收,但他們卻能夠在山區中解決吃住等基本生存問題,讓他們能夠在惡劣的山區自然環境中生存下來。

(二)工商業時代“社會化幫工”下的經濟貧困

盡管“社會化幫工”的組織方式為封閉的山區農村提供了家庭外勞動力支持,為山區農民抵抗風險提供了有力保障。但進入打工為主的工商業時代后,“社會化幫工”反而限制了山區勞動力的外出,阻礙了農民增收,一定程度上制造了山區農民的貧困。

1.“社會化幫工”限制了村民外出務工。改革開放以來,工商業的快速發展促使我國沿海地區出現了大量非農就業機會,通過從事這些非農就業能夠獲得遠高于務農的經濟收入,為此,大量農民開始外出打工,外出打工的非農工資性收入成為影響農民家庭經濟收入的最重要因素[22](p75-90)。但在我國當前產業布局不均衡的情況下,中西部地區的山區農村缺少非農就業機會,山區農民遠距離外出打工成為常態,要么跨市到所在省份的省會等中心城市打工,要么跨省到沿海經濟發達地區打工。石村從2000年左右就有人開始外出打工,由于石村地處西部內陸加上山區地形限制,當地的工商業開發較晚且基礎較差,非農就業機會非常欠缺。石村村民為了獲得非農就業機會,必須走出大山遠赴長三角、珠三角等經濟發達的沿海地區或省會中心城市打工。但一方面,外出打工的村民因缺少學歷、技術而收入相對較低,他們沒有能力短期內將自己和家人搬離山區,因此他們的未來預期仍是在山區生活,他們外出打工主要是為了讓他們在農村的生活更好一些。另一方面,石村仍處于外出交通不便的狀態,村莊中的結婚、喪葬、建房等超出家庭勞動力需求的事還必須通過其他村民“社會化幫工”的方式才能完成。由此,盡管部分村民已開始外出打工,但當村里有需要的時候,他們還是必須返回村里參與“社會化幫工”(案例1)。

案例1:石村陳某,33歲,夫妻倆從2010年開始連續多年到廣東等地打工,但經常因為村里的“社會化幫工”回家。他們夫妻倆在2016年外出打工期間就總共回村四次:兩次都是村里老人過世回村幫工,還有一次是姐姐的公公去世自己要去幫工,最后一次是自己要建房。最后一次回村是在2016年10月,回村后當年就沒有再外出。這導致他們當年在外打工時間只有五個多月。

案例1中的這種情況在石村非常普遍,陳某夫婦盡管在廣東打工,但當村里發生婚喪嫁娶和建房這類需要幫工事情的時候,在外打工的村民就必須不遠千里返回村莊幫工,只有當村里沒有什么需要幫工的時候,他們才能夠外出打工,即在山區“社會化幫工”的家庭外勞動力組織方式下,山區農民只能是在村里沒有勞動力需要時抽空外出打工,屬于“附帶打工”。

2.“社會化幫工”造成了經濟貧困。農業經濟時代的山區農民以在村里務農為生,生產生活空間的高度統一讓山區農民可以輕松地兼顧自己的生產生活和村莊中的“社會化幫工”,參與村莊“社會化幫工”的成本較低。但到了工商業時代以后,外出打工和在村莊參與“社會化幫工”產生了空間上的沖突,這就增加了山區農民外出打工的成本。一是直接增加了外出打工的時間、精力成本。山區農民人力資本較低,主要從事簡單體力型勞動,因此在外打工的時間往往和經濟收入成正比,打工時間越長,經濟收入越高。但不定時回村參與“社會化幫工”的要求迫使在外打工的村民不得不隨時中斷打工返回村里,而從長三角、珠三角等地往返中西部山村至少需要兩三天時間,加上在村里幫工的時間,往返一趟需要一周左右,這段時間會因無法打工而沒有收入。除此之外,因為打工地與家鄉之間距離較遠,回家一次不容易,回家的村民在幫工之后大多也不會立刻返回工作地,而是趁機休息一下或處理一下家里的事,這就進一步減少了在外打工的時間。調研發現,2016年前石村村民因經常返村幫工,平均每年在外打工時間只有5—6個月,短的每年僅有2—3個月,這大大限制了他們的打工經濟收入。二是直接增加了經濟成本。對于在長三角、珠三角一帶打工的山區農民而言,每次夫妻倆往返一次大約就要四五千元,因為頻繁返村,外出打工村民的收入很多都“貢獻”給了客運公司,扣除在工作地的吃住等開銷,往往是辛苦打工一年最后也攢不下多少錢。三是喪失了發展機會。即便是在建筑工地打工,是否熟練掌握一門技術對收入都會有非常大的影響,但熟練掌握一門技術需要較長時間的學習和反復練習,石村村民經常需要返村幫工,所以他們在外打工的過程經常被打斷,頻繁請假導致他們無法穩定地學習和掌握技術,這也使得他們只能長期從事低收入的簡單體力勞動,不但收入較低且工作不穩定,一旦年齡超過40歲,他們就會因體力優勢喪失而被市場淘汰,只能返回農村務農。

“社會化幫工”組織方式在現代打工經濟背景下帶來的頻繁返村讓中西部山區農民外出打工變成了賺不到錢的折騰,進而影響了他們外出打工的積極性。2016年前石村村民對外出打工的積極性一直不是很高,在總人口1196人的石村,2014年石村全村外出打工人員158人,2015年為155人,2016年則進一步降到132人,可見石村外出打工人員規模一直不大。

由于“社會化幫工”已經成為山區農村維持生產生活的基本組織方式,山區農民要在村里生活,他們就必須參與“社會化幫工”。但在村民需要遠距離外出打工才能獲得較高經濟收入的情況下,“社會化幫工”的組織方式因為吸納了大量村莊勞動力,已經嚴重擠占了山區農民外出打工的時間和機會,降低了外出打工的經濟效益,山區農民的勞動力無法充分市場化和貨幣化,而山區農村的“社會化幫工”方式并不會以貨幣的形式表現出來,加上山區農村的農業收入本身也非常低,由此導致山區農民經濟上的長期貧困。

三、交通發展的效益:勞動力“市場化雇工”的興起

在精準扶貧等系列國家政策支持下,石村交通基礎設施得到快速發展,在2016年底幾乎同步實現了“村村通”“組組通”“戶戶通”,不僅村民之間通行更加順暢,村莊與縣鄉之間也都有了能夠容納汽車通行的瀝青路,相比于過去只能勉強通行摩托車的山間土路,現代化的瀝青道路極大改善了石村的交通條件。第一,瀝青路寬闊且質量好,貨車都可以順暢通行,道路運載量比過去狹窄崎嶇的土路要大得多。第二,瀝青路受自然條件的影響小。過去山區土路一到雨雪天就變得泥濘不堪進而難以通行,而雨雪等惡劣天氣對瀝青路則影響較小。第三,瀝青路修建過程中采用了去彎取直的方式,通過開山架橋等方式極大減少了道路盤山的距離,縮短了石村到縣城的通行距離,進而縮短了通行時間。第四,相對于過去因缺少養護而坑坑洼洼的土路,瀝青路更平整,無論是摩托車還是汽車都可以快速行駛。由此,在瀝青路修通之后,石村到縣城的通行時間從過去的2個小時被縮短到0.5個小時左右。

石村到縣城市場通行時間的縮短讓兩地之間的運輸成本大大降低,縣城市場中的商品服務等可以大規模低成本地進入石村。一方面,村內固定售賣點的商品和服務更豐富。石村小賣店的商品數量和種類都豐富起來,包括各種瓜果蔬菜、啤酒飲料等商品都能夠直接在村里買到。另一方面,移動的商品售賣方式也出現了。幾乎每天都有販賣瓜果蔬菜、糧油小吃的小販開著貨車到村里售賣。因為交通基礎設施得到極大發展,石村村民現在需要什么大件商品或者服務,一個電話就可以讓縣城的商家免費送貨上門,非常方便快捷。

從2016年開始,石村交通設施的發展讓村民得以更廣泛地參與外部市場。在瀝青道路修通之前,石村村民的房子都是通過村內“社會化幫工”的組織方式修建,都是本自然村的村民輪流去幫工修建房子,因為手工效率較低,一棟房子經常需要幾個月的時間才能修建完成。但從2016年交通設施發展之后,石村村民開始通過“市場化雇工”的方式修建房子(案例2)。

案例2:王某是石村第一個通過花錢從縣城雇工建房的人,他2016年12月建房,當時他請了一個朋友的施工隊去村里建房子,用時不到一個月就修建完成。但在上房梁的時候,王某還是找了村里幾個有人情往來的人過去幫工,也等于房子是村民幫工完成。

案例2中的王某因為長期在廣東打工,他熟知如果他采用傳統的“社會化幫工”方式建房,他會以人情形式欠下很多幫工債,“人情就是債”,這些人情必須要他以后以勞動力形式親自償還。為了避免以后還“人情債”的負擔,他采用了“市場化雇工”從村外請職業建筑隊的方式。但作為村莊中第一個使用外來建筑隊的人,他還是在上房梁這一重大事情中讓少量村民幫工,以表示對村莊“社會化幫工”組織方式和社會規則的認同。盡管上房梁也是通過幫工的方式完成,但因為幫工的數量非常少,也就不構成大的負擔。隨后,石村村民都開始效仿王某,石村依靠“社會化幫工”建房的方式首先被市場替代。此后,石村村民遇到結婚、喪葬等需要家庭外勞動力支持的事情時,由于村民所需要的這些服務在縣城市場都能比較方便購買,所以村民也都紛紛選擇“市場化雇工”的方式,“社會化幫工”組織方式被逐漸替代。

市場的進入讓山區農村從過去的孤立封閉走向全面開放,人財物等都與外部市場實現了低成本和更加順暢的流通。山區農民通過“市場化雇工”替代了“社會化幫工”的家庭外勞動力組織方式,山區農民的日常生活安排從“以在村幫工為主”轉換到“以外出打工為主”,村民回村幫工的次數大大減少,大量過去被農村“社會化幫工”組織方式吸納的勞動力得以釋放出來,這些勞動力進入現代打工市場后,市場按照他們的勞動價值給予定價,村民在外打工的時間越長,收入自然也越多,外出打工對村民的吸引力也越來越大。從我國減貧實踐來看,自20世紀90年代末期以來我國農業勞動力占比每降低1個百分點,可使貧困發生率降低0.5708個百分點,農業勞動力轉移顯著促進了農村減貧[23](p18-29)。根據國家統計公報顯示,2019年我國農民工人均月收入3962元[24],這對于每人每年2300元(2010年不變價)的農村貧困標準而言,顯然一個勞動力外出打工就可以實現全家脫貧。到2019年,石村外出打工人數已經超過300人,幾乎每家都有至少一個勞動力在外打工,村民外出打工時間一般都能達到8—9個月,最多的一戶當年打工時間達到了11個月,收入極大增加。由此,石村在2019年順利通過了國家驗收,實現了脫貧。

可見,交通發展主要并不是打通了“有形的山”,而是通過引進市場的方式打破了束縛農村勞動力的社會組織方式這個“無形的山”,從而達到了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的目的。

四、“錯配修復”:交通促進農民增收的內在機制

從上面看出,基于農村熟人社會的“社會化幫工”組織方式已經從山區農民生產生活的支持力量變成了農民增收的阻礙力量,而這正是現代經濟基礎與傳統山區農村社會勞動力組織方式下“結構錯配”帶來的結果。

(一)現代經濟模式與傳統鄉村結構的“結構錯配”

本文中的“結構錯配”是指山區農村原本與傳統農業經濟適配的“社會化幫工”勞動力組織方式由于與現代工商業經濟進行了搭配,導致出現“結構錯配”。之所以出現這種“結構錯配”,主要是現代城鎮工商業經濟的發展和落后的山區交通基礎設施不匹配的矛盾所致。

1.我國現代工商業發展不均衡導致山區農民必須遠距離打工。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工業化和城鎮化的快速發展,我國出現了大量遠高于農業收入的非農就業機會,進入工商業打工以獲取工資性收入成為農民的主要家庭經濟收入來源。為了更好地適應這種經濟結構的轉變以獲得更高的經濟收入,農民家庭已從單純的在家務農轉變為“半工半耕”[25](p75-81)的家庭生計方式和勞動力配置方式,即家庭中凡能在市場中找到工作的青壯年都外出打工,無法在市場中找到工作的老年人則留在農村務農,從而實現家庭經濟收益的最大化。但我國產業分布存在明顯的地域性,現代工商業主要分布在省會中心城市或者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產業帶,這種不均衡的產業分布迫使集中在中西部的山區農民必須跨市或者跨省開展遠距離異地打工。

2.交通不便導致家庭外勞動力需求只能通過村內“社會化幫工”組織方式解決。山區農村交通不便使得外部勞動力資源無法有效進入山區農村,同時山區農民因收入較低也無法在短期內將全家搬離山區。在“半工半耕”的家庭生計方式和勞動力配置方式下,盡管留在農村的老年人可以應對家庭中的常規性工作,卻無法獨立應對結婚、喪葬和蓋房等重大活動,此時就需要其他勞動力的支持。在農業經濟時代,家庭中的重大活動都是通過集中家庭所有成員和同自然村內的村民幫工共同解決。但到了打工經濟時代,盡管青壯年勞動力都已經遠距離進城打工,但結婚、喪葬和蓋房等都是家庭中不得不辦的大事,且在山區農村交通不便,難以從外部得到勞動力支持的情況下,仍然只能繼續沿用農業時代的“社會化幫工”勞動力組織方式解決這些難題。

但在遠距離異地打工背景下,基于村內的“社會化幫工”必須讓分散在外地的青壯年返回農村,這就導致家庭用工與外地打工在空間上存在不可調和的沖突。村內的“社會化幫工”是山區農民無可替代的生存保障,山區農民只能在生存理性下首先保障“社會化幫工”的用工需求,于是山區農民的外出打工變成了參與“社會化幫工”之余的“附帶打工”。可見,本地家庭用工和外出打工的空間沖突讓“社會化幫工”有了巨大的組織成本,這些組織成本最后都以生存壓力的方式轉嫁給村民,在外打工的村民必須時刻關注村內“社會化幫工”需求,這就擠占了村民在外打工的時間,阻礙了村民收入的提高。

可見,工業化和城鎮化的發展已經讓我國山區農村勞動力的組織環境發生了重大變化,這種變化本身就對山區農村勞動力組織形式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對傳統農業經濟時代形成的勞動力組織方式進行變革,但現代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屬于高投入工程,單純依靠村莊和市場力量都無法完成,這就使得交通不便下的山區農民長期處于現代經濟基礎與傳統勞動力組織方式的“結構錯配”中,阻礙了山區農民家庭的增收。

(二)現代交通主導下的農村社會結構“錯配修復”

“錯配修復”是一個源自生物學的概念。本文借此概念表示現代交通進入相對封閉的山區農村后,通過引入外部市場資源實現了山區農村勞動力資源的市場化有效配置,從而達到了山區農村經濟基礎與勞動力組織方式的有效適配。

現代交通進入山區農村,通過引進外部市場的方式打破了束縛山區農村勞動力的傳統勞動力組織方式,從而通過提高勞動力在外打工時間的方式提高了農民的經濟收入。現代交通打通了山區農村到附近城鎮市場的“最后一公里”,不僅山區農村勞動力能夠更方便地進出,更主要的是外部市場所提供的產品和服務能夠低成本地進入過去相對封閉的山區農村。按照奧利弗·威廉姆森(Oliver Williamson)等人的交易費用理論[26](p27-38),交易成本降低,意味著更多的商品和服務可以通過市場購買。隨著勞動力資源可以通過市場購買,山區農村的“社會化幫工”就不再是唯一的家庭外勞動力供給方式。盡管“社會化幫工”與“市場化雇工”的本質都是等價交換,但“社會化幫工”是以農村熟人社會的人情為基礎的交換,在資源有限的山區農村中可替代性弱;而“市場化雇工”是以陌生人社會的貨幣為基礎交換,可替代性強。村民在外打工過程中可以通過貨幣的形式直接在本地市場雇工,不需要親自趕回村內幫工,這就實現了家庭用工的本地勞動力替代。而“市場化雇工”以更低的組織成本讓山區農民的生存和發展得以兼顧。一方面,“市場化雇工”保障了山區農民在面對家庭重大事情的時候能夠就近從市場上得到勞動力支持,實現了家庭穩定;另一方面,外出打工的村民因為不需要為了村莊幫工“兩頭跑”而節省了大量路途奔波的時間,實現了從“附帶打工”到“全職打工”的轉變,打工時間更多,經濟收入自然得到提高。

五、結論與建議

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27]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前提和基礎是市場能夠有效存在。而只有在農村交通設施得到發展之后,市場才能真正延伸到山區農村并發揮作用。因此,本文的結論如下:

第一,當前山區農民收入較低的重要原因是在打工收入成為農民主要經濟收入來源的背景下,山區農民遠距離異地打工與村內“社會化幫工”的“結構錯位”下產生了高組織成本,進而擠占了山區農民的打工時間,抵消了大部分村民在外打工的收入,致使山區農民的勞動力價值無法有效體現。

第二,山區農民之所以不惜經濟代價參與“社會化幫工”,是因為在交通基礎設施未得到發展前,在山區農村半封閉的自然地理結構下,基于自然村的“社會化幫工”是山區農民獲取家庭外勞動力的唯一途徑,是他們在山區維持生存的重要保障。

第三,交通基礎設施的發展是通過“錯配修復”的方式重塑了山區農村的家庭外勞動力組織方式,使其適應了現代打工經濟形式,達到了山區農村資源的最優配置。具體而言,交通的發展極大降低了山區農村與外部市場的交易成本,從而讓更多的商品和服務得以進入山區農村,山區農村中的家庭外勞動力需求都可以通過外部市場購買方式解決,從而解放了勞動力,山區農民能夠更廣泛地參與到外部勞動力市場中,勞動力價值得到更充分體現,家庭收入得到提高。

最后,在政策層面,“鄉村振興”中生活富裕是根本。一方面,在未來一段時間,我國工商業分布仍將呈現不平衡的特征;另一方面,勞動力作為當前山區農民的主要資源,外出打工是提高山區農民經濟收入的主要途徑,外出打工時間長短仍是決定山區農民經濟收入的主要依據。因此,要實現山區農村的“鄉村振興”,仍然需要在“交通強國”戰略下發展山區農村的交通基礎設施,為山區農民提供一個穩定的外出打工環境,提高廣大山區農民勞動力的市場化程度,從而持續穩定提高山區農民的收入。

猜你喜歡
農村
農村積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今日農業(2022年1期)2022-11-16 21:20:05
“煤超瘋”不消停 今冬農村取暖怎么辦
今日農業(2021年21期)2022-01-12 06:32:04
我們的新農村
我們的新農村
提高農村小學習作講評的幾點感悟
活力(2019年21期)2019-04-01 12:17:48
今日新農村
民族音樂(2018年6期)2019-01-21 09:30:04
四好農村路關注每一個人的幸福
中國公路(2017年16期)2017-10-14 01:04:28
愿多出現這樣的農村好報道
湖南農業(2017年1期)2017-03-20 14:04:48
新天新地新農村
草原歌聲(2016年2期)2016-04-23 06:26:27
農村初中留守兒童教育初探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午夜亚洲影视在线观看| 欧美色99| 在线日本国产成人免费的| 一级香蕉人体视频| 亚洲高清无码久久久| 好吊色国产欧美日韩免费观看| 男人天堂亚洲天堂| 99性视频| 欧美亚洲综合免费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理论最新国产精品视频| 日韩A∨精品日韩精品无码| 国产高清无码第一十页在线观看| 992tv国产人成在线观看| 欧美日本在线| 免费人成视网站在线不卡| 国内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四虎成人精品|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深田咏美| 国产大片喷水在线在线视频| 亚洲视频无码| 四虎永久免费地址在线网站| 欧美精品另类| 找国产毛片看| 性视频久久| 99资源在线| 自慰网址在线观看| 亚洲Av激情网五月天| 一区二区午夜| 亚洲天堂网站在线| 欧美亚洲国产精品第一页| 2048国产精品原创综合在线| 手机永久AV在线播放| 日韩一区二区在线电影| 自拍中文字幕| 国产免费久久精品99re丫丫一| 亚洲资源在线视频| 日韩精品免费一线在线观看 | 18黑白丝水手服自慰喷水网站| 欧美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导航| 国产精品999在线| 中文字幕波多野不卡一区| 国产成人亚洲无吗淙合青草| 中文字幕va| 99热这里只有免费国产精品 | 亚洲成在人线av品善网好看| 亚洲天堂在线免费| 麻豆AV网站免费进入| 亚洲国产午夜精华无码福利| 午夜影院a级片| 在线免费不卡视频| 欧洲av毛片| 亚洲天堂.com| 国产欧美另类| 国产午夜无码片在线观看网站| 日韩人妻精品一区| 日韩成人午夜| 午夜电影在线观看国产1区| 日本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91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 午夜国产大片免费观看| 久草美女视频| 一本大道在线一本久道| 国产av剧情无码精品色午夜| 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6| 五月婷婷导航| 不卡无码网| 免费观看成人久久网免费观看| 色婷婷视频在线| 国产白浆在线| 日本少妇又色又爽又高潮| 亚洲人成亚洲精品| 日韩一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成人福利网站| 人妻精品全国免费视频| 亚洲成A人V欧美综合|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 欧美日韩免费观看| 精品无码日韩国产不卡av| 中文字幕资源站| 色婷婷色丁香| 欧美有码在线| 男女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