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玉晨雪 陶 炎
勤學苦練、勇于創新,揚子石化芳烴廠劉建華成長為中國石化集團公司技能大師。

●對加氫裂化聯合裝置的隱患,劉建華有一種多年積累的專業的敏感。 攝影/李樹鵬
揚子江畔長江與馬叉河交匯處的揚子石化廠區,塔林如雨后春筍般清新挺拔,裝置鱗次櫛比、威武雄壯,一派欣欣向榮、生機勃勃的景象。
一天上午,揚子石化芳烴廠加氫裂化裝置現場,一名中年師傅帶著一名青工在現場巡檢,時而聽聽壓縮機聲音,時而查看加熱爐火焰溫度。
師傅不停地提問:萬一壓縮機突然失電怎么辦?如果加熱爐溫度超高怎么辦?假如高壓空冷注水量低于標準值怎么辦……面對一連串的問題,青工認真思考并逐個回答。遇到不會的,師傅就耐心給他解答,青工邊聽邊飛快地在筆記本上記錄。
這位師傅就是譽滿中國石化的技能大師、全國勞模、全國能源化學地質系統“大國工匠”、揚子石化芳烴廠加氫裂化聯合裝置生產主管,青工是他的徒弟咸小丹。
從1986年高中畢業到揚子石化芳烴廠工作的35年來,劉建華像一棵大樹深深扎根生產一線,守護裝置安穩運行,多年來累計排查發現并消除各類隱患約1000項。
2012年,公司成立了以劉建華名字命名的勞模創新工作室,他帶領工作室團隊成員開展技術攻關,解決生產難題,使加氫裂化聯合裝置創下連續運行1128天的歷史新紀錄。
平時工作中,只要有劉建華在,大家都放心。有外地前來取經的同行問他工作中有什么秘笈,劉建華總是靦腆地笑著說:“沒有秘笈,只有多跑現場、多摸流程、多干、多學、多記、多梳理、多總結。”
“劉哥有秘笈的,他堅持記工作筆記30多年,這些秘笈都藏在他30多本工作筆記里?!蓖掠盒∑叫χ敖野l”,邊說邊伸開雙手夸張地比劃30多本工作筆記堆起來的厚度:“呵,足有一米厚?!北韧旰?,雍小平又笑了。
工作35年來,劉建華憑借勤學苦練的干勁和勇于創新的激情,硬是從一名化工操作的門外漢逐步成長為中國石化集團公司技能大師、專家型高技能人才。
2020年新冠疫情暴發期間,受市場影響,裝置需要低負荷同時確保安全環保運行并且要盡可能降低能耗物耗,難度非常大。劉建華帶領勞模創新工作室團隊認真梳理裝置低負荷運行安全風險,制訂了《高遠點、易腐蝕泄漏部位檢查表》,落實具體特護措施,確保了裝置低負荷安穩運行。劉建華通過裝置個性梳理出共性,制定出裝置的具體運行方案,在中國石化系統同類裝置中推廣后效果很好,得到了集團公司專家的充分肯定。僅2020年疫情暴發、裝置特護運行期間,車間用他的特護檢查表共排查各類隱患400多條。
同事們都說劉建華是發現和消除裝置病蟲害的啄木鳥,可他的徒弟徐杰卻深有感觸地說:“我師傅有一雙火眼金睛,查隱患可比啄木鳥神多了!”
2020年9月的一天,劉建華發現反應器溫升突降。雖然只瞄了一眼,他卻立刻判斷出是原料油帶水造成的。他立即實施緊急切水,避免了一起催化劑損壞、裝置停車的重大事故。另一次,他在巡檢中敏銳地捕捉到氫氣緩沖罐有微弱的響聲,這個響聲不注意根本聽不出來,經過排查,他在隱秘處找到漏點,消除了隱患。
2020年7月8日,中國石化集團公司董事長張玉卓來到揚子石化公司芳烴廠劉建華勞模工作室。在看到“國家級優秀QC成果、省十佳合理化建議、中國石化QC成果一等獎、公司改善經營管理建議成果一等獎、南京市示范性勞模創新工作室”一系列成果后,張玉卓非常開心,鼓勵劉建華和他的勞模工作室團隊要繼續努力,要為中國石化的發展發揮更大的作用、做出更大的貢獻。
劉建華和團隊成員們深受鼓舞,當年實施的“保持加氫裂化聯合裝置高負荷經濟運行”攻關項目,通過消除生產瓶頸使裝置效益實現最大化,兩套加氫裂化裝置年度完成加工量360.08萬噸,中油收率提高0.84%,當年增效1500多萬元。通過“增加白油產量,提高產品合格率”技術攻關,2#加氫裂化裝置5#工業白油裝置餾出口的合格率由原先的90%提高至98.2%,產品外送合格率100%;生產白油40.65萬噸,完成計劃的203.23%,年增效1.3億元。
天道酬勤。劉建華勞模工作室攻關團隊榮獲“全國優秀質量管理小組”榮譽稱號;“一種水洗脫除油品中水溶性堿方法”和“一種水洗倒空加氫裂化裝置分餾系統方法”兩項創新成果申報了專利;“輕石腦油脫水溶性堿操作法”獲評“江蘇省十佳先進操作法”;他和同事合編的《加氫裝置技術改造及優化案例》一書已由中國石化出版社出版,對系統內同類裝置節能降耗、優化操作等具有很強的示范、借鑒和指導作用。
由于美名在外,其他兄弟單位遇到生產和技術攻關難題時也會請劉建華去現場指導工作。劉建華是有求必應,不計報酬全力以赴進行指導。當有同事不解時,劉建華說:“是中國石化培養了我,為中國石化盡力是我永遠的責任?!?/p>
2020年4月,中科煉化項目開車在即,集團公司又想起了劉建華,抽調他和其他部分專家前往廣東湛江幫助開車。當時疫情肆虐,有人擔心他的安危,好心勸他暫時不要去。他說:“中科煉化項目是中國石化在新時代建設的標志性煉化工程,支援并幫助他們開車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我一定得去,但我會做好防護,請大家放心!”
到達湛江項目現場后,劉建華用他的火眼金睛和啄木鳥治理病蟲害的敏感,每天到現場排查和消除隱患,攻克了一個又一個開車過程中遇到的難題,并傾其所有為新單位員工傳經送寶,為新裝置成功開車做出了貢獻。同年9月,中科煉化專門給揚子石化發來感謝信,表達了對揚子石化和劉建華等專家的誠摯謝意。
一花開放不是春,百花開放春滿園。

●帶徒傳藝,為了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攝影/李樹鵬
劉建華在注重自身成才的基礎上,非常關心年輕一代石化人才的培養和中國石化精神的傳承。他注重發揮勞模創新工作室團隊培訓優勢,2020年協助車間開展了導師帶徒、一幫一結對、以老帶新、勞模講堂等多種培訓,并以揚子石化公司職業技能競賽為契機以賽促學,激發新員工鉆研技術的熱情,取得了很好的培訓效果:車間有3人通過了高級技師鑒定考核、7人通過技師鑒定考核、5人通過“全流程操作”考試。他的徒弟咸小丹在公司2020年度職業技能競賽中一舉奪魁,被稱為“大冠軍帶出了小冠軍”。
“跟我師傅比起來,這都不算啥。我師傅早在2009年中國石化加氫裂化技能大賽中就以個人總分第一的優異成績拔得頭籌,當年跟他搭檔的副班長王露也脫穎而出獲得了銀牌。師傅在之后揚子石化公司和芳烴廠的多次比武中,連續多年衛冕全能操作手、技術能手,獲得的冠軍數都數不過來?!闭f起師傅的榮譽和成績,帥氣的咸小丹如數家珍、滔滔不絕,崇拜之情溢于言表。
咸小丹于2012年參加工作,單位導師帶徒活動中,與他結對的師傅就是所有徒弟們都渴望與之結對的劉建華。咸小丹說他很幸運,師傅經常給他“開小灶”。
問及他對師傅的印象,咸小丹脫口而出:“我師傅為人可好了,雖然平時話不多,但對工作非常認真,對徒弟要求非常嚴格。我師傅帶徒弟主要是靠言傳身教,給徒弟們答疑解惑,無論講多少遍都不嫌煩。有一次,在講解供氫系統輸出信號與閥門的關系問題時,師傅已講了好幾遍,我就是理解不了,于是流露出不耐煩、厭學情緒……”
“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我不要求你一天學很多東西,但你要有目標和計劃,哪怕每天只看懂一頁流程圖、弄懂一個問題、記錄一頁筆記。長期積累,你就會成為這一行的專家。”
咸小丹聞言頻頻點頭,從此學習的勁頭更足了。
一滴水可以映射出太陽的光輝。劉建華用心帶出的高徒不只是咸小丹一個。這些年來,跟他簽訂“導師帶徒”協議的徒弟就有20多個,沒有簽訂協議的徒弟和他徒弟出師后再帶出的二代徒、三代徒,更是不計其數。
在劉建華這里,沒有“教會徒弟餓死師傅”一說。相反,他擔心的是他退休后裝置的接班和安穩運行問題,所以他要把自己多年來積累的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徒弟們,使他們盡快成長,獨當一面。
作為全國勞模、大國工匠,劉建華有自己的信仰。幾年前,曾有多家私企出高薪挖他,但均被他婉言謝絕。劉建華明白國企、央企的重要性,尤其在新冠疫情暴發期間,他更是看到了國企、央企的中流砥柱作用,因此他鼓勵年輕人要愛黨、愛國、愛中國石化的事業。
如今,劉建華和他的勞模工作室團隊已經成為揚子石化乃至中國石化加氫裂化專業的人才孵化基地。
2020年底,劉建華被授予全國能源化學地質系統“大國工匠”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