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韶杰 陳勝江
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超聲科,洛陽 471000
橋本甲狀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HT)是因機體免疫功能破壞而產生針對甲狀腺的免疫應答反應,部分患者還合并有甲狀腺結節[1]。HT患者如合并惡性結節則需盡快行手術治療,防止其侵犯周圍組織而導致患者出現嚴重的呼吸消化功能障礙,危及患者生命。因而對HT合并甲狀腺結節的性質判斷對惡性結節的早期診斷及治療有極高意義。大量臨床實踐證明,超聲檢查對甲狀腺結節性質的評估有一定價值[2]。基于此,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對82 例HT 合并甲狀腺結節患者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探討HT 合并甲狀腺結節的超聲表現及惡性結節的風險因素,旨在對惡性結節的早期發現及治療提供更多的方案參考。
1.1 一般資料 收集2020 年1 月至12 月于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行超聲檢查的HT 合并甲狀腺結節患者82 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53 例患者結節穿刺細胞學檢測(Fine 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FNAC)結果為良性(良性組),29 例患者結節FNAC 結果為惡性(惡性組)。良性組男8 例,女 45 例,年齡 27~59(48.94±3.12)歲;惡性組男 5 例,女24 例,年齡26~57(47.77±3.51)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具有可比性(均P>0.05)。本研究符合2013 年修訂的《世界醫學協會赫爾辛基宣言》的要求。
1.2 入組條件 (1)納入標準:①臨床癥狀及相關檢查符合HT 的診斷標準[3];②影像學檢查提示有甲狀腺結節;③患者臨床資料完整,已通過電話或門診形式告知患者及家屬并獲得同意。(2)排除標準:①合并甲狀腺危象;②有頸部手術史;③合并其他重要臟器疾病;④合并其他惡性疾病;⑤合并其他免疫功能障礙。
1.3 觀察指標及檢測方法 比較患者年齡、性別、家族史、促甲狀腺激素(thyroid-stimulating hormone,TSH)、游離三碘甲狀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及游離甲狀腺素(free thyroxine,FT4)水平。應用超聲診斷儀探查患者頸部結節情況,并記錄結節及周圍組織血管狀況。比較患者甲狀腺結節的大小、數量、結構、形態、邊界、回聲性質、縱橫比、鈣化情況以及周圍血流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3.0軟件進行數據分析,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用()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表示,采用χ2檢驗;單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用logistics 回歸分析,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 兩組患者臨床資料見表1,良性組患者有惡性甲狀腺結節家族史的比例低于惡性組(P<0.05)。
2.2 兩組患者超聲表現 超聲顯示良性組患者結節邊界不清晰、形態不規則、微鈣化、血流雜亂、縱橫比≥1、實性結節及實性成分低回聲所占比例均低于惡性組(均P<0.05),見表2。

表2 兩組橋本甲狀腺炎合并甲狀腺結節患者超聲表現
2.3 HT 合并惡性甲狀腺結節的危險因素分析 依據表1、2 結果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的指標進行logistics 回歸分析,以HT 患者合并甲狀腺結節的性質為因變量(良性結節=0,惡性結節=1),以家族史(無=0,有=1)、邊界清晰度(清晰=0,不清晰=1)、形態(規則=0,不規則=1)、結構(囊實性=0,實性=1)、實性成分回聲(非低回聲=0,低回聲=1)、鈣化情況(無鈣化或粗大鈣化=0、微鈣化=1)、血流情況(正常=0,雜亂=1)及縱橫比(<1=0,≥1=1)為自變量,結果顯示結節邊界不清晰、形態不規則、微鈣化、血流雜亂、縱橫比≥1及實性成分低回聲均為HT合并惡性結節的獨立危險因素(均P<0.05),見表3。

表1 兩組橋本甲狀腺炎合并甲狀腺結節患者臨床資料比較

表3 82例橋本甲狀腺炎合并惡性甲狀腺結節的危險因素分析
部分HT患者頸部甲狀腺腫質地堅硬,尤其在合并有甲狀腺結節時常難以鑒別結節的良惡性質,但不同性質的甲狀腺結節所選擇的治療方式差異較大,因此對HT合并甲狀腺結節患者結節性質的早期鑒別對其治療方案的確定有重要意義[4]。隨著超聲技術的不斷發展,超聲造影、彈性成像等均被大量應用與各類疾病的檢查鑒別以及輔助治療中[5]。本次研究顯示,超聲影像中兩組患者結節的形態性質、鈣化程度及周圍血流情況均有較大差異,說明HT 合并甲狀腺結節患者的超聲表現可一定程度鑒別結節的良惡性質,這一結論可與張磊等[6]的臨床研究相印證。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患者的家族史、結節邊界清晰度、形態、結構、實性成分回聲、鈣化情況、血流情況及縱橫比均與HT 合并甲狀腺結節患者結節良惡性質有關。HT 合并甲狀腺結節的具體病因尚不明確,但大量臨床實踐表明其與患者的激素水平、免疫功能及遺傳因素相關[7]。惡性甲狀腺結節多有較強的侵襲性,淋巴細胞的浸潤更明顯,使得超聲影像下常表現邊界不清的不規則結節[8]。惡性結節可加快組織的纖維化,限制結節的垂直生長,因而與良性結節相比惡性結節在超聲表現下縱橫比≥1更為常見[9]。砂粒體是診斷惡性結節的特異性指標,其在超聲影像下多表現為結節內微鈣化,因而超聲顯示有微鈣化的結節較無鈣化或粗大鈣化的惡性概率更高。惡性結節內細胞大量增殖,需更多的養分供給,因而甲狀腺周圍代償性生成較多側支血管以供給結節生長,同時因細胞數量的增多,其對聲波的吸收能力增強,因而反射的聲波較少,超聲檢查多表現為低回聲[10]。logistic 回歸性分析提示結節邊界不清晰、形態不規則、血流雜亂、縱橫比≥1 及實性成分低回聲均為HT 合并惡性結節的獨立危險因素,因而對于超聲檢查有上述表現的患者,需盡早進行FNAC 確認結節性質,如檢測為惡性需盡早行手術切除,檢測為良性仍需多次復檢并定期復查,降低結節惡性發展的風險。
綜上所述,超聲檢測對HT合并甲狀腺結節患者結節性質的鑒別有較高的價值,為臨床選擇治療手段提供一定參考,且結節邊界不清晰、形態不規則、微鈣化、血流雜亂、縱橫比≥1 及實性成分低回聲均為HT 合并惡性結節的獨立危險因素,應對有上述風險因素的患者進行及時的FNAC鑒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