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凍融和化學侵蝕下鋼纖維混凝土劣化性能研究

2021-12-28 14:42:12紀泳丞徐文文張秦源楊清海吳俊江賈艷敏
森林工程 2021年6期
關鍵詞:耐久性力學性能

紀泳丞 徐文文 張秦源 楊清海 吳俊江 賈艷敏

摘?要:為提高纖維混凝土在復雜環境影響下的耐久性能,本文以C30強度混凝土為基準,選取不摻加纖維的素混凝土(0%)和不同鋼纖維摻加率(1%和2%)的鋼纖維混凝土,研究不同環境侵蝕條件下結構力學性能的損傷機理。選取6種代表性的環境侵蝕因素,分別為:水、凍融循環、氯化鈉溶液、硫酸鈉溶液、稀硫酸溶液和氫氧化鈉溶液,對比分析不同侵蝕環境影響下微觀結構和軸向承載力的退化規律。試驗結果表明,鋼纖維的摻入可以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的軸向承載力,但在不同侵蝕條件下的增長規律各不相同,在氯化鈉和硫酸鈉環境下鋼纖維摻量為1%最佳,在凍融循環、稀硫酸和氫氧化鈉環境下摻量為2%最佳。該研究成果將為預測不同侵蝕條件和周期下鋼纖維混凝土的性能劣化規律提供理論依據。

關鍵詞:鋼纖維混凝土;環境侵蝕作用;凍融循環;微觀結構;力學性能;劣化預測;耐久性

中圖分類號:U44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8023(2021)06-0099-10

Abstract:In order to improve the durability of concrete in complex environment and ensure the design service life of the structure, the damage mechanism of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steel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 with plain concrete without fiber content (0%) and different steel fiber content (1%, 2%) under different environmental erosion conditions was analyzed based on C30 concrete. Six environmental factors were selected, namely: water, freeze-thaw cycle, sodium chloride solution, sodium sulfate solution, dilute sulfuric acid solution and sodium hydroxide solution. The degradation laws of microstructure and axial bearing capacity under different erosion environments were comparatively analyzed. The test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ddition of steel fiber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axial bearing capacity of concrete, but the growth rules were different under different erosion conditions. The best content of steel fiber was 1% in the environment of sodium chloride and sodium sulfate, and 2% in the environment of freeze-thaw cycle, dilute sulfuric acid and sodium hydroxide. The research results will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predicting the performance deterioration of steel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 under different erosion conditions and periods.

Keywords:Steel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 environmental effects; freeze-thaw cycle; microstructure; mechanics performance; deterioration predictio; endurance

0?引言

研究鋼纖維混凝土在化學侵蝕和凍融循環條件下的力學性能與破壞機理非常重要。鋼纖維混凝土的抗拉強度和由主應力控制的抗剪、抗彎、抗扭強度較普通混凝土有明顯改善[1]。現階段由于材料耐久性失效導致結構提前破壞的案例屢見不鮮,嚴寒地帶凍融循環作用導致混凝土結構的耐久性降低,在橋梁結構中,這種溫度荷載產生的應力,甚至會超過車輛荷載產生的應力,混凝土材料常遭受多種化學侵蝕作用,混凝土鹽凍循環對結構保護層厚度損失量的影響呈指數增長,在一定年限達到損失極限,這些侵蝕對混凝土結構的耐久性產生很大影響[2-4]。

相關學者對鋼纖維混凝土力學性能及環境侵蝕作用下的混凝土耐久性進行了研究。郭光玲[5]研究發現鋼纖維混凝土的抗壓強度、劈裂抗拉強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Fares等[6]研究發現,鋼纖維混凝土的抗壓強度在所有暴露期的酸性環境中均會降低,且所有摻量的鋼纖維混凝土試件都會發生不同程度性能退化;辛明等[7]研究發現,纖維混凝土在耐久性能的各個方面(如抗碳化、抗凍融、抗硫酸鹽腐蝕和抗滲性等)都要優于普通混凝土;何文昌等[8]研究發現鋼纖維與水泥漿體有更好的界面黏結性能;Singh等[9]研究發現混凝土配合比中摻入鋼纖維后顯示出良好的抗凍融性;付建[10]研究發現摻入鋼纖維有效延緩了高性能混凝土裂紋的擴展和阻滯宏觀裂縫的發生。在環境侵蝕作用下結構耐久性研究方面,王永亮等[11]研究發現,通過增大水膠比和減少粉煤灰摻量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的密實性來抵抗氯離子侵蝕;劉炳等[12]研究發現,當環境中硫酸鹽質量濃度大于等于5 000 mg/L時,普通混凝土的物理化學參數的臨界值將會受到很大程度的影響,耐久性會變差;方小婉等[13]利用試驗數據計算混凝土壽命預測模型中的相關參數,評估混凝土在硫酸鹽凍融耦合侵蝕情況下的使用壽命;吳松波等[14]研究發現,在硫酸鈉和氯化鈉混合溶液中的凍融循環環境下,十水硫酸鈉( Na2SO4·10H2O)與硫酸鈉晶體之間形態的轉變產生的結晶壓力是導致混凝土破壞的主要原因;柴光宇等[15]研究發現,凍融狀態下玄武巖纖維和杜拉纖維的摻入,使混凝土試件內的含氣量增大,纖維較長及摻量較大試塊纖維的表面積較大,使抗壓強度下降較多。

目前對不同摻量的鋼纖維混凝土在凍融循環作用下以及多種化學侵蝕作用下的微觀結構和軸向承載力的綜合對比研究較少,為提高混凝土在復雜環境因素影響下的耐久性能,本文通過在混凝土配合比中摻入不同含量的鋼纖維(0%,1%,2%),研究多種不利環境因素影響下的力學性能退化規律,分析微觀結構劣化過程,為鋼纖維混凝土結構耐久性設計和評估提供理論依據,從而保障其結構工程安全服役。

1?材料與方法

1.1?鋼纖維混凝土試件制備

試件原材料包括粗骨料、細骨料、水泥、水和鋼纖維。以碎石為粗骨料,根據級配要求粒徑大小可分為2種:4.75~9.5、9.5~19 mm,其摻配比例為3∶7。細骨料。選擇天然河沙,為中砂,細度模數為2.3;選用P·O42.5水泥;鋼纖維選用上海哈瑞克斯科技有限公司的鋼錠銑削型鋼纖維,技術參數如下:抗拉強度700 MPa,長度32 mm,寬度2.6 mm,長徑比40,密度7 850 kg/m3,如圖1所示。

試驗配合比選用的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30,其中水灰比為0.54,鋼纖維的加入對混凝土攪拌過程中的用水量影響不大[16-17],所以本次試驗只考慮鋼纖維摻量變化,不考慮用水量的變化。混凝土配合比設計用料具體見表1。

本試驗混凝土配合比設計鋼纖維體積摻量分別為0%、1%、2%(0%為不摻加鋼纖維)。制作混凝土抗壓強度試件,尺寸為150 mm×150 mm×150 mm的立方體,每組試件為3個,3種不同的鋼纖維摻量共9個;制作混凝土軸心抗壓試件,尺寸為Ф100 mm×200 mm的圓柱體,每組試件為4個(其中3個用于力學試驗,1個用于微觀觀測),3種不同的鋼纖維摻量,6種不同的腐蝕環境,共需試件72個。另外制作3種摻量的混凝土試件,每組3個,共9個,用于沒有環境侵蝕的對照組試件。每一組配合比制作的3個力學試件,取試驗結果的均值作為鋼纖維混凝土力學性能的代表值[18-19]。

首先對粗骨料和細骨料進行篩選,稱取后放入混凝土攪拌機干攪拌2 min,加入水泥繼續干攪拌1~2 min,再加水攪拌3~5 min,最后均勻撒入指定用量的鋼纖維攪拌2~5 min。將攪拌好的鋼纖維混凝土放入模具中分2次振搗密實,脫模后放入養護室進行28 d養護,養護完成的圓柱試件如圖2所示。

1.2?試驗方法

本試驗按照《普通混凝土長期性能和耐久性試驗方法》(GB/T 50082—2009)中的規定,配置3.5%NaCl溶液、10%Na2SO4溶液、5%H2SO4溶液、2 mol/L的NaOH溶液,將配置好的30 L溶液倒入大型儲物箱中,另外取30 L水放入同樣的大型儲物箱中作為對照組。液面高度高出試件頂面15 cm,保證試件完全浸泡在溶液中,如圖3所示,將蓋子蓋好以免水分蒸發。

采用KDR-V5凍融試驗機進行混凝土快速凍融法凍融試驗,凍結臨終時試件中心溫度-18 ℃±2 ℃,融化臨終時試件中心溫度為+7 ℃±2 ℃,2~4 h完成一次凍融循環[20];將試件放入凍融試驗機中,加入水,液面高于試件表面5 cm,設定大循環次數100次。

使用電子顯微鏡(圖4)進行顯微結構觀測。對圖5中的試件表面(位置1)以及橫切面邊緣(位置2)、橫切面中心(位置3)進行觀測。

根據《普通混凝土力學性能試驗方法標準》(GB/T 50081—2019)進行軸壓承載力試驗[21],將凍融循環100次及6種溶液浸泡28 d的試件取出放到MTS壓力機上,進行連續均勻加荷直至破壞,加荷速度為0.5 MPa/s。

2?結果與分析

2.1?顯微鏡微觀分析

100次凍融循環后對3種摻量試件進行橫向切割,對3種摻量的試件表面(位置1)和橫截面(位置2、位置3)進行顯微鏡30倍放大微觀觀測。觀測情況:對鋼纖維摻量為0%、1%、2%的試件位置1顯微觀測如圖6所示,0%素混凝土試件表面出現很多小裂縫,纖維混凝土出現少量裂縫;對試件橫切面位置2微觀觀測如圖7所示,素混凝土和摻量1%的試件有裂縫,摻量為2%的混凝土試件有微小裂縫,隨著纖維摻量的增加裂縫減小,該現象說明摻入鋼纖維可以抑制因凍融損傷造成的裂縫;對試件橫切面位置3微觀觀測如圖8所示,素混凝土試件出現少量裂縫,摻量1%纖維混凝土有微裂縫產生,2%摻量纖維混凝土沒有裂縫,由此說明加入鋼纖維可以抑制混凝土試件產生裂縫。

由圖7—圖8中位置2、位置3微觀對比可知,位置2的裂縫寬度和長度均大于位置3。結果表明裂縫首先產生于試件表面,并逐漸向試件軸心位置發展,凍融循環對試件的破壞是由外及里的,摻入鋼纖維可以減少凍融循環對試件的損傷。

28 d水浸泡后進行顯微鏡30倍放大觀測。觀測情況:對鋼纖維摻量為0%、1%、2%的試件位置1顯微觀測如圖9所示,不同摻量的試件在浸泡后表面無差異;對試件橫切面位置2、位置3顯微觀察,3種摻量試件對比未見裂縫產生,由于篇幅限制,只展示位置2顯微結果,如圖10所示,由圖10可知,鋼纖維對水浸泡混凝土裂縫變化無影響。

28 d NaCl溶液浸泡后進行30倍放大顯微觀測:對鋼纖維摻量為0%、1%、2%的試件位置1觀測情況如圖11所示,不同摻量的試件表面產生裂縫大小深度相似,由此可知侵蝕時間對試件表面裂縫的產生有影響,而與纖維摻量無關;對試件橫切面位置2顯微觀察結果如圖12所示,素混凝土試件出現裂縫,其他試件均無裂縫產生,由此可知加入鋼纖維對NaCl溶液浸泡試件裂縫產生有抑制作用;對試件橫切面位置3顯微觀察結果如圖13所示,位置3處3種摻量的試件都未見裂縫產生。

由圖12—13中位置2、位置3微觀對比可知,裂縫先產生于試件表面,后逐漸向試件軸心位置發展,由此可知NaCl侵蝕試件是由外及里的,摻入鋼纖維可以有效抑制NaCl溶液對試件的破壞。

28 d Na2SO4溶液浸泡后進行30倍放大顯微觀測:對鋼纖維摻量為0%、1%、2%的試件位置1觀測結果如圖14所示,不同摻量的試件表面均產生裂縫,鋼纖維摻量對Na2SO4溶液浸泡試件表面裂縫產生無影響;由試件橫切位置2、位置3觀測結果可知,3種摻量的試件在浸泡后內部結構均無裂縫產生,由于篇幅限制,只展示位置2顯微圖,如圖15所示,由圖可知鋼纖維摻量和Na2SO4浸泡時間對試件內部結構變化無影響。

28 d H2SO4溶液浸泡后進行30倍放大顯微觀測:對鋼纖維摻量為0%、1%、2%的試件位置1顯微觀測如圖16所示,不同摻量的試件均產生裂縫,隨著鋼纖維摻量增加,試件裂縫寬度和數目均有增長,由此可知鋼纖維摻量加速了試件表面裂縫產生;對試件橫切面位置2、位置3顯微觀察,3種摻量試件對比未見變化,由于篇幅限制,只展示位置2顯微圖,如圖17所示,由此可知鋼纖維摻量對混凝土內部裂縫發展無影響。

28 d NaOH溶液浸泡后進行30倍放大顯微觀測:對鋼纖維摻量為0%、1%、2%的試件位置1顯微觀測如圖18所示,不同摻量的試件均出現裂縫,摻入鋼纖維的試件裂縫數目更多,由此可知鋼纖維摻量增加對裂縫發展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對試件橫切面位置2、位置3顯微觀察,3種摻量的試件在不同浸泡時間后內部結構無差異,由于篇幅限制,只展示位置2顯微圖,如圖19所示,由此可知鋼纖維摻量對混凝土內部裂縫發展無影響。

2.2?鋼纖維混凝土力學性能劣化分析

(1)混凝土立方體抗壓強度。在標準條件養護28 d后對立方體試塊進行抗壓試驗,如圖20所示,結果見表2。

由表2可知,鋼纖維混凝土立方體抗壓強度隨纖維摻量增加而增大,用鋼纖維摻量為1%、2%時混凝土抗壓強度和摻量0%混凝土抗壓強度的差值與摻量0%混凝土抗壓強度的比值計算出抗壓強度提升率,摻量為1%、2%時抗壓強度分別比摻量0%試件提高了11.4%、30.6%。在軸向受壓時,鋼纖維對混凝土的橫向變形有約束作用,有利于提高抗壓強度,但由于鋼纖維的摻入,內部混凝土和鋼纖維之間界面性能不穩定性增加,在受壓荷載達到一定值后,混凝土會發生界面區破壞。

(2)化學侵蝕軸壓構件。對鋼纖維摻量為0%、1%、2%的圓柱體混凝土試件在水、NaCl溶液、Na2SO4溶液、H2SO4溶液和NaOH溶液中浸泡28 d后分別進行軸壓試驗,其軸心抗壓強度變化如圖21所示。混凝土在摻入鋼纖維后在各種環境下的抗壓強度大部分隨著鋼纖維的增加而提高,與普通混凝土相比,鋼纖維混凝土的受壓載荷都有所提高,纖維在構件中所受的壓力方向垂直取向時能有效地阻止橫向形變,表現出最佳的增強效果。隨著浸泡時間增加,以水浸泡試件為對照組,其他溶液浸泡后的試件軸心抗壓強度都有所下降,說明各種不利環境對混凝土試件都有或大或小的破壞作用,而鋼纖維可以有效阻止化學環境對混凝土的侵蝕。

(3)凍融軸壓構件數據分析。對鋼纖維摻量為0%、1%、2%的圓柱體混凝土試件在進行了100次凍融循環后進行單向軸壓力學性能試驗,其軸心抗壓強度變化如圖22所示。纖維混凝土試件軸壓強度始終高于素混凝土,加入鋼纖維后混凝土整體結構擁有了鋼纖維的強度特性,有效改善了素混凝土的高脆性。

根據強度變化計算出強度損失率(侵蝕前后變化值與侵蝕前抗壓強度比值)如圖23所示,計算纖維混凝土對素混凝土提升率(纖維混凝土侵蝕后強度與素混凝土侵蝕前抗壓強度比值)如圖24所示。

水浸泡28 d后纖維摻量為0%、1%、2%的試件抗壓強度損失率分別為13.6%、16.3%、8.9%(圖23),由此可知在水浸泡過程中試件抗壓強度趨勢為減小,但鋼纖維混凝土強度始終大于素混凝土,摻量為2%的試件強度損失最少,說明最佳摻量為2%。

NaCl溶液浸泡28 d后維摻量為0%、1%、2%的試件抗壓強度分別為29.8、48.6、34.5 MPa(圖21(b)),鋼纖維摻量為1%試件強度最大,摻入1%、2%的鋼纖維后抗壓強度比素混凝土試件提高了62.7%、22.5%(圖24)。由此可知在NaCl溶液浸泡過程中鋼纖維混凝土強度始終大于素混凝土,摻量為1%的試件強度增加且強度提升最多,所以摻量為1%可以有效抑制氯化鈉的侵蝕。

Na2SO4溶液浸泡28 d后纖維摻量為0%、1%、2%的試件抗壓強度為29.2、36、37.4 MPa(圖21(c)),摻量為2%的試件強度最高,摻入1%纖維的試件抗壓強度增加23.5%,纖維摻量為0%、2%的試件抗壓強度相對于浸泡前強度都下降(圖23)。由此可知在Na2SO4溶液浸泡過程中試件抗壓強度呈減小趨勢,摻量為1%的試件抗壓強度增大,且對于素混凝土強度提高較多,所以摻量為1%的混凝土可以有效抑制硫酸鈉的侵蝕。

H2SO4溶液浸泡28 d后纖維摻量為0%、1%、2%的試件抗壓強度損失率分別為29.5%、33.0%、25.6%(圖23),摻入1%、2%的鋼纖維后抗壓強度比素混凝土試件提高了2.6%、64.1%(圖24)。由此可知在H2SO4溶液浸泡過程中試件抗壓強度趨勢減小,鋼纖維混凝土強度始終大于素混凝土,摻入2%的鋼纖維抗壓強度增大明顯,且有效抑制硫酸的侵蝕。

NaOH溶液浸泡28 d后纖維摻量為1%、2%的試件抗壓強度損失分別為5.5%、3.0%(圖23),且摻入1%、2%的鋼纖維后抗壓強度比素混凝土試件提高了3.4%、36.6%(圖24)。由此可知在NaOH溶液浸泡過程中試件抗壓強度趨勢減小,摻量為0%的試件抗壓強度增大,鋼纖維混凝土強度始終大于素混凝土,摻量為2%的混凝土可以有效抑制氫氧化鈉的侵蝕。

100次凍融循環后摻量為0%、1%、2%的試件抗壓強度分別損失了35.0%、33.7%、34.5%(圖23)。摻量為1%、2%的鋼纖維混凝土試件抗壓強度分別提高17.6%、69.2%(圖24)。由圖22可知軸心抗壓強度隨著凍融次數增加而降低,但在同一次數作用下鋼纖維混凝土的強度損失率小于普通混凝土,2%摻量混凝土試件強度損失較小,且抗壓強度較素混凝土有明顯提升,所以抗凍性最好。

2.3?不同侵蝕環境劣化性能對比分析

根據顯微鏡觀測和軸壓力學試驗結果可知,不同侵蝕環境對混凝土的劣化影響不盡相同。凍融循環和化學侵蝕環境都對不同摻量的鋼纖維混凝土產生一定不利影響,促進其裂縫的產生和發展。鋼纖維的摻入一定程度上抑制或促進部分裂縫的產生,但在不同侵蝕環境下的有效性差距明顯,因此需要分別確定不同侵蝕環境下鋼纖維最佳摻量。

通過6種侵蝕環境位置1的顯微觀測可以發現,混凝土浸泡在水中表面無裂縫產生,在凍融循環、氯化鈉、硫酸鈉、稀硫酸和氫氧化鈉環境中會產生不同程度裂縫。摻入鋼纖維對凍融循環破壞混凝土有一定抑制作用,而對氯化鈉、硫酸鈉環境中的混凝土則沒有影響,對稀硫酸和氫氧化鈉環境中的混凝土則有不利影響,反而促進了其表面裂縫產生。因此,通過對不利侵蝕環境作用后的試件裂縫數目和長度進行對比,裂縫發展程度由大到小依次為:稀硫酸、凍融循環、氫氧化鈉、硫酸鈉、氯化鈉、水。

通過6種侵蝕環境位置2、位置3的顯微觀測可以發現,凍融循環下的混凝土產生裂縫,且摻入鋼纖維后有效抑制裂縫發展,氯化鈉浸泡環境下不摻纖維混凝土內部有裂縫,纖維混凝土則無裂縫,也充分證明了鋼纖維的阻裂作用,其他侵蝕環境中內部無裂縫產生。通過纖維觀測對比可以得出,不利環境對混凝土的損害程度由大到小為:凍融循環、氯化鈉、其他。

通過6種侵蝕環境下混凝土的軸心抗壓試驗結果可知,不同侵蝕環境對混凝土軸心抗壓強度影響不同,通過抗壓強度損失值計算可以得出不利環境對混凝土的損害程度由大到小依次為:凍融循環、稀硫酸、氯化鈉、氫氧化鈉、硫酸鈉、水。通過軸心抗壓數據前后對比可發現,摻入鋼纖維可以有效提高其軸心抗壓強度,在不同環境中提高程度相差較大,在凍融循環下提升程度最大,硫酸鈉環境中提升強度最小。

3?結論

通過不同摻量鋼纖維混凝土試件在不同條件下的顯微觀測、立方體抗壓試驗、軸心抗壓試驗研究,可得到以下結論。

(1)在凍融環境中,凍融循環使混凝土抗壓強度損失33.7%~35%,加入鋼纖維可以有提高混凝土抗壓強度17.6%~69.2%,纖維混凝土對于未加固的混凝土強度損失減少0.5%~1.3%,從而改善混凝土的抗凍性,鋼纖維摻量為2%最佳。

(2)在化學侵蝕試驗中,鋼纖維的加入顯著增大了混凝土的抗壓強度,在硫酸鈉和氯化鈉環境下摻量為1%最佳,在硫酸和氫氧化鈉環境下摻量為2%最佳。

(3)在凍融循環試驗中,鋼纖維的摻入可以抑制混凝土表面砂漿的脫落,并且減少混凝土表面產生裂縫,從而提高混凝土的抗凍性,纖維摻入減輕了凍脹壓力,減少了收縮裂紋,纖維的界面增強效應、加筋阻裂效應的雙重作用有效延緩了裂紋的擴展和阻滯宏觀裂縫的發生。

(4)在化學侵蝕試驗中,通過微觀結構觀察可知外界環境對混凝土的破壞由表及里,隨著侵蝕時間的增加混凝土裂縫數目和長度不斷發展,摻入鋼纖維可以抑制裂縫產生從而有效提升混凝土的耐久性能。

【參?考?文?獻】

[1]史占崇,蘇慶田,戴昌源.鋼-鋼纖維混凝土組合橋面板軸拉性能試驗研究[J].建筑結構學報,2019,40(S1):47-53.

SHI Z C, SU Q T, DAI C Y. Experimental study on axial tension behavior of composite deck system composed of steel plate and steel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J]. Journal of Building Structures, 2019, 40(S1): 47-53.

[2]張光亮,肖建,曾志.混凝土耐久性研究現狀綜述[J].四川水泥,2020,42(12):5-6.

ZHANG G L, XIAO J, ZENG Z. Summary of the research status of concrete durability[J]. Sichuan Cement, 2020, 42(12): 5-6.

[3]劉金亮,賈艷敏,王佳偉,等.季凍區鹽凍作用下結構氯離子侵蝕耐久壽命預測[J].哈爾濱工程大學學報,2018,39(10):1625-1632.

LIU J L, JIA Y M, WANG J W, et al. Prediction of the durable life of prestressed concrete structures eroded by chloride ions under salt freezing in seasonally frozen areas[J]. Journal of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2018, 39(10):1625-1632.

[4]謝凱,孫全勝,胡丹丹,等.基于寒區混凝土連續箱梁長期監測數據的溫度場試驗分析[J].森林工程,2021,37(5):96-104.

XIE K, SUN Q S, HU D D, et al.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temperature field based on long-term monitoring data of concrete continuous box girder in cold area[J]. Forest Engineering, 2021, 37(5):96-104.

[5]郭光玲.鋼纖維增強混凝土的制備及力學性能研究[J].功能材料,2020,51(11):11165-11170.

GUO G L. Preparation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steel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J]. Journal of Functional Materials, 2020, 51(11):11165-11170.

[6]FARES G, HAMAD ALBAROUD M, KHAN M I. Fine limestone dust from ornamental stone factories: a potential filler in the production of high-performance hybrid fiber-reinforced concrete[J].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2020, 262: 120009.

[7]辛明,王學志,佟歡.纖維混凝土耐久性能研究綜述[J].遼寧工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20,40(1):35-39.

XIN M, WANG X Z, TONG H. Summary of research on durability of fiber concrete[J]. 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20, 40(1): 35-39.

[8]何文昌,孔祥清,周聰,等.鋼纖維再生混凝土力學性能和微觀結構研究[J].混凝土,2020,42(12):44-49.

HE W C, KONG X Q, ZHOU C, et al. Investigation 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microstructure of steel fiber reinforced recycled aggregate concrete[J]. Concrete, 2020, 42(12): 44-49.

[9]SINGH A, KUMAR R, MEHTA P K, et al. Effect of nitric acid on rice husk ash steel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J]. Materials Today: Proceedings, 2020, 27: 995-1000.

[10]付建.不同纖維對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能及微觀結構的影響[J].新型建筑材料,2020,47(4):34-38.

FU J. Effect of fiber types and contents on durability and microstructure of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J]. New Building Materials, 2020, 47(4): 34-38.

[11]王永亮,張俞峰,張曉英,等.酸性環境下鐵路隧道襯砌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的試驗研究[J].路基工程,2020,38(6):118-122.

WANG Y L, ZHANG Y F, ZHANG X Y, et al. Experimental study on durability of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for railway tunnel lining in acid environment[J]. Subgrade Engineering, 2020, 38(6):118-122.

[12]劉炳,郭詩惠,張謙.受侵蝕混凝土耐久性能下降影響因素試驗研究[J].混凝土,2020,42(10):135-137.

LIU B, GUO S H, ZHANG Q.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durability of corroded concrete[J]. Concrete, 2020, 42(10):135-137.

[13]方小婉,婁宗科,高亞磊,等.硫酸鹽侵蝕下混凝土抗凍耐久性研究進展[J].混凝土,2019,41(12):6-10.

FANG X W, LOU Z K, GAO Y L, et al. Research progress on frost resistance durability of concrete under sulfate attack[J]. Concrete, 2019, 41(12): 6-10.

[14]吳松波,萬旭升,楊婷婷,等.混合侵蝕和凍融循環條件下混凝土力學機制試驗研究[J].南京理工大學學報,2020,44(4):493-500.

WU S B, WAN X S, YANG T T, et al. Experimental study on mechanical mechanism of concrete under mixed erosion and freeze-thaw cycling[J]. 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0, 44(4): 493-500.

[15]柴光宇,周子涵,于忠誠.外摻纖維混凝土凍融試驗研究[J].建筑與預算,2020,43(1):49-53.

CHAI G Y, ZHOU Z H, YU Z C. Experimental study on freeze-thaw of fiber-reinforced concrete[J]. Construction and Budget, 2020, 43(1): 49-53.

[16]成張佳寧.纖維品種和摻量對橋面板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能及微觀結構的影響[J].公路工程,2019,44(6):183-190.

CHENG Z J N. Effect of fiber types and contents on durability and microstructure of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of bridge deck[J]. Highway Engineering, 2019, 44(6): 183-190.

[17]王春暉.采用超高性能混凝土加固槽型梁預制橋面板技術探討[J].上海公路,2018,37(1):58-61.

WANG C H. Discuss on the reinforcement technology for prefabricated bridge panel of U-shaped girder with ultra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J]. Shanghai Highways, 2018, 37(1):58-61.

[18]許鵬,王正君,康浩.秸稈灰基混凝土抗壓強度及凈水特性試驗研究[J].森林工程,2019,35(1):107-112.

XU P, WANG Z J, KANG H.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and water purific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traw ash-based concrete[J]. Forest Engineering, 2019, 35(1):107-112.

[19]王丕祥,郭環宇,周嫚.寒區再生骨料對再生混凝土力學性能影響研究[J].森林工程,2021,37(4):102-109.

WANG P X, GUO H Y, ZHOU M. Study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recycled aggregate concrete in cold region[J]. Forest Engineering, 2021, 37(4):102-109.

[20]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推薦性國家標準:普通混凝土長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試驗方法標準GB/T50082—2009[S].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9.

Ministry of Housing and Urban-Rural Development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National Standard (Recommended)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Standard for test methods of long-term performance and durability of ordinary concrete. GB/T 50082-2009[S]. Beijing: China Architecture & Building Press, 2009.

[21]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中華人民共和國推薦性國家標準:混凝土物理力學性能試驗方法標準GB/T50081—2019[S].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9.

Ministry of Housing and Urban-Rural Development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Market Supervision and Administration. National Standard (Recommended)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Standard for test methods of physic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oncrete GB/T 50081-2019[S]. Beijing: China Architecture & Building Press, 2019.

猜你喜歡
耐久性力學性能
反擠壓Zn-Mn二元合金的微觀組織與力學性能
Pr對20MnSi力學性能的影響
云南化工(2021年11期)2022-01-12 06:06:14
壓力容器產品銘牌使用耐久性的思考
Mn-Si對ZG1Cr11Ni2WMoV鋼力學性能的影響
山東冶金(2019年3期)2019-07-10 00:54:00
橋梁混凝土耐久性提高措施
振動攪拌,基礎設施耐久性的保障
中國公路(2017年14期)2017-09-26 11:51:43
混凝土耐久性無損檢測技術
大雙摻混凝土耐久性研究
MG—MUF包覆阻燃EPS泡沫及力學性能研究
中國塑料(2015年12期)2015-10-16 00:57:14
INCONEL625+X65復合管的焊接組織與力學性能
焊接(2015年9期)2015-07-18 11:03:53
主站蜘蛛池模板: 97av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一级毛片在线观播放| 午夜a视频| 51国产偷自视频区视频手机观看| 色综合狠狠操| 欧美日韩动态图| www.亚洲国产| 欧美日韩动态图| 久久久四虎成人永久免费网站|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九九九|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专网站| 丰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欧美午夜小视频| 午夜毛片免费观看视频 | 精品国产欧美精品v| 在线不卡免费视频| 欧美日韩国产综合视频在线观看| 色婷婷在线影院| 美女免费黄网站| 99成人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香蕉伊思人在线| 伊人中文网| A级全黄试看30分钟小视频| 国产91小视频| 青草午夜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αv天堂无码| 91亚洲精品国产自在现线| 精品国产美女福到在线直播| 欧美有码在线| 欧美一区精品|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一区二区| 四虎在线观看视频高清无码 | 一级毛片在线直接观看| 成年A级毛片| 熟女视频91| 国产视频欧美| 在线免费无码视频| 在线观看国产小视频| 国产欧美日韩va另类在线播放 | 天堂网亚洲系列亚洲系列|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搜索| 日本不卡在线视频| 成人精品亚洲| 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波多野结| 自拍偷拍一区| 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免费在线一区| 精久久久久无码区中文字幕| 在线观看视频99| 国产高潮流白浆视频| 亚洲色无码专线精品观看|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下载| 国产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手机在线免费毛片| 亚洲欧美在线看片AI| 免费看一级毛片波多结衣| 天天色天天操综合网| 手机在线免费不卡一区二| 999精品在线视频| 欧美精品xx| 中文字幕日韩视频欧美一区| 久久性视频| 欧美日韩第二页| 亚洲女同一区二区| 四虎永久在线视频| 亚洲人成色在线观看| 日本免费一级视频| 久久动漫精品| 久久精品亚洲中文字幕乱码| 午夜啪啪福利| 久久永久视频| 超清无码熟妇人妻AV在线绿巨人| 亚洲一级毛片在线观播放| 亚洲热线99精品视频| 人妻无码中文字幕第一区| 日本国产在线| 日本在线免费网站| 久久99国产综合精品1| 97色伦色在线综合视频| 久久综合五月婷婷| 中文字幕在线播放不卡| 亚洲欧洲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