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服藥以攻疾

2021-12-28 23:21:02劉輝
貴州文史叢刊 2021年4期

劉輝

摘 要:永貞元年(805),旨在解決政治積弊、打擊權宦勢力的改革運動失敗,當年十一月柳宗元被貶永州。此后的十四年間柳宗元基本一直生活在南方的永州和柳州,從元和三年(808)開始,柳宗元因當地地理環境的影響患上風濕疾病。為減輕疾病的痛苦,柳宗元開始學習醫書、種植藥草,并依方服食包括石鐘乳在內的各種藥物。但服食藥物是為了治療自身疾病,而非因服藥而導致身患疾病,與道家為追求長生而服食丹藥也有所不同。柳宗元身患多種疾病仍能存世十馀載,與其積極服藥治療不無關系。但在這十馀年間柳宗元基本仍是生活在南方暑濕寒冷之地,導致疾病反復發作,最終病亡。

關鍵詞:柳宗元 腳氣病 服食 石鐘乳

中圖分類號:K2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8705(2021)04-27-36

受道家長生觀念的影響,唐代達官顯貴及士大夫中服食之風盛行1。但在此風氣之下仍有一部分人對道家服食長生之術持批判態度,柳宗元即是反對者之一。柳宗元被貶初至永州時,好友周君巢給其寫信言“餌藥長壽之道”,柳宗元回信說到:“餌藥可以久壽,將分以見與,固小子之所不欲得也。嘗以君子之道,處焉則外愚而內益智,外訥而內益辯,外柔而內益剛;出焉則外內若一,而時動以取其宜當,而生人之性得以安,圣人之道得以光。獲是而中,雖不至耈老,其道壽矣”2,勸其行君子之道而非服餌長生之術;元和三年(808),李幼清因赦量移永州,幾經變故后迷上了服氣長生之道,元和五年(810)柳宗元見到李幼清后極力規勸,“以為兄由服氣以來,貌加老,而心少歡愉,不若前去年時……天地、日月、黃帝等,下及列仙、方士皆死狀”3,力陳服食長生為無稽之談;又元和十四年(819),邕州刺史李位因長期服食丹藥而去世,柳宗元為其撰寫墓志銘,文中直言“(李位)嘗合汞、流黃、丹砂為紫丹,能入火不動,以為神,服之且十年。然卒以是病,暴下赤黑,數日薨”4。可見,柳宗元對當時的道教長生觀念,還有與之相關的服食丹藥的風氣及其危害有著深刻認識,一直以來也都是持反對與批判態度的 。5

柳宗元雖然對于為求長生而服食藥物之事持反對意見,但在其被貶永州后其文章中卻對服食石鐘乳多有贊賞,且另有多首種藥詩作講述種藥、服藥之事。如《零陵郡復乳穴記》一文中柳宗元對“連州”地區產的石鐘乳十分推崇,認為“石鐘乳,餌之最良也。楚、越之山多產焉,于連于韶者,獨名于世”1;《與崔饒州論石鐘乳書》一文中柳宗元引經據典對服食石鐘乳品質、療效等詳細分析,儼然一副時常使用的方家姿態2。因此緣故,楊志賢《柳宗元“腳氣病”考》一文從醫學的角度分析認為,柳宗元后來得腳氣病是因為服食丹藥3;范家偉也認為柳宗元服餌之事與唐時道家辟谷服食之術有關4;王祚昌則認為柳宗元在經歷了人生的巨變后,開始追求服餌長壽之道,希望通過道家修煉之術尋求內心的安寧5。筆者以為柳宗元文中所描述的內容是否能夠說明柳宗元曾因道教修煉的目的服食丹藥,其所犯腳氣病是否與魏晉以來餌食丹藥的風氣有關,或許都有進一步討論的空間。柳氏之所以在反對道家服食丹藥的情況下自己又餌食石鐘乳等藥物,乃是出于治療自身疾病的需求,而與道家服食長生無關。

一、南來多疾病

(一)南方的印象

李淳風曾從天文術數的角度論述中土與四夷之地的不同:

昔者周公,列圣之所宗也,夾輔成王,定鼎河洛,辨方正位,處厥中土,都之以陰陽,隔之以寒暑,以為四交之中,當兩儀之正,是以建國焉。故知華夏者,道德禮樂忠信之秀氣也,圣人所處也,君子生焉。彼四夷者,北狄凍寒,穹廬野牧;南蠻水族,暑濕郁蒸;東夷穴處,寄跡海隅;西戎氈裘,爰居瀚海。莫不殘暴狠戾,鳥語獸音,炎涼氣偏,風聲澆薄,人面獸心,宴安鴆毒。以北而言,豈得與中國同日語哉。6

韓愈則在《原道》一文中進一步對文明教化、可免于疾病侵擾的中土作了界定,他認為:

古之時,人之害多矣。有圣人者立,然后教之以相生養之道。為之君,為之師。驅其蟲蛇禽獸而處之中土。寒,然后為之衣;饑,然后為之食;木處而顛,土處而病也,然后為之宮室。為之工,以贍其器用;為之賈,以通其有無;為之醫藥,以濟其夭死;為之葬埋祭祀,以長其恩愛;為之禮,以次其先后;為之樂,以宣其壹郁;為之政,以率其怠倦;為之刑,以鋤其強梗。相欺也,為之符璽、斗斛、權衡以信之;相奪也,為之城郭,甲兵以守之。害至而為之備,患生而為之防。7

中土之地有圣人,蟲蛇禽獸被驅逐到了其他地方,圣人還教會了人們衣食住行,工、賈、醫、葬等技術,禮、樂等符合文明的制度。相對于中土而言,南方等四夷之地則未經圣人教化,是與中土地區不同的化外之地8。而這種摻雜著蠻夷之辨的想法也慢慢滲入到醫學相關的論述之中,從而影響人們對南方風土與疾病的認識。

唐人有關南方的印象中對人身健康危害最大的首先是瘴氣,白居易說南方是“瘴地難為老,蠻陬不易馴”9,杜甫因知道“江南瘴癘地,逐客無消息”10而對李白的處境充滿了擔憂。瘴氣之外,又有各種地方疾病。劉禹錫說:“南國異氣候,火旻尚昏霾。瘴煙跕飛羽,沴氣傷百骸。”1之所以會如此,主要是因為南北方風土環境的不同。蕭璠從地勢、水文環境和氣候條件等方面分析了中古時期人們對南方風土及其與南方疾病之關系的認知,并認為這些因素進一步導致了南方經濟文化的落后和北方人對南方的恐懼2。傳統中醫經典《黃帝內經》中提到:“南方者,天地所長養,陽之所盛處也。其地下,水土弱,霧露之所聚也。其民嗜酸而食胕,故其民皆致理而赤色,其病攣痹,其治宜微針。”3從醫學的角度論述了南方的氣候風土、飲食習慣等因素對人體的影響。在中古文士的認知中,南方土地卑濕,對人們的壽命影響很大。《淮南子》云:“南方,陽氣之所積,暑濕居之,其人修形兌上,大口決眥,竅通于耳,血脈屬焉,赤色主心,早壯而夭。”4《隋書》說:“江南之俗,火耕水耨,土地卑濕”5;“自嶺已南二十馀郡,大率土地下濕,皆多瘴癘,人尤夭折。”6卑濕之外,南方氣候還異常的炎熱,元稹說荊楚“炎蒸安敢倦,蟲建何時無”7;白居易說江西秋季也是暑熱難當,“西江風候接南威,暑氣常多秋氣微”8。而在中古時期醫者的眼中濕和暑都是可能入侵人體引發疾病的邪氣,陶弘景說:“夫病之由來雖多,而皆關于邪。邪者不正之因,謂非人身之常理,風寒暑濕,饑飽勞逸,皆各是邪。”9王冰在注《黃帝內經·素問》時說:“陽方之地,陽氣耗散發泄無度,風濕數中,真氣傾竭,故夭折。即事驗之,今中原之境、西北方眾人壽;東南方眾人夭,其中猶各有微甚爾,此壽夭之大異也。”10《嶺南衛生方》也提到:“若所謂南人生長其間,與水土之氣相諳,外人之入南者必一病,但有輕重之異,若久而與之俱化則可免矣。”11房千里認為“楚之南當冬而且曦,燕之北當夏而且冽。是皆不得氣之中正。”12因為得氣不正,所以南方風土天然易使人得疾病。可見此時的人們雖然對南方風土的影響有不同的解釋,但對于南方氣候風土與疾病的關系已經有了較多的認知,并將其作為解釋疾病發生與治療的重要因素。但事實上,雖然這些關于南方的描述影響深遠,但很多北方士人對南方的認知可能并不具備很強的事實基礎和醫學依據,因為這種風土環境與疾病的關系的認知,除取決于醫學知識發展水平,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政治和社會的影響13。

總之,無論是在醫學典籍的描述還是文學作品的想象之中,對于當時的北方人而言,南方多是“卑濕”之地,暑濕多毒,疾病橫行,瘴氣和蠱毒等地域性問題更是時刻威脅著北方來客的生命14。為應對南方的疾病,唐代甚至出現了諸多專為應對北方人到南方后的情況而寫的醫方1。

而永州地處瀟湘南境,嶺表之地,據康熙《永州府志》:“永在夏商,并為荒服……漢以后,生齒漸繁,而地偏南服,唐宋或以處遷謫”2。張渭《長沙風土碑銘(并序)》中說湘中之地“地邊嶺瘴,大抵炎熱”3;杜甫說“衡岳江湖大,蒸池疫癘偏”4。因此之故,唐代士人面對瀟湘美景時可能并不會有太多的歡喜之情,“文士筆下的湘中及其景物帶有濃厚的傷感和不盡的失落”5。柳宗元到永州后稱其地“炎荒萬里,毒瘴充塞”6;“涉野有蝮虺大蜂,仰空視地,寸步勞倦;近水即畏射工沙虱,含怒竊發,中人形影,動成瘡痏”7。氣候炎蒸暑熱而又滿是瘴癘之氣、毒蟲異獸,也正屬于是典型的南方風土氣候。

(二)南來多疾病

那些有關南方氣候、疾病與恐怖生物的描述,曾經對柳宗元和大部分北方士人而言都僅僅是存于言語之中、書面之上的傳說。但從元和元年(806)柳宗元被貶至永州后,這一切都開始慢慢成為其切身的體驗。如果說傳聞中的蝮虺大蜂、射工沙虱等當地生物給柳宗元帶來的還只是心理上的恐懼,使其不敢隨意出游,那么至永州后難以預防和治療的各種疾病無疑使其心理和身體都極為痛苦。元和元年(806)十一月,其好友連州司馬凌準因病卒于桂陽佛寺8;柳宗元的母親盧氏隨其一同到的永州,盧氏本來年事已高,而永州“人多疾殃,炎暑熇蒸,其下卑濕,非所以養也”,第二年即因“徙播癘土,醫巫藥膳之不具”9而卒。隨著謫居永州的時間越來越久,柳宗元自己也開始受到疾病的侵擾。元和四年(809)《寄許京兆孟容書》云:“兀兀忘行,尤召重憂,殘骸馀魂,百病所集,痞結伏積,不食自飽。或時寒熱,水火互至,內消肌骨,非獨瘴癘為也。”10同年,《與翰林俛書》中提到自己“居蠻夷中久,慣習炎毒,昏眊重膇,意以為常。忽遇北風,晨起薄寒中體,則肌革瘮懔,毛發蕭條,瞿然注視,怵惕以為異候”11;又《與裴塤書》:“惟楚南極海,玄冥所不統,炎昏多疾,氣力益劣,昧昧然人事百不記一,舍憂慄,則怠而睡耳。”12元和五年(810),《與楊京兆憑書》云:“一二年來。痞氣尤甚,加以眾疾,動作不常。眊眊然騷擾內生,霾霧填擁慘沮,雖有意窮文章,而病奪其志矣。每聞人大言,則蹶氣震怖,撫心按膽,不能自止。”13元和八年(813)《答韋中立論師道書》:“自謫過以來,益少志慮。居南中九年,增腳氣病,漸不喜鬧,豈可使呶呶者,早暮咈吾耳,騷吾心?則固僵仆煩憒,愈不可過矣!”14

依柳宗元書信中所言,自己在到永州的第三年已經開始患上各種疾病,相繼或同時出現胸腹部疼痛、動作不便、視力、記憶力衰退等癥狀,并伴有心悸、消化不良等病癥,以致“內消肌骨”“僵仆煩憒,愈不可過”。雖然其所述癥狀較為繁雜,且都只是文學性描述,但基本都屬于是古典腳氣病的早期癥狀。至元和八年(813),自言是得了“腳氣病”。

柳宗元所患雖是腳氣病,但應注意中古時期所提到的腳氣病并非現代醫學中因缺乏維生素B2而引起的腳氣病。對于中古時期的腳氣病醫家多有論述,本文以較具代表性的隋代醫家巢元方所著《諸病源候論》與唐代醫家王燾所著《外臺秘要方》為例作以探究。

《諸病源候論》卷十三《腳氣病諸候》對中古時期腳氣病的癥狀描述比較詳細:

凡腳氣病,皆由感風毒所致。得此病多不即覺,或先無他疾而忽得之;或因眾病后得之。初甚微,飲食嬉戲,氣力如故,當熟察之。其狀∶自膝至腳有不仁,或若痹,或淫淫如蟲所緣,或腳指及膝脛灑灑爾,或腳屈弱不能行,或微腫,或酷冷,或痛疼,或緩縱不隨,或攣急;或至困能飲食者,或有不能食者,或見飲食而嘔吐,惡聞食臭;或有物如指發于腨腸,徑上沖心,氣上者;或舉體轉筋,或壯熱頭痛,或胸心沖悸,寢處不欲見明;或腹內苦痛而兼下者;或言語錯亂有善忘誤者;或眼濁,精神昏憒者。此皆病之證也,若治之緩,便上入腹。入腹或腫,或不腫,胸脅滿,氣上便殺人。急者不全日,緩者或一、二、三月。初得此病,便宜速治之,不同常病。1

唐代醫家王燾《外臺秘要方》卷十八引蘇長史言“腳氣之為病,本因腎虛,多中肥溢肌膚者,無問男女,若瘦而勞苦,肌膚薄實,皮膚厚緊者,縱患亦無死憂。一瘥已后,又不可久立蒸濕等地,多飲酒食面,心情憂憒,亦使發動。晉宋以前,名為緩風。古來無腳氣名,后以病從腳起,初發因腫滿,故名腳氣也。又有不腫而緩弱,行卒屈倒,漸至不仁,毒氣上陰,攻心便死。急不旋踵,寬延歲月耳。然則緩風毒氣,得其總稱矣。”2

按巢元方《諸病源候論》所述,腳氣病癥狀一般自腿腳開始發作,后蔓延至全身,早期癥狀并不明顯,不易為人所覺察,而一旦發病則可在短期內致人死亡,“急者不全日,緩者或一、二、三月”。但王燾《外臺秘要方》說有些情況下腳氣病是可以治愈的,只是如不注意保養仍會復發。從具體癥狀上來看,古典中醫學說中腳氣病所包括的疾病種類較為寬泛,且與現行疾病名稱有所不同。有關古典腳氣病的具體所指,廖育群和李浩綜合前人研究成果,提出了頗為可信的觀點。廖育群注意到在中國歷史上古典“腳氣病”的流行與當時的上層士人餌食含有多種重金屬的“外丹”的歷史周期相一致,進而考察古典腳氣病的表征認為中古時期所謂“腳氣病”乃是一種重金屬中毒引發的“多發性神經炎”3。上引古代醫家所言發病后會短期致人死亡的,應主要即是這種情況;李浩綜合南方氣候條件和腳氣病的發病癥狀,認為古典腳氣病所包含的疾病除重金屬中毒及其并發癥外,還應包括風濕性疾病及其并發癥,其臨床表現包括風濕性關節炎、風心病等病癥4。而風濕性疾病除幾種特殊情況外,大多數情況下雖然會反復發作但一般不會短期內致人死亡。柳宗元自元和四年(809)時已經出現腿部水腫、消化系統紊亂等癥狀,元和八年(813)時方才確定說是得了腳氣病,從癥狀推測柳宗元所患當是因長時間生活在南方濕寒暑蒸之地而導致的風濕痹癥 5,并非如楊志賢所推測是因服食金石類丹藥而造成的重金屬中毒或因此引發的多發性神經炎癥。雖然這兩大類疾病在古代因為表征相似而被統歸為腳氣病一類,但兩類疾病的病原和治療方式都有所不同。

二、攻疾貴自源

(一)種藥與治病

唐人多喜歡種植藥用植物,除陶冶性情外,藥用植物的種植過程和使用最現實、最直接的作用即是有助于祛病強身,最終達到“蒔藥助體強”的目的1。柳宗元至永州后身患多種疾病,久病不愈加之心情低落使其身體日漸衰弱,對醫藥有著更迫切的需求。但永州本地可謂是醫藥兩缺,《嶺南衛生方》中提到“嶺外良醫甚鮮,凡號為醫術者,率皆淺陋。又郡縣荒僻,尤乏藥材,會府大邦間有醫藥,且非高價不售,豈閭閻所能辨?況于山谷海嶼之民,何從得之?彼既親戚有疾,無所控告,則不免投誠于鬼,因此而習以成風者也。”2柳宗元自己也說“永州于楚為最南,狀與越相類”3;“越人信祥而易殺,傲化而偭仁。病且憂,則聚巫師,用雞卜”4。在這種缺醫少藥的情況下,自行學習醫術和種植藥草便顯得尤為重要。唐代一些南貶的士大夫開始自己學習醫藥知識解決自身的疾病,并將自己學習與治病實踐的經驗編寫成書,如陸贄被貶忠州時,因“家居瘴鄉,人多癘疫,乃抄撮方書,為《陸氏集驗方》五十卷行于代”5;與柳宗元同時被貶的劉禹錫編寫了《傳信方》;元和九年(814)被貶道州的薛景晦編寫了《古今集驗方》6。但醫藥方術可以自己學習,藥物的缺乏就比較難解決了。元稹被貶南方時提前備有一些藥物,后來白居易也曾多次給他寄藥7。對柳宗元而言,親友因缺少醫藥而離世,自己又多年疾病纏身,心理和身體的雙重折磨更促使其開始學習醫書,并針對性的種植了一些藥用植物,寫詩記下種植過程。可以說,正是在這種需要醫藥而無法通過外部滿足所需的情況下,柳宗元才開始接觸醫術,服食藥物,其“種藥諸作,都因病而起,移栽是為求良藥”8。種藥既是起于疾病之痛,自然也是為治病之用。

以柳宗元元和四年(809)所作《種仙靈毗》一詩為例:

窮陋闕自養,癘氣劇囂煩。隆冬乏霜霰,日夕南風溫。杖藜下庭際,曳踵不及門。門有野田吏,慰我飄零魂。及言有靈藥,近在湘西原。服之不盈旬,蹩躠皆騰騫。笑抃前即吏,為我擢其根。蔚蔚遂充庭,英翹忽已繁。晨起自采曝,杵臼通夜喧。靈和理內藏,攻疾貴自源。壅覆逃積霧,伸舒委馀暄。奇功茍可征,寧復資蘭蓀。我聞畸人術,一氣中夜存。能令深深息,呼吸還歸跟。疏放固難效,且以藥餌論。痿者不忘起,窮者寧復言。神哉輔吾足,幸及兒女奔。9

南方瘴氣彌漫且氣候暑蒸濕寒,柳宗元至永州的第三年相繼患上多種疾病。結合上引元和四年(809)其所寫的幾封書信可以看出,這一年中相繼或同時出現脾胃功能減弱,感覺異常、視力記憶力衰退,腿腳腫脹難行等癥狀,結合當地的氣候情況推測柳宗元所患當是風濕痹癥。在當地人的推薦下開始服食仙靈毗,仙靈毗即淫羊藿,《神農本草經》中言此藥:“主陰痿絕傷,莖中痛,利小便,益氣力強志”10;《日華子本草》中說淫羊藿可治“筋骨攣急,四肢不任,老人昏耄,中年健忘”11等癥。現代醫學研究證明淫羊藿具有補腎陽、強筋骨、祛風濕的功效,對于柳宗元所患風濕痹癥,久病及腎等癥尤為適宜 12。雖然不清楚柳宗元是以何種方式何種藥方服用的,但效果確實很好,“服之不盈旬,蹩躠皆騰騫”。高興之下,“笑忭前即吏,為我擢其根。蔚蔚遂充庭,英翹忽已繁”。此后又親自采摘炮制,以作長期調養之用。

再如《種白蘘荷》一詩:

皿蟲化為癘,夷俗多所神。銜猜每臘毒,謀富不為仁。蔬果自遠至,杯酒盈肆陳。言甘中必苦,何用知其真。華潔事外飾,尤病中州人。錢刀恐賈害,饑至益逡巡。竄伏常戰栗,懷故逾悲辛。庶氏有嘉草,攻禬事久泯。炎帝垂靈編,言此殊足珍。崎嶇乃有得,托以全余身。1

白蘘荷又稱陽藿、陽藿姜等,有溫中理氣,祛風止痛,止咳平喘等功效2。依詩中所言柳宗元是在閱讀《神農本草經》時知道了白蘘荷,但種植并使用白蘘荷似乎是出于對南方盛行種蠱之術的恐懼。傳言中的南方無論是街上的蔬果還是店中的水酒,在作者眼中都帶有蠱術的身影,讓其難以放心。對于自己這種來自中州的非本土之人,更容易受到侵害。而這種對南方蠱術的恐懼也并非是柳宗元所獨有的,韓愈說“南方本多毒,北客恒懼侵”3;元稹送朋友去嶺南時特意囑咐說:“南方物候飲食,與北土異,其甚者,夷民喜聚蠱”4。唐代文人無論是否到過南方,其對南行之人多有諸般叮嚀,提醒注意到南方后的自我保護和養生,提防南方各種可以傷人性命的生物尤其重要5。而白蘘荷除以上功效外,也被用于治療“中蠱及瘧”,據葛洪《肘后備急方》:“又蘘荷葉,密著病患臥席下,其病患即自呼蠱主姓名也”6;陶弘景也認為“中蠱者服其汁,并臥其葉,即呼蠱主姓名。亦主諸溪毒、沙虱輩”7。東晉干寶《搜神記》還記載了關于白蘘荷治療中蠱的事例,稱“今世攻蠱,多用蘘荷根,往往驗”8。柳宗元擔心南方蠱毒危及自身,于古醫書中得知白蘘荷可防治,所以開始種植并服用白蘘荷。依前人方書中記載的方式服用白蘘荷后雖未必能防治南方蠱蟲之術,但對于治療其本身的氣血運行不暢及風濕類疾病卻有良好的效果。其馀所種木槲花9、白術等也都與風濕性疾病的治療有關,這些藥物的服用對身處南方濕寒之地身患風濕之癥的柳宗元必然會有所裨益。

親自種植藥材以備使用,或許也與元和四年(809)柳宗元痞疾嚴重時買到假藥的經歷有關。他在《辨伏神文》中記載了自己買到假藥還因此誤會醫者診治出錯的情況:

余病痞且悸,謁醫視之。曰:“惟伏神為宜。”明日,買諸市,烹而餌之,病加甚。召醫而尤其故,醫求觀其滓。曰:“吁!盡老芋也。彼鬻藥者欺子而獲售。子之懵也,而反尤于余,不以過乎?”10

藥材的質量關乎治病的效果,不良商賈以老芋代替茯苓,非但沒有療效反而加重了病情。然世人未必都能分清藥材的優良真假,“考之不良兮,求福得禍”。這一次買到假藥還誤會了醫者的經歷,使柳宗元深感憂慮。為避免再次發生這種情況,自己種植藥材以保證藥材的質量也就情有可原了。

柳宗元在痞疾嚴重時還曾學當地土人,嚼食檳榔治病。“仆自去年八月來,痞疾稍已。往時間一二日作,今一月乃二三作。用南人檳榔馀甘,破決壅隔大過,陰邪雖敗,已傷正氣。行則膝顫,坐則髀痹。”11柳宗元所患痞疾,在南方醫者看來,也是屬于瘴疾的一種。彼時醫家認為:“瘴病多嘔,蓋本由飲食傷脾而得之。亦炎方之疾,氣多上逆。故為嘔,為頭痛,為大便不通。”1而檳榔能降氣行水,是對癥之藥,唐初醫家甄權《藥性論》認為檳榔能“主宣利五臟六腑壅滯,破堅滿氣,下水腫,治心痛風血積聚”2。但因檳榔藥性大寒,不宜過量服用,陳嘉謨《本草蒙筌》中說:“檳榔,久服則損真氣,多服則瀉至高之氣,較諸枳殼、青皮,此尤甚也。夫何嶺南煙瘴之地,平居無病之人,朝夕如常猛噬?云:可辟除山嵐瘴氣之疾。習以成俗,至今為然。吾儒有仕于彼者,亦隨其俗而噬之,使一身沖和胃氣,竟常被其耗折矣。正所謂非徒無益而反害之,因習之弊,死而無悔者焉!”3當地人因氣候原因易染濕熱,且為辟除瘴氣而長期嚼食檳榔,故習以為常。柳宗元自到南方以來身體多病,本就不宜用藥過猛,加之服食檳榔或不得法,以至于雖然緩解了痞疾,卻傷了自身元氣,“行則膝顫,坐則髀痹”。不得已只能再用補益類藥物,“所欲者補氣豐血,強筋骨,輔心力,有與此宜者,更致數物。”上述白術、石斛、仙靈毗乃至靈壽木也都有這一方面的功效。

(二)鐘乳石與腳氣病的治療

如上文所述,柳宗元應該有豐富的鐘乳石服食經驗,但其服食鐘乳石的目的,筆者以為也同樣是為治病。

石鐘乳即鐘乳石,也稱鐘乳、公乳等,屬碳酸鹽類礦物,主成分為碳酸鈣,另含有多種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神農本草經》將其歸為上品靈藥,認為石鐘乳“味甘溫,主咳逆上氣,明目益精,安五藏,通百節,利九竅,下乳汁”4。隋唐時期因腳氣病多發,故醫家對腳氣病及其治療方式多有記載5,主治腳氣病的醫方中有很多需石鐘乳入藥。

以唐初著名醫者孫思邈《千金翼方》為例,是書卷一《腳弱疼冷第六十五》,即把石鐘乳列入治療腳氣病的常用藥材:

石斛 石鐘乳 殷孽 孔公孽 石硫黃 附子 豉 丹參 五加皮 竹瀝 大豆 天雄 側子 木防己 獨活 松節 牛膝6

又《千金翼方》卷二記載:“石鐘乳,味甘溫無毒。主欬逆上氣,明目益精,安五臟,通百節,利九竅,下乳汁。益氣補虛損。療腳弱疼冷,下焦腸竭,強陰。久服,延年益壽。”7卷十七中還錄有涉及石鐘乳的具體藥方《硫磺散》:

硫磺散 主腳弱大補面熱風虛方。

硫黃研? 鐘乳粉 防風各五兩 干姜一兩 白術 人參 蜀椒汗,去目及閉者 細辛 附子炮,去皮 天雄炮,去皮 茯苓 石斛 桂心 山茱萸各三分

上一十四味,搗篩為散,旦以熱酒服方寸匕,日三,加至二匕。8

孫思邈《備急千金方》一書中還列有八風散、石斛酒、鐘乳酒、黃耆酒等諸方,均是治療腳氣病且須石鐘乳入藥的常用醫方,茲不贅述。

另唐代著名醫家王燾所著《外臺秘要方》卷十九《腳氣痹攣方二首》,其中記有治療腳氣病的《千金石斛酒》方,也需要石鐘乳入藥:

石斛五兩 丹參五兩 防風二兩 側子四兩 桂心三兩 干姜三兩 羌活三兩 秦艽四兩 川芎三兩 杜仲四兩 薏苡仁一升,碎 五加根皮五兩 山茱萸四兩 橘皮三兩 椒三兩 黃芪三兩 白前三兩 茵芋三兩 當歸三兩 牛膝四兩 鐘乳八兩

上二十一味切。將鐘乳搗碎,別絹袋盛,系于大藥袋內,以清酒四斗漬三日,初服三合,日再,稍稍加之,以知為度。忌豬肉、冷水、生蔥。1

所以石鐘乳確是治療腳氣病的藥物,柳宗元是在明晰其藥用功效的前提下才進行服用。在其《與崔饒州論石鐘乳書》中提到:“故君子慎焉,取其色之美,而不必唯土之信,以求其至精”2,勸說崔簡不可隨意服用。其所論正與當時醫家的意見相合,在當時醫家的眼中,鐘乳石也確實如柳宗元所言不可隨意服用,需注意其品質,孫思邈認為:“其乳石必須土地清白光潤,羅紋鳥翮一切皆成,乃可入服。其非土地者,慎勿服之,多皆殺人,甚于鴆毒”3;王燾《外臺秘要方》引中書侍郎薛曜所言:“謹按:鐘乳,第一始興,其次廣、連、澧、朗、柳等州者,雖厚而光潤可愛,餌之并佳,今硤州、清溪、房州三澗出者,惡《本草》作‘亞’于始興,自馀非其土地,不可輕服”4。

上引孫思邈所著《千金翼方》《備急千金方》,王燾所著《外臺秘要方》均成書于柳宗元之前。對于到南方之前深懷對南方疾病的恐懼,到南方后又疾病纏身的柳宗元而言,既然為自學醫術曾讀過《神農本草經》,那么對此二人著作中關于南方疾病尤其是腳氣病的記載也極可能有所了解。尤其是王燾所著《外臺秘要方》,據其所言是“以婚姻之故,貶守房陵,量移大寧郡,提攜江上,冒犯蒸暑,自南徂北,既僻且陋,染瘴嬰疴,十有六七,死生契闊,不可問天,賴有經方,僅得存者,神功妙用,固難稱述,遂發憤刊削,庶幾一隅”5。可以說這本書就是因應對南方疾病而起,兩人又有著相近的南貶經歷,柳宗元無論是想要做些應付南方疾病的準備還是治療此后的自身疾病,都可能會接觸到這本書。而從上引柳宗元買到假藥的經歷可知其生病后會求助于當地醫者,醫者依其病情開出包括石鐘乳的藥方也屬正常。另外,柳宗元與同時被貶的劉禹錫也一直保持著聯系,劉氏通曉醫術并編有《傳信方》,在知道柳宗元的病情后向其推薦相關藥方也是極有可能的。

從上述內容可以看出,柳宗元所種植并服食的藥物種類雖然不多,卻都對其自身所患疾病有治療或緩解之效;而其所作《零陵郡復乳穴記》及其他種藥諸詩作也都是在元和三年(808)或之后的時間,與其患病的時間基本重合。因此可以確定:無論是柳宗元“守閑事服餌,采術東山阿”6,還是與友人書信中多次提到的服食石鐘乳,均是為治療自身疾病、適應當地風土而按方服用,考慮到柳宗元還種植了石斛、白術等藥用植物,其所使用的可能就是上述幾種方藥中的一種或是其加減方。服藥目的也是為治病救身,緩解病痛,與道家為求長生所進行的服餌之術不同。和柳宗元情況相似的還有同樣曾被南貶多年的韓愈,韓愈晚年為腳氣病所苦,其所服用的藥物中就包含硫磺,服食的目的當也是為治療自身疾病7。這樣柳宗元為什么到了永州后種植并服用藥物的行為也就有了更為合理的解釋,為治病而非是為了長生而服藥也與其對道家長生之術一貫的態度相符合。也正因如此,柳宗元在元和四年(809)即已經病情嚴重的情況下,又堅持了十馀年。

三、結語

柳宗元在改革失敗后被貶南方,本就心情失落又連遭親朋故舊相繼離世的噩耗,心境長期以來就比較低落。加之南方冬季濕寒,夏季炎熱,水土不服,柳宗元患上了嚴重的風濕痹癥。難以忍受的身體痛楚與當地缺醫少藥的現實促使其關注醫藥,自己種植白蘘荷、木槲花、白術等藥用植物,加上當地盛產石鐘乳,可就地取材配制相應藥物治療自身。因此,柳宗元是因病而服食包括石鐘乳在內的各類藥物,而不是因服藥而致病,其服藥之事也與道家為求長生而服食丹藥不同。正是由于柳宗元的積極治療,才不至于短期內因病而死。而確認這一點,對于研究柳宗元對道教服食長生的態度及其被貶永州、柳州時的心境至關重要。

但正如《外臺秘要方》中指出:“一瘥以后,又不可久立蒸濕等地,多飲酒食面,心情憂憒,亦使發動”,如不加注意,腳氣病即使治好也會復發。柳宗元從元和元年被貶永州至元和十四年因病亡故,僅在永和十年短期回到北方,很快便又被調到更南的柳州,始終不能離開南方暑蒸之地,心中自然是時常憂憤難平。所謂“子厚楚地多騷怨,永州十載望長安”1,是柳宗元十馀年南方生活中的真實心境。在這種精神與現實的雙重折磨之下,此后的數年間各種疾病又多次復發,或是舊病未好,又添新病,直到元和十四年(819)十一月不治而亡。

責任編輯:黃萬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一级毛片在线|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66| 日韩毛片在线视频| 日韩无码黄色| 五月天综合网亚洲综合天堂网| 亚洲三级成人| 亚洲精品欧美日韩在线| 毛片免费视频| 成人福利在线免费观看| 日韩在线播放中文字幕| 高清免费毛片| 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久久| 日韩欧美国产综合| 日韩黄色精品| 久久精品一卡日本电影| 毛片免费在线| 欧美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 国产一级毛片网站| 日本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色婷婷狠狠干|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在线精品| 亚洲一级毛片在线播放| 国产无码精品在线播放 | 欧美在线视频不卡第一页| 国产精品自拍露脸视频| 久久国产精品影院| 免费毛片a| 国产在线观看人成激情视频| 日韩人妻精品一区| 亚洲综合18p| 视频一区亚洲| 国产欧美日韩免费| 成色7777精品在线| 午夜电影在线观看国产1区|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 中文字幕1区2区| 免费人成网站在线高清| 99精品国产高清一区二区| 色丁丁毛片在线观看| 色精品视频| 免费在线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精品偷拍一区二区| 凹凸精品免费精品视频| 午夜性爽视频男人的天堂| 国产黑丝一区| vvvv98国产成人综合青青| 国产丝袜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下载| 久久久国产精品无码专区| 色窝窝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天堂啪啪| 99久久精品免费观看国产| 中国一级特黄视频| 韩国v欧美v亚洲v日本v| 91久久国产综合精品| 国产精品内射视频| 精品亚洲麻豆1区2区3区| 国产伦片中文免费观看| 国产欧美精品午夜在线播放| 黄色成年视频| 99这里只有精品6| 91免费观看视频| 免费观看成人久久网免费观看| 久久毛片网|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精品蕉| 99热精品久久| 亚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 P尤物久久99国产综合精品| 国产亚洲精品自在久久不卡| 91青青草视频| 秋霞国产在线| 国产无码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天堂久久久| 亚洲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日韩v| 国产美女91呻吟求| 欧美丝袜高跟鞋一区二区| 黑色丝袜高跟国产在线91| 国产小视频在线高清播放| 高清欧美性猛交XXXX黑人猛交 | 日韩色图在线观看| 日韩在线永久免费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