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穎超

下樓就能吃飯、購物、健身……家住鄞州區金橋水岸社區的黃女士的基本生活需求在家門口便能得到滿足。這份便利得益于金橋水岸鄰里中心打造的“15分鐘商貿便民生活圈”。該鄰里中心面積達1.1萬平方米,涵蓋金融服務、超市便利、餐飲、休閑健身、美容美體、兒童及教育培訓、社區服務、零售、社區養老等業態,還提供修鎖換鎖、配鑰匙、修鞋、打氣筒借用、縫補熨燙等服務,極大方便了社區居民的日常生活。
據了解,目前寧波已建成面向社區居民的“15分鐘商貿便民生活圈”23個,累計布局品牌連鎖便利店183家,早餐店168家,維修點111個,生鮮店96家,綜合超市60家,其他店鋪3600多個,服務社區居民146.3萬人,還培育了寧波攸品、鄞州城投、優享家等一批新型社區商業品牌運營商。
謀劃靠前“小圈子”解決大消費
“15分鐘商貿便民生活圈”是以社區居民為服務對象,服務半徑為步行15分鐘左右的范圍內,以滿足居民日常生活基本消費和品質消費等為目標,以多業態集聚形成的社區商圈,既能滿足社區居民一日三餐、生活必需品、家庭生活服務等基本消費需求,也可滿足居民休閑、健康、社交、娛樂、購物等個性化、多樣化、特色化的更高層次消費需求。
近年來,寧波將“15分鐘商貿便民服務圈”建設作為提升商貿便民惠民水平的重要載體,結合老舊小區改造和未來社區建設,著力完善群眾反映的最急需、最短缺的社區商業業態,實現居民出門5分鐘可達便利店、早餐店,10分鐘可達菜市場,15分鐘可達購物中心、超市,讓居民“足不出圈”享受優質商貿便民服務。
2019年4月,寧波將“15分鐘商貿便民服務圈”建設列為市重點改革任務之一,并在海曙區鼓樓街道、江北區白楊社區和余姚市醬園街社區開展試點工作。根據試點經驗,寧波逐步完善試點方案,提煉出“15分鐘商貿便民服務圈”的概念、邊界范圍和建設路徑等,形成了《寧波市十五分鐘商貿便民服務圈建設1.0標準》。
2020年,寧波又將“15分鐘商貿便民服務圈”作為重要項目列入全市國際消費城市建設、夜間經濟發展的工作內容,并先后出臺《寧波市十五分鐘商貿便民服務圈建設實施方案》《寧波市十五分鐘商貿便民服務圈建設運營管理辦法(試行)》,逐步形成了《寧波市十五分鐘商貿便民服務圈建設2.0標準》。
為豐富“15分鐘商貿便民服務圈”業態,寧波以“市場(業態)+公共服務”為規劃引領,立足購物、服務、休閑、健身、文化、社交等功能需求,使社區商業不僅能滿足早餐、理發、藥品、生鮮、花店、24小時便利店等日常生活需求,還能提供快遞收發、再生資源回收、家政服務、衣物縫補、維修等公共服務,逐步完善界定服務圈的邊界范圍及商業業態配比要求。
便民當下23個“小圈子”各放異彩
在推進“15分鐘商貿便民服務圈”建設過程中,寧波根據新老社區的現狀、規模及定位,按照“5分鐘、10分鐘、15分鐘”的服務半徑,分類推進鄰里社區、鄰里中心和鄰里街區三種模式。其中,老城區生活圈以建設鄰里社區為主,在充分利用公共區塊的基礎上,加大現有商業網點的集聚度,補充完善缺位業態,尤其是與居民生活緊密的業態業種;新城區生活圈以鄰里中心、鄰里街區建設為主,全面考慮社區用地規模、周邊商業狀況、不同輻射半徑范圍內的人口數量等因素,利用底層商業,實現臨街式社區網點分布,提升社區商業服務品質。目前,全市已建成鄰里中心6個、鄰里街區11個、鄰里社區6個,初步形成一批不同模式的“樣板”。
同時,遵循因地制宜原則,寧波還探索形成街道、國企、民企等三大類“15分鐘商貿便民服務圈”運營主體,并培育了一批新型社區商業品牌運營商。

余姚醬園街社區以鳳山街道為建設主體,以社區為主要抓手,對原有商業網點進行適應性調整,形成了沿街式、多點式的業態配置。鳳山街道將品牌連鎖便利店納入“15分鐘商貿便民服務圈”建設,鼓勵發展連鎖式社區服務門店,引導企業開展送貨上門、送餐上門、修理上門的“三上門”服務,開拓了“社區+商圈”的志愿者服務模式,進一步完善了網點配置,定時定點在志愿服務站提供便民志愿服務,打通社區消費“最后一公里”。
國有企業南洋小城開發有限公司立足“大組團、大社區”功能定位,以社區、小區為紐帶,在摸清原有商業業態的基礎上,按照統一產權、統一招商、統一經營原則補充選配業態,在街區設立便民服務中心,提供志愿服務、社區咨詢等各項服務,并通過房租及物業費減免的政策激勵,鼓勵商戶增設維修和家政服務等,著力打造網點集聚、功能匹配、業態齊全、價格優惠、品質優良的“一站式”服務圈。
民營企業寧波攸品鄰里商業公司打造的U-PARK商業公園,在完善基本功能需求的基礎上,結合居民群體、周邊消費群體特點,引入個性化商業業態,推動生活圈由單一商業功能向文化社交功能拓展。攸品公司根據周邊寧波財經學院大學生與12個小區的親子客群定位,以“公園”為概念打造開放型主題社區商業,建設了適合社區的“攸師傅維修管家”、兒童教育、社區書房等創新業態。同時,為使周邊社區居民快捷出入商業廣場,攸品公司自籌資金在周邊河道架設便捷橋方便居民通行。
規劃未來50個“小圈子”靜待建成
“15分鐘商貿便民服務圈”的建設,為寧波社區商業發展布局再完善、商貿便民發展模式再創新、社區服務發展品質再提檔奠定了基礎。10月11日,寧波入選全國首批30個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試點地區,為浙江省唯一。根據商務部等12個部門聯合出臺的《關于推進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到2025年,寧波將建設一批布局合理、業態齊全、功能完善、智慧便捷、規范有序、服務優質、商居和諧的城市便民生活圈,給市民的衣食住行劃定舒適的半徑。“我們計劃用5年時間,每年建成10個社區商業設施布局合理、業態齊全、功能完善、規范有序、服務優質、商居和諧的‘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寧波市商務局流通發展處相關負責人說。
具體來說,寧波將把“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內容納入國土空間規劃和社區商業發展相關規劃,一方面結合新居住區建設、未來社區建設等,在土地出讓時引導地塊商業空間相對獨立設置,優化社區商業空間布局,強化社區商業集聚性,另一方面,邀請專業商業運營管理公司,梳理各居住區周邊商業發展基礎、人口年齡構成、居民消費習慣等,確定生活圈的商業品類、商業面積和形態模式。
為完善商業業態設施,推動商業提檔升級,寧波將在新建社區及未來社區統一管理、統一招商、統一運營,以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的模式,建設包含早餐店、理發店、菜市場、藥店、再生資源回收柜、24小時便利店等基本生活業態的“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在老舊社區盤活分散的社區空間資源,利用周邊空置或過剩的農貿市場、舊廠房、閑置倉庫等,配置嵌入式居家養老、幼兒托管等生活設施。
下一步,寧波將充分發揮商務部門對商業網點、設施的行業指導作用,以集中建設團組式社區商業中心和合理配置便利型商業網點為吸引點,引進并培育專業運管團隊。匯聚社區服務機構網點、駐區單位、社區商業運營商等各類資源,利用寧波市社區商業品牌庫,通過業務指導、稅收減免、租金補貼等方式支持運營企業在約定框架內,豐富業態,引入品牌連鎖經營企業;支持企業在社區養老、撫幼、醫療、家政、保潔等方面加大運營投入,探索公共服務的長期有效運營模式。
“建成后的‘一刻鐘便民生活圈’不僅能滿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還能提供家政服務、維修等公共服務,將成為促進形成強大內需市場、服務保障民生、推動便利消費的重要平臺和載體。”寧波市商務局流通發展處相關負責人表示。
責任編輯:謝 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