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文
老年大學質量文化是指以教學質量為核心的價值觀念、意識信念、思維方式、道德規范、規章制度及行為方式的總和。它是一種內隱的文化,通過潛移默化的方式引導全校教職員工的思想和行為,從而產生對質量目標、質量觀念、質量標準和質量行為的認同感和使命感。重視老年大學質量文化建設,源于教學質量是老年教育的永恒主題。如何加強質量文化建設,成為當前老年大學改革與建設的重要內容。
質量文化建設需要思想引領。必須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圍繞“康樂、有為”目標任務,以學員為中心、教師為主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老年教育方針,這是質量文化建設的根。同時,要充分認識質量文化建設是切實提高老年大學對老年人培養目標達成度、社會適應度、質保有效度和結果滿意度的重要手段,要將質量文化建設與保障學員權益、維護學員利益、促進教育教學能力、提高管理服務水平緊密結合,從上到下都樹立質量文化建設的意識,從思想上對質量文化建設高看一眼,行動上多支持一點,讓質量文化建設深入人心,成為師生員工內在要求和自覺行動。
質量文化建設需要制度規范。俗話說:“沒
有規矩,不成方圓。”學校要依法完善和健全質量管理過程的一系列規章制度,包括質量方針、質量政策、質量規范和質量標準。要使這些規章制度具有明顯的規范性、強制性和穩定性,成為學校全體成員必須遵循的行為準則。
質量文化建設需要行動落實。要樹立“質量建設,人人有責”的主體意識,形成全員廣泛參與的濃厚氛圍。只有大家都樹立質量意識,明確了質量追求,執行了質量標準,質量文化建設才會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質量文化建設需要重點突出。一是突出重點部門。即明確相關職能部門如教務處、教研室、組宣處等在質量文化建設中的職責。二是突出重點人群。就是要充分調動廣大教師和學員參與質量文化建設的主動性、積極性。奉獻在教書育人第一線的廣大教師無疑是質量文化建設的主力軍,其質量意識、質量追求將直接影響質量文化建設的成效;而廣大學員既是質量文化建設的參與者,更是受益者,喚醒他們的質量意識,提升他們的質量標準,激發他們的質量追求,既能滿足學校質量文化建設的要求,更能彰顯質量文化建設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