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元好問
故人重分攜,臨流駐歸駕。乾坤展清眺,萬景若相借。北風三日雪,太素秉元化。九山郁崢嶸,了不受陵跨。寒波淡淡起,白鳥悠悠下。懷歸人自急,物態本閑暇。壺觴負吟嘯,塵土足悲咤?;厥淄ぶ腥?,平林澹如畫。
(原文據上海辭書出版社1994年版《元明清詩鑒賞辭典》)
【譯文】
朋友珍惜這臨別的時節,到水邊我停下回家的車駕。天地清朗拓寬我遠眺的視野,自然萬物與人親如一家。北風吹起,連下了三日大雪,大自然造化神工,主宰著事物變化。九大山郁郁蔥蔥高峻崢嶸,絲毫不因風雪的欺凌踐踏而變色。潁水上的清波被掀起淡淡漣漪,潔白的鷗鳥悠悠而下。想著回家的游人,自然是心緒焦急,事物固有的情態,原本是悠然閑暇。舉杯痛飲,徒然地辜負了臨別吟唱詩歌的心情,前路的滾滾黃塵,真足以讓人忐忑感嘆。然而,回頭遙看亭中的友人,卻見那一片平林恬淡如畫,讓人心曠神怡。
【簡析】
元好問在金哀宗正大元年(1224年)五月應詞科合格,權國史院編修,正大二年(1225年)夏,他辭官歸登封,后由登封赴昆陽、陽翟,臨行,友人在潁亭為他送行,元好問寫下這首詩留別?!肮嗜酥胤謹y,臨流駐歸駕”,首兩句點明別離的主題,奠定了整首詩依依惜別的情感氛圍?!扒ふ骨逄?,萬景若相借”,兩句宕開筆墨,高天遠地令人眼界大為開闊,“展”“借”二字下得巧妙,給人以偉麗雄奇之感。“北風三日雪,太素秉元化”,兩句進而表明秋去冬來、風霜雪雨乃是大自然的正常演化,感悟到凡事都有定數,由此來開解朋友并寬慰自己,暗喻生死窮通皆有定、悲歡離合總難免,心境已漸漸從離別的傷懷中解脫出來?!熬派接魨槑V,了不受陵跨”,轉而描繪了一幅清剛雄健、格調高遠的圖畫,使遠歸和送別之人心胸都為之一廓?!昂ǖ?,白鳥悠悠下”,則從上句雄健的氣勢轉為舒緩柔和?!皯褮w人自急,物態本閑暇”,兩句從看似平和的心底又再次翻動波瀾,用大自然的終古如斯與生生不息來反襯自身歸心似箭的躁急心態,隱然流露出自愧不如之意?!皦赜x負吟嘯,塵土足悲咤”,悲從中來,仰天長嘆:在俗世塵土中汲汲奔走,孜孜以求所謂“功名”,不僅辜負了飲酒賦詩,而且著實令人悲嘆。“回首亭中人,平林澹如畫”,末句回到長亭相送、終有一別的主題,馬車漸行漸遠,回望朋友們逐漸消逝的身影,卻看到一幅澹遠清雋、開闊平靜的水墨畫。王國維《人間詞話》曾以元好問的“寒波淡淡起,白鳥悠悠下”為例來說明詩歌的“無我之境”。王國維一語中的,本詩的主題與其說是寫惜別留戀,還不如說表現了消解離情、冥合物我、追求心靈自由的無我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