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蒙古自治區教學研究室 張 揚
為推動我區中小學教育事業健康發展,展示我區青年教師教學風貌,促進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和教學能力的提升,2021年7月3日至6日,內蒙古自治區第二屆中小學青年教師教學技能比賽在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學舉行。
比賽設五個組別,來自各盟市和駐呼高校附屬學校的13支代表隊156名選手參加了比賽。參賽內容包括學科教學設計、課堂無生展示和粉筆字三個部分。大賽評委對每位選手上交的十個教學設計逐一進行評審、合議和打分,并通過課堂教學展示和說課兩個環節進一步評定教學設計的落實情況。粉筆字由選手根據抽取內容單獨展示,專業評委現場亮分。比賽通過以上三項內容,綜合考查了每位參賽選手的教學基本功和教學實施綜合能力。在本屆大賽中,我區青年教師既展示出了教學風采,也凸顯了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下是筆者對本屆大賽反映出的教學情況的總體反思。
在教學設計中,大多數的青年教師能夠滲透學科教學理念,并力圖將其落實到教學實踐中。例如:體現“教—學—評”一體化的評價理念,推動以評促學、以評促教。再如:單元整體設計理念在本屆大賽中體現明顯,改變了以往按課時、按課型的碎片式設計。在這一理念的引領下,教師基于單元主題,統整教學內容,使之結構化,并在單元目標下,設計層層遞進,不斷深化課時活動。這種理念的實施,促進了學生對單元主題整體化的認知,也是保證深度學習的重要途徑。
首先,教師們能夠清晰地認識到設置教學目標的依據是課程標準,并能按照課程標準中的相關分級標準和內容標準進行細化,改變了以往僅僅基于教材、基于教學經驗的教學設計思路。
其次,關注教學始于目標,終于目標,在教學過程中不斷通過監控目標的落實情況,來調控教與學,力圖保證目標的有效達成。
在教學設計和實施過程中,教師不再憑“想當然”,而是著眼于學生學情、學生個體差異設計活動和問題。在關注學生已經具備的經驗和知識的基礎上,尤其關注了如何在教學中解決學情中存在的困難,突顯了學生才是學習主體的理念。
學生學習知識的過程也是思維發展的過程,因此,在學習學科知識的同時,引導學生學會多角度看待事物,有理有據,有條理地表達觀點,逐步形成問題意識和邏輯思維能力,是每個學科肩負的任務。在本屆大賽中,老師們特別關注到了問題設置的層次,不斷推動學生的思維深入,同時,通過設置一些開放性的問題,提升了學生思維的廣度。這些設計,都說明教師的教學關注點更加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更加多元化。
研讀和分析教材是教師開展有效教學設計的邏輯起點,更是挖掘教材背后育人價值的途徑。在本屆大賽中,深入分析教材成為教師設計教學的基點,并力爭將知識、文化和情感進行整合,實現課程的育人價值。
在大賽中,我們欣喜地看到了青年教師的不斷進步、成長,但也發現了一些問題。
首先,目標敘寫不規范。目標主體不清,仍然以教師為主體而不是以學生為主體進行敘寫,如:“培養學生……”“讓學生……”等表述仍大量存在,這樣的知識依舊是“教會”的而不是“學會”的。
其次,對目標進行割裂式陳述。例如:有的老師將三維目標的“三維”分割而列;有的老師將學科核心素養要素分條而列。筆者認為,目標分割陳述容易導致教學中的內容碎片化,也容易出現教師將方法、情感等內容“標簽化”,不利于知識的融合和整體性學習。
最后,目標設定不科學,不易達成。有些教師的課時目標設定過大、過虛。例如:“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發展學生的思辨能力”等表述,都不具體、不易操作、不易檢測,導致目標無法落實,無法達成,最終成為無效目標。
這方面的問題主要表現為:同一層次活動反復出現,雖然形式變了,但知識層次沒變,總在原地打轉,無法推動學生認知的提升;活動之間關聯度不高,有些只是活動的堆砌,導致學生很難在頭腦中形成對知識的整體認知,難以形成知識網絡;利用新知識解決真實問題的實踐性活動偏少,導致學生對知識的遷移、運用和創新不足。
這主要表現為:教師的設計理念和實施過程存在“兩層皮”現象,設計理念很高大上,但在實施過程中卻與理念關聯不大,理念形同擺設,沒有真正落地;教師過分關注預設,實施中按程序走流程,形同表演“劇本”;教師牽引課堂痕跡嚴重,占有課堂話語主導權,無法真正實現以學生為中心。
在大賽中,有些老師忽略板書設計或是板書設計過于簡單,缺乏與教學內容、教學課件的有機結合,預設多,生成少,板書在教學中的動態生成,提綱挈領作用沒有體現;板書書寫不規范,不準確現象時有出現,例如:語文學科在文字和標點符號的使用中、數學學科在作圖過程中存在不規范、不準確的現象;課堂授課語言(包括語音、語調、語速等)在準確性、自然性和適切性方面需進一步加強;未能準確定位教學課件的輔助作用,課件捆綁教學,甚至成為主導,本末倒置。
教師要充分依據核心素養與學科的重要觀念、主題和任務,精選和設計課程內容,增強內容與育人目標的聯系,優化內容組織形式。廣大教師不僅要注重理論學習,更要研究落實理論的可操作路徑,充分利用好課堂這個主陣地,將學科理念落到實處。
只有把每節課都上好,才能有高質量的教學。因此,在日常教學中,從目標到活動,從活動到評價,都要科學設計。要注重在教學中不斷反思,根據學生學情、教學實情尋求解決辦法,改進教學方法,不斷提升教學質量。
在教學實施中真正體現以學生為主體,關注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要真正從學生已知經驗出發設計教學,在課堂中給予學生更多的自主思考、自主探究的時間和空間,確保絕大多數學生的學習權利。
良好的教學基本功是保證教師教學技能持續發展的源泉。廣大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應把提高教學基本功作為日常教學的一部分,不斷改善和提升,使之成為邁向優秀教師的助推器。
本屆大賽,展示出了我區青年教師的教學實力,也讓人們看到了近幾年我區基礎教育教學質量的快速提升,同時,也發現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希望青年教師們能從問題出發,扎根課堂,不斷反思,不斷改進,提升教學能力。心存努力的光芒,必會有成功的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