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權,馮 起,徐 航,趙中赫,郝維勛,李慶春,英曉宇
(1.高效清潔燃煤電站鍋爐國家重點實驗室,哈爾濱 150046;2. 哈爾濱鍋爐廠有限責任公司,哈爾濱 150046)
提高超超臨界燃煤電站機組的參數,可以提高燃料熱效率、降低煤耗和減少CO2排放,在節能減排、環境保護方面意義重大,是煤炭資源能夠高效清潔利用的重要方式和手段[1-2]。先進、發達國家均制定了一系列的研究計劃,致力于提高燃煤電廠的燃料利用效率,包括中國的650 ℃計劃、歐盟的700 ℃計劃和美國的760 ℃計劃等,均把更高參數發電機組作為發展方向。更高參數機組的發展,面臨的重點、難點問題是高溫性能優越材料的研發和利用,要求材料在運行溫度下具有良好的強度、蠕變性能和組織穩定性。Ni47Cr23Fe23W7鋼以其良好的性能和相對鎳基合金較低的價格,是作為高參數鍋爐集箱和管道的熱門候選材料,該材料是由日本某公司于1986年研制成功的Fe-Ni基合金,主要成分是Ni、Fe、Cr、W,并添加了C、Ti、Nb、B等合金元素,能夠形成細小碳化物,起到強化作用,主要依靠W的固溶強化,B的間隙固溶強化和Nb、V形成納米級MX相的析出強化[3]。國內目前尚無該材料在650 ℃參數下的試驗或運行數據。此文通過研究Ni47Cr23Fe23W7大口徑管在650 ℃參數下的長時組織穩定性,為650 ℃參數鍋爐的選材提供數據支撐。
試驗所用Ni47Cr23Fe23W7大口徑無縫鋼管是由日本某鋼廠生產制造。采用德國ELTRA GmbH公司生產的CS800型碳硫分析儀材料的碳和硫的成分含量進行定量分析;采用力可公司生產的TC500型氧氮測定儀對材料的氧和氮的含量進行定量分析;其他成分采用Thermo ELECTRON CORPORATION生產的IRIS Intrepid II XSP型電感耦合等離子體原子發射光譜儀(ICP)和德國斯派克公司生產的M8型光電直讀式光譜儀進行定量檢測。該材料的實測化學成分見表1。

表1 化學成分 Table 1 Chemical compositions 單位:%
對原材料大口徑無縫鋼管進行取樣,截取15 mm×15 mm×200 mm的條狀試樣,以便于熱處理和后續的試樣加工。在高溫時效熱處理爐內分別進行650 ℃溫度下1 000 h、3 000 h、5 000 h、8 000 h和10 000 h的時效處理。時效處理后,對各不同時長時效處理的試樣分別制取金相試樣,經過粗磨、細磨和拋光,采用50%鹽酸酒精溶液侵蝕后,進行金相組織觀察,如圖1所示。從金相組織可以看出,時效后鋼管的金相組織穩定,金相組織為單一奧氏體組織,晶粒未發生變形或粗化,時效時間達到5 000 h以上后,逐漸在晶界和晶粒內部出現少量析出相,并且析出相尺寸較小,時效時間繼續延長后,析出相數量緩慢增加。

圖1 不同時效時間后的金相組織Fig.1 Metallographic structure after different aging time
為更好的觀察析出相的形貌和分析析出相的成分,對制備完成的金相試樣進行掃描電鏡觀察及能譜分析。采用Apollo 300型熱場發射掃描電子顯微鏡及配套的Quantex型能譜儀分別對不同時間時效后的試樣進行SEM觀察。形貌如圖2所示,隨著時效時間的延長,晶界及晶粒內部均開始產生顆粒狀或短棒狀析出相,并且析出相逐漸增多、長大。顆粒狀析出相沿晶界和晶粒內部彌散分布,短棒狀析出相在晶內彌散分布。

圖2 不同時效時間后的SEM形貌Fig.2 SEM morphology after different aging time
對時效10 000 h試樣的顆粒狀和短棒狀析出相進行能譜分析,如圖3、圖4所示,與基體成分相比, 顆粒狀析出相的Cr、W和C含量急劇升高,Fe、 Ni 含量大幅度降低,短棒狀析出相的C含量很低。

圖3 時效10 000 h試樣顆粒狀析出相能譜Fig.3 EDS of granular precipitates after aging 10 000 h

圖4 時效10 000 h試樣短棒狀析出相能譜Fig.4 EDS of short rod-like precipitates after aging 10 000 h
650 ℃長時時效試驗表明,Ni47Cr23Fe23W7材料的高溫性能良好、組織穩定。時效10 000 h后,晶內和晶界有一定量的析出相,析出相緩慢長大,呈顆粒狀和短棒狀,光學顯微鏡觀察析出相并不明顯,與基體之間未見裂紋萌生,呈彌散狀分布,對基體起到很好的強化作用。根據析出相的形貌和能譜分析結果判斷,顆粒狀析出相主要是碳化物M23C6和MC,短棒狀析出相主要在晶內較多,該析出相富含W、Cr,含有一定量的Fe,該析出相主要是Laves相(Fe2W),Laves相是一種密排立方或六方結構的金屬間化合物,是長時時效后的主要析出相[4],且經過10 000 h時效后未發生明顯粗化,說明該材料在650 ℃具有優異的長時組織穩定性。
根據Ni47Cr23Fe23W7在650 ℃溫度下長時時效后的組織變化,利用組織轉變動力學研究中常用的約翰遜-邁爾(JMAK)方程[4]對相變進行程度進行推導。JMAK方程如下:
X=1-exp(-ktn)
式中:X表示組織轉變的進行程度;t表示組織轉變發生的持續時間;k是與溫度有關的系數;n是與形核和長大方式有關的Avrami指數。Ni47Cr23Fe23W7材料的Avrami指數n=0.81。在650 ℃溫度下,時效10 000 h后,實測的組織轉變進行程度X≈0.005 228,根據JMAK方程對已知數據進行代入,如下:
0.005 228=1-exp(-k·10 0000.81)
經計算,650 ℃溫度下的k≈3.02×10-6。
根據JMAK方程X=1-exp(-3.02×10-6·t0.81),繪制Ni47Cr23Fe23W7在650 ℃下組織轉變程度隨時效時間變化的曲線,如圖5所示。

圖5 組織轉變程度隨時間變化曲線Fig.5 Change curve of tissue transformation degree with time
當組織轉變進行程度達到5%時,認為該組織已經開始粗化,即:
5%=1- exp(-3.02×10-6·t0.81)
經計算,t≈166 835 h,即Ni47Cr23Fe23W7鋼管在650 ℃溫度下,預計需要16.7萬小時后組織才開始發生明顯粗化,具有優異的組織穩定性。雖然析出的Laves相隨著時間逐漸長大,但長大速度極慢。
鍋爐設計壽命一般為30年,按每臺機組年平均發電時間約5 000 h計算,強化相開始發生粗化的時間應在15萬小時以上,才能滿足設計壽命要求。根據JMAK方程推算的Ni47Cr23Fe23W7在650 ℃溫度下組織開始發生粗化的時間約為16.7萬小時,能夠滿足使用要求。鑒于在650 ℃溫度下優異的組織穩定性,Ni47Cr23Fe23W7鋼管可作為650 ℃超超臨界機組鍋爐集箱和管道的候選材料。
1) 在650 ℃下,Ni47Cr23Fe23W7的組織預計開始發生粗化的時間約為16.7萬小時,具有優異的組織穩定性。
2) 在高溫力學性能滿足使用要求的條件下,Ni47Cr23Fe23W7鋼管的高溫組織穩定性滿足650 ℃超超臨界機組鍋爐集箱和管道候選材料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