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夫妻哨所是一些部隊根據實際執勤巡邏任務的特殊需要,經過上級有關部門嚴格審核、批準設立的非建制哨所。“夫”大多是服役多年的士官,“妻”是來隊軍嫂,人稱“半個哨兵”。他們組成的“夫妻哨所”擔負著巡視、檢查、維護等執勤任務,成為軍營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夫妻哨所”雖然是在我軍條令條例中找不到的名稱,但多年來一直在部隊建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燕山深處有幾排簡易營房,這是空軍某部遠離連隊的一處哨點。四級軍士長董積寶一家三口住在這里,夫妻倆擔負著維護營院、巡查線路、檢修戰備設施等任務,被官兵稱為“夫妻哨”。
2018年秋季,駐守哨位的戰士即將退役,連長問董積寶愿不愿意去守哨,可以帶上家人。董積寶打電話征詢妻子徐現霞的意見,著重描述了一番哨所的艱苦。沒想到,話未說完,妻子就一口應了下來。
2018年10月7日,徐現霞辭去山東日照一家公司的財務工作,帶著不滿半歲的女兒踏上了北上的列車。盡管做好了心理準備,但當連隊接站的車輛載著母女倆穿過繁華的北京市區,一直開到燕山深處的哨所營院門口時,徐現霞才真正弄清楚自己即將面對的生活環境:20世紀50年代的舊瓦房孤零零地坐落在山前,廚房簡陋、旱廁側立、荒草遍野……即便如此,徐現霞還是有點高興——一家人終于團聚了。
抵達哨所的第二天,夫妻倆就著手徹底整飭營院:修補圍墻、清除雜草、整修戰備設施。“夫妻哨”分工明確:“哨長”董積寶負責哨所全面建設,“副哨長”徐現霞負責哨所一日三餐、監管“哨兵”女兒,并協助“哨長”開展工作。他們嚴格執行部隊作息制度,按照戰備要求制訂工作計劃,每天堅持按時向連隊請示匯報工作。
對哨所管轄的數十公里通信線路和上百處戰備設施,除了每周2次的定期巡查外,還要定期檢修維護。途經jmqhbD67XDXA/WrCHIBtqw==村鎮的線纜要防止人為破壞,一有時間夫妻倆就到線路附近提醒人員注意保護通信設施,并主動與村鎮建立聯系機制,誰家要在線路附近破土動工,村委會都會先給哨所打電話,通信事故明顯減少。
2021年7月25日,連續降雨沖斷了從河底穿過的線纜。接到搶修命令后,董積寶立即冒雨沖向河堤排查故障。河水湍急,難以立足,董積寶幾次試圖探查故障點都沒有成功。通信恢復迫在眉睫,他當機立斷,立線桿架空布設光纜。連隊戰友及時趕來增援,終于在次日凌晨3點順利完成搶修任務。等他回到哨所,妻子正守在戰備電話前焦急地等待著,見濕漉漉的丈夫回來,上前給了他一個擁抱。
夫妻倆以哨為家,哨所小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舊營房被改造一新,二室二廳的小家被布置得廚衛齊全;在哨所設置了值班室、訓練場、戰備倉庫和活動室等功能區域;院落周邊種上了花草、開墾了菜地,養了一群雞、鵝……一有時間,徐現霞就幫著董積寶一起巡查線路、維護設施。
如今,他們的女兒已經3歲了,在距離哨所5公里的鎮里上幼兒園。每天接送孩子時,徐現霞都會習慣性地檢查一遍沿途的線桿線纜。
一個普通的哨所,因為親情和大愛,成為一個家的陣地,成為連隊官兵牽掛并稱贊的地方。
(作者單位:空軍某部)
編輯/朱德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