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到高速,你會發現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大家在高速公路上幾乎看不到路燈的存在。很多人對此很是疑惑,為什么在城市的道路兩旁都有設置大量的路燈,而在更加重要的高速公路上卻沒有設置路燈呢?
其實,在我國的高速上也并不是沒有一盞路燈,在一些較為特殊的高速隧道等路段還是會設置一些路燈的,但是在高速的絕大多數路段上都不會設置路燈。不裝路燈的主要原因,簡而概之一是考慮安全,二是成本高。
高速公路是比較特殊的一種公路,全封閉控制出入,允許上高速公路的都是機動車,自身就安裝有前照燈。高速公路的封閉方式就是通過隔離柵防止行人、非機動車以及動物進入高速公路。雖然晚上沒有照明,但也不用擔心在車輛行駛中撞到一些小動物。還有一些標志標線都是具有逆反射性能的,會反光,通過車輛的車照燈照射能夠看清楚道路的邊緣與走向,包括標志也會有提示和注意事項。
實際上,路燈照明很難做到完全均勻。如果在高速公路上設置路燈,在長時間高速行駛狀態下,這種不均勻的路燈對駕駛人的視覺與心理都會造成一定程度的不良影響。有實驗結果證明,如有一盞一盞的燈在眼前晃過,一明一暗的照射效果就會導致眼位照度振蕩,從而引起駕駛員的視覺疲勞,就好像有個人拿著手電筒在你眼前不停地來回晃動,時間長了,人就開始眩暈,眼睛感到不適,對判斷力也造成了影響。此外,明暗相間的路燈出現了某種固定的節奏,而這節奏不僅會給人一種眩暈感,還有“催眠”的功效,這對于一秒鐘就能跑出20米左右的車來說,非常危險。
與此同時,高速公路上的路面很平坦,路況比普通公路簡單得多,無明顯坑槽,也沒有紅綠燈、急轉彎等,路況較好也不必擔心會因為路面上的“小障礙”發生危險,因此安全系數高。
另外,我國的一些高速公路有著戰備功能,平時是我們老百姓走的公路,若要開戰,戰斗機也能在高速公路上起降。在一些特殊的區域,基于國防、軍事方面的考慮,會做一些特殊的設計。在戰時或者是遇到緊急情況的時候,經過一個簡單的改造,比如把護欄扒掉,就能為飛機起降提供一個條件。飛機的翼展與起降都有相應的要求,如果在這樣的路段設計路燈,肯定是影響飛機起降。
另外一個原因是成本實在太高。假如我國實現了高速公路路燈全覆蓋,一晚上要花費多少錢呢?截至2020年底,中國高速公路網絡總里程約16萬公里,位居世界第一。假如在一段100公里的高速兩側每隔50米裝一個路燈,每個路燈若按400W的耗電量,電價按照當前居民電價計算,那么晚間(按12個小時計算)約需花費1.4萬元。這只是眾多高速公路的一段路程。如果按照我國公路里程15萬公里來算,一晚上則要花費約1600萬元。
高速公路的車流量不像城市,大量路段經常處于車流稀少狀態,且遠離繁華市區,如果長期照明,也將造成巨大的資源浪費。同時,由于高速公路一般都會穿省過市,這導致各路段分段供電和管理相對麻煩,帶來了巨大的管理成本。
那么,沒路燈如何保證安全呢?高速公路上有著完善的反光標志系統。如熱熔反光標線(車道線等)、貼膜式反光輪廓標(隔離帶、護欄等)、發光地釘等,它們都能夠反射行車道指示標線、交通標志、路邊輪廓、車道分割線和中央分隔帶輪廓。
反光膜由一種玻璃微珠制成,它們平時不發光,只有在遇到汽車前燈的強光照射時才會將光線定向地反射到駕駛員的眼睛里,這種反光標志的反射率很高,要比普通油漆強百倍,反射距離可達1000米,夜間行駛基本沒有問題。因此在晚間,只要司機打開車燈,這些反光系統就能發揮作用,起到了實時的引導作用。
當然,高速公路上也不是全程沒有路燈的,在一些特殊的地方,比如隧道里、收費站、服務區以及一些存在危險的特殊地方就會安裝路燈。在收費站有交費的活動,在服務區會有人下車活動,需要提供照明。隧道屬于特殊的路段,因為隧道是密閉的、比較狹小的空間,一旦發生突發情況會比較麻煩,需要提供照明來解決,比如事故或者是故障情況。
(劉小婷薦自《科學大觀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