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海光
(大慶油田設計院有限公司,黑龍江 大慶 163712)
道路設計與施工建設是城市化發展的重要內容,是保障我國交通網絡建設的基礎環節。隨著城市建設的現代化發展,我國的道路設計與建設也迎來了高速發展的新階段,但是在當前的道路設計和建設當中仍然存在著一定問題,要求設計與施工單位應當基于實際情況不斷提升設計與施工水平,解決實際存在的問題,保障道路工程建設的整體水平。
在城市道路的長期使用中,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必然會造成道路路面的磨損、裂縫,長此以往甚至會對路基結構的穩定性造成影響[1]。因而在進行城市道路的設計時就需要考慮后期使用過程中的影響,加強對道路耐久性的設計。例如,在設計環節需要考慮后期車輛反復碾壓對路面造成的影響,選擇耐磨性較強的路面材料;考慮雨水沖刷對路面造成的積水和腐蝕,做好防水設計,才能夠盡可能的減少外界環境對道路的影響,延長城市道路的使用壽命。
城市道路在使用過程中會承受較大的荷載,如果車輛存在著超載、非法運輸等一些違規的行為,也會增加路面所承受的壓力,在車輛反復的碾壓過程中路面的強度會不斷下降,給城市道路的使用埋下一定的隱患。針對這一問題,需要在進行城市道路的設計時考慮路面的強度問題,一方面要對施工路段做好全面的勘察工作,對車流量的情況進行預測和計算,結合數據分析對路面的荷載和強度進行設計;另一方面要考慮路面荷載過大的情況下容易發生的病害,針對路面裂縫等問題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通過優化設計提高路面的強度。
在城市道路的設計當中,抗震性能也是設計人員需要考慮的問題,為了滿足城市道路的抗震要求,在對城市道路進行設計時需要嚴格按照行業的抗震標準;并且,還需要根據城市道路的地質結構、地形、土質等情況對道路的受力特點進行分析,借助于優化抗震設計提高城市道路的抗震性能,減少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災害對城市道路的安全性造成的巨大危害。
在開展城市道路設計前,需要做好完善的勘察測量工作,根據完整的調研資料制定工程計劃;同時,在城市道路設計中,還需要考慮工程整體的造價預算,合理把控成本,提升設計方案的可信性與經濟性,為后期的施工建設做好準備;此外在設計環節還需要加強技術交流、做好技術交底,結合具體的施工需求做好資源配置,對設計方案進行進一步的優化與修改,避免反復修改設計方案的情況。
在開展石灰碾壓施工前應當進行消解處理,保障消解均勻充分,避免雨水沖刷后造成路基局部膨脹變形;同時,石灰的存放需要做好覆蓋處理,減少鈣鎂元素的流失,保障石灰的良好性狀和功能;
在對軟土地基進行設計時,需要對含水量較高的土層進行分析和處理,結合土壤的實際情況采取針對性的填筑、排水和加固處理。在填筑施工中,需要合理的把控填筑厚度,避免由于填筑不足導致的水分滲漏;如果軟土地基中的土壤的水分含量過高,還需要進行排水、翻曬、加固處理。
道路裂縫會降低道路的使用壽命,如果外部空氣、雨水經由裂縫進入內部結構,還會造成路基結構的不穩定。因此,在城市道路的設計環節,就需要考慮后期使用中的裂縫問題。首先,在材料的選擇上,應當嚴格把控材料質量,選擇性能與規格符合施工要求的材料;其次;針對因含水量過高造成的裂縫問題,應當在設計之初加強路基路面排水系統的設計,配備相應的排水渠和排水槽,保障路面積水可以及時排出,避免積水下滲引發外部裂縫;最后,對施工中所使用的外加劑進行嚴格的質量檢測與控制,建立完善的質量管理規范,確保外加劑的品質與使用方式滿足具體施工需求,增強土壤的粘結度,提高道路的強度與承載力。
在城市道路的設計、施工和后期管理養護當中,防水與排水作業是十分關鍵的環節。如果道路的排水系統不完善,雨水的反復沖刷會造成路面積水難以被及時排出,而積水下滲就會造成路基結構不穩定,影響道路的承載力,造成路面沉降等問題。具體而言,城市道路排水設計需要合理控制路面積水,避免城市道路路面積水集中,造成下滲,危害路基的穩定性;此外,在道路設計還應當對地下水的分布進行實地的勘察,避免城市道路施工對地下水及地下給排水管網造成破壞。合理設計泄水槽,從而有效緩解路面積水的情況,保障城市道路路面積水順利排出。
城市道路工程建設是我國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關系著城市道路結構的安全性和承載力,在設計環節需要加強勘察與規劃,不斷提升設計水平,滿足實際的城市道路承載需求,延長城市道路的使用壽命,為市政工程建設水平的不斷提升奠定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