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86年,法國推出的M1886勒貝爾步槍,拉開了槍械發展史上無煙火藥時代的序幕,歐洲各國紛紛跟進,掀起研發無煙火藥步槍的熱潮,瑞典也置身于這場變革之中。當時瑞典軍隊裝備的是美國雷明頓M1867槍機下轉式步槍,發射黑火藥金屬定裝彈,只能單發裝填射擊。瑞典人對雷明頓步槍進行改進,于1889年開發了M1867-89步槍,發射丹麥8×58mm克拉格無煙火藥步槍彈,勉強算是摸□王澤琪碾壓德國毛瑟?到無煙火藥步槍的門檻,但該槍的槍機下轉式機構根本不適合發射膛壓較大的無煙火藥彈,而且作為一款單發步槍在已成趨勢的彈倉式步槍面前相形見絀。M1867-89步槍的性能遠不能滿足軍方的期待,最終瑞典決定從頭開始研發一款符合本國需求的新型步槍。

博福斯40mm高射炮是歷史上最富盛名的瑞典造武器

瑞典軍隊裝備的雷明頓M1867-89槍機下轉式步槍,當時雖然采用無煙火藥步槍彈,但性能早已落伍
設計新型步槍的第一步是開發新型槍彈,而新型槍彈的研發首先在于確定口徑。當時瑞典和挪威尚處在一個聯合王國內,兩國共同組成的步槍委員會于1891年對歐洲流行的各種口徑的無煙火藥槍彈進行了廣泛細致的彈道測試,包括8mm、7.5mm、7mm和6.5mm等,這項工作持續了兩年之久,最后確定最佳口徑為6.5mm。1893年12月,瑞典和挪威兩國又建立了聯合委員會從事新型槍彈的細節設計,于1894年定型6.5×55mm步槍彈。根據挪威、瑞典兩國的防務協議,共同采用6.5mm步槍彈作為制式彈藥,但各自選定配用該型槍彈的步槍,挪威選擇了本國設計的克拉格-約根森步槍,而瑞典采納了德國毛瑟公司的設計方案。

由瑞典和挪威聯合開發的6.5×55mm步槍彈
在開發新型槍彈的同時,瑞典軍方就已經與毛瑟公司接洽新槍的設計事宜,后者于1892年提供了一款樣槍供瑞典測試評估。該槍綜合了毛瑟為土耳其、比利時、阿根廷等國設計的外貿型步槍的特點,采用5發直排彈倉供彈,發射8×58mm克拉格步槍彈,性能遠勝半路出家的雷明頓M1867-89步槍,讓瑞典軍方頗為心動,以M1892步槍的名義少量列裝。但隨著步槍委員會確定新槍口徑為6.5mm,這款步槍便被放棄了,轉而以毛瑟公司最新的7mm口徑M1893步槍為藍本設計發射6.5mm槍彈的新槍。
M1893步槍是早期毛瑟步槍中的重要型號,起初是為西班牙陸軍設計的,也被稱為西班牙毛瑟,發射7×5 7mm毛瑟步槍彈。相比毛瑟步槍之前的型號,M1893做出諸多重大改進,其中最顯著的變化是采用雙排交錯彈倉取代了單排直列彈倉,取消了彈倉外露的金屬部分,使整槍線形更加流暢,此外,對槍機結構也做了修改。M1893步槍為日后享譽世界的毛瑟M1898步槍奠定了基礎,也成為瑞典毛瑟步槍的直系源頭。


毛瑟M1893步槍,發射7mm毛瑟步槍彈,也稱西班牙毛瑟步槍
毛瑟公司以M1893為基礎,結合6.5×55mm步槍彈的特征,于1894年完成了一款供騎兵部隊使用的卡賓槍型,命名為M1894騎槍,率先裝備瑞典軍隊,又在兩年后推出全尺寸的標準步槍,命名為M1896步槍。上述兩款槍型就是瑞典毛瑟步槍的基礎型號,并在此后超過半個世紀的時間里一直是瑞典軍隊的制式步槍。
從總體設計上來說,瑞典毛瑟步槍與M1893步槍非常相似,繼承了很多毛瑟步槍的經典特征,但也具備獨一無二的特點。瑞典毛瑟步槍的槍機沿用了M1893步槍的栓動槍機,在槍機尾部帶有毛瑟步槍標志性的三檔位撥片式保險裝置,分為左中右三個位置:保險撥片在左側為待擊狀態;在中間位置僅鎖定擊針,扣動扳機不會釋放擊針,但槍機仍可以拉開;在右側時為完全保險狀態,扳機和槍機都被鎖死。

瑞典M1896步槍,其整體設計繼承了毛瑟M1893步槍的技術特點

瑞典毛瑟步槍槍機尾部保險裝置細節,采用毛瑟標志性的三檔位撥片保險

瑞典毛瑟步槍獨有的槍械狀態指示牌,上面的數字表示膛線磨損狀態和槍膛狀態

瑞典毛瑟步槍槍托上的彈道變化數據表,供射手調整表尺密位
瑞典毛瑟步槍的槍機采用前端雙突筍閉鎖結構和閉鎖待擊設計,通過槍機的一對前突筍實現閉鎖,并且在閉鎖動作完成的同時擊針也處于待擊狀態,這個設計與日后毛瑟M1898系列步槍有所不同。毛瑟M1898步槍采用三突筍閉鎖結構,除前部雙突筍外還有一個后突筍,閉鎖更加牢固,可以承受更大的膛壓,而且采用開鎖待擊設計,槍機向上旋轉開鎖時擊針就處于待擊狀態。在操作手感上,閉鎖待擊要比開鎖待擊更容易掌握,因為前者在槍機前推復位時會有明顯的擊針蓄力感。
瑞典毛瑟步槍采用空倉掛機設計,當彈倉內槍彈耗盡后,托彈板會上升卡住槍機,使其無法回復到閉鎖位置,提醒射手重新裝彈。瑞典毛瑟步槍采用5發內置固定彈倉供彈,在開鎖狀態下從彈倉開口處裝彈,可以單發裝填,也可用5發橋夾一次性壓滿彈倉,在槍機復位時可將空橋夾自動彈出。瑞典毛瑟步槍同樣采用毛瑟原型的大型抽殼鉤,為約束式供彈結構,在抽殼過程中會牢牢抓緊彈殼底部,保證拋殼順利完成和供彈過程的流暢,這種設計受地形和持槍姿勢的影響會比較小。

瑞典毛瑟步槍的槍機部件,沿用了毛瑟式槍機設計

處于開鎖狀態的瑞典毛瑟步槍, 在空倉狀態下槍機被卡住,不能復位
瑞典毛瑟步槍在槍托右側鑲嵌一個圓形黃銅材質的槍械狀態指示牌,部分步槍還同時配有一個長方形銘牌,上面是彈道變化數據表。槍械狀態指示牌刻有表示膛線磨損程度和槍膛狀態的數字,在使用一段時間后會根據槍械檢驗結果在相應的數字上打上戳記,從而讓使用者對槍械的狀態一目了然,再參照彈道數據表對表尺密位進行調整,以確保射擊精度。值得一提的是,槍械狀態指示牌和彈道數據表都是反向倒置安裝,便于在臥姿射擊時偏頭查看,非常符合人機工學。
槍托指示牌是瑞典毛瑟步槍最具特色的地方,這個設計非常符合瑞典國情。因為瑞典是中立國,軍隊規模有限,步槍的需求和使用強度都不高,加之步槍加工質量極佳,通常會服役數十年之久,在瑞典軍隊中一支步槍被兩代甚至三代軍人使用的情況十分常見,很多年輕士兵入伍時會發現配備的步槍比自己的年齡還大,因此切實掌握槍械狀態就非常有必要了。

瑞典毛瑟步槍的展示,可見其加工品質之優良
瑞典毛瑟步槍的用料選材和加工水準非常之高,在當時堪稱一流。最初瑞典毛瑟步槍由德國毛瑟公司代為制造,后來由卡爾·古斯塔夫兵工廠和HAV公司等國內廠家生產,但無論是外國代工,還是本國自產,都采用瑞典出產的高質量合金鋼制造。瑞典盛產高品質鐵礦石和有色金屬,冶金技術發達,瑞典毛瑟步槍的金屬部件使用鉻釩合金鋼制造,在鋼材中融入鎳、鉻、銅、釩等元素,在抗壓強度、抗磨損性和耐腐蝕性上優于普遍使用的錳鋼,同時采用奢侈的重型槍管,護手/槍托都使用優質胡桃木制作,加工極為精細,特別是槍機為銑削成形,原色拋光,未作烤藍處理,光潔明亮,使槍機動作更加順滑。瑞典人對步槍的品控管理非常重視,每支步槍在出廠前都要試射一發特制的6.5mm測試彈,膛壓高達455MPa,而6.5mm標準彈的最大膛壓為380MPa,只有通過測試才算合格。上等材料、精密加工和嚴格檢驗,充分保證了瑞典毛瑟步槍的卓越品質和可靠性能,宛如精雕細琢的藝術品,制造成本自然也非常高昂。
俗話說,好馬配好鞍。好槍配好彈也是同樣道理,設計精良的槍械只有配合同樣出色的槍彈才能發揮出最佳效能,而6.5×55mm步槍彈就是瑞典毛瑟步槍的絕配,也是第一代無煙火藥步槍彈中的佼佼者,它的誕生則經歷了一番波折。
如前所述,瑞典-挪威聯合王國的步槍委員會經過兩年的反復測試論證才最終將新型步槍的口徑確定為6.5mm,并在1893年12月成立了聯合委員會從事新型槍彈的細節設計,但在此過程中兩國發生了分歧,挪威主張采用無突緣彈設計,而瑞典堅持采用突緣彈,經過妥協后按照折中路線設計了一款6.5×55mm試驗型半突緣步槍彈。后來,瑞典接受了毛瑟公司的技術建議,同意采用無突緣彈,在試驗型槍彈基礎上略作修改,完成了6.5×55mm步槍彈的設計,作為未來新型步槍的標準彈藥。

6.5×55mm M94圓頭步槍彈
6.5mm步槍彈于1894年被瑞典-挪威聯合王國正式采用,后來被稱為6.5×55mm M94步槍彈,或者6.5×55mm瑞典步槍彈,屬于第一代無突緣無煙火藥步槍彈,采用圓形彈頭和瓶形彈殼,彈頭質量10.1g,配用瑞典M1896步槍發射,初速達725m/s,槍口動能達2654J。瑞典步槍彈的外形充分考慮到在北歐地區極端自然環境下供彈和抽殼的可靠性,而且得益于精良的設計,其彈道性能優于同時期奧匈帝國6.5×53mm曼夏利步槍彈、意大利6.5×52mm卡爾卡諾步槍彈、日本6.5×50mm有坂步槍彈等同口徑槍彈。瑞典軍隊的戰術和傳統都非常強調精準射擊,性能優良的6.5×55mm步槍彈配合加工精良且采用重型槍管的瑞典毛瑟步槍,實現了很高的射擊精度。

6.5×55mm瑞典步槍彈的技術尺寸
20世紀初葉,步槍彈設計迎來了新一輪革新,圓頭彈逐漸被氣動性能更好的尖頭彈所取代。由于瑞典奉行中立政策,外部威脅相對較小,加上6.5mm圓頭彈的基礎性能足以滿足需要,反而并不急于更新槍彈,遲至二戰爆發后的1941年才推出6.5×55mm尖頭彈,稱為M41步槍彈,與M94圓頭彈并行使用。6.5mm尖頭彈的彈頭質量相比圓頭彈略輕,為9.1g,采用尖頭造型和當時十分前衛的艇尾設計,彈道更為低伸平直,使射擊精度得到進一步提升,使用M1896步槍射擊時,其初速可達800m/s,槍口動能為2912J。當然,槍彈性能的進步是以復雜工藝和高成本為代價的。


現代生產的6.5×55mm尖頭步槍彈,主要用于狩獵和射擊競技
直到今日,6.5×55mm尖頭彈因為精度好、后坐力小仍被視為一種出色的狩獵和競技槍彈,在北歐地區的狩獵活動和射擊比賽中十分常見。在國外的古董槍射擊競賽中,瑞典毛瑟步槍素來是奪魁的熱門槍型,在槍況良好的情況下射擊精度可達2~3MOA,對于設計于19世紀末的老式栓動步槍而言,這幾乎就是射擊精度的天花板。(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