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鵬

摘要:目的:分析超聲造影增強模式在甲狀腺結節良惡性診斷的應用價值。方法:2016年2月~2017年2月,醫院檢查出甲狀腺結節104例,111個結節,先進行無創超聲,而后進行超聲造影增強掃描,對比不同技術診斷效用,良惡性病灶的超聲造影指標。結果:55個診斷為甲狀腺癌,超聲造影輔助診斷靈敏度、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符合率高于無創超聲,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惡性結節不均勻增強率、RT、TTP、MMT時間低于良性結節,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超聲造影增強模式輔助診斷,可提高診斷的效用。
關鍵詞:甲狀腺癌;定性診斷;超聲造影增強模式
【中圖分類號】R44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107-2306(2021)14-01
甲狀腺腫瘤是一種常見的內分泌腫瘤,我國發生率約為3.1/10萬,在我國女性甲狀腺疾病發生率居高不下,因飲食、環境的改變,居民年齡結構的改變,甲狀腺癌發生率快速上升[1]。甲狀腺癌是一類預后相對較高的惡性腫瘤,但與惡性腫瘤一般,患者生存時間與分期、分化情況關系密切,及早診斷甲狀腺結節,采取手術等恰當的干預治療措施,以延長生存期、改善生活質量的關鍵。超聲是診斷甲狀腺結節的首選方法,重復性好、廉價、無創,技術較高的對象,診斷的靈敏度、特異度均可在80%以上。超聲造影是一種超聲、血管造影相結合的成像技術,能夠觀察病灶及其周圍組織血管灌注情況,進一步提高診斷效率,但有創傷性,在臨床應用仍然較少。本次研究采用對比分析,評價超聲造影增強模式在甲狀腺結節良惡性診斷的應用效果。
1資料及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2016年2月~2017年2月,醫院檢查出甲狀腺結節的對象入組。納入標準:①Ti-rads分類,3-5級,達到活檢穿刺、手術治療的標準,并最終進行病理學診斷;②知情同意。排除標準:①存在過敏劑禁忌癥;②拒絕參與研究。入選對象104例,其中男72例、女32例,平均(40.4±6.2)歲。合計111個結節,其中左側64例。右側47例。
1.2 方法
1.2.1 常規超聲
常規檢查后主要包括觸診斷、常規超聲、彈性超聲、螢火蟲成像技術,對腫瘤進行定位,初步的Ti-rads分類,獲得甲狀腺動脈血流頻譜信息,進行血流分級,存檔。
1.2.2 超聲造影檢查
常規超聲診斷后,再進行增強噪造影檢查,肘部建立外周靜脈通路,選擇可能為惡性結節最大切面固定探頭,調整為超聲造影成像模式,放松,平靜、均勻呼吸。取2.4ml造影劑,經肘部淺靜脈快速推注,啟動計時器,150s密切觀察固定切面的超聲造影圖像,多發結節15min同法再次進行超聲造影。
1.3 觀察指標
以活檢以及手術病理診斷作為金標準,對比超聲造影、普通常規的診斷效用指標,包括靈敏度、特異度、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符合率等。良性結節以及惡性結節的超聲造影增強模式對比,增強時間等造影計量指標,上升時間(RT)、達峰時間( TTP )、造影劑平均渡越時間( MMT )。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20.0軟件進行數學分析,增強時間等造影計量資料通過正態分布驗證,采用()表示,不同結節比較采用t檢驗,超聲造影、普通常規的診斷效用指標以及不同結節的增強模式采用檢驗比較,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診斷效用
111個結節,其中55個診斷為甲狀腺癌,均分分化型甲狀腺癌。超聲造影輔助診斷靈敏度、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符合率高于無創超聲,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超聲造影特征
惡性結節增強模式與良性結節差異顯著,惡性結節不均勻增強率高于良性組,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惡性結節RT、TTP、MMT時間分別為(10.4±3.2)s、(28.1±5.2)s、(38.4±15.4)s,低于良性結節(15.0±4.4)s、(34.5±5.6)s、(56.3±18.4)s,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大量研究分分析了無創、體表超聲診斷甲狀腺結節的效用,研究顯示若運用得當,診斷靈敏度、特異度可以在90%以上,與本次研究存在差異,本次研究中無創超聲的靈敏度僅為61.82%,特異度80.36%,在絕大多數基層地區超聲篩查診斷甲狀腺,定性診斷靈敏度在60%左右,部分甚至更低,特別是病灶比較小的對象[2]。本次研究剔除了那些病灶較小、惡性風險較少不愿意開展造影檢查的對象,愿意檢查者惡性風險更高,常規超聲定性診斷比較困難[3]。
超聲造影的優勢:①檢查背景的干擾,通過造影劑獲得更為準確的量化指標;②能夠分析時間-強化曲線,從而進一步的分析病灶內部 血管、組織分布情況,獲得的指標更準確、更有代表性。本次研究顯示,相較于無創超聲,超聲造影診斷靈敏度、特異度明顯上升,活動好評。無法診斷的對象主要為均勻增強、混雜病灶。
小結:超聲造影增強模式輔助診斷,可提高診斷的效用。
參考文獻:
[1]高婷,李超,梁 鋅,等.中國癌癥流行的國際比較[J].中國腫瘤,2016,25(6):409-411.
[2]馬媛媛,張曉光,帕麗達·帕爾哈提,等.國內超聲彈性成像對甲狀腺良惡性結節鑒別診斷價值的Meta分析[J].中國循證醫學雜志 2014, 14(5): 584~591.
[3]朱皖,張麗麗,袁文欣,等.超聲造影在甲狀腺結節良惡性鑒別診斷中的價值[J].江西醫藥,2017,52(09):840-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