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建亞
摘要:目的:分析心理干預對于保胎的意義。方法:2014年1月~2015年6月,醫院婦產科接收先兆流產142例對象,納入對照組,常規護理。2016年2月~2017年2月,醫院婦產科接收先兆流產115例,納入觀察組,強化心理護理干預。對比保胎結果。結果:觀察組復發、引流產、胎心音異常率低于對照組,失敗者保胎成功到難免流產發生時間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心理干預能夠提升保胎成功率,同時改善妊娠結局。
關鍵詞:先兆流產;保胎;心理干預
【中圖分類號】R473.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107-2306(2021)14-01
先兆流產,若處理不當,會進展為難免流產,保胎失敗。有報道顯示,染色體異常、免疫、血栓前狀態、內分泌以及代謝紊亂、妊娠合并癥、解剖學因素、不良生活習慣、心理與環境改變等都可能成為先兆流產的病因,心理應激、負面情緒是保胎失敗的重要危險因素,特別是孕早期的先兆流產,負面情緒還可能引起妊高癥等并發癥風險[1]。為進一步提升醫院的保胎成功率,醫院2016年2月嘗試強化心理干預,取得一定成效。
1資料及方法
1.1一般資料
2014年1月~2015年6月,醫院婦產科接收先兆流產142例對象,納入對照組,年齡23~40歲,平均(27.6±2.1)歲。孕周(25.6±6.4)周。有妊娠史36例,有子女25例。有自然流產史26例,有人工流產史10例。先兆流產危險因素:免疫因素31例,學血栓前狀態20例,感染6例,黃體功能不全60例,原因不明25例。中西醫結合治療102例。2016年2月~2017年2月,醫院婦產科接收先兆流產115例,納入觀察組,年齡23~42歲,平均(27.1±2.6)歲。孕周(25.4±6.1)周。有妊娠史30例,有子女19例。有自然流產史22例,有人工流產史7例。先兆流產危險因素:免疫因素26例,學血栓前狀態17例,感染5例,黃體功能不全46例,原因不明21例。中西醫結合治療81例。納入標準:①先兆流產;②有生育意愿,繼續妊娠,保胎。兩組對象年齡、性別、病因、妊娠與產史、孕周等臨床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1.2.1對照組
安排康復治療、病情監護、治療護理等,簡單的心理安撫,定期進行免疫功能、血清凝血與纖溶系統功能、HCG等指標檢測,進行病情評估,必要時進行子宮動脈、臍血超聲檢查,遵醫囑口服地屈孕酮、低分子肝素等藥物治療,部分進行主動免疫治療,醫囑需要注意休息,定期復查,出血對象出血停止3-5日后方可下床活動,減少洗頭洗澡頻率,禁食荔枝等誘發流產的食物,禁房事。
1.2.2觀察組
(1)心理教育:①通過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對先兆流產、保胎、心理狀態之間的關系,糾正錯誤認識,使孕婦認識到情緒控制對于保胎的意義,情緒不佳可能誘發臍動靜脈缺血,影響子宮收縮,不利于保胎;②傳授正念療法、情緒轉移等方法,減輕患者的心理負擔。
(2)心理支持療法:進行一次支持心理治療,護士對產婦及其家屬進行一對一進行支持心理治療,取得患者的同意后,通過“自我感受負擔量表”,剖析患者存在的問題,進行針對性的心理支持,發放治療讀本。治療時,需要確保病房內明亮、安靜、舒適。護士經過培訓,通過傾聽與解釋,讓孕婦敞開心扉,了解患者心理問題,進行支持與鼓勵,尋找積極的信息,如家庭支持、沒有陰道缺血、HCG水平尚可、腹痛得到控制等,與患者就保胎相關問題進行討論分析,尋找應對困難或處理問題的恰當方法,給予適當的保證,幫助患者正確的認識自己,改變人生態度。保胎對象對于腹痛、陰道缺血等癥狀非常的敏感,甚至無癥狀時,都會感受到異常,不能疑神疑鬼,可采用聽胎心音等方法,讓產婦認識到胎兒的狀態,減輕產婦的顧慮。
(3)發揮家屬的支持作用:①傳授家屬特別是丈夫、父母基本的心理支持方法,要求家屬多陪護、多鼓勵、多愛護,少抱怨、少責備;⑤保胎產婦可安排在相同的病房,互相鼓勵、互相支持。
(4)做好日常溝通:①注意與患者進行溝通,及時發現心理問題癥狀表現,包括沉默寡言、喃喃自語、自怨自艾、煩躁、一驚一乍,及時做好安撫;②日常護理過程中,向患者傳遞尊重、愛護、支持,避免提及不利的信息。
1.3觀察指標
保胎成功率,失敗者從確診到難免流產發生的時間,不良妊娠結局發生情況,包括早產、新生兒窒息、妊娠并發癥等。
1.4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20.0軟件進行數學分析,難免流產發生時間、保胎成功妊娠時間,服從正態分布采用()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不良妊娠結局發生情況、保胎成功率等采用檢驗比較,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復發、引流產、胎心音異常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失敗者保胎成功到難免流產發生時間(8.6±1.1)周,高于對照組(5.8±2.6)周,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研究證實,心理干預能夠提高保胎成功率,降低復發、胎心音異常率,這對于改善妊娠結局有積極意義(P<0.05)。未能得出心理干預能夠降低早產、新生兒窒息風險的結論,這可能與活產兒數量上升有關。心理干預可以提升保胎成功率,改善妊娠結局的機制:①降低應激水平,維持正常的臍血供應,降低血管痙攣發生風險;②降低妊娠并發癥發生風險,有報道顯示較高的心理壓力是妊高癥的獨立危險因素;③改善妊娠期間保健水平,幫助各項妊娠期間保健措施的落實;④孕期良好的心理狀態,對于胎兒的器官功能發育有積極意義,甚至降低子代孤獨癥發生風險[2]。
小結:心理干預能夠提升保胎成功率,同時改善妊娠結局。
參考文獻:
[1]曹澤毅.中華婦產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0:84-85.
[2]子羽,王建敏,李俠,等.孕期危險因素與子代孤獨癥關系的Meta分析[N].華中科技大學學報(醫學版),2016,45(2):21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