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普伐他汀結合康復訓練對腦梗死進行治療的臨床療效及恢復期的療效對比。方法:分別于2020年1年時間段擇取確診腦梗死患者納80例,結合治療差異不同將其分為除常規治療(主要包括:奧扎格雷、疏血通以及阿司匹林)40例患者,此類患者為對照組,常規治療聯合普伐他汀結合康復訓練治療40例患者,此類患者為觀察組,兩組均治療1周,比較兩組患者經不同方式治療前后臨床改善情況(包括:NIHSS、Burke、ADL以及總有效率)。結果:治療后1周,對照組與觀察組對比,前者 NIHSS、Burke高于后者,前者ADL 評分與后者相比,前者顯著偏高,兩組差異較小,無可比性,(P<0.05)。前者總有效率與后者相比較,前者97.5%顯著高于后者70.00%。結論:采用普伐他汀聯合康復訓練法對腦梗死患者有更好的臨床效果且療效更持久,不僅能恢復神經功能,還可以將日常生活能力恢復到較好狀態,對于臨床癥狀改善的得到有效提高,值得在臨床中推廣和應用。
關鍵詞:普伐他汀;康復訓練;腦梗死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pravastatin combined with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in the treatment of cerebral infarction and the efficacy comparison in the convalescence period. Methods: In 2020, 80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40 patients except routine treatment (mainly including ozagrel, Shuxuetong and aspirin). These patients were the control group, and 40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routine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pravastatin and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These patients were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both groups were treated for 1 week. The clinical improvement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different ways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cluding NIHSS, NiHSS, NiHSS and NiHSS). Results: One week after treatment, the NIHSS and Burke of the control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hile the ADL score of the former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latter, with little difference and no comparabilit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Compared with the latter,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former was 97.5%,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latter (70.00%), and there was littl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Conclusion: Pravastatin combined with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for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has obvious clinical effect and longer lasting effect, is conducive to the recovery of neurological function and daily living ability, can improve the effective rate of clinical symptom improvement, and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pravastatin;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Cerebral infarction
【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107-2306(2021)14-02
腦梗死是一種腦血管疾病,在臨床神經病學中最常見,主要發生在中老年。藥物是調節心血管和腦血管疾病血液脂肪的首選藥物。具有穩定斑塊、抗炎等多方面作用,而普伐他汀由于其特殊的代謝方式,可以減少對肝臟功能的損害和藥物中毒風險,適合中老年服用。長期以來,西醫在臨床上單純對患者采用藥物治療,但治療效果終是有限。根據相關資料,長期堅持進行科學、針對性訓練的腦梗死患者反而實現了更好的恢復效果,失語、偏袒等臨床癥狀都得到極大改善,間接提升了患者個人病后生活質量和家庭團結氛圍。因此,研究普伐他汀聯合康復訓練治療腦梗死偏癱的臨床康復情況具有重大意義,而這也是本文的研究主旨。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80例腦梗死患者納入時間2020年1月,結束時間2020年12月,隨機數表法分為兩組,除常規治療外,晚間加口服普伐他汀午間聯合針對性的康復訓練40例實驗組和阿司匹林、疏血通、奧扎格雷進行常規降壓護腦治療40例對照組,對照組總共40例,男女(24:16)比例為3:2,年齡范圍是55 ~ 80歲,平均年齡是65.41±10.26歲;患病史為6.48±1.43 d;對照組總共40例,男女(22:18)比例為11:9,年齡范圍是57 ~ 85 歲,平均年齡是69.43±10.53歲,患病史為7.24±1.70 d;對兩組病人的一般資料進行比較不存在差異,P>0.05。
研究納入標準:①患者均符合《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2010)》的診斷標準[1]; ②初次發病; ③近期未接受血小板功能影響藥物,凝血功能正常; ④未存在嚴重臟器疾病;⑤針對本研究使用藥物未存在過敏史; ⑥患者在完全之情狀態資源積極參與本次研究,同時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①存在嚴重臟器疾病或惡性腫瘤; ②本有心源性腦栓塞; ③活動性潰瘍或近期內臟出血者; ④伴有出凝血疾病、合并凝血功能障礙或者是血小板減少; ⑤入院前 1 周內服用抗凝藥物、影響血小板功能藥物者; ⑥近期大手術、創傷; ⑦對本研究使用藥物存在過敏史; ⑧可行溶栓治療者; ⑨妊娠或哺乳期婦女。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對照組:阿司匹林(0.3g*100片 國藥準字H34021217 合肥久聯制藥提供)治療:1次/d,200 mg口服/d,,連續吃藥7天后,,口服用量調整為100 mg/d;奧扎格雷(100ml:80mg:0.9g 國藥準字H20031038 長春豪邦藥業提供)治療:2次/d,靜脈滴注 100 mL/次,連續治療14天。
1.2.2 實驗組
實驗組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格外加入針對性的康復訓練并口服普伐他汀(規格:40mg*7片 片劑 國藥準字H20060271 第一三共制藥(上海)有限公司),每次10mg,每日1次,兩個變量皆在晚間進行。治療正式開始前,需要評估每個患者的活動能力,制定不同的訓練計劃,根本原則為循序漸進,但大致遵從相同的康復訓練程式,兩組病人連續兩個星期接受治療。檢測并記錄患者治療前后血脂水平和炎癥因子的變化,然后探討一個月內治療對患者的影響。
1.3 觀察指標
神經功能缺損:參照神經功能缺損以(NIHSS)量表,分數獲取值在0~45分,若最終患者獲取分值偏高,則視為患者神經功能缺損程度嚴重。
日常生活能力:參照日常生活能力以(ADL)量表,分數獲取值在0~100分,若最終患者獲取分值偏高,則視為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越強。
吞咽障礙:參照吞咽障礙以(Burke)量表,分數獲取值在0~ 10 分,若最終患者獲取分值偏高,則判定為吞咽障礙嚴重。
臨床治療效果:顯效表示偏癱改善≥ 80%;有效表示偏癱改善 30% ~80%;無效表示偏癱改善≤ 30%。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25.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用[n(%)]表示,計量資料用()表示,分別采用X2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NIHSS、Burke、ADL評分對比
兩組治療前NIHSS、Burke、ADL評分對比,P>0.05;治療14d后實驗組與對照組比較,前者NIHSS、Burke評分均顯著偏低,ADL評分顯著偏高,P<0.05,具體數據詳見表1。
2.2 治療效果比較
治療后實驗組與對照組比較,前者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后者;具體數據詳見表2。
3 討論
腦梗死是一種缺血性中風,包括腦血栓、心肌梗死、腦栓塞等。大多數病人患有腦部供血紊亂導致腦損傷。血管的內膜瓣受損,血小板和纖維素等血液的物理成分分散,血栓形成的是這些物理成分的粘附、聚集和沉積,可能阻斷遠端動脈形成腦梗塞。腦動脈形成的大小可能導致不同程度的狹窄或阻塞管狀腔本身,從而導致局部腦區域的供血減少,或有助于形成腦梗塞。患者治療后,大都會留下不協調的側肢體,主要原因是大腦局部供血不足損害運動神經,導致患者側肌肉力量減弱后運動功能紊亂,影響情緒,加重心理負擔。
其他藥物是調節脂質的藥物,根據它們降低低密度脂蛋白(LDL-C)在脂質中膽固醇的能力進行分類。藥物是高脂病人的首選藥物,能夠有效地減少低密度脂蛋白和總膽固醇,同時對減少甘油有一定的影響,并對調節脂質、穩定地殼和抗炎有多重影響。與家庭中的其他藥物不同,普范策爾特不需要通過細胞色素P450酶系統進行代謝,從而使其在與其他藥物一起使用時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協同作用并減少副作用。這一作用非常重要,特別是對于同時需要多種藥物的老年人群體。進入人體的大多數藥物都是通過肝臟代謝的。負責肝內藥物代謝的生物酶,而巴伐利亞則是唯一不依賴細胞色素P450酶系統代謝的生物酶,其中80%以上通過排泄物排出,2%至13 %通過尿液排出。可溶于水的普范策爾特主要依靠肝臟細胞積極進入肝臟細胞。非肝臟組織很少引入,例如骨骼肌細胞,從而降低了肌肉損傷的風險。pfan和血紅蛋白的混合比例僅為53.1%,而其他丁基錫藥物的比例約為90%,與其他藥物一起使用時更為安全。每晚10-20毫克的普范策爾特;半衰期短,睡覺前需要藥物才能達到晚上血液藥物的最大濃度。人體膽固醇合成通常是夜間最活躍的階段,丁烷類藥物在夜間服用,可以有效抑制夜間膽固醇合成,是降低血脂的最佳途徑[2]。
腦梗死是患者自身腦部血液供應異常,從而引起壞死缺血,引發患者肢體功能與認知方面出現障礙,臨床護理以恢復患者肢體活動、智力及社會活動為主要目的。在常規阿司匹林藥物治療基礎上,聯合他汀類藥物具有更優的臨床療效,可降低頸動脈斑塊面積及頸動脈中層厚度,更好地改善神經功能,提高患者的自我生活能力[3]。普伐他汀的水解產物可避免脂蛋白的氧化,并能抑制泡沫細胞的形成,有效增加了斑塊的穩定性[4]。多年臨床數據顯示,單純采用藥物治療腦梗死時,其治療效果集中體現在病人患病初期和愈后短期有顯著恢復表現,但從長遠來看,并不能達到理想持久的治療結果。康復訓練已成為現代醫學腦梗死患者恢復期穩定治療環節,臨床效果持久且顯著。許多臨床研究表明,康復訓練可以有效地幫助腦缺血后功能障礙的康復,其機制可以與大腦的康復聯系起來[5-6]。急性腦梗塞后,腦梗塞部位的神經功能基本不可逆,但腦梗塞灶周圍有皮下帶,如果血液能及時恢復的話,神經細胞會盡可能得救[7]。大腦的重塑與神經干細胞自我更新和分化的潛力密不可分,神經干細胞的功能潛力通常在正常條件下不會休眠。人類中樞神經系統的神經干細胞產生一系列的壓力反應,這些反應由適當的信號激活[8]。急性腦梗死患者由于局部供血不足對神經系統造成損害,從而導致內源性神經干細胞數量減少,自身修復功能減弱,患者無法獨立完成康復訓練,采取被動運動訓練可刺激運動通路上神經元,增強其興奮性、激活正常運動輸出。漸進式康復功能訓練反饋刺激下,
中樞神經系統在運動皮質和前角細胞之間激活一個新通道,以取代原來受損的神經功能,從而提高病人的身體活動能力[9]。因此,如果適當刺激患者康復訓練的頻率和強度,就會激活更多的內生神經干細胞,提高患者神經系統自我修復的能力,從而達到修復的目的[10]。腦梗死患者神經功能受損,語言、肢體功能出現一定的障礙,導致出現失語、癱瘓、吞咽困難的等問題,臨床需要及時控制危險因素的范圍和程度,用藥物控制及穩定病情的同時展開循序漸進式的康復訓練,確保患者在體力、智力及社會功能方面等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復和重建。
結果顯示:兩組治療前NIHSS、Burke、ADL評分對比,P>0.05;治療14d后實驗組與對照組比較,前者NIHSS、Burke評分均顯著偏低,ADL評分顯著偏高,P<0.05,治療后實驗組與對照組比較,前者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后者,由此可見,服用普伐他汀聯合康復訓練組患者經干預后恢復效果明顯比對照組更好。綜上所述,普伐他汀聯合康復訓練治療對于腦梗死偏癱患者的恢復治療、預后及病情的改善有著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 王利,吳常征,卞光榮,等. 阿司匹林聯合氯吡格雷治療腦梗死的臨床療效[J]. 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7( s1) : 76-77.
[2]金慰鄂.服用降脂藥的注意事項[J].家庭醫學,2017(05):24.
[3]馬穎俐,胡旭貞.阿司匹林聯合他汀類藥物對腦血栓患者動脈斑塊的改善及神經功能的影響[J].中國現代醫生,2020,58(36):48-51.
[4]李靜蹈,林樺,張燕燕,謝興,顏秋媚.漸進式早期康復訓練干預對急性腦梗死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右江醫學,2021,49(05):344-348.
[5] 金華平 . 常規與運動康復療法在腦卒中康復治療中的應用效果 [J]. 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7,5(32):147—148.
[6]楊志華,羅曹靖 . 常規康復治療與運動康復療法在腦卒中康復 治療中的應用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5,13(1):128—129.
[7]嚴建榮. 綜合康復護理干預對急性腦梗死患者神經功能的影響[J].當代護士(上旬刊), 2018, 25: 55-57.
[8]李娜,王瑩,徐曉紅,等 . 早期護理干預在腦卒中偏癱患者轉歸中的 作用 [J]. 中國醫新,2011,8(13):118-119.
[9]黃筱青.急性腦梗死靜脈溶栓病人早期康復的效果 觀察[J].全科護理,2017,15( 22) : 2746-2748.
[10]王雪芳 .Orem 自理模式在腦卒中恢復期患者康復護理中的應用 [J].中外醫學研究,2013,11(23)125-126.
作者簡介:陳偉華,男,漢,山東省濰坊市坊子區,1981.04.01,本科,工作單位:濰坊市市直機關醫院,職稱:主管藥師 。主要研究方向或者從事工作:藥事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