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培思
摘要:本文通過對一例半肋軟骨假體綜合隆鼻進行醫療美容案件的查處,分析該案的違法行為認定以及適用的法律法規。
關鍵詞:醫療美容半肋軟骨假體綜合隆鼻
【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107-2306(2021)14-01
1.案例簡介
2019年8月14日深圳市某區衛生健康局衛生監督員對深圳某醫療美容門診部進行現場檢查,檢查發現以下情況:1.該機構持有執業登記科目有醫療美容科,美容外科,美容牙科,美容皮膚科,醫學檢驗科,麻醉科;有效期限2018年12月07日至2023年12月06日;現場檢查發現該機構開展的診療科目有:醫療美容科,美容外科,美容皮膚科,醫學檢驗科,麻醉科,醫學影像(心電圖);2.現場抽查姓名為莫某、住院病歷號為B2019071201的病歷,可見患者實施的手術為半肋軟骨假體綜合隆鼻,麻醉醫師簽名為楊某,主刀醫師為鄭某,助手為李某,費用為5680元及心電圖檢查等材料,在“莫某”的臨時醫囑單中發現醫囑內容為日期07-12、時間15:20、醫囑內容:血常規尿常規血糖凝血功能HIV抗體梅毒螺旋體抗體乙肝兩對半心電圖醫師簽名:李某執行時間15:35執行人簽名:肖某薈。現場提取其復印件提取上述其復印件;3.現場檢查發現一本2018年深圳某醫療美容換藥、拆線登記本,可見日期、顧客姓名、手術名稱、換藥、拆線等資料,登記本日期為:10/12,顧客姓名:蔡某峰,手術名稱:切開重瞼,拆線:√至6/1顧客姓名“周某葉”,手術名稱:自體脂肪豐全面,拆線:√。現場提取上述其復印件。
詢問該機構法定代表人陳某初,其承認該機構于2019年7月12日為患者莫某瓊開展“半肋軟骨假體綜合隆鼻手術”治療活動,并未對醫師實行手術分級授權;詢問該機構美容外科主治醫師鄭某,其承認在機構于2019年7月12日為患者莫某開展“半肋軟骨假體綜合隆鼻手術”治療活動;2018年12月10日至2018年12月24日期間為患者開展換藥拆線活動。
詢問該機構護士肖某薈,其承認于2019年7月12日為患者莫某瓊開展心電圖檢查活動。
經核實,深圳某醫療美容門診部于2019年7月12日存在行為一:未按照規定開展醫療技術臨床應用和手術,并未對醫師實行手術分級授權;行為二:使用護士肖某薈開展心電圖的醫療衛生技術活動;行為三:2018年12月10日至2018年12月24日期間,除會診外,使用已取得醫師執業證書但是未注冊或者備案在本醫療機構的鄭某醫師開展執業活動。
本機關對該醫療美容門診部行為一予以處以沒收違法所得5680元,并處6萬元人民幣罰款的行政處罰;行為二處以2萬元人民罰款的行政處罰,行為三處以1萬元人民幣罰款的行政處罰。綜上,本機關對當事人合并作出沒收違法所得5680元,并處9萬元人民幣罰款的行政處罰。
2.討論
本文主要針對該門診部是否具備開展“半肋軟骨假體綜合隆鼻手術”的資質展開討論。
2.1該門診部是否有開展半肋軟骨假體綜合隆鼻的資質
該醫療美容門診部的《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中診療科目為醫療美容科;美容外科;美容牙科;美容皮膚科/麻醉科/醫學檢驗科。根據衛辦醫政發〔2009〕220號《醫療美容項目分級管理目錄》中美容外科項目的分級管理,設有麻醉科及醫療美容科或整形外科的門診部可開展一級、二級手術的資質。該門診部可開展一級、二級手術。從患者莫某瓊“半肋軟骨假體綜合隆鼻手術”的手術記錄看,其手術過程是需要獲取肋軟骨的,符合臨床上診療技術規范的美容外科三級項目;根據《深圳市手術(操作)分級目錄(試行)》,該門診部開展的“半肋軟骨假體綜合隆鼻手術”在該目錄中屬于“綜合隆鼻術(耳軟骨+鼻尖成型)”,手術分級為三級。
根據《醫療美容項目分級》的分級管理,該門診部具備開展一級、二級手術的資質。所以我認為該門診部于2019年7月12日存在行為一:為患者莫俐瓊開展“半肋軟骨假體綜合隆鼻手術”治療活動超出了該門診部手術分級范圍,違反了《深圳經濟特區醫療條例》第三十六條“醫療機構應當按照有關規定開展醫療技術臨床應用和手術,并對醫師實行手術分級授權。具體辦法由市衛生健康主管部門另行制定。”的規定。
2.2違法情節與裁量標準
當事人行為一依據《深圳經濟特區醫療條例》第六十九條第一款第三項:“除緊急救治外,醫療機構違反本條例第三十五條、第三十六條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衛生健康主管部門責令立即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違法所得無法確定或者違法所得低于二萬元的,并處五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造成患者重度殘疾或者死亡的,并處十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款,吊銷其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相關診療科目或者單項診療服務許可證;違法所得二萬元以上的,并處違法所得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罰款,造成患者重度殘疾或者死亡的,并處違法所得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罰款,吊銷其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相關診療科目或者單項診療服務許可證:(三)未按照規定開展醫療技術臨床應用或者手術的。”;結合本案實際,參考市衛生計生委關于印發《深圳經濟特區醫療條例》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標準》序號5標準:“對照“未造成患者傷害,且擅自執業時間三個月以下,且一年內首次以該案由被處罰的:1、違法所得無法確定或者違法所得低于二萬元。”的處罰情節,當事人行為屬于從輕處罰,相應的處罰內容為“1、沒收違法所得,并處五萬元以上七萬元以下罰款。”
3.建議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醫療美容機構在我國也得到了迅速普及.美容作為一種消費時尚廣為大眾所接受,它在滿足人們求美需要的同時,也出現了一系列不容忽視的問題[1],但醫療美容機構執業過程中存在各種監管不到位的情況,使得各種醫療安全問題頻發,受到社會廣泛關注。在醫療美容業經營過程中,法律制度的供給不足和行政監管失靈致使該行業野蠻生長,我國目前針對醫療美容相關的法律法規還未健全,對這一塊法律還停留在醫療的監督法律中。因此,在對醫療美容的監管中,需要有針對性的法律法規進行規范,才可以對醫療美容行業進行更為有效的監管。
參考文獻:
[1]薛敏,林艷,劉軍.醫療美容機構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職業與健康,2007,(14).1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