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鑫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城市化的進程也在不斷提高,由于人口數量的快速增長,而導致現有的道路橋梁施工質量管理完善性不足,無法滿足市政交通的基本需求,改革道路橋梁工程在施工質量管理方面的應用,應圍繞現代智能工業技術進行全方位的工程改善,選擇綠色環保的材料施工,提高施工工作的準確性,引用先進施工技術施工,完善項目管理體系,并實行鼓勵政策,提高施工隊伍的綜合素質,保障道路橋梁工程的穩定性能。本文就道路橋梁工程施工質量現狀進行分析研究,并對施工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優化并分析研究。
關鍵詞:道路橋梁施工質量;安全管理;改善措施
一、道路橋梁施工質量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施工所用混凝土不穩定
在道路橋梁工程施工所用材料中,混凝土排在首位,混凝土的施工工序要求精確并規范,如果在混凝土的制造過程中因工序和工藝出現問題,便會造成混凝土強度和質量不穩定,容易引發安全問題。外界氣溫、氣壓變化也會造成混凝土的質量失穩,在外界氣壓和溫度較低時,若是對混凝土進行加熱澆筑,遇到空氣冷流作用,混凝土內部便會熱脹冷縮,造成混凝土結構收縮擠壓從而內部破裂,使混凝土強度遭到破壞。另外在混凝土加熱澆筑的整個流程中,容易出現工序減少或紕漏,一旦缺少某一工序,便會使澆筑的混凝土強度產生變化,大量空氣留存在混凝土內部,導致道路橋梁工程在使用期間負荷能力和承載能力降低。在后期工程養護過程中,對混凝土的維護措施不足,則容易出現混凝土開裂和損壞現象,不利于混凝土材料的穩定。在道路橋梁施工養護階段,當混凝土實行拆除之后,沒有第一時間進行養護,也會導致混凝土材料由于缺少而增加了裂縫問題的可能性。
(二)道路橋梁鋼筋易銹蝕
鋼筋混凝土材料是道路橋梁在建設過程中最基本的材料之一,是支撐此類建設工程的核心要素,承載著道路橋梁本身應力和外界應力。但鋼筋的強度會受到外界環境因素的影響,投入使用過程中的道路橋梁難免會長期受到陽光暴曬和雨雪沖刷,在這一過程中,鋼筋便會遭受銹蝕和鈍化,導致鋼筋的密實程度和使用期大大降低,危害橋梁與道路的通行安全。
(三)施工過程管理制度不完善
在道路橋梁過程施工過程中,施工管理制度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對于現在大部分施工現場來說,普遍存在施工管理制度不規范、不完善等問題。不能保證每一個工序環節都有相應的質量安全監理體系和相應技術指導,當施工過程中出現安全問題時,防護人員互相推脫責任,沒有相應第一負責人,使施工隊伍在管理過程中出現諸多問題。另外,在道路橋梁工程施工現場,沒有系統專業的管理模式,缺少現代智能技術的應用,對施工過程中的主要工序缺少細節處理和質量檢測,缺乏相應的安全管理制度,從而造成工程延期,阻礙經濟發展,并對施工現場周圍環境造成污染和破壞。
(四)工程施工隊伍專業素質不強
工程施工隊伍的業務能力,很大程度上影響整個工程的施工質量,但在當下,道路橋梁施工隊伍的業務能力普遍薄弱,對工程項目的工序掌握不夠全面,很多工序之間的銜接性較差,工程缺乏全面的管理與監督,導致施工人員配合度較差,工程整體質量不高。
(五)缺少有效的施工監理體系
道路橋梁工程監理工作在整個項目工程中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通過監察管理可以很大程度上減少項目在施工過程中的失誤跟不足,并且提高項目工程的建設效率,對于在監察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和不足,可以及時修訂方案進行補救,防憂患于未然。但是鑒于目前道路橋梁工程的施工監理體系還不夠完善,項目負責人對于此類問題不夠重視,以為按照以往思路進行工程施工便不會發生問題,從而節約成本,提高企業的利益而造成工程過早的出現問題,使用壽命大大降低。施工監理體系不夠完善,對工程質量與項目進度都會產生巨大影響,監理作為道路橋梁工程過程中的主要保障,必須進行嚴格的把控與審查。
二、道路橋梁施工質量管理的改善措施
(一)優化改進混凝土施工技術
改善混凝土施工工藝,首先要對混凝土的強度等級做出區分,針對混凝土材料容易出現的問題進行各種解決方案的制定和改善措施。在進行瀝青混凝土攪拌和鋼筋混凝凝土的加熱澆筑過程中,要注重溫度的變化,使鋼筋與混凝土的溫度膨脹系數最為貼近,制造出的鋼筋混凝土在均勻度、密實度上達到最優效果,以提高其強度和承載能力。因此,采用隔熱的方法進行混凝土材料的加工制造,防止因溫度的原因造成混凝土內部破裂,使混凝土的使用壽命最大化。
(二)運用現代技術加強對鋼筋的防護
鋼筋銹蝕問題一直都是困擾工程項目的一個重大養護問題,長期雨雪沖刷和強風化作用會時鋼筋材料出現銹蝕,導致鋼筋混凝土材料的負荷能力逐漸降低,若得不到及時解決,便會成為一個巨大的隱患,危害人身財產安全。因此,需要在鋼筋混凝土材料澆筑之前,加強對鋼筋材料的制造和試驗,在鋼筋材料表面均勻涂抹防腐樹脂,既可以提高鋼筋材料的耐銹蝕性能也可以增大鋼筋的堅實度,防止因長期銹蝕而造成鋼筋混凝土材料受壓破裂,提高道路橋梁工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三)完善施工過程管理制度,規范施工人員素質行為
完善施工過程中的管理制度,通過相關法律條例對施工人員的不端作為進行法律約束。對于施工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要確切落實到隊伍和施工人員的責任,倘若在工程施工期間出現任何工程質量問題,要直接對相關責任人員進行行政處罰,以增強并警醒其他部門人員的施工責任意識。對于專業素質較高,注重監察防護和安全防護的員工進行公開表彰和工資獎勵,起到模范帶頭作用。
(四)加強工程施工隊伍業務能力,提升施工人員綜合素質
對施工人員來說,業務能力是檢驗其專業素養的一個重要標準。提高施工人員的技術能力,可以實現現代化道路橋梁工程的高效建設。因此,對于大多數只會使用傳統施工方法的技術人員來說,培養其現代工業技術業務的能力,是提高工程效率和工程質量的重要保證。通過網絡設備對其進行較為系統的培訓,保證讓每名施工人員都能夠進行專業培訓,提高培訓實效性。通過管理人員和施工人員的深刻討論之后,對施工計劃進行改進和完善,并針對負荷能力較低的部分進行加固,防止裂縫的產生。同時也要培養施工人員的責任意識,從根源上把關工程質量,進而使國內道路橋梁行業穩步發展。
(五)實行實效化監察管理體系
監察管理體系是保證工程質量要求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實效化的監察管理體系可以滲透施工管理工作的各個方面,實現工程全過程監管把控,針對設計階段、勘查階段、施工階段、驗收階段等進行追蹤式監察管理,提高監察管理體系的實效性,做好每一個階段的銜接管理工作,加強不同部門人員之間的溝通與合作,為及時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提供良好的環境條件,避免安全隱患,并加強對監察管理人員的培養與監督,為道路橋梁工程工作的開展提供全面的安全保障。
三、結語
道路橋梁工程作為我們國家經濟發展的命脈基礎,其工程質量必須得到有效保障,加強對道路橋梁工程管理體系的建設,把控施工質量管理,嚴格要求施工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需要從企業內部出發,通過良好制造施工所用的基本材料、完善施工過程中的管理制度、加強施工隊伍的專業素養、建立有效的施工監理體系并理清施工過程中的理念,從而使工程項目按照預期的目的穩步發展。針對現代化的施工特點,對施工環境進行綠色環保技術的應用,進而促進道路橋梁工程的可持續發展,為祖國和社會的穩步發展提供基礎保障。
參考文獻:
[1]牛新華,梁志青.城市道路橋梁施工中的養護管理及質控途徑之研究[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20(16):9-10.
[2]馬永升,翟海洋.城市道路橋梁施工質量控制與管理[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9(11):72-73.
[3]楊琳琳.關于道路橋梁施工中的裂縫成因及預防對策[J].科技創新導報,2020,017(005):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