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明
(遼陽市消防救援支隊,遼寧 遼陽111000)
在我國城市化發展過程中,現代化建筑越來越多,高層建筑以功能為核心使結構越來越復雜,各種新型高層建筑如雨后春筍般不斷涌現,展現了現代城市的形象。當前,高層建筑存在諸多火災隱患,很容易造成火災事故的發生,給人們的生命財產造成威脅。高層建筑防火設計考慮不到位、施工質量欠缺標準監管、安全管理不善、用火用電用氣不慎等因素,極大增加了高層建筑的火災隱患。高層建筑火災頻發,增加了不穩定的社會因素,嚴重威脅城市公共安全。只有全面提高消防滅火救援能力,破解消防難題,才能有效保證建筑物安全,更好地維護社會穩定。高層建筑樓層高,內部架構繁多、空間劃分復雜,救援工作難度越來越大,對高層建筑開展高質量消防滅火救援工作是值得討論的重點問題。
高層建筑結構特點決定了火災蔓延速度,高層建筑整體的橫豎空間是貫通結構,內部分布較多的井道、通道等,如果出現火災事故,則會產生煙囪效應,加大火勢蔓延速度,短時間內就會導致上下串通,呈現較大的火勢。如果不能第一時間進行快速撲滅,則會猛烈燃燒,導致高層建筑發生更大的火災。當前,許多高層建筑存在的歷史遺留問題沒有得到解決,出現火災事故的幾率非常大,如果加在外墻的可燃保溫材料遇到明火后,極易形成大面積立體燃燒。
高層建筑體量大、空間廣,火災發生后,要想快速進行人員的撤離,則整體水平和垂直疏散距離較長,不利于快速撤離;高層建筑人員過于集中,如經營型商業體,人員流動量非常大,要想短時間撤離到安全地帶,需要較長的時間;在火災情況下,會給人的心理造成恐慌,現場秩序無法保障,在混亂條件下,人們很難精準找到安全出口,疏散指示標識如果過于隱密,也發揮不了引導的作用。如果出現火災,防火卷簾、常閉防火門就會關上,人們對樓內情況不清楚,會導致迷路,同時樓道布滿煙氣,逃生通道就會成為死亡通道。
高層建筑隱患非常多,一些建筑內部往往是多家共同使用,人員過于復雜,流動性強,會出現安全管理責任落實不到位,電氣、燃氣安全管理不善等情況,存在較多的安全隱患,如果操作不當,則會引起火災事故。特別是對于一些用戶私拉亂接電氣線路、違規使用電氣設備問題更加突出,很容易導致線路故障引發火災,電氣線路導致的建筑火災約占40%。對于經營性建筑,一些餐飲單位會使用明火作業,用氣不慎、油煙道著火引發的火災事故也較為多見。蓄電池充電、堆放雜物、設備老化等,也增加了火災隱患,如果出現火災事故,會造成燃燒速度快,同時產生大量毒煙,極易造成人員傷亡。
高層建筑使用業主較復雜,安全責任落實不到位,導致責任不清,出現事故找不到責任人和責任單位。一些物業部門缺少日常的監督與檢查,物業管理單位存在“重經營、輕安全”的問題,消防控制室無人值守、人員未持證上崗、消防器材不會操作、占用消防通道等問題非常多見,嚴重影響了消防工作的開展。
消防救援工作刻不容緩,要以火情為令,一旦發生火情,就要快速行動起來,到達現場進行全面的救援,避免火勢不斷蔓延。如果建筑起火,沒有在最佳時間進行救援,則火勢就會快速形成大面積燃燒,短時間內就會導致整體樓層的起火,直到將可觸及范圍內所有物體全部燃燒殆盡。所以說,為了保證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消防人員要在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全面救援人員與財產,避免火情蔓延到人身上,需要在最短時間內將人從火場中救出,達到消防救援的根本目標,因此救援工作速度是最為關鍵的。火情蔓延過程中,會產生許多突發的情況,人在火場中多待一秒,就多一分危險,消防滅火救援人員一定要預見到這種情況,全面提高救援的速度,保證救援質量,確保人民群眾安全。
現場救援一方面要保證人員安全,另一方面還要通過有效的方法合理控制火情,避免出現大面積蔓延,造成更大損失。火情蔓延速度受到氣候影響隨時加速,單純進行人員內部救援無法保證救援人員與人民群眾安全,需要通過外部的控制,全面控制好現場的火情,避免燃燒溫度加大,影響救援效果。控制火情也是消防滅火救援工作最基本的要求。
救援路線的科學規劃,不但能夠保證現場被困人員及時得到救援,同時也能夠保證救援人員進入火場后快速撤離,保證自身的安全。救援路線規劃是最為主要的安全措施,要科學地進行設計,規劃多條路線,當一條路線被切斷,可以有第二種選擇。救援路線規劃有兩個基本要求,一是規劃進入現場路線,保證救援人員能夠進入火災中心點,及時發現被困人員位置。二是規劃多條逃生路線,外搭逃生通道能夠有效避免傷亡。
高層建筑狀態、高度、功能及起火點不同,導致了高層火災現場會有各種變化,火災現場往往呈現出更加復雜的情況,不同的現場有迥異的變化,要充分把握好各種因素,快速分析火情特點,才能有效把握好現場,合理地進行指揮與組織,使現場火情得到有效控制。對于建筑物來講,土建施工、裝修施工和投入使用是幾種不同的狀態,不論是哪一個階段發生火情,都需要根據現場情況來決定救援的方法,根據現場火勢發展、撲救難易、作戰環境的不同,設計合理的方案,確保救援整體質量。另外,高層建筑高度也不同,幾十米、上百米的都有,要根據高度的不同合理采取行動,全面對火勢進行控制;商業性質的建筑有不同經營業態,產生火災的成因也不同,要根據不同的成因要求,全面制定合理的救援計劃;建筑物上、中、下各個點位的不同,也對救援活動產生影響。總之,消防人員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根據不同的現場情況,采取不同技戰術。
高層建筑與普通建筑不同,對消防人員體力要求較為嚴格,特別是在高層火災的救援工作中,如果內部水源跟不上,就需要消防員負重爬樓,身上背著較多的設備,攜帶水槍等物資,這些設備較重,對消防人員體力消耗非常巨大;現場的高溫煙氣環境也會造成視線不清,使消防人員心理不穩定,并要隨時躲避諸多障礙物,同時消防人員拖拽水帶增加了體力消耗。
高層建筑在建設時,往往會在內部設計消防水源,以備發生火災時進行內部供水。但是,在實際救援中,內部救援往往很難開展,主要受到幾個方面條件的限制:一是固定消防給水滅火設施出現損壞或者丟失,無法全面為救援提供保障。二是管理不到位,出現性能不穩定的情況,消防設施設備質量不好,故障率高,很難發揮作用。三是鋪設移動供水線路難度大,為了提高救援效果,往往會使用到移動供水,但是線路的建立非常難,因為目前絕大多數高層綜合樓、大型綜合體外立面為玻璃幕,從外面進水,受到限制,消防車泵供水高度不足,影響救援的效果。
高層建筑外墻都是經過裝修的,特別是一些現代化的建筑物,為了增加美觀度,往往采用玻璃幕墻進行外部的裝修,其空間較小、封閉過嚴,整體樓道窗戶較少,自然排煙口不足影響到了排煙的效果,如果出現火災事故,則更多的需要使用機械排煙,而現場電源往往會被切斷,機械排煙效果并不理想,短時間會導致煙氣蔓延全樓。另外,高層內部的設計結構也較為復雜,根據功能需要往往通道迂回彎折路線多,導致排煙散熱渠道不暢。受到風力、風向的影響,高層排煙效果不好,往往會形成回流煙氣。
高層建筑人流量大,如果出現火災事故,很難快速進行人員的撤離,由頂層至下層需要較長時間的距離,要想快速到達地面,則要消耗時間,一旦人流發生聚集,就會形成二次踩踏,導致更大的傷亡事故。現場的高溫、煙氣往往會使人們慌亂,如果心理素質脆弱,還會出現跳樓事故,社會影響較大。高層起火會形成被困人員疏散與滅火進入行動兩大對沖,內部人員逃離,外部人員進入,對滅火和疏散行動造成很大阻礙。
火災發生后,需要有良好的通信保證內外溝通,但是很多事故現場會產生通信盲區,如果現場得不到良好控制,火場嘈雜則很難形成有效的內外溝通,影響信息傳導,內部人員聽不到外部的指揮調度,外部人員也不能輕易進入,造成消防人員不了解現場內部的情況,不能進行快速的方案調整,影響到救援的時間,往往會導致時機的錯失。
當前,消防技術、消防設備越來越多,很多已經應用到了基層隊伍,但是,很多的基層指戰員與戰斗員并不能全面掌握好新型設備與技術,不能全面進行科學操作,新技術、新設備得不到良好的功能展現,直接影響火災的救援質量。從調研中發現,許多基層消防人員普遍對建筑防火、滅火技術掌握不全,業務能力不精,僅限于會使用室內消火栓、水泵接合器等。同時,自身的消防意識也不到位,進入現場后,沒有在第一時間充分用好中控室,對現場進行有效控制。可以說,中控室是最為主要的信息點,通過對控制室的了解分析,能夠全面把握防排煙系統、防火防煙分隔、自動滅火系統等設施的位置情況,同時也能夠有效分析火場的情況,及時把握信息,發揮出調度指揮的作用,對合理調整方案、部署救援起到良好作用。
對于消防人員來講,要全面做好日常的工作準備,遵循“六熟悉”工作準則,全面對周邊的環境與建筑情況進行調研,對重點區域、重點單位要全面把握好基本情況、消防設施位置、設備的數量、建筑內部位、單位內部組織等情況,這樣才能在火災發生后,及時形成有效的救援計劃,保證救援的質量。
高層建筑是城市重點建筑,要對不同的建筑進行預案設計,通過前期的調研工作,全面對高層內部使用情況進行摸排,掌握其功能作用,根據不同的情況,全面設計好滅火救援預案。這樣,如果出現問題,可以合理進行部署,有序應對災情。要靈活把握現場情況,不能用固定思維進行處理,不論是遇到哪種類型的火災,都能夠通過預案的拆解,精準進行救援。
戰術的應用能夠全面對火災進行處理,從目前看,我國在高層建筑火災撲救工作中,已經總結出大量的有效戰術,能夠全面應對各種火情。但是,在實際消防救援工作中,還沒能充分發揮出戰術的功能,不能充分形成綜合能力,部分消防指揮員戰術應用不合理,無法形成合理的組織與調配,未能依托防火滅火保護分區實施火情的堵截,導致滅火救援現場力量部署不科學,指揮程序混亂等現象時有發生。
要想全面做好火災預案,就需要進行充分的調研,一是有目標地進行調研,調研一定要有針對性,才能起到預案預防的效果。根據高層建筑不同組成部分和功能分區的功能特點,可以對火災現場做好災情假設,使不同的區域得到良好的力量部署與分配。二是調研要有協調性。要充分調動各方力量,對聯勤工作要全面落實,避免出現單打獨斗、各自為戰的情況。要對各方人員進行捆綁操練,最大限度發揮出各自戰斗力量的優勢,優勢互補、信息互通,不斷完善防火預案,做到臨戰不慌,臨危不懼。
全面做好單兵技戰術的培訓,進一步提高消防人員個人的戰斗能力,通過科學的訓練,確保消防救援工作的整體效果。進行訓練過程中,要全面設計好訓練課程,開展各種不同條件、不同環境、不同火情下的登高、內攻與破拆技術,通過實際操作,夯實消防隊伍滅火救援技能,全面提高個人突破能力。要合理組織好各方力量,定期開展聯合消防演練。通過車輛、設備、人員的磨合,全面保證車輛停靠位置、設備使用性能、長距離水源供應、個人體能提高等方面的演練。同時,還需要針對任務,做好固定模式及隨機拉動實戰化訓練。
一是疏散救人速度要快。充分用好消防電梯、安全通道,對被困人員進行救援。二是住戶做好自我保護。用“擴音器”對居民進行喊話,避免被玻璃、電器、易燃物等物品所傷。三是水平豎向堵截火勢。把火勢控制在一定區域,避免豎向管道井火勢蔓延。
充分用好自動噴水滅火、消火栓系統對現場的火情進行控制,達到滅火效果,同時要對外部的水泵接合器進行連接,形成充足的供水能力。各級消防指戰員要佩戴個人防護裝備,攜帶滅火救援器材快速進行內攻搶救,快速進入作戰狀態,要合理設計,避免因反復出入起火區域而造成體力浪費。
綜上所述,消防人員要全面把握高層的情況,根據高層火災的特點與問題,全面進行科學分析,制定合理方案,有序開展好各項救援工作,要全面創造良好條件,保證高層住戶安全,盡最大努力降低高層建筑火情帶來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