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課程教材研究所 李文輝
2014年3月印發的《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指出:“統籌課標、教材、教學、評價、考試等環節。全面發揮課程標準的統領作用,協同推進教材編寫、教學實施、評價方式、考試命題等各環節的改革,使其有效配合,相互促進。”該意見為育人關鍵環節的同向而行勾勒出了藍圖。2016年9月,《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發布,標志著立德樹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有關內容的具體化、細化,回答了“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的問題,為育人關鍵環節明確了總體目標。2019年11月,《關于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基礎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見》指出,“加強對課程、教學、作業和考試評價等育人關鍵環節的研究”,為教研服務育人關鍵環節指出了行動路徑。進入新時代,作為學校教育重要組成部分的課程、教材、教學、評價、考試等育人關鍵環節,應該如何協同推進呢?
其一,課程標準在育人環節中扮演著重要的統領地位。2017年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正發揮著重要的導向作用,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各學科課程標準正在全面修訂中。課程標準依據學生發展核心素養體系制定,明確了各學段、各學科具體的育人目標和任務,以及課程結構、內容、學業質量等標準,統領著教材、教學、評價、考試等環節。其二,普通高中和義務教育教材依據課程標準編寫,提煉和精選了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必備的、最基本的知識內容,是教師組織教學的基本依據。普通高中和義務教育統編三科教材,以及其他各學科新教材陸續投入使用,“上承”課程標準,“下啟”課堂教學,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其三,教學是我們一貫比較重視的環節,現階段應以實施新課程新教材、探索新方法新技術為重點,著力增強教學設計的整體性、系統化,不斷提高基于課程標準的教學水平。教師應做好研究學生學習、改進教學方法、組織課堂環節、解決課堂問題、優化作業評價等教學設計工作。其四,評價的正確導向會引領教學改進,引發育人方式變革,有助于整體課程改革的推進。應該說,現階段“教學評”正在走向融合,評價與教學環節的聯系越來越緊密,評價的導向與教學是一致的,都指向核心素養,有助于素質教育的實施。其五,考試環節也在深化改革。2019年6月印發的《關于新時代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導意見》提出:“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與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命題要以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和高校人才選拔要求為依據,實施普通高中新課程的省份不再制定考試大綱。”2020年1月《中國高考評價體系》發布,希望實現高考由單純的考試評價向立德樹人重要載體和素質教育關鍵環節的轉變。考試“看齊”課程標準,命題“依據”課程標準,考試環節積極與其他環節呼應、協同、合作,將有利于育人關鍵環節形成合力。換言之,育人關鍵環節的相互配合、相互促進、形成育人合力應是當前基礎教育、學校教育工作的重點。
進入新時代,教材、教學、評價、考試等育人關鍵環節在課程標準的統領下,正在形成合力。育人關鍵環節同向而行的局面已經逐步顯現,逐漸發揮積極作用,落實立德樹人、全面發展,聚焦核心素養,發展素質教育。到2022年,普通高中將全面實施新課程新教材,中高考命題將依據課程標準,加強情境設計,更加注重聯系社會生活實際。可以預見,育人關鍵環節在未來將更加有效配合,發揮合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