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游方面,大部分電廠機組檢修已經結束,電廠負荷提高,沿海六大電廠日耗再次回升至70 萬t左右的相對高位;而電廠存煤繼續小幅回落,距離夏季越來越近,留給終端用戶的補庫的時間越來越少了。為盡快將電廠庫存提高到中高位水平,確保電廠機組安全平穩運行,電廠進行了大量的進口煤招標,再加上5 月12 日之前期貨合約交割的補充,電廠存煤得到補充。從表面上看,電廠在5 月份庫存補充上會較為充足,但按目前的工業用電復蘇情況,以及電廠的日耗情況綜合分析,即使新增部分長協煤、印尼煤,也只能確保電廠庫存不下降而已,還無法保障平穩度過夏季用煤高峰。5 月份,預計下游部分用戶會招標采購一批市場煤炭,促使港口煤炭交易更加活躍,市場全面轉好。
4 月中旬,煤價徘徊了1 周之后再次回歸上漲通道。此次煤價在4 月中旬出現滯漲,然后穩定1周,主要是上游擔心政策調控,以及期貨下跌、部分貿易商甩貨等原因造成的;5月份,新的“煤管票”將發放給煤炭企業,加之長協動力煤供應周期即將開啟;本來應該處于市場平淡及煤價下跌之際,但供應端并沒得到釋放,需求一直屬于上升階段并且開始占上風,促使沉寂多天的煤價在低位中出現反彈。這同時預示著5月份的下一輪煤價上漲就要開始了。
煤價暫時滯漲趨穩,并不意味著市場形勢不好,實際上是煤炭買賣雙方的角逐是為了后期煤價上漲積蓄力量。近期,工業用電水平較好,同時,建材、鋼材、化工品需求強勁,各行業從疫情中恢復情況持續向好。4月份,沿海8省電廠日耗始終保持在179萬t以上,而沿海六大電廠日耗保持在68萬t以上的高位,這在以往的春季可是不多見的。大秦線檢修完畢后,貨源供給將有所增加,港口存煤會出現緩慢增加,環渤海港口會借機增加庫存,以備戰即將到來的用煤和用電高峰。5 月份,處于電煤搶運的關鍵階段,那些存煤偏少的電廠搶運和補庫意識會非常強烈,后續拉運積極性將明顯提高,到港拉煤船舶會急劇增加。
5月2日,大秦線恢復正常發運,鐵路部門表示,按照保供穩價的要求,會根據運量上限組織運輸,也就是說日均運量將推高至125 萬t。但即使大秦線按照最大上限組織裝車,貨源不足的問題仍是主要矛盾。坑口煤礦安全環保檢查如火如荼、內蒙古“煤管票”管控等導致上游發運不暢,部分發煤站停限產;大秦線恢復,盡管運輸瓶頸被打開,但對港存恢復幫助不會太大。預計大秦線恢復正常運輸后,鐵路發運量會出現大幅增加,主要是沿線壓車較多;而運行一段時間后,受貨源地資源緊張等因素影響,鐵路發運量會再次出現下降。
五一勞動節前,動力煤期貨大幅拉漲,部分合約漲停,港口情緒再次升溫,市場參與者對后市預期陡然樂觀,有貨的客戶惜售待漲,發運戶報價回歸至前期高點,個別剛需客戶及賭市貿易商出現高價采購。節后,部分貿易商出現恐高心理,而下游用戶也對市場保持觀望,采購高價市場煤數量有限,但成交價格有明顯提升。后期煤炭價格走勢主要取決于煤炭主產地增產增供的落實情況、水電等清潔能源的補充情況,以及國內工業用電負荷變化,“迎峰度夏”補庫情況。而大秦線檢修結束后,環渤海港口尤其秦皇島港和國投京唐港等港口庫存的恢復情況也是大家關注的焦點。
回顧4月份,印尼進入齋月,影響煤炭生產銷售形;同時,我國國內煤炭供應偏緊,部分下游用戶招標需求釋放,均支撐印尼煤離岸價格持續高位偏強運行。4 月份,國內煤礦生產安全、環保檢查嚴格,煤炭增量空間有限;此外,大秦線檢修影響煤炭調入量,大秦線檢修期間,日均運量由以前的125 萬t下降至95萬t,到港煤車減少,港口煤炭庫存處在低位。而此時,部分下游用戶階段性補庫需求釋放,拉運積極性較好,促使秦皇島港庫存一度降至380萬t的低位,貿易商捂貨惜售,5500kcal/kg市場動力煤實際成交價格單月上漲80~90元/t。進入5月份,新的長協開始執行,新的“煤管票”也開始下發,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供應方面的壓力,促使煤炭市場逐漸趨穩。而大秦線檢修結束后,鐵路運輸瓶頸被打開,到港煤炭資源增加,促使環渤海港口尤其秦皇島港存煤將出現緩慢增加態勢。
產地方面,陜西地區超產現象專項檢查將持續至5 月中旬,山西等地安全、環保檢查將成常態化,短期內供應端增量空間有限。此外,政策端仍有較大不確定性,上游產能釋放仍是焦點問題。從需求端來看,局部地區水電對火電的替代作用有所加強,但考慮到電廠日耗仍有增長空間,且沿海地區部分電廠庫存偏低,仍有補庫要求,需求端對市場趨好仍有支撐。整體來看,主產區坑口價格有望止跌反彈,且供應端增量空間有限。但宏觀經濟向好的大背景下,全社會用電量仍有增長空間,下游需求預期仍較為強勢。
原本都在期待港口煤價下跌后好抄底,能夠拉運到低價市場煤,但這次又讓下游終端用戶失望了。從上游供應和下游需求來看,5月份,煤價大幅下跌的可能性非常小。在下游電廠庫存繼續回落的情況下,部分用戶開始抄底,增派拉煤船舶趕往北方港口搶運煤炭。而大秦線檢修剛剛結束,鐵路日發運量有所恢復。煤炭市場呈現供需兩旺,上游發運量增加,下游積極搶運,環渤海港口裝卸現場一片繁忙景象。從一季度煤炭產量和耗煤情況分析,盡管煤炭產量較2020 年同期有所增長,但仍然難以滿足增速更快的用煤需求。上級主管部門提出保供穩價十項措施,增產增供增運,確保市場穩定供應。但終端庫存偏低,而之前寄希望于政策調控,下游又出現放緩采購的現象,造成一直在去庫,這也為后續市場緊張埋下伏筆。
五一勞動節后,動力煤期貨價格突然大漲,再度拉動了近期表現平淡的現貨市場,隨后,CCI、易煤、環渤海等煤炭指數全部上漲。實際上,煤價上漲在意料之內,世界范圍內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加之國內外經濟恢復加快,現階段需求持續釋放,促使鋼材、建材、化工品價格上漲,但仍出現供不應求現象。進入5 月份后,下游電廠補庫需求將繼續提高,庫存壓力已慢慢顯露;要不坐等庫存下降,要不就主動拉煤,現實還是被目前的高煤價征服,港口煤價再次上漲。隨著港口市場詢貨增加,電廠招標量提高,港口成交價格走高,實際報價已經超過4 月份最高點。受蒙古國疫情影響,部分通道封閉,煤炭增量有限;印尼煤齋月未過,發運受影響。在沒有實質性的產量增加的情況下,后期市場易漲難跌。
從供應端來看,雖然上級主管部門連續召開保供會議,但并沒有看到坑口產量的大幅增加。在近期大小礦難頻發的情況下,主產地安全檢查、環保、超產等各項檢查升級,甚至出現了邊際的減量;疊加大秦線檢修影響,進港煤炭減少。而京唐港、曹妃甸港部分煤碼頭存煤不少,但不是被期貨鎖死,就是貿易商捂貨不賣。進口方面,受煤源緊張以及價差優勢不明顯、加上印尼齋月影響,外煤補充效果一般。進入5月份,“煤管票”重新發放,長協動力煤供應周期開啟,促使部分存煤較高的發電企業對現貨高價市場煤的采購熱情降溫,對當前煤價持抵觸心理。但長協煤占比少的用戶可是坐不住了,開始增加采購,5 月7 日,大唐、國電、華能等公司發布動力煤詢價(競價)信息62 批次,涉及動力煤189.1萬t。其中,5月份交貨164.1萬t,6月份交貨22萬t,7 月份交貨3 萬t。綜合分析,坑口價格還有上漲空間,港口市場繼續走強。
一季度,全國電煤需求快速增長:煤炭消費同比增長15.8%,較2019年同期增長8.4%;二產用電是拉動全社會用電增長的主要動力,同比增長24.1%,較2019年同期增長15.4%。5月上旬,在上游煤炭生產不足、大秦線剛剛恢復及秦皇島港庫存偏低的情況下,港口市場仍有較大支撐,市場煤價格會出現持續上漲。5月中旬,隨著政策調控風險加大,秦皇島港庫存的恢復;以及受印度疫情影響,部分出口印度的貨源轉向中國市場,促使印尼煤現貨資源較前期有所增加,預計國內煤炭價格有望趨穩止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