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玉兵 何宏蓮
(甘肅省白銀市靖遠縣農業機械化服務中心 甘肅白銀 730600)
從目前的應用現狀來看,雖說我國將其作為重點推廣的對象,也在政策上給予了很大的支持,不僅包括在資金上大力支持,也制定了相應的法律法規。該技術包含的內容比較廣泛,包括了動力噴霧機、常溫煙霧機等等,但是實際應用時機械種類還是比較單一。從整體上來看,在發展的過程中還存在以下幾個問題:首先,應用的設備相對落后。雖說有很多的高新設備被研發出來,但是在比較偏遠的地區,還是以手工噴霧器為主,應用的整體水平并不高[1]。這種設備的零件單一,在噴霧的過程中工作量大,最關鍵的是霧化功能也不好,會對周圍的環境造成影響。噴頭是植保機械很重要的一個組織零件,噴頭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到作業的實際效果,但是在目前的生產和制造中只有很少的噴頭可供選擇,這樣就不能很好地匹配農藥機具,降低了工作效率。其次,機具品種規格相對比較少。機械品種相對單一,雖說有大型植保機械被研發出來,但是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水平還是比較落后,很多的作物都是采用相應植保機械和技術的,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病蟲害的發生。再次,設備的制造工藝水平低下。國內的植保機械技術研發的時間相對比較晚,在技術方面還有不完善的地方,需要不斷地改進。最明顯的就是精加工水平不高,而制作成本卻很高,最關鍵的是產品的穩定性不夠,在使用時很可能會發生問題。很多的生產企業,對生產質量和作用的評判標準并不統一,雖說植保機械的生產形式是多種多樣的,但是實際效果卻差異很大。然后,設備的智能化水平較為低下。21世紀是科技發展的時代,為了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就需要將先進的科學技術融入植保機械研究中。雖說,目前已經將傳感器、計算機等技術應用在植保機械設備中[2]。但是,從整體應用情況來看并不樂觀,智能化水平還有待提升。最后,沒有對噴藥的技術進行明確的規范。在機械噴灑藥物方面目前還沒有制定完整的技術規范,導致農戶在噴藥的過程中得不到相應的指導,僅憑經驗來實施。
1.定期檢查機械工具。農業部門應該起到帶頭作用,將農機工作作為工作的重點內容,并要加強專業的檢測工作,加大對該項工作的監督力度[3]。為了加強對植保機械的監督與檢查,可以按照市場準入原則,將其列入年度必檢項目,以此來對機械工具進行檢測。同時,對于缺乏檢測設備的,需要監督各單位添置相關設備,并且也要配備專業的檢驗人員,加大對植保機械的抽檢力度,一旦發現有不合格要及時制止,并給予相應的處罰。
2.加強培訓。農機部門要大力宣傳關于植保機械的相關內容,加強農戶對植保機械的認知,在宣傳的過程中可以利用多種方式,包括貼宣傳語、建立微信、微博公眾號等。同時,還需要加強對農戶的培訓,開展有計劃、有目的的職業培訓教育,并將其納入到長期的教育計劃中,更好地幫助農戶了解施藥的技術,提高植保機械應用的整體水平[4]。
首先,建立施藥技術研究。國家應該重視對施藥技術的推廣與應用,要建立相應的研究中心,對施藥的技術規范進行明確,制定出相應的施藥標準,給予農戶指導,要對正確、高效的施藥方法進行推廣,確保農戶操作的規范性。其次,要深入研究低量施藥的關鍵技術。為了確保在施藥的過程中不對環境造成污染,就需要致力于研究新的噴藥技術,包括靜電噴霧技術、防漂移技術等。同時,相關的生產廠家要致力于研究噴頭技術,完善現有的噴頭制造研究技術,在此基礎上,不斷學習借鑒先進的技術理念,以此來生產出專業化、標準化的噴頭,確保噴頭的種類齊全,生產出高質量的噴頭,能夠與機具進行更好的匹配,這樣就能夠更好地滿足不同作物對施藥的多方面需求[5]。
要想提高植保機械的應用水平,就需要在制造工藝上多下功夫,要加強對這方面的研發。為了對老舊的機械設備進行更新換代,就需要致力于研發新工藝,政府要加大財政投入的力度,特別是在噴施精準度要加大研究的力度。該技術能夠有效地控制農藥的實驗情況,以此來達到減少農藥使用的目的,不僅能夠降低對農作物的損害,而且還能夠將植保效率提高。相關的研究人員需要結合我國發展的實際情況,研究出適合我國使用的新技術,確保植保機械的有效性、科學性。還需要注意的是,要加強植保機械的智能化建設,要將農業化與信息化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各個部門應該加強交流與合作,促進我國農業裝備智能化的發展。并且,在研究的過程中,切入點需要放在農業植保機械智能化上面,以此來開展研究。在研究時要成立研究小組,提高研究的效率與效果。
綜上所述,目前農業植保機械技術在應用的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我國農業的發展,需要不斷加強推廣應用的效果,確保植保機械向著更加健康的方向發展,建立健全相應發展體系,為我國農業現代化道路走出堅實的第一步,為實現我國農業現代化發展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