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 潔
(長沙職業技術學院 湖南長沙 410217)
高職教育承擔著培養人才的重要任務。為了提高高職教育水平,保證學生具有強大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要加強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要保證學生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優秀的職業精神,才能實現學生全面發展。在高職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明確人才培養的目標,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要將高職數學與學生的專業和就業相結合,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使學生能夠盡快適應社會和工作崗位,保證學生具有強大的就業競爭力。
首先,教師要明確高職數學在高職教育中的地位。進行高職數學教學改革時,要發揮出數學的基礎作用,將數學與學生的職業素養提升相結合,融入職業能力培養的要求。第二,保證學生掌握扎實的數學知識,使其靈活運用知識解決在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教師要結合社會的需求與崗位需求,完善數學教學內容,打造科學合理的教學體系。第三,要加強對高技能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積極進行數學教學內容的改革,使學生能夠靈活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要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使數學成為一種實用的工具。
高職數學教師對學生進行教學時,并沒有結合市場的需求,而是更加重視理論知識的傳授。許多專業離不開數學知識的支持,若不能保證學生靈活運用知識,就無法解決專業問題。數學是一門基礎學科,教師不僅要為學生講解理論性知識,還要將數學與學生的專業和就業相結合,否則會導致學生的能力與市場需求脫節。大部分教師會以學科理論知識的傳授為主,導致學生的思維能力很難得到進一步提升。
高職數學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時,要保證學生能夠靈活運用知識解決問題,還要根據教學反饋和教學成果,進一步完善教學體系。高職數學教學任務比較固定,缺乏明確的教學目標,教師為學生傳授知識時,往往不能保證學生全面掌握和理解知識。大部分數學知識的難度比較高,學生很難進一步掌握,也無法做到靈活運用。部分教師并沒有結合學科應用前景設置教學目標,依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
雖然許多高職院校充分意識到實踐教學的重要性,并加大投入力度,購置先進的教學設備和教學工具。但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卻并沒有落到實處,也不能充分結合市場的需求和崗位要求設計實踐課程,導致學生缺乏實踐的機會。
1.合理選擇教學內容
為了培養高職學生的職業能力,要打造完善的教學體系,對現有的教學內容進行改革。要明確人才培養的方向和培養模式,對數學課程內容進行合理劃分。要保證教學內容與時俱進,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學生能夠靈活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目前,高職院校所使用的數學教材難度比較高,理論知識較強,不能保證學生的實踐能力得到有效培養。教師要結合高職教育的特點,對現有的教學內容進行整合,可適當增加基礎代數知識,將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并充分考慮到學科的交叉性。要合理構建數學教學模塊,保證學生掌握扎實的基礎知識,提高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并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對知識進行拓展。
2.結合專業需求改革教學內容
隨著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師對數學教材的研究逐漸深入,充分結合企業的需求和專業需求,對數學教學內容進行改革,重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有機結合。比如,教師將實踐教學分為拓展模塊與專業應用模塊,并重視對學生基礎能力的培養,確保實現教學內容與崗位需求相結合,提高學生的適應能力。教師要考慮到社會的要求,積極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使學生具備良好的數學思維和數學應用能力。
高職院校與普通高校存在較大的差異。在開展高職數學教學時,要側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避免一味效仿本科院校的教學模式和教學目標,并對現有的教學目標進行調整。數學教師要結合高職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專業需求,合理設置教學目標。學生的學習能力有所差異,對學習充滿個性化需求,教師需保證教學目標更加合理,使每名學生得到針對性的培養。要充分結合素質教育的要求,提高學生對數學的應用能力。在開展數學教學活動時,既要保證學生掌握扎實的數學知識,又要對學生的職業能力進行針對性培養,使學生成為優秀的復合型人才。
1.完善教學模式
目前,大部分數學教師依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很難保證學生能夠真正理解知識,使學生陷入被動學習的局面。比如,灌輸式教學法會導致學生的實踐能力無法得到進一步提升,也不能保證學生將知識與實際生活相結合。由于學生的數學基礎能力比較薄弱,若繼續采用單向教學模式無法保證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為了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要對現有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進,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選擇相應的教學方法。比如,教師可采用案例教學法,使學生能夠掌握數學概念。通過不同案例,學生可以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提高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性。教師也可采用懸念法,通過設置問題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也可采用討論法,使學生就某一問題進行討論,這樣既能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又能使學生真正掌握知識,對數學學習充滿濃厚的興趣。教師也可采用比較分析法,通過對比的方式使學生能夠了解知識之間的差異性,并做到靈活運用知識。
2.完善教學手段
由于數學教學內容較多,教師需根據實際情況選擇相應的教學手段。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教師可充分發揮出多媒體技術的作用,打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對數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能夠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知識,提高教學效率。教師可通過動畫進行教學,使晦澀難懂的知識變得更加直觀,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通過多媒體教學可對學生進行全面的感官刺激,將其與傳統的教學手段進行整合,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對學生進行考核與評價時,要保證學生的能力得到客觀公正的評價。需打造完善的考核體系,客觀展示學生的學習情況,使學生能夠了解到自身的優勢與不足,使其在日后的學習中加以改進和完善。要轉變一考定終身的思想,采取多元化考核方式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要進一步了解學生的日常學習表現,對學生的應用能力進行全面考察,進一步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要為學生設置難度適宜的問題,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
綜上所述,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教師要明確教學目標,對現有的教學內容進行改革,充分結合專業的要求,保證數學教學更有針對性。要創新教學方式與方法,豐富教學手段,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