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磊
(長春市第六十八中學 吉林長春 130000)
“藝術來自生活”一詞出現在生活的各個方面,這些文學作品并不在我們心中,而是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確實很小的事情上,它們之間存在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初中是基礎教育的重要時期,也是每個人生活態度和道德文化形成的重要階段。在語文教學中,我們教師需要引領學生在作品中體味人生百態,領略文字的風采,從而提高學生的文化底蘊和精神內涵。
該教材于2012年開始編寫,歷時5年,由來自全國各地五六十名的專家、學者、教職員工和教師共同編寫,是內容最全面,最集中的教材。要強調的是,“部編版”與常規的標準教材不同,它對初中語文課程中“名著閱讀”內容進行了調整。
1.在整冊教材中的位置提前。在我們現在的教學中,我們必須更加重視名著教學的一部分。在原先人教版教材中,名著閱讀通常位于整本書的后部,經常被我們的老師和學生所忽略。在“部編版”中,此內容的位置已經移至第3單元和第6單元,不再是可有可無的教學內容,而且每學期有兩部必讀的書目,還有其它的推薦閱讀書目。
2.建立“閱讀指導”角。在這個角落,我們結合了推薦名著作品的類型和背景等功能,提供適合學生的閱讀材料。在對名著的閱讀指導中,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欣賞式”閱讀方式,要注重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我們教師要特別注重引導作用的發揮,采取多元化的方式強化學生對名著的整本書閱讀,才能更好地在激發興趣的基礎上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
部編版語文教材的使用,給初中語文教師帶來了極大的考驗和挑戰。在推薦一部名著之前,教師必須仔細閱讀它,感受作品的魅力,體驗作者的內心世界,并自己深刻理解文字,然后才能真正地進入閱讀世界。從遙遠的古代到文明的今天,從大洋彼岸到我們心愛的家園,所有文學作品都具有極高的文學知識和藝術價值,蘊含著深厚的精神情感。而且語文教科書中的所有推薦的都是經典作品,值得學生細細咀嚼、反復閱讀。因為這些作品都會給我們帶來思想震撼、心靈碰撞和生活啟示,文字學習和課堂閱讀的積累必須兼容。但是,在教育改革的初期,初中語文的許多教師,都受到升學考試壓力的影響,一味追求學生的升學率。在某些情況下,學生被禁止閱讀課外讀物,課外閱讀變成“非專業”活動。同時,我們教科書中的信息量非常有限,不利于學生的創造力和眼界的擴大。如今,新課程的改革工作已經取得了很大進展,在語文課程教學事業步入正軌,新教材的內容使教師更新教育理念,強調了學生閱讀意識的發展。這套教材還重視多種閱讀方法的教學,包括默讀、瀏覽、跳讀、猜讀、比較閱讀、讀整本的書等。
一提到名著,就會給人以具體感,有些作品會讓學生覺得“壓力山大”,甚至晦澀難懂。例如,由于文化背景或政治因素,閱讀文學作品的題目可能會很難理解,這可能會阻礙閱讀。如果教師能在課堂上講述作品中的精彩片段,那么作者的形象將立即得到充實,生動的人像將浮現在學生的腦海,從而增加對作者的認知和對作品的閱讀興趣。同時,教師很好地幫助了學生,并了解了課文的內部發展。大多數名著書籍是由于社會環境的影響,在特殊的歷史時期和環境背景下,激發了作者的思想和創作靈感。因此,在閱讀文本之前,必須對背景進行說明。例如在談到魯迅的作品《朝花夕拾》時,我們必須首先簡要介紹一下當時的社會背景。那時,中國是處在北洋軍閥和各種外國敵對勢力猖獗的時代,也是人民受到嚴重壓迫的動蕩時期。因此,要讀懂這本書,首要的是要談論當時的歷史背景,魯迅的童年時期以及青少年時期獨自學習的背景。通過回憶那些刻骨銘心的人和事,魯迅的內心表達了對他的老朋友和老師的懷舊之情,同時對舊勢力、腐朽的道德和教育水準進行了嚴厲的抨擊。父親命令年輕的魯迅在打算去看迎神賽會時,在家學習《鑒略》,這使魯迅做了他不真正理解的事情,并且激起了對他的呆板父親的反感。學生在閱讀作品之前,如果清楚了當時社會狀況,“父親”只是當時實行的封建教育制度的一個代表,這種教育制度是抑制兒童的天性。我想學生對他的父親就不再是那么厭煩了。
由于初中生的知識水平和理解能力有限,而且難以理解原著的深刻含義,教師們系統地改變了課程的模式,并從淺入深地進行了指導。首先,學生大致看一下作品的情節,了解其中的人物關系,并且暫時不要深入探究作品內涵。這需要三步閱讀:第一步是理解作品的創作背景和文本的形式特征,同時閱讀一些片段,例如書名,作者簡介和序言部分。第二步是挑選閱讀一部分精彩的內容,解決原著中的某些感興趣的章節,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第三步,閱讀整部作品,溫儒敏先生曾說過,“處處扣著寫作來閱讀是很累的”,但若是精讀,嘗試著將閱讀轉化為自己的表達資源,“讀以致用”還是非常必要的,這樣閱讀可由此走向深入,我們的閱讀也走向了實用性。這種“用”不局限于寫作,日常說話、交際和生活中都可以有意識地、創造性地使用。
語文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科,它包括著中國五千年的文化,代表著中國的軟實力,體現著仁義禮智信的古老生活哲學。語文的學習會涉及到很多的文學名著,學生在學習和了解的過程,必定會受到一些名著的影響,從小就開始耳濡目染的教育,會讓學生們在腦海中積累大量的素材,可以為以后的寫作提供靈感,有效的提高寫作的水平。我們作為新時代的語文教育工作者,我們應該認真研究“部編版”教材改革的內容,激發學生閱讀名著,塑造其完美人格,陶冶其高尚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