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輝
(山東省新泰市實驗中學 山東新泰 271200)
隨著競技體育的迅速發展及競技水平的提高,心理因素逐漸成為制約初中運動員比賽取得優異成績的瓶頸。現今已有越來越多的教練員、運動員、科研人員都注意到了這樣的一個客觀事實,所以研究運動員心理能力訓練同體能訓練、技能訓練要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并且心理能力訓練已經成為現代田徑訓練理論完整體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
對于運動員需要具備哪些心理能力,是運動心理學家一直在探討的問題。心理能力主要是指一定的心理結構中對一系列信息加工、處理、整合所表現出來的心理控制、責任感、應付困境能力等心理特征。它是有許多因素所構成的復合體,是運動員心理能力的發展的一個綜合指標。通過對田徑運動員心理能力的研究,可以分析出影響田徑運動員的心理因素,找出心理能力的訓練方法,促進運動員心理過程的不斷完善,形成專項運動所需的良好個性心理特征,獲得高水平的心理能量儲備,為運動員達到最佳競技狀態和創造優異成績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礎。
以30名中學生田徑運動員為調查對象,平均年齡為14.72歲,其中男子運動員20人,女子運動員10人。他們從事田徑運動訓練的年限從1到4年不等,平均訓練年限為2.43 年。選用美國學者Smith等人在1995年編制的《運動員應對技能問卷》。運動員的心理能力研究中,該問卷被廣泛使用。該問卷共有28個題目,分為7個指標,并有7種心理能力,這7種心理能力是應對逆境、承受壓力、目標設置、集中注意、擺脫擔心、自信心和成就動機以及接受教練指導的能力。每個題目后面有4個供選擇的答案,從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其中有5個題目為反向記分,即回答非常不符合得3分。非常符合得0分。運用數據統計法,把調查和測量的結果用Spss10.0軟件進行處理,再分別進行統計和分析。運用訪問調查法,通過訪問法調查被試有關心理能力方面的情況,同時了解被試在心理能力運用上存在的一些問題。
全部被試的描述性統計,從結果數據可以看出,在被試的心理能力指標中,在擺脫擔心與接受教練指導的能力兩項指標的得分較低,擺脫擔心這個指標反映了這運動員對于在訓練和比賽中擺脫對一切干擾因素的擔心這個方面做得并不太好而在接受教練員指導的能力這個指標得分上說明了只有少部分運動員在接受教練員指導方面做得比較好,能夠很好地聽從教練員的指導,并在教練的安排下進行合理訓練,順利完成訓練和比賽任務,但大部分運動員對于教練員的指導在心理上還存在著一些排斥,比較欠缺接受教練指導的能力。在應對逆境、承受壓力、目標設置、集中注意四個指標上,運動員的平均得分相對較高,說明被試對于這四項心理能力的掌握比較注意,已經初步掌握了這四項心理能力;由被試在自信心和成就動機這項指標上的得分可以看出被試在訓練和比賽中擁有很強的自信心和成就動機,這有利運動員在訓練中有較好的訓練效果,以及在比賽中取得較好的成績。
不同性別的被試心理能力各指標得分比較,男女運動員在身體素質方面有著本質的差異,同時也令運動技術水平之間產生了較大的差異,在上述差異之外,我們為考察不同性別的田徑運動員在心理能力方面是否具有差別,將兩組被試在七個心理能力指標上的得分分別進行比較,并進行了方差檢驗。結果我們可以發現,在應對逆境、集中注意、擺脫擔心、自信心和成就動機這四個指標上,女性運動員的平均得分比男性運動員較高,說明女性運動員在心理能力這四個指標上表現積極;而男性運動員在承受壓力方面并不存在顯著性差異。男女運動員應該在心理能力方面認識自身的不足,找到心理能力方面的問題,同時進 比賽中的心理薄弱環節。雖然男、女被試在心理能力這七個指標每一項的得分上都不同,但是經過方差檢驗證明并不存在顯著性差異。男女運動員應該在心理能力方面認識自身的不足,找到心理能力方面的問題,同時進行相應合理的訓練。
心理能力的運用是影響田徑運動員運動成績的重要因素。研究發現,被試已經初步掌握了應對逆境、承受壓力、目標設置、集中注意、擺脫擔心、自信和成就動機及接受教練指導的能力等七個方面的心理能力,他們在應對道境、承受壓力、目標設置、集中注意、自信心和成就動機等五個方面表現出色,而在擺脫擔心與接受教練的指導方面表現欠缺。在心理能力掌握上,不同性別的被試對于各項心理能力的掌握稍有不同,但未表現出顯著性差異,說明被試在心理能力方面略有差別。
通過對被試的研究,建議教練員對于不同性別的田徑運動員應區別對待的進行心理能力訓練。由于女性運動員比較缺乏承受壓力,目標設置及接受教練指導三個方面的能力,在對心理能力進行訓練中,重點針對這三個方面安排心理訓練內容;針對男性被試在應對逆境、集中注意、擺脫擔心、自信心和成就動機表現不足,在心理能力訓練中,多安排一些與這幾項有關的訓練,有利于男性運動員的心理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