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顏氏家訓》為例"/>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顏柯潔 朱 悅 葉明龍
(蘇州工業園區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蘇州 215123)
顏之推(531-約595),字介,屬瑯琊(今山東臨沂)顏氏。南北朝時期的著名學者,一生身仕四朝,歷經三次朝局動蕩。《顏氏家訓》是顏之推傾其畢生心血撰寫的,是其一生豐富經驗的呈現,被認為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內容豐富、系統完整的家訓專著,共七卷二十篇。這部著作被尊稱為中國“家訓之祖”,反映了顏之推的卓越思想和獨到見識。書中的教育思想對當代大學生在處世、修身、為學等方面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指導意義。
顏之推在書一開篇就提出修撰家訓的目的,在于“整齊門內,提撕子孫”[1],意在整頓家風,勉勵家人族眾敦品好學上進。俗語有云“家是最小國,國是最大家”。家庭治理好才能有國家的繁榮昌盛,國家繁榮穩定才能有小家的和睦安寧。《顏氏家訓》把儒學融入到子女的教育中,并使之成為后世立身處世的標準,在后世中影響日漸深遠,讓家庭家族教育成為普及人民群眾道德教化、道德建設的重要載體。
顏之推在家庭教育中注重對道德倫理的傳輸,言傳身教間期望子弟能筑牢道德根基,并將其用于生活工作等實踐中去,“立志教育”尤為顯著。《顏氏家訓》中有大量的古圣先賢等為人稱道的人物事跡,他期望子弟以古圣先賢為榜樣,修身養性,砥礪前行。
《顏氏家訓·勉學》中提到“父兄不可常依,鄉國不可常保,一旦流離,無人庇蔭,當自求諸身耳”“積財千萬,不如薄技在身”。這樣的家教極為可貴,歷經千年都永葆常新。體現了其對子弟自立自強的教育,希望子弟能夠憑借真才實學立足社會,得以在社會中安身立命,一切都要反求諸己。在各種技藝中最容易學會又最難能可貴的是讀書和學習。顏之推勸誡子弟們:“有學藝者,觸地而安”“若能常保數百卷書,千載終不為小人也”,有學識和一技之長的人不管在何時何地都能生存。
顏之推希望子弟能建功立業,鼓勵他們立功立德,但同時他告誡子弟要憑借真才實學,而不是投機取巧、走旁門左道。他說:“齊朝有一士大夫,嘗謂吾曰:‘我有一兒,年已十七,頗曉書疏,教其鮮卑語及彈琵琶,稍欲通解,以此服侍公卿,無不寵愛,亦要事也。’吾時俯而不答。異哉,此人之教子也!若由此業,自致卿相,亦不愿汝曹為之。”[2]顏之推曾就職于北齊政權,朝廷顯貴多以鮮卑族成員居多,當時社會充斥著對漢人的蔑視,把漢人視作奴隸。顏之推在這樣的“生于亂世、長于戎馬”的惡劣環境下,依然能堅守節操,講求原則,教導子弟憑借真才實學,而非攀附權貴。顏之推這樣的秉持正道、不入俗流的教育理念和當時許多世家大族子弟不學無術、奢靡享樂的現實形成鮮明對比。
《顏氏家訓·治家》中提到“儉者,省約為禮之謂也;吝者,窮急不恤之謂也。今有施則奢,儉則吝;如能施而不奢,儉而不吝,可矣。”[3]顏之推對節儉和吝嗇為子弟們作了詳細解說和區分,節儉要合乎禮儀,吝嗇是見窮困急難不加體恤幫助。對子弟們提出了具體的期望和要求——有能力有義務施舍幫助他人,同時自己做到不奢侈有節制;一生要以節儉為準則但若遇到窮困急難的人和事,不能吝嗇。其中蘊含的“富而不驕、儉而不吝”的理念有助健康人格的養成。
《顏氏家訓·止足》中提到“宇宙可臻其極,情性不知其窮,唯在少欲知足,為立涯限爾。”[4]宇宙可以到達邊緣,人性欲望無窮無邊,只有減少欲望,知道滿足,給自己設立限度。其中蘊含的“勤儉為本 ,少欲知足”的理念有助于健康人格的養成。社會主義榮辱觀“以艱苦奮斗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新時代青少年要繼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養成勤儉節約、量力而行的正確價值觀。
《顏氏家訓》格外注重人內心情感的真摯自然,認為誠信是一個人內在心靈和外在行為的統一。如《大學》有云“誠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其云:“人之虛實真偽在乎心,無不見乎跡,但察之未熟耳。一為察之所鑒,巧偽不如拙誠,承之以羞大矣。”[5]他認為人的虛假真實都發自內心,沒有不在行動上表現出來的,一旦被人看出真相,那么巧妙虛假的掩飾不如笨拙的真實,被拆穿以后得到的羞辱也更大。顏之推對弄虛作假、沽名釣譽之人的行徑是嗤之以鼻的。
勤勉治家在《顏氏家訓》中多有揭示。《顏氏家訓·治家》中提到“婚姻素對,靖侯成規。近世嫁娶,遂有賣女納財,買婦輸絹,比量父祖,計較錙銖,責多還少,市井無異。”顏之推告誡子弟男女婚配要選擇清白之家,不可攀附權貴,不可計較彩禮多寡。和《朱子治家格言》中的“嫁女擇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計厚奩”反映的思想高度一致。貪慕錢財和虛榮,可能會給家庭找來猥瑣的女婿,娶到狂傲的媳婦。對于當時流行的后娶納妾的現象,顏之推也是嚴厲批判,認為后娶納妾會造成父子不合,訴訟盈家,謗辱祖先。這些論述對當代年輕人樹立正確的婚戀觀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
《顏氏家訓·勉學》開篇“自古明王圣帝,猶須勤學,況凡庶乎!”[2]“帝子之尊,童稚之逸,尚能如此,況其庶士,冀以自達者哉?”[2]他認為自古至今的明王圣帝都需要勤學,梁元帝身為皇子,年少生病時都如此刻苦用功,那么普通人家的子弟更要勤奮刻苦!顏之推在書中舉例貧困學子求學的例子,如梁朝彭城劉綺燃荻草照明讀書,義陽朱詹家貧吞紙充饑,抱犬取暖,終成學士等等,勸勉子孫,越是在艱苦困難的環境下越要有刻苦勤奮、好問多識的學習態度,只有這樣才能立足社會,成就一番事業。
顏之推認為學習貴在學以致用。他對今人讀書只是為了向別人夸耀、夸夸其談,為了自身需要謀求官職的做法予以否定和批評,批評當時的讀書人自私自利;勸勉子弟向古人學習,他認為古人求學時為了充實自我,彌補不足,是為了造福社會。“人生在世,應當從事一個職業,農民、商人、工匠、藝人、武士、文人都要學以致用,不可空空相對,玄而無用。如果不花幾年功夫刻苦學習,就要一生遭受羞辱。”[6]顏之推他勸告子孫不能只為私利和個人命運前途,而要學以致用,用所學所得報效祖國,造福人民,這點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又一次高度統一。
顏之推對學習的時機把握也有獨到見解。《顏氏家訓·教子》篇中主張早教,談到古代圣王有胎教之法,要求孕婦懷子三月,深居簡出,做到目不斜視,耳不妄聽,音聲滋味,以禮節之……在嬰兒初懂父母長輩臉色之時,就要開始教育引導。早教概念始于家庭,成于家庭,現代社會流行的早教機構引進一些國際化課程并不能真正承擔起這樣的功能。
他強調終身學習的重要性,認為“人生小幼,精神專利,長成已后,思慮散逸,固須早教……然人有坎,失于盛年,猶當晚學,不可自棄……魏武、袁遺,老而彌篤,此皆少學而老不倦也……幼而學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學者,如秉燭夜行,猶賢乎瞑目而無見者也。”[2]顏之推強調少年學習的重要性,幼時好學猶如旭日初升,光芒四射,然而有些人年輕時困頓不得志,到盛年甚至晚年,都不能放棄學習,人至晚年依然堅持學習,就如同黑夜里的燭光,雖然四周漆黑,但燭光就是那一盞燈指明了前進的方向,比那些不讀書閉目四處相撞的人強得多。
在《顏氏家訓·勉學》中列舉了多位古人勤學好問的典型事例:“古人勤學,有握錐投斧,照雪聚螢,鋤則帶經,牧則編簡,亦為勤篤。”[2]向子弟們講述蘇秦用錐子刺腿以驅趕睡意,文黨投斧掛樹赴長安求學,孫康映雪苦讀,車胤收集螢火蟲照明苦讀,兒寬、常林鋤地隨身帶經書,路溫舒牧羊摘蒲草寫字,用一個個榜樣來激勵后人勤奮學習,勸勉子孫,環境越艱苦,越要勤學苦讀,成就一番事業。
“爰及農商工賈,廝役奴隸,釣魚屠肉,飯牛牧羊,皆有先達,可為師表,博學求之,無不利于事也。”在顏之推的觀念中他認為不管何種工種身份地位的人,都有杰出之士,可以以他們為學習的榜樣,廣泛地向這些各行各業中的賢人能人學習,學習他們身上的各種本領和人生經驗。當代青年人要向人民群眾學習,向各行各業的模范人物學習,學習他們的愛崗敬業、責任擔當、付出不求回報的精神。
《顏氏家訓·慕賢》“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與款狎,熏漬陶染……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自芳也;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自臭也。”顏之推勸誡子孫,青少年精神性情還在形成期,沒有定型,極易受環境影響,因此要親近圣賢,記住孔老夫子教導的“無友不如己者”,發揮良好環境的作用;要牢記《弟子規》“斗鬧場絕勿近邪僻事絕勿問”的教誨,避免不良環境的干擾。依正道而行,走好人生每一步。
《顏氏家訓》作為一本家訓名作,歷經千年,經受住了時間和實踐的檢驗,不只適用于家庭教育,在當代青少年道德素養的教育中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這些歷經千年的智慧,對我們每一個年齡階段的人都能提供寶貴的經驗和方法,可以讓我們更好地正視自身問題并明確正確的奮斗方向。希望隨著家訓文化研究的深入,更多的人能以此更加嚴肅地規范自己的言行舉止,提升道德文化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