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海濤,楊宏峰
(1.神華神東煤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陜西 榆林 719300;2.鄭州煤礦機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河南 鄭州 450000)
綜采設備作為井工煤礦企業的關鍵設備,其作用日益受到重視,是煤礦企業采煤安全和創造收益的主要保障。綜采設備的采購涉及供應商遴選,但是現在流行的購買決策主要是通過最低投標價法來評價與選擇供應商,因為招標采購方式往往忽視了企業對供應商設備條件、產品可靠性、交貨提前期、服務等非經濟因素方面的考慮。僅從“采購價格”角度考慮,這種單純的“價低者得”的方式不是判斷綜采設備采購經濟性的科學方法,因為僅僅是采購的一個環節,更不能代表設備在全壽命周期內成本。因此在判斷綜采設采購的經濟性時,需要遵循科學的判斷原則,全面考慮綜采設備的全壽命周期成本,并采取一系列科學合理的判斷方法。
設備的可靠性是指產品在規定條件下、規定時間內完成規定功能達到設計目的的能力。綜采設備的可靠性由固有可靠性和使用可靠性兩部分組成,固有可靠性是綜采設備在交付前形成的。從采購角度來看,采購價格僅僅代表購買的綜采設備的規定功能。從實際使用角度來說,綜采設備的功能是否可靠,首先由設備的固有可靠性決定,采購價格不能有效判斷綜采設備的固有可靠性,因為設備的固有可靠性由產品設計標準、原材料質量、制造工藝標準、試驗標準、裝配標準等因素決定,其中,設計標準和制造工藝標準是綜采設備固有可靠性的核心因素。
(1)綜采設備的試驗標準是的驗證設備設計可靠性和耐久性的有效手段。高可靠性綜采設備的設計與制造是國產行業領先供應商的核心能力,高可靠性綜采設備按歐洲試驗標準執行,可靠性關鍵指標高于國內行業標準,表1是主要試驗標準比較,通過此表可以看出高可靠性支架的耐久性和可靠性要明顯高于普通綜采設備。

表1
(2)制造工藝過程是保證綜采設備固有可靠性的重要因素。國內行業領先的供應商具有可靠的制造工藝和嚴格的過程控制方法,這些工藝標準是實現設計標準的根本保障。國內行業領先的供應商具有創新可靠的制造工藝,進而提高綜采設備的可靠性、延長使用壽命,降低運營維護成本,表2是不同供應商制造能力的對比表。

表2
在采購領域中,全壽命周期成本是從采購品的整個壽命周期來考慮成本的分析工具,不但分析設備的采購價格,也分析其使用年限間運作及相關成本,包括維修、停機時間、能源成本以及殘余價值。壽命周期成本法運用于資產設備類的采購,屬于整體擁有成本的擴展概念。對于綜采設備而言:
Q為綜采設備的全壽命周期成本Q=P-B;P為綜采設備的總體擁有成本P=R+W+Y;R為總采購模型R=R1+R2+R3+R4;R1為采購成本;R2為物流成本;R3為安裝成本;R4為延誤成本;W為維護成本W=W1+W2;W1為維修成本W2為停機成本;Y為運營成本Y=Y1+Y2;Y1為備件消耗成本Y2為介質消耗成本;B為報廢成本(對于綜采設備而言就是殘余價值)。
如圖1,從全壽命周期成本模型可以看出,對于綜采設備而言,采購價格僅僅是全壽命周期成本中的固定成本,后期的變動成本才是綜采設備全壽命周期的重要部分。

圖1 全壽命周期成本模型
根據判斷綜采設備采購經濟性的原則,我們可以通過綜采設備在實際使用中的關鍵經濟指標來分析,關鍵指標主要是指故障停機時間、設備備用系數、設備噸煤投入、設備大修投入以及設備采購投入產出比等指標,通過這些經濟性指標的統計和分析,可以幫助用戶判斷綜采設備采購的經濟性。
表3是陜北地區某大型礦業集團在對其所使用綜采設備全壽命周期內關鍵(平均)指標的對比表。

表3
從上表可以看出,綜采設備在全壽命周期內,國產行業領先供應商在故障停機率和設備備用系數方面與進口供應商相當,但明顯優于國產行業一般供應商;并且在設備噸煤投入、設備大修投入以及設備采購投入產出比等經濟性指標上,國產行業領先供應商要高出進口供應商和國產行業一般供應商,顯然國產高可靠性設備的成本更低,經濟性更高。
綜采設備的交貨期的不同,給用戶財務指標帶來較大影響,國內行業領先供應商交貨期短,資金投入回報快,進口供應商與國內一般供應商交貨期長,資金投入回報慢,表4是不同供應商的平均交貨能力及經濟性分析表。

表4
附:產生經濟效益計算方法:按煤礦330天工作日,每日產量以陜北地區大中型煤礦近兩年日均產量約3000噸原煤計算,煤炭價格按普通動力煤5500大卡秦皇島2020年區間價格約500元/噸計算。
通過上表分析可知,不同供應商交貨期的優勢給用戶帶來的效益差別很大。在有些情況下,交期優勢帶來的經濟效益超出綜采設備本身的采購價格,上表可以看出,國內行業領先供應商的交貨期能力優勢明顯。
通過科學有效的判斷評價方法,可以對綜采設備的采購提出科學的判斷原則,要以產品的可靠性作為分析的基本原則,可靠性不僅決定綜采設備在運行維護中所付出的成本,而且也決定了能帶來的價值,把綜采設備在全壽命周期內的設備故障停機率、設備備用系數、設備噸煤投入、設備大修投入、設備采購投入產出比以及交貨期優勢等經濟指標,作為判斷指標運用到綜采設備的采購策略中,把采購關注的核心由“最低采購成本”轉移到“全壽命周期成本最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