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玉春
(中國電建集團港航建設有限公司,天津 300000)
(1)門框系統。海側門框和陸側門框為關鍵組成部分,單側門框又細分為多類構件,即立柱、上下橫梁,以焊接的方式連接于一體。
(2)大梁。卸船機大梁普遍由兩根平行布置的大梁共同組成。以鉸點為中心,大梁可分為前大梁和后大梁,彼此間通過鉸點實現穩定連接。卸船機非工作狀態時,前大梁可靈活轉動,即繞鉸點上揚80°,在該姿態下借助掛鉤的輔助作用與梯形架穩定結合。以單板焊接的方法實現大梁與海、陸側上橫梁的連接處理,具有受力合理、穩定可靠、操作便捷等多重應用優勢。
(3)梯形架。根據布設位置,梯形架包含海側梯形架及陸側梯形架,兩者的上方設置上橫梁,起到連接作用。對于海側梯形架,該結構所處平面與水平面呈垂直的位置關系。
(4)拉桿系統。前拉桿、后撐桿是關鍵組成部分,前大梁呈仰起狀態時前拉桿可根據實際要求做折疊處理,掛鉤將前大梁與海側梯形架穩定結合。
(5)門框連接系統。門框連接系統的細分構件主要有水平撐、斜撐、聯系橫梁以及撐桿。通過左、右橫梁的配套,將門框的下半部分與海、陸側門框剛性連接。在該結構設置方式下,有效保證了門框連接系統的受力特性(強度和剛度均較高),從而有效承受物料的重力等外部作用力。
前大梁是橋式抓斗卸船機的關鍵組成部分,此處以1600t/h卸船機為例,對其應用特點展開分析:
(1)前大梁為箱型梁截面形式,上下蓋板以及左右腹板聯合受力,能夠有效避免受力異常的現象。
(2)考慮到受力穩定性和裝置輕便化的雙重要求,根據前大梁各部位的受力條件合理選擇鋼板材料(將厚度作為重點控制指標),受力較大時采用厚鋼板,受力較小時以薄鋼板為宜,予以焊接。需注意的是,不等板厚的鋼板在焊接時對操作方法提出較高的要求,應從一側開始制作成不超過1:4的過渡斜度,實現平順過渡。
(3)在前大梁結構中,各主梁均設置為箱型截面梁結構,由于平行四邊形存在不穩定的特點,有必要在大梁內按照特定的間距依次設置橫隔板,借助此類構件,有效提高大梁的穩定性。通常,間距根據上下蓋板間的腹板總高度而定,以該值的0.5倍至2倍較為合適,具體視實際情況在該區間內做靈活的調整。為給電氣設備的安裝以及后續檢維修工作的開展創設便捷的條件,在加工橫隔板時,分別留設矩形孔,最小凈高度1.3m,孔的寬度0.7m;厚度方面,由于橫隔板并非關鍵的受力結構,因此無需特意增加厚度,通常8mm的厚度設置標準便能夠滿足要求。對于不存在安裝需求以及檢維修需求的,則直接采用無孔橫隔板即可。
(4)載重小車停在前伸距處的前大梁的受力條件較為特殊,必須加強受力分析,避免受力異常。根據結構特點,將該部分前大梁簡化為中前部受集中載荷作用的簡支梁。為提高前大梁的整體穩定性,在箱形截面梁處設適量縱筋,現階段應用較為廣泛的是“L”型縱筋,具體根據前大梁的結構特點選取合適的規格并控制好縱筋的數量。
國外某煤電站項目,在該碼頭的硬件配套中,1600t/h橋式抓斗卸船機為關鍵裝置,數量為2臺。其中,1號橋式抓斗卸船機額定卸船效率1600t/h,平均利用率超50%,資源效用價值得到有效的發揮。但隨著使用時間的延長,卸船機受長期負荷、高溫高鹽霧及潮濕空氣等因素的影響,部分金屬構件有腐蝕、變形問題,其中最為明顯的部分為前大梁處,有較大幅度的下撓變形現象。針對前大梁下撓變形質量缺陷做深入的分析,以鉸點為起點,向海側按照2.5m的間距依次設置測點并編號。以大梁鉸點為基準點,將該部分的前大梁上表面視為參考高度,在此條件下檢測,明確測點的水平度,具體內容如表1所示。

表1 前大梁左右兩側的水平度檢測數據
根據要求,前大梁在非作業狀態下的預拱度為(1.4~1.6)S/1000mm(S為前大梁有效工作懸臂長)。結合表1的檢測數據做對比分析,發現大梁鉸點至拉桿鉸點段所有測點的撓度均為負值,并且各自的程度不盡相同,其中以右側測點6最為特殊,檢測數據顯示該點位的下撓度達到-51mm,并不能達到箱梁上撓要求,若直接將設備投入使用,極有可能誘發質量、安全等層面的問題。因此,有必要以起重機前大梁的質量缺陷為立足點,對其采取檢維修、更換措施。
橋式抓斗卸船機已經經過長時間的使用,若采取整體更換的方案,將存在工作量大、難度高、成本多的局限性,缺乏可行性,因此采用維修方案,針對存在問題的部分采取維修措施,從根本上處理前大梁下撓變形問題。基本思路是:對大梁拉桿的長度做適當的調整,協調好拉桿鉸點的分布位置,使其在左右兩側大梁同一水平面處;在前大梁撓度修復中,采取的是外力張拉、火攻矯正和腹板加固定形三重措施。修復方案的具體操作要點,如下。
(1)適度調整拉桿的長度,檢查并控制左右側的拉桿鉸點的大梁面,理想狀態是兩者共處同一水平度上。(2)根據梯型架的結構特點,在其頂部掛設4個10t手拉葫蘆。為避免前大梁旁彎,采用到活動鋼性撐桿連接的方法,按5m的間距將桿件設置在兩個大梁間。(3)拉緊手拉葫蘆,適當向上抬起前大梁,經過檢查后掌握左右側前大梁的具體位置,經調整后使其在同一水平面。(4)對設置在前大梁兩側的腹板做加熱處理(儀器加熱,即專用烤槍),加熱區域規劃在箱梁圈筋處,加熱溫度500~600℃。前大梁腹板加熱時,適當調整手拉葫蘆的張緊度,目的在于確保其始終存在一個向上的力;按照要求完成修復操作后,使腹板自然冷卻,隨后松掉葫蘆。(5)除了修復外,還在前大梁兩側內底部設2條角鋼,增強結構的穩定性。
修復后組織檢測,確定前大梁兩側各測點的水平度,具體內容如表2所示。自修復以來,經過半年使用后,再次檢測水平度,此階段的數據如表3所示。

表3 使用半年后的水平度檢測數據
綜合分析修復完成后以及使用半年后的檢測數據,發現前大梁撓度無異常現象。對比發現,即便經過半年的使用,前大梁撓度也依然穩定在相對合理的區間內,意味著增加縱向加強筋(角鋼)的方式對于提高前大梁剛度而言具有重要作用,通過一系列修復措施的落實,卸船機金屬構件的安全性得到保證;此外,前大梁火攻和加固部位也依然保持完整、穩定,未見開裂、變形問題,起升小車能夠正常運行,各項功能正常使用。由此說明,該項目中采取的前大梁撓度修復技術的綜合應用效果較好,具有可行性。
綜上所述,橋式抓斗卸船機是現階段港口碼頭散貨卸船作業中的關鍵設備,但在長時間使用后,受內外部因素的影響易出現前大梁撓度變形問題,不利于正常生產。經過本文的分析,提出針對前大梁撓度變形問題的修復技術,項目的修復效果較好,前大梁撓度問題得到有效解決,涉及到的修復技術具有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