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博弈,講求的便是一個落子無悔,不懼輸贏,榮枯隨心。
世人皆知你,聰慧穎悟,父母皆習文,使你從小便耳濡目染,家學熏陶,被當時稱之為“今代王摩詰”的晁補之對你也是青睞有加。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你與憐兒一同出游,半夜飲酒。卻無辯歸家之路,誤入荷池,嚇飛了鳥兒。后來見雨生情,酒未醒,卻早已午時。只問花如何。入夜,伏案提筆一曲《如夢令》便大功告成。一經問世,便轟動了整個京師。眾人稱你為“千古第一才女”,你受之無愧。
“見客入來,襪刬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蕩罷秋千,起身懶得揉搓纖細的手,見客人來了。不顧金釵掉落。含著悸動抽身逃走,卻依然回頭看,最后只好借著“嗅青梅”這一細節掩飾自己。
“余建中辛巳,始歸趙氏。”你追求了自己的愛情,過著簡單的生活,琴瑟和鳴。惜佳景苦短,新舊黨爭,李家身陷囹圄。父親李格非被列入元佑黨籍。不得在京任職,而在同一年,你的公公卻順風順水,一路升遷。被罷免后,父親攜眷回到故鄉明水。誰知黨爭愈烈愈烈,最后波及至你。你本與趙明誠夫妻恩愛,你信情比金堅,信他會始終待你如一。最后你回到明水,故居前后則春有桃李成蹊,夏有桐陰滿地,秋有黃花醉酒,冬有梅影盈窗,仰面芭蕉綠影,俯首野草青香。這是你稍作安定的日子了。每次回憶起來,都覺似茶盞里的沫餑,清香甘洌,云煙延綿。
只是天公不作美,適時政局動蕩,公公家便也是成為“頭號靶面”,趙挺之“引疾乞罷右仆射。”于此同時,元祐黨籍碑被毀,你與明誠尚得團聚,其父卻卒于政治災難。你們屏居青州,開始了閑適的婚后生活,賭書潑茶,好不快哉。你們收集石刻資料,集注于《金石錄》中。可后,卻是國破家亡,流離之難,金人攻入青州,你與明誠兵分兩路,守護你們的畢生心血。青州兵變,你攜物躲至江寧,卻在橋邊送別時,聽丈夫是如何看待自己。六月盛夏,目光毒辣,蟬鳴不已,你卻深深打了一個寒戰。再后來,丈夫棄城而逃,舟經蕪湖,你借吊唁項羽,暗醒丈夫,丈夫知自己顏面無存,內心也是悲憤不已,意歸建康,遠離其妻。可是,造化弄人,于八月十八日,趙明誠在去建康途中染疾去世。你跑去見他最后一面,他叫你收整好15箱《金石錄》。你說他“素無分香賣履”,內心卻是感激與迷茫。
幸運如她,遇見了趙明誠;不幸如她,碰上了張汝舟。張汝舟是不折不扣的偽君子,他幾番虛情假意騙得你嫁與他,其實他愛的要的是你的文物。婚后原形畢露,李清照自是不肯將文物給他,他竟然動輒打罵,強搶不成甚至想把你折磨致死。膽識與聰慧兼具的你,暗中查獲張汝舟貪贓的證據,將其狀告到朝廷,卻受了幾日牢獄之苦。但你知道紅塵迷惑,人難免會走錯路看錯人,沒讓錯誤的人誤了你的余生。你置身亂離,到底是不能免俗,在喧囂紛蕪的人世里,你不慕浮名,不貪虛利。也如此眷戀這煙火紅塵中的溫情與旖旎。
一如此刻,棋局散盡。夜深入髓。對著案上清冷的燭花。
(指導老師:鄭世榮" 張揚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