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拓寬孩子的眼界,很多父母都會把下一代送到國外去留學深造。而海外不僅有更廣闊的天地,也有著花樣繁多的誘惑,一旦把持不住就容易掉入陷阱。
曾某某是一名海歸人員,擁有研究生學歷,有固定、穩定且前景良好的工作,卻因沾染毒品而墜入毒網,斷送了自己美好的人生……
2021年1月,因為好奇,曾某某利用其在海外留學時注冊的境外社交軟件賬號,與境外販毒人員聯系,以相當于人民幣900元的價格通過比特幣支付的方式,向境外販毒人員購買了5帖含有毒品麥角二乙胺成分的紙片(俗稱“郵票”,簡稱LSD毒品),并由境外快遞至其在上海的住處。經稱重,上述毒品凈重0.05克,經鑒定,上述毒品中檢出麥角二乙胺成分。
僅僅是因為好奇作祟,曾某某在明知“LSD郵票”是毒品的情況下,心存僥幸,利用留學時使用的境外社交軟件賬號,聯系境外販毒人員,并通過跨境寄遞方式送達國內住處。曾某某的涉毒行為將原本擁有美好前途的自己毀于一旦。
LSD致幻劑(郵票)
新型毒品LSD全名為麥角酸二乙基酰胺,是一種無色、無嗅、無味的液體,屬于半合成的生物堿類物質,是一種強烈的半人工致幻劑,常吸附于印有特殊圖案的吸水紙上,俗稱“郵票”。
犯罪分子將“LSD溶劑”吸附在紙上,就像小孩的卡通貼紙,放在舌上通過口腔粘膜吸收,就會使毒品滲入。
LSD是目前世界上較強的致幻劑,用量一般為“微克”計量,毒性極強,是一般搖頭丸的三倍。幾微克就足以讓人產生幻覺,使用后通常會心跳加速,血壓升高,并出現急性精神分裂和強烈的幻覺,造成極大的心理落差。
我國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條規定,走私、販賣、運輸、制造毒品,無論數量多少,都應當追究刑事責任。
司法實踐中,行為人為了自己吸食毒品而向他人購買毒品,毒品由境外運輸至我國境內的,其行為符合直接向走私人購買毒品的構成要件,應以走私毒品罪追究其刑事責任。即便沒有跨境交易,吸食毒品亦會受到行政處罰,最高可被強制隔離戒毒二年。
新型毒品以各種形式、噱頭在網絡傳播,不論出于何種目的去嘗試,換來的都是受損的健康和法律的懲罰。
青少年擁有大好前程,要倍加珍惜自己的人生,自覺遠離毒品,防止染上吸毒的不良嗜好,而最終走上犯罪的不歸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