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目的 腹腔鏡全胃切除胃癌根治術對進展期胃癌患者預后及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的影響分析。方法 選擇2018年1月至2021年2月漣水縣人民醫院中進行治療的90例進展期胃癌患者為研究對象。以患者的治療方式作為依據分為對照組(n=45)和觀察組(n=45),對照組采取手術方式為常規開腹手術,觀察組采取手術方式為腹腔鏡全胃切除胃癌根治術,記錄患者治療效果、術后并發癥情況以及圍術期指標情況,并比較兩組間有無差異。結果 觀察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lt;0.05),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lt;0.05)。觀察組患者手術時間長于對照組(Plt;0.05),手術切口長度、術中出血量、注射止痛藥物次數、術后肛門排氣時間、首次下床活動時間、術后進食流質飲食時間、術后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Plt;0.05)。結論 在治療進展期胃癌患者時,采取腹腔鏡全胃切除胃癌根治術具有比較理想的治療效果,且治療安全性較高,患者手術后的恢復速度較快,值得推廣。
【關鍵詞】 胃腫瘤;腹腔鏡;全胃切除胃癌根治術;預后;影響因素分析
【中圖分類號】 R 735.2 【文獻標識碼】 A
Effect of Laparoscopic Total Gastrectomy and Radical Gastrectomy on Prognosis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WANG Wei,ZHANG Xishan,JIA Haifeng,LI Dongru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Lianshui People's Hospital,Huai'an 2234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laparoscopic total gastrectomy on prognosis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 rate of patients with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Methods 90 patients with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who were treated in Lianshui People's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8 to February 2021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n=45)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n=45) based on the treatment mode of the patients. 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conventional open surgery,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adopted laparoscopic total gastrectomy with radical gastrectomy. The patient's treatment effect,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and perioperative indicators were recorded and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otal clinic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lt;0.05),and the complication rate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lt;0.05). The operation tim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ng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lt;0.05),surgical incision length,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number of injections of analgesics,postoperative anal exhaust time,first time to get out of bed,postoperative liquid diet time,postoperative time Hospital stay was shor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lt;0.05). Conclu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patients,laparoscopic total gastrectomy for radical gastrectomy has a relatively ideal therapeutic effect,high safety and fast postoperative recovery,which is worthy of promotion.
【Key words】 Stomach neoplasms;Laparoscopes;Advanced gastric cancer;Prognosis;Root cause analysis
當前,胃癌是比較常見的一種消化道惡性腫瘤,疾病的發病主要和遺傳因素、飲食因素以及環境因素相關,在我國的發病率比較高,胃癌在初期常不典型,存在隱匿性,大部分的患者在診斷之后已經為進展期胃癌[1]。當前臨床中主要采取根治性胃癌切除術對胃癌患者進行治療。以往所采取的胃癌根治術為開腹手術方式,伴隨著醫學水平的提升,腹腔鏡技術在臨床當中的使用范圍越來越廣泛,與傳統開腹手術進行對比后發現,腹腔鏡手術方式患者所受到的創傷性比較小,患者實施手術之后恢復速度快,被越來越多的醫生以及患者所認可。然而對于進展期胃癌患者,因為胃部及其周邊組織的解剖結構比較復雜,在使用腹腔鏡的基礎之上實施消化道重建將會存在困難,再加上胃癌出現轉移的途徑非常多,特別是腹腔微轉移情況,將會對患者的預后效果造成嚴重的影響。因此,腹腔鏡手術的治療效果及其對于患者預后效果的影響依舊較不確切,必須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本文正是基于此,選擇了2018年1月至2021年2月之間本院中進行治療的90例進展期胃癌患者為對象,分析腹腔鏡全胃切除胃癌根治術對進展期胃癌患者預后及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的影響,具體情況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擇2018年1月至2021年2月漣水縣人民醫院中進行治療的90例進展期胃癌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經過胃鏡檢查和病理學檢查之后均被確診為進展期胃癌患者;(2)患者的TNM分期為Ⅲ至Ⅳ期;(3)患者術前采取超聲CT檢查之后沒有發生轉移至其他部位。排除標準:(1)腫瘤直徑高于10 cm;(2)病變情況累及漿膜;(3)存在其他惡性腫瘤;(4)伴隨存在嚴重心肝腎功能不全或者手術禁忌;(5)不配合本次研究;(6)存在意識不清情況。以患者的治療方式作為依據將患者分為對照組(n=45)和觀察組(n=45)。對照組中男26例,女19例;年齡45~72歲,平均年齡(66.6±4.2)歲。觀察組中男28例,女17例;年齡45~76歲,平均年齡(67.9±4.4)歲。兩組患者基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gt;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對照組使用常規的開腹手術,患者使用靜脈誘導氣管內插管靜吸復合全麻的方式,實施常規胃癌D2根治術的治療方式[2]。觀察組采取腹腔鏡下胃癌根治術,具體方法為:讓患者保持仰臥,采取頭高較低截石位,抬高患者頭部20°~30°,兩腿之間分開大約30°,對患者實施全身麻醉,使用常規三孔法,進行二氧化碳氣腹的創建,將壓力控制在10~12 mm Hg(1 mm Hg=0.133 kPa),將腹腔鏡置入對患者的腹腔情況進行探查,沿著患者橫結腸切開大網膜,沿著患者胃大彎出朝著賁門方向對淋巴結進行清掃。之后對患者情況進行結合,明確患者胃短血管分支數保留情況,朝著患者幽門區進行清掃,切除患者胰腺被膜,沿著患者小彎側清掃小網膜區淋巴結,結扎胃左右血管,完成清掃之后對腹上區正中位置進行確定,設置輔助切口,完成相關的吻合操作,全胃切除性食管空腸Roux-en-y吻合術,遠端胃切除性Roux-en-Y殘胃空腸吻合術。
1.3 觀察指標 患者治療效果、術后并發癥情況以及圍術期指標情況。治療效果分為顯效、有效、無效,患者完成治療后所有癥狀消失,殘端不存在異常情況,疾病情況穩定為顯效;患者完成治療后癥狀得到改善,病情有所恢復為有效;患者完成治療后沒有達到上述治療標準為無效。患者治療后臨床總有效率為顯效率和有效率之和。患者術后并發癥主要有十二指腸殘端出血、吻合口出血以及殘胃無力。患者的圍術期指標:手術時間、手術切口長度、術中出血量、注射止痛藥物次數、術后肛門排氣時間、首次下床活動時間、術后進食流質飲食時間、術后住院時間。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用成組t檢驗。以Plt;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對照組臨床療效:顯效18例(40.0%)、有效19例(42.2%)、無效8例(17.8%),觀察組臨床療效:顯效27例(60.0%)、有效17例(37.8%)、無效1例(2.2%);觀察組臨床總有效率〔97.8%(44/45)〕高于對照組〔82.2%(37/4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6.049,P=0.014)。
2.2 兩組中患者治療之后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對照組并發癥發生情況:十二指腸殘端出血3例(5.7%)、吻合口出血2例(4.4%)、殘胃無力4例(8.9%);觀察組并發癥發生情況:十二指腸殘端出血1例(2.2%)、殘胃無力1例(2.2%)。觀察組治療后并發癥發生率〔4.4%(2/45)〕低于對照組〔20.0%(9/4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075,P=0.024)。
2.3 兩組中患者圍術期指標對比 觀察組患者手術時間長于對照組,手術切口長度、術中出血量、注射止痛藥物次數、術后肛門排氣時間、首次下床活動時間、術后進食流質飲食時間、術后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見表1。
3 討論
眾所周知,胃癌疾病的早期診斷率比較低,大部分患者在治療期間就已經發展成了進展期胃癌。雖然當前國內外醫療技術水平越來越高,胃癌的治療方式也越來越多。在我國胃癌患者中,主要為進展期胃癌患者,目前對該類患者實施腹腔鏡下胃癌根治術治療方式具有比較好的效果。腹腔鏡下胃癌根治術屬于微創手術之一,是目前較為新型的胃癌治療方式,在臨床當中的使用范圍也比較廣泛[2-3]。相較于常規的開腹治療方式的實施難度更大,手術實施人員必須有豐富的手術經驗[4]。相較于開腹手術方式,腹腔鏡下胃癌根治術可以暴露手術視野,臨床治療效果佳,患者實施手術后創面小,失血量也更加低[5]。在治療原則方面,腹腔鏡胃癌手術依舊嚴格遵循傳統開腹手術的腫瘤根治治療原則,整塊切除腫瘤及其周邊組織,在腫瘤操作期間采取非接觸原則,足夠的切緣,采取徹底的淋巴結清掃,這就使得腹腔鏡胃癌根治術在臨床操作中具有比較高的可操作性以及安全性,應用價值高。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臨床效果高于對照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觀察組中患者的手術切口長度、術中出血量、術后肛門排氣時間、術后進食流質飲食時間、首次下床活動時間、注射止痛藥物次數、術后住院時間均低于對照組患者,手術時間長于觀察組,提示在對進展期胃癌患者過程中,對患者使用腹腔鏡全胃切除胃癌根治術方式進行治療能夠取得比較好的臨床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在治療進展期胃癌患者時,對其采取腹腔鏡全胃切除胃癌根治術具有比較理想的治療效果,且治療安全性較高,患者手術后的恢復速度快,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陳維,朱瑋,呂成余. 腹腔鏡全胃切除胃癌根治術對進展期胃癌患者圍術期指標及預后的影響[J]. 中國醫學前沿雜志(電子版),2021,13(3):130-133.
周建煒,楊帆. 腹腔鏡與開腹胃癌根治術對76例老年進展期胃癌患者臨床療效比較研究[J]. 浙江創傷外科,2017,22(2):253-254.
張英杰,梁金榮. 腹腔鏡胃癌根治術治療進展期胃癌患者的近期療效及對腹腔內微轉移的影響[J]. 中華全科醫學,2017,15(11):1867-1869,1890.
夏越超. 腹腔鏡胃癌根治術用于進展期胃癌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評價[J]. 中國醫療器械信息,2019,25(19):94-95.
楊永銳,王明元,戴文捷,等. 腹腔鏡胃癌根治術治療進展期胃癌的效果及對細胞免疫功能的影響[J]. 中外醫學研究,2016,14(16):13-14.
(本文編輯:楊允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