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目的 探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治療期間實施綜合干預的效果。方法 2020年3月至2021年5月選擇杭州市中醫院(丁橋院區)心血管科確診的CHF患者92例為研究對象,通過單雙數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46例)、觀察組(46例),對照組應用常規干預,觀察組應用綜合干預,獲取兩組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左室射血分數(LVEF)、左心舒張末期內徑(LVEDD)與左室收縮末期內徑(LVESD)并進行比較。結果 觀察組的治療依從性〔97.8%(45/46)〕高于對照組〔80.4%(37/46)〕(χ2=7.181,P=0.007)。觀察組干預后LVEF、LVEDD、LVESD低于對照組(Plt;0.05);兩組患者干預后LVEF、LVEDD、LVESD低于干預前(Plt;0.05)。結論 CHF治療期間實施綜合干預,可提升治療效果,提高治療依從性,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 心力衰竭;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干預;治療依從性;心功能指標;治療結果
【中圖分類號】 R541.62 【文獻標識碼】 A
Study on the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 on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Chronic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WANG Fen
Department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Hangzhou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ingqiao District),Hangzhou 310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Explore the effects of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s during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chronic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Methods From March 2020 to May 2021,92 patients with CHF diagnosed in the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Hangzhou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ingqiao District)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a control group (46 cases) and observation through the odd and even number method. Group (46 cases),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outine intervention,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 to obtain the treatment compliance,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 (LVEDD) and 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diameter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LVESD) and compare. Results The treatment complianc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97.8%(45/46)〕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80.4%(37/46)〕(χ2=7.181,P=0.007). LVEF,LVEDD and LVESD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fter intervention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lt;0.05);LVEF,LVEDD and LVESD after intervention in the two groups were lower than before intervention (Plt;0.05).Conclusion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 during the treatment of CHF can improve the treatment effect and improve treatment compliance,and it is worthy of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Heart failure;Chronic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Intervene;Treatment adherence and compliance;Treatment outcome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主要指人體心臟因舒張、收縮功能嚴重低下或是負荷過重,令泵血量持續減少,無法滿足全身代謝需求,繼而誘發的一組臨床綜合征[1]。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動脈供血不足、靜脈系統瘀血、靜脈水腫以及神經內分泌系統激活現象[2]。嚴格來說,CHF并不是一種疾病,而是各種心血管疾病的最終階段,也被稱為心血管疾病晚期[3]。受多種因素影響,我國心血管疾病發病率日益升高,CHF發病率也隨之升高。有研究指出,CHF發病率會伴隨著年齡的升高逐步增長,20歲及以上群體的CHF發病率是2.5%,65歲及以上群體是10.0%,70歲及以上群體是17.0%[4]。疾病發生后,不僅要積極進行有效治療,還需做好患者的護理干預。綜合干預是綜合護理干預的簡稱,也是一種新型護理干預方案,可充分利用科學合理的干預手段調節患者身心健康,促進患者病情康復[5]。本文選取2020年3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92例CHF患者為研究對象,探討綜合干預和常規干預的效果。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2020年3月至2021年5月選擇杭州市中醫院(丁橋院區)心血管科確診的CHF患者92例為研究對象,通過單雙數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46例)、觀察組(46例)。對照組中男29例、女17例;年齡40~78歲,平均年齡(56.4±4.4)歲;病程1~10年,平均病程(5.7±2.8)年;NYHA心功能級別:Ⅱ級20例、Ⅲ級16例、Ⅳ級10例;冠心病21例、高血壓性心臟病15例、風濕性心臟病6例以及其他心臟疾病各4例。觀察組中男28例、女18例;年齡41~78歲,平均年齡(56.7±4.4)歲;病程1~9年,平均病程(5.5±2.8)年;NYHA心功能級別:Ⅱ級21例、Ⅲ級16例、Ⅳ級9例;冠心病20例、高血壓性心臟病17例、風濕性心臟病5例以及其他心臟疾病4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gt;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1)符合《中國心力衰竭診斷與治療質量評價和控制指標專家共識》[6]、《中國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2018》[7]中的診斷標準;(2)具備正常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意識狀態;(3)病情比較穩定;(4)對本次研究知情,自愿參與研究患者。
排除標準:(1)病情嚴重,并發心肌梗死以及心律失常等嚴重合并癥患者;(2)中途退出本研究患者;(3)存在嚴重認知功能障礙以及社交障礙患者;(4)無法提供完整臨床資料患者。
1.2 研究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干預,輔助患者完善相關檢查,結合其檢查結果進行病情分析,嚴格遵醫囑用藥治療疾病,講解治療與康復的相關注意事項,指導患者規避危險行為,要求患者調節生活作息,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
觀察組實施綜合干預:(1)動機性訪談:在患者入院1~2 d后,明確患者現有的相關問題,了解患者的興趣愛好與實際需求,制定符合患者需求的護理干預方案。在患者入院3~5 d后,此時已經明確患者的詳細護理方案,向患者、家屬介紹方案,講述不同階段的干預內容及干預手段,讓患者、家屬理解并掌握方案。在患者出院當天或是出院前1 d,主動了解患者的干預感受,并向患者介紹出院后康復內容及注意事項,反復強調遵醫囑的必要性。(2)心理疏導:治療期間,護士需密切監測患者的情緒變化與心理波動,并做好相關記錄。基于患者的心理波動,主動和患者溝通交流,引導患者闡述內心痛苦與負面情緒,以激勵性語言調節患者情緒及心態。同時,可列舉治療效果理想病例,安排回院復查的康復理想病例現身說法,全面糾正患者心態,促使患者端正態度,積極看待自身疾病,主動配合臨床治療疾病。(3)用藥護理:在患者用藥治療期間,護士需做好監督工作,密切監測患者用藥期間的相關表現,指導患者嚴格遵醫囑用藥,將患者的用藥表現反饋給主治醫師。若患者用藥期間有嘔吐以及口干等不適反應出現,囑咐患者增加飲水量,指導患者適當食用柚子與酸梅。若患者有其他明顯不良反應,如心率減緩以及變態反應等,則指導患者及時上報,及時輔助患者完善心功能檢查,及時發現異常。如有必要,可調整患者的用藥方案。(4)運動康復:入院早期,護士輔助患者定時翻身的時候,指導患者在病床上進行四肢屈曲以及彎腰等活動,避免肢體僵直、肌肉萎縮。入院7 d后,適當增加患者的運動幅度,指導患者在床邊靜坐,1次10 min以上。結合患者病情,指導患者適當活動頸部及肩部,還可指導患者步行或是爬樓梯,適當增強患者的運動強度。若患者心功能Ⅰ級,無須對患者進行特殊保護,指導患者結合興趣進行活動,但需控制活動強度及活動頻率。Ⅱ級患者則可在病房內步行,一次步行距離是500 m,1 d步行1~2次。Ⅲ級患者則進行床邊站立或是床邊移步,1次運動5~10 min,1 d運動3~5次。在患者病情好轉后,可結合患者耐受情況,適當增加運動強度與運動頻率。
1.3 觀察指標
1.3.1 治療依從性 在兩組患者治療期間,評估患者的用藥、飲食、鍛煉、生活作息4項,單項總分是1~3分,總分是4~12分,其中4~7分為不依從,8~10分為基本依從,11~12分為完全依從。
1.3.2 心功能指標 兩組患者干預前、干預3個月后進行評估,均通過彩色多普勒超聲心動圖檢查,檢查指標包含左室射血分數(LVEF)、左心舒張末期內徑(LVEDD)與左室收縮末期內徑(LVESD)。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干預前后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相對數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lt;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依從性比較 經干預后,觀察組治療依從性情況:完全依從33例、基本依從12例、不依從1例;對照組治療依從性情況:完全依從19例、基本依從18例、不依從9例。觀察組的治療依從性〔97.8%(45/46)〕高于對照組〔80.4%(37/4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7.181,P=0.007)。
2.2 兩組患者心功能指標比較 兩組患者干預前LVEF、LVEDD、LVESD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gt;0.05)。觀察組干預后LVEF、LVEDD、LVESD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lt;0.05);兩組患者干預后LVEF、LVEDD、LVESD低于干預前,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lt;0.05),見表1。
3 討論
CHF患者的病程比較漫長,有明顯的心臟功能下降現象,患者多伴有肢體水腫以及氣促等不適癥狀[8-9]。因CHF患者的病因相對復雜,心臟結構變化、神經激素分泌異常以及機體炎癥反應是導致疾病發生的主要原因[10-11]。在這種情況下,不僅要結合CHF誘發原因,進行個體化、規范化治療。還需結合患者實際需求,為患者提供相應護理干預,調節患者身心健康。常規干預更重視疾病本身,忽略了患者的個體感受與潛在需求,也沒有認識到護理在輔助治療方面的實際作用,整體干預效果一般。有研究指出,相較于常規干預,綜合干預可進一步提升CHF患者的治療依從性,輔助患者有效治療自身疾病[12]。
綜合干預是一種基于現代化護理理念的新型干預方案,包含多種科學干預方案,充分應用這些科學干預手段,可輔助臨床有效治療CHF,促進CHF患者病情轉歸[13-14]。綜合干預充分認識到護患溝通以及護患關系對疾病治療、護理順利進行的必要性,要求護士能夠在患者治療期間積極與患者溝通交流,調節護患關系[15]。綜合干預要求護士能夠全面評估患者的實際病情,明確患者的護理需求,基于患者實際需求提供相應干預,保證干預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依從性與心功能指標更優。綜合干預期間,護患溝通頻率持續升高,患者可充分了解自身疾病,理解遵醫囑治療對疾病的積極影響,積極約束不良行為,遵醫囑治療,所以治療依從性更高。重視護患溝通及心理疏導等,可避免患者長期處于負面情緒狀態,可減輕心臟負荷,促進心功能改善,提升疾病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CHF治療期間實施綜合干預,具有明顯的干預效果。
參考文獻
李琳琳,宋樹環,閆清華,等. 基于保護動機制論的護理干預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體重管理中的應用[J]. 國際護理學雜志,2021,40(10):1880-1885.
楊麗. 優質護理用于中西醫結合治療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臨床意義研究[J]. 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9,7(30):142,144.
張紅,趙連. 醫院到社區無縫隙護理模式對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自護行為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 河南醫學研究,2018,27(3):558-559.
李巧麗,方麗芬,陳允祥,等. 微信平臺配合動機性訪談在慢性心力衰竭并發便秘患者延續性護理中的應用[J]. 齊魯護理雜志,2021,27(8):104-106.
吳菊萍. 探討綜合性護理干預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服藥依從性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 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20,7(44):115,117.
中國醫師協會心血管內科醫師分會心力衰竭學組,中國心衰中心聯盟專家委員會. 中國心力衰竭診斷與治療質量評價和控制指標專家共識[J]. 中國醫學前沿雜志(電子版),2021,13(3):52-62.
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心力衰竭學組,中國醫師協會心力衰竭專業委員會,中華心血管病雜志編輯委員會. 中國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2018[J].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8,46(10):760-789.
田煥,蔡建平,趙蘭蘭,等. 基于癥狀管理策略的健康教育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護理行為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 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21,27(9):1206-1210.
馮紅云,張娜,楊佳佳,等. 利拉魯肽聯合延續性護理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伴糖尿病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 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21,30(4):430-434.
于曉燕,朱文君,王天慈. Orem自護護理聯合耳穴壓豆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效能、心理狀態及睡眠質量的影響[J]. 武警后勤學院學報(醫學版),2021,30(6):138-140.
王沙. 基于跨理論模型的延續性護理對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護能力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 黑龍江醫學,2021,45(8):862-863,866.
張麗麗,張雯靜,武永紅,等. 全方位護理模式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質量及臨床癥狀的影響[J]. 河南醫學研究,2021,30(20):3833-3835.
鄭勇翔. 基于老年綜合評估護理干預在提高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質量中的應用研究[J]. 心血管病防治知識,2020,10(33):53-55.
劉文娟,沈瑩,朱艷梅,等. 綜合性護理干預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負性情緒、自我管理及生活質量的影響效果觀察[J]. 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9,4(45):171-172.
張文華. 綜合護理干預在緩解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負性情緒、提高生活質量及促進心功能康復中的作用[J]. 中外醫學研究,2019,17(14):77-79.
(本文來源:楊允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