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目的 探究風險護理管理對血液透析患者院內感染控制質量的影響,為臨床實踐提供理論依據。方法 選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在重慶市開州區中醫院進行血液透析的患者80例為研究對象,參照組40例采用常規護理,另外40例為研究組采用風險護理管理,比較兩組患者的感染發生率、焦慮自評量表(SAS)評分、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分、護理風險發生率、治療配合度、生活質量評分、護理滿意度。結果 參照組患者感染發生率、護理滿意度、治療配合度高于研究組(Plt;0.05)。護理后,研究組SAS、SDS評分,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低于參照組,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參照組(Plt;0.05)。結論 血液透析患者采用風險護理管理,有效預防感染,消除焦躁、抑郁等不良情緒,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同時還可有效降低風險事件發生率,提高治療依從性,得到患者滿意評價,應用效果顯著。
【關鍵詞】 腎透析;血液透析;風險護理管理;院內感染;控制質量;風險事件
【中圖分類號】 R 459.5 【文獻標識碼】 A
Effect of risk nursing management on the quality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control in hemodialysis patients HU Xiuying
Chongqing Kaizhou TCM Hospital,Chongqing 4054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risk nursing management on nosocomial infection control quality of hemodialysis patients,and 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clinical practice. Methods 80 patients who underwent hemodialysis in Chongqing Kaizhou TCM Hospital from May 2019 to May 2020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40 patients in the reference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routine nursing,and the other 40 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risk nursing management. The infection incidence,SAS score,SDS score,nursing risk incidence,treatment cooperation degree,and Quality of life score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infection,nursing satisfaction and treatment cooperation in the reference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study group(Plt;0.05). After nursing,the SAS and SDS scores,the incidence of nursing risk events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reference group,and the quality of life score was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reference group(Plt;0.05). Conclusion Risk nursing management in hemodialysis patients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infection,eliminate anxiety,depression and other adverse emotions,promot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effectively improve,but also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risk events,improve treatment compliance,get patient satisfaction evaluation,the application effect is significant.
【Key words】 Renal dialysis;Hemodialysis;Risk nursing management;Nosocomial infection;Quality control;Risk events
血液透析雖然可維持急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腎臟功能,使患者的生命得以維持[1],然而,治療時伴隨惡心、頭痛、頭暈等并發癥,在患者接受透析前及透析結束后還可能出現透析失衡綜合征,如煩躁不安、血壓上升及胃腸道反應等,繼而出現恐懼、抑郁等負性情緒,使其治療積極性下降[2]。且血液透析治療過程中存在多種不良反應,如肢體痙攣、低血壓、目眩、發熱等,且99.0%的女性血液透析患者均會喪失生育能力[3],透析還可以直接導致患者出現明顯的貧血現象,部分患者存在排異反應,對患者生命安全產生威脅[4]。另外,血液透析患者極易出現身體素質差、免疫力低等,在實施穿刺治療時伴隨血栓、血腫、大出血等多種癥狀,增加穿刺失敗發生率,且極易引起感染,給患者帶來痛苦[5],且患者在治療過程中伴隨墜床等風險事件,對治療效果產生影響。因此,應當重視血液透析患者的護理風險管理[6]。本文以8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探究風險護理管理對血液透析患者院內感染控制質量的影響,為臨床實踐提供理論依據,現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進行血液透析的患者80例為研究對象,參照組40例采用常規護理,另外40例為研究組采用風險護理管理。參照組中,18例為男性,22例為女性;年齡31~64歲,平均年齡(49.9±3.0)歲。研究組中,男19例,女21例;年齡33~66歲,平均年齡(49.7±3.5)歲。納入標準:采用臨床診斷、病理診斷等[7],確診疾病[3];均接受血液透析,患者及其家屬熟知本研究,自愿參加;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資料齊全。排除標準:精神障礙者;不能全面配合研究調查者;靶器官病癥者。兩組患者性別(χ2=0.050,P=0.823)、年齡(t=0.274,P=0.785)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參照組應用常規護理:口頭講述疾病有關知識,指導患者用藥,做好病房環境管理,并進行常規體檢。
研究組采用風險護理管理:成立風險護理小組,由護士長、護理人員等組成,護士長擔任組長,負責培訓、監督等工作,小組成員負責護理方案實施等,加強小組成員的護理知識培養,結合患者一般資料、身體狀況進行評估,以規范化流程規范制定護理方案,從而實施護理干預。(1)加強護理人員的培訓管理,內容包括團隊意識、規章制度、血液透析相關知識等,指導患者的飲食、睡眠。工作環境需保持清潔,采用分區責任制,劃分衛生區域,確保徹底打掃各位置。(2)為患者營造一個溫馨舒適、安靜整潔的住院環境,安全設備齊全,確保患者能夠有充足的睡眠時間與休息時間,減輕恐懼感與痛苦感,并積極配合醫護人員的治療與護理。加強無菌管理,在血液透析治療過程中,嚴格執行無菌操作。(3)癥狀護理: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滿足患者排泄、飲水、飲食、氧氣等多方面需求。若患者呼吸困難,需滿足患者氧氣需求;若患者因腹瀉、嘔吐等引起水分丟失,需密切關注患者的缺水癥狀,如皮膚失去彈性、嘴唇干燥、口渴等,及時補充水分;若患者出現少尿、多尿、腹瀉、便秘等排泄異常現象,需指導患者合理飲食、適當運動,保持積極樂觀的狀態,可促使排泄功能恢復正常。護理人員應當最大限度滿足患者的生理需求,緩解患者癥狀,降低不適感。(4)心理管理:選擇合適的溝通方式,運用溝通技巧,鼓勵患者將憂慮與擔心說出來,并幫助患者由不安中解脫,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樹立自信心,面對生活與疾病。(5)動靜脈瘺指導:做好動靜脈瘺管理,講述遠期護理方法及其重要性,可能存在的并發癥,實施防護措施,確保內瘺患側肢完整與清潔,避免感染,內漏側肢體不能輸液、抽血、測量血壓、佩戴首飾、手表,也不可提重物、穿緊衣服,在睡眠時,不可以將內瘺手臂當作枕頭,避免壓迫內瘺。(6)指導患者用藥:該類患者多伴隨高血壓、貧血等現象,需講述治療藥物,可能存在的不良反應,強調遵醫囑用藥的重要性,在治療過程中若存在不良反應,需及時給予有效處理
1.3 觀察指標 (1)感染發生率:詳細統計兩組患者感染發生率。(2)評估心理狀態[8],包括焦慮情緒、抑郁情緒,其中焦慮情緒評估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情緒評估采用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分,各量表滿分為80分,隨著分數升高,患者則越焦慮、越抑郁,其中70分以上表示重度焦慮、重度抑郁,61~70分表示中度焦慮、中度抑郁,50~60分表示輕度焦慮、輕度抑郁,0~49分表示正常。(3)風險事件:詳細統計所有患者的護理風險發生率。(4)治療配合度[9]:應用重慶市開州區中醫院自擬的治療配合度評價量表對入選患者的配合度進行測評,量表共100分,其中評分為90~100分表示完全配合,評分為60~89分表示基本配合,不配合即表示量表評價得分在60分以下,配合度為完全配合占比與基本配合占比之和。(5)生活質量[10]:使用生活質量量表(SF-36)評價患者的生活質量,總分100分,分數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質量越好。(6)護理滿意度:使用護理滿意度量表對患者的滿意度情況進行調查,評估內容包括入院接待、院內服務等,滿分共50分,其中0~35分表示不滿意,36~45分表示比較滿意,46~50分表示十分滿意。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相對數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lt;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感染發生率比較 參照組患者感染發生率〔15.0%(6/40)〕高于研究組〔2.5%(1/4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3.914,P=0.048)。
2.2 兩組患者心理狀態比較 護理前,兩組患者SAS、SDS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gt;0.05);護理后,研究組SAS、SDS評分低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見表1。
2.3 兩組患者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比較 研究組40例患者,風險事件發生1例(2.50%),即摔倒1例;參照組40例患者,風險事件發生6例(15.00%),即墜床跌倒1例、摔倒3例、靜脈穿刺失誤2例。研究組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2.5%(1/40)〕低于參照組〔15.0%(6/4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3.934,P=0.047)。
2.4 兩組患者治療配合度比較 研究組完全配合22例(55.0%)、基本配合17例(42.5%)、不配合1例(2.5%);參照組完全配合16例(40.0%)、基本配合18例(45.0%)、不配合6例(15.0%)。參照組治療配合度〔97.5%(39/40)〕高于參照組〔85.0%(34/4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
2.5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比較 護理前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gt;0.05);護理后研究組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見表2。
2.6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參照組患者十分滿意17例(42.5%),比較滿意15例(37.5%),不滿意8例(20.0%),滿意度為80.0%;研究組患者十分滿意22例(55.0%),比較滿意16例(40.0%),不滿意2例(5.0%),滿意度為95.00%。研究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114,P=0.043)。
3 討論
血液透析為腎病患者常用治療方法[11],屬于腎臟代替治療,通過透析排出機體代謝廢物,維持機體的電解質平衡與酸堿平衡,并排出多余水分,使患者機體浮腫現象得到緩解,臨床效果良好[12]。在傳統護理模式中,疾病作為護理中心,強調治療成功,而忽略了心理因素、機體因素、環境因素等,從而極易引發多種不良事件,造成醫護糾紛[13]。護理安全針對法律范圍以外且患者所需的機體功能、心理功能、結構方面等引發障礙、缺陷與死亡的情況[14]。
3.1 護理風險管理可有效預防風險事件 當前,肥胖、老年、糖尿病患者數量不斷增加,且隨著透析齡延長,血液透析患者感染發生率逐漸升高[15]。血液透析治療患者需定期入院治療,增加感染發生率,對疾病的治療十分不利。因此,應當重視血液透析患者的護理干預[16]。在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療過程中,應當深入分析風險情況,尋找問題,結合實際情況制定解決措施,促使護理服務質量全面提高,預防護理風險[17]。護理風險管理是一種新型護理方案,加強護理人員培訓學習,增強護理綜合素質,有助于預防護理風險,降低護患糾紛[18];同時,做好護理風險的健康宣教,加強用藥風險教育,確保用藥安全;加強患者健康教育與心理指導,幫助患者樹立自信心,保持積極樂觀的心理狀態面對治療,改善治療效果[19]。本文選取血液透析治療患者進行研究,分別實施常規護理、風險護理管理,結果顯示,對于感染發生率,研究組更低。研究組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低于參照組,表明風險護理管理可有效預防并發癥、護理風險事件發生,應用效果顯著。血液透析患者實施風險護理管理,針對可能存在的護理風險實施預防管理,通過成立護理小組[20-22],對疾病進行分析總結,制定護理路徑規范化流程,再結合患者一般情況、身體狀況、疾病特點,實施針對性、精細化護理措施,其內容涵蓋多個方面[23],如心理護理、健康知識宣教、生活指導等,有效預防風險事故,促進治療過程順利進行,改善效果與預后,對患者具有重要意義[24-25]。
3.2 護理風險管理可有效消除患者負性情緒,提高生活質量 本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后,觀察組SAS、SDS評分低于對照組。對于護理后的生活質量評分,研究組低于參照組。對此現象進行分析,護理風險管理中,重視患者的心理指導,在展開血液透析前對患者的心理狀態展開了深入而系統化的分析,引導患者的短時間內對病房和治療方法有較為系統的認知,以降低患者對陌生環境和治療手段的恐懼感,幫助患者舒緩不安心理,改善心理狀態,提高患者生活質量[26-27]。
3.3 護理風險管理可提高患者治療配合度 護理風險管理作為新型護理方案,從生活需求、心理需求等方面實施,為了促使患者生活質量不斷提高[28],首先應當將生活護理做好,盡量滿足患者生理需求,以便緩解生理疼痛,確保患者生理舒適感良好[29];采用溝通、健康教育、轉移注意力等方式,消除負性情緒,確保患者保持積極樂觀心理狀態面對治療,提高治療配合度,促進恢復[30-32]。本次研究結果可見,研究組治療配合度、護理滿意度高于參照組。有學者選取血液透析患者進行研究,分別實施常規護理、風險護理管理,發現護理風險管理組患者經過護理后,治療配合度明顯更高,院內感染率較低[33],本研究結果與之一致,證實了護理風險管理具有明顯應用價值。血液透析患者治療過程中采用風險護理管理,加強消毒管理,嚴格執行無菌操作,有效預防感染等并發癥,促進疾病的治療[34]。
綜上所述,血液透析患者采用風險護理管理,有效預防感染,消除焦躁、抑郁等不良情緒,促使患者的生活質量有效提高,同時還可有效降低風險事件發生率,提高治療依從性,得到患者滿意評價,應用效果顯著。
參考文獻
陳燕,周蕓. 風險管理在血液透析護理管理中的應用分析[J]. 母嬰世界,2020,23:202.
劉光月. 風險管理在血液透析護理管理中的應用分析[J]. 心電圖雜志(電子版),2020,9(3):283-284.
范薔. 風險管理在血液透析護理管理中的實施方法與效果[J]. 糖尿病天地,2020,17(10):211.
張巖. 血液透析護理管理運用風險管理模式的效果分析[J]. 健康之友,2020,(18):21.
王璐,徐雙雙. 風險管理在維持性血液透析護理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 中國衛生產業,2020,17(6):15-17.
楊媛媛. 血液透析護理管理中風險管理的臨床分析[J]. 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20,5(18):176.
趙秀娟,余蓓. 探討風險管理在血液透析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 健康必讀,2020,29:170.
楊璽. 風險管理在血液透析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J]. 飲食保健,2020,7(30):185-186.
柴峻秋. 血液透析護理風險管理的對策及效果分析[J]. 健康大視野,2020,14:283.
詹淑蘭. 風險管理在血液透析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 飲食保健,2020,7(26):241.
李洪霞,敖詩文,安樂,等. 病人血液透析護理的風險管理分析[J]. 家有孕寶,2020,2(21):229.
高瑞秋. 風險管理在血液透析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 健康之友,2020,9:222.
鄭小玲. 護理風險管理對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并發癥以及不良事件發生的效果分析[J]. 家有孕寶,2020,2(12):279.
馮阿偉. 護理風險管理在血液透析中心的應用效果[J]. 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20,7(23):69.
李風華. 血液透析護理風險管理的對策及效果探討[J]. 特別健康,2020,28:219.
王淑敏,黃紅燕,楊金鑫. 風險管理在血液透析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 健康必讀,2020,27:289.
鄧子瓊,鐘佩玲. 護理風險管理在預防血液透析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中的效果觀察[J]. 飲食保健,2020,36:209.
林俐. 風險管理在血液透析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 家庭醫藥·就醫選藥,2020,12:220.
郝詠梅. 風險管理在血液透析護理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 中國保健營養,2020,30(5):390-391.
潘學麗. 探究風險管理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透過程中護理缺陷風險的影響[J]. 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20,5(24):168.
邰振波. 風險管理在血液透析護理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 健康大視野,2020,22:280.
龔娟,王娟,朱曉霞. 護理風險管理對腎病終末期血液透析患者 生活質量的影響[J]. 中國衛生產業,2020,17(13):60-62.
李曉翠,賀喜艷,黃莉敏. 風險管理在血液透析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 飲食保健,2020,7(33):147-148.
劉妙如. 風險管理在基層醫院血液透析護理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 醫藥前沿,2020,10(29):196-197.
彭誠鋮. 風險管理在血液透析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 特別健康,2020,28:178.
李燕飛. 風險管理在血液透析護理管理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 智慧健康,2020,6(25):122-124.
王夢婷. 探討風險管理在血液透析患者護理管理中的應用價值[J]. 健康大視野,2019,17:297.
何娟. 探討護理安全風險管理在門診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 養生保健指南,2020,18:108.
張兆霞. 風險管理在血液透析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 中國保健營養,2020,30(7):385-386.
王英. 護理風險分析及安全管理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質量及心理狀態的影響[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20,20(70):344-345.
酉文燕. 血液透析護理的風險管理分析[J]. 飲食保健,2020,7(16):191-192.
王有潤. 風險管理在血液透析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 家有孕寶,2020,2(23):231.
關紅英,朱小兵,黃勇翔,等. 風險管理在血液透析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 透析與人工器官,2020,31(3):76-78.
張娟. 探討血液透析護理管理中風險管理的應用效果[J]. 首都食品與醫藥,2020,27(12):148-149.
(本文編輯:楊允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