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目的 探究肺癌術后活動性疼痛護理評估對疼痛管理質量的影響。方法 選取2021年1—6月在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進行肺癌手術的10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參照組(50例)及研究組(50例),參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研究組患者實施活動性疼痛護理評估。采用視覺模擬量表(VAS)評估患者的疼痛程度,采用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評估患者心理狀態,并統計患者術后不良反應情況,采用生活質量量表(SF-36)評估患者生活質量,采用自制滿意調查表評估護理滿意度,并比較兩組之間有無差異。結果 研究組術后12 h、1 d、2 d、3 d VAS評分均優于參照組(Plt;0.05)。研究組護理后HAMA評分、HAMD評分均優于參照組(Plt;0.05)。研究組患者的術后不良反應率〔2.0%(1/50)〕低于參照組〔12.0%(6/50)〕(χ2=4.512,P=0.041)。研究組護理后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參照組(Plt;0.05)。研究組患者護理滿意度〔96.0%(48/50)〕高于參照組〔84.0%(42/50)〕(χ2=4.114,P=0.043)。結論 肺癌手術患者實施活動性疼痛護理評估,有效緩解術后疼痛,預防術后不良反應,安全性高,同時還可提高生活質量,得到滿意評價,護理效果顯著。
【關鍵詞】 肺腫瘤;活動性疼痛護理評估;肺癌;手術治療;疼痛程度;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 R 734.2 【文獻標識碼】 A
The Effect of Nursing Assessment of Active Pain After Lung Cancer Surgery on the Quality of Pain Management KUANG Hong1,HOU Huiru2*
1.The First Medical Center of PLA General Hospital,Beijing 100853,China
2.The Second Medical Center of PLA General Hospital,Beijing 100853,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HOU Huiru,Chief nurse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active pain nursing evaluation on the quality of pain management after lung cancer surgery. Methods 100 patients undergoing lung cancer surgery in the First Medical Center of the PLA General Hospital were selected from January to June 2021 as the research objects,and randomly divide them into a reference group(50 cases)and a study group(50 cases). Patients in the reference group receive routine care. 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implemented active pain nursing assessment. The visual analog scale(VAS)was used to assess the patient's pain degree,the 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and 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were used to assess the mental state of the patients,and the postoperative adverse reactions were counted. The quality of life scale was used(SF-36)Assess the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use a self-made satisfaction questionnaire to evaluate nursing satisfaction,and compare whether there is a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VAS scores of the study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reference group at 12 h,1 d,2 d,and 3 d after operation(Plt;0.05). The HAMA score and HAMD score after nursing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reference group(Plt;0.05). The postoperative adverse reaction rate of 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2.0%(1/50)〕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reference group 〔12.0%(6/50)〕(χ2=4.512,P=0.041). The score of quality of life after nursing in the study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reference group(Plt;0.05). Patient care satisfaction of the study group 〔96.0%(48/50)〕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reference group 〔84.0%(42/50)〕(χ2=4.114,P=0.043).Conclusion Carrying out active pain nursing assessment for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 surgery can effectively relieve postoperative pain,prevent postoperative adverse reactions,and have high safety. At the same time,it can als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It has been satisfactorily evaluated and the nursing effect is significant.
【Key words】 Lung neoplasms;Nursing evaluation of active pain;Lung cancer;Surgical treatment;Pain level;Satisfaction
肺癌為臨床常見惡性腫瘤,具有較高發病率、死亡率,對人類的生命安全產生嚴重威脅。研究數據表明,肺癌發生率不斷升高,需受到關注與重視。肺癌患者常采用手術治療,如胸腔鏡下肺癌根治術[1]。肺癌手術患者在術后伴隨嚴重疼痛感,且恢復過程中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引起并發癥,對身心健康十分不利,導致患者失去治療信心,對術后恢復十分不利。因此,應當重視肺癌手術患者的護理干預,以便緩解疼痛,對恢復具有重要意義?;顒有蕴弁醋o理評估為新型護理方案,以患者為護理中心,結合患者實際情況,制定護理方案,加強疼痛教育,促使術后疼痛減少[1]。研究指出,肺癌手術患者實施活動性疼痛護理評估,有效緩解疼痛,消除不良情緒,促進疾病的治療。本文將以肺癌手術患者為對象,探究肺癌術后活動性疼痛護理評估對疼痛管理質量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取2021年1—6月在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進行肺癌手術的10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參照組(50例)及研究組(50例)。參照組,男22例、女28例;年齡41~70歲,平均年齡(56.5±4.2)歲。研究組,男23例、女27例;年齡42~71歲,平均年齡(56.1±4.6)歲。納入標準:(1)經實驗室診斷確診疾病;(2)簽署知情同意書;(3)認知正常;(4)經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倫理委員會審批。排除標準:(1)精神異常;(2)器質性疾??;(3)其他惡性腫瘤;(4)依從性差。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
1.2 研究方法 參照組實施常規護理:患者在入院以后,由護理人員通過與患者及其家屬溝通,評估患者心理狀態,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干預措施,加強健康教育,消除恐懼心理;采用一對一護理模式,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耐心傾聽訴說,解答疑慮。講述疾病知識,強調護理重要性與安全性。指導患者飲食,例如食管癌患者,多以易消化軟食為主,嚴禁辛辣刺激類食物。新輔助治療患者多伴隨食欲減退,需多進食維生素、蛋白質類食物。在術前,做好訪視工作,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患者講述疾病知識,包括并發癥、手術過程、注意事項等,包括術前洗澡、禁食情況等。指導患者做好充足的心理準備。在術中,密切關注患者臨床癥狀,監測心率、血壓等指標,結合實際情況實施對癥治療。在術后給予患者營養指導,以富含維生素、優質蛋白等食物為主,飲食清淡;指導患者術后運動,在術后需保持臥床休息,在早期下床行走,結合恢復情況逐漸增加運動頻率與運動量。
研究組實施活動性疼痛護理評估:在參照組護理基礎上,重視患者的活動性疼痛護理評估,(1)以澳大利亞維多利亞質量控制委員會提出的活動性疼痛評估與治療規定作為依據,成立疼痛評估小組,由護理人員、責任護士、麻醉醫師、主治醫師等組成,針對患者實施治療觀察、日常生活觀察、護理觀察,獲取患者術后真實、直觀活動性疼痛表現。(2)護理措施:若患者活動疼痛敏感性高,主訴疼痛感受較為強烈,需遵醫囑應用鎮痛藥物治療;對于劇烈疼痛患者,其身體虛弱,需合理補充營養液;對于疼痛程度較輕患者,指導其進行移情、冥想、深呼吸等放松訓練,和患者進行溝通,采用面對面聊天方式,使患者的疼痛注意力轉移,疼痛閾值隨之提高,繼而緩解疼痛。給予患者疼痛指導,與患者及其家屬溝通,詢問患者生活方式,并表示理解?;颊叩淖≡涵h境應當舒適與溫馨,要求光線充足、空氣清新、整潔干凈。耐心傾聽患者訴說,了解其內心需求與想法,耐心解答,并向患者講述緩解悲傷與發泄情感渠道。取得患者家屬的信任、理解與支持,確保治療過程順利進行,同時還指導患者家屬關心、關愛與支持患者,促進疾病的治療。(3)實施疼痛評估:小組成員進行疼痛護理干預、資料統計、資料整理等工作,科學評估活動性疼痛感受,及時調整中度疼痛患者、重度疼痛患者的護理方案。
1.3 觀察指標 (1)采用視覺模擬量表(VAS)評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共10分,10分表示最疼痛。(2)采用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評估患者心理狀態,HAMA、HAMD評分越高,患者越焦慮、越抑郁。(3)詳細統計術后不良反應,包括肺部感染、出血、肺不張等。(4)采用生活質量量表(SF-36)評估患者生活質量,滿分100分,0分表示生活質量最差,100分表示生活質量最好。(5)自制滿意調查表進行患者滿意度評定,分為十分滿意、比較滿意、不滿意,護理滿意度=(十分滿意例數+比較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相對數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lt;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疼痛程度比較 研究組術后12 h、1 d、2 d、3 d VAS評分均優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心理狀態比較 兩組患者護理前HAMA評分、HAMD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gt;0.05)。研究組護理后HAMA評分、HAMD評分均優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見表2。
2.3 術后不良反應情況比較 參照組術后不良反應:肺部感染1例(2.0%)、出血3例(6.0%)、肺不張2例(4.0%),研究組不良反應情況:出血1例(2.0%);研究組患者的術后不良反應率〔2.0%(1/50)〕低于參照組〔12.0%(6/5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512,P=0.041)。
2.4 兩組患者SF-36評分比較 兩組患者護理前SF-36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研究組護理后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見表3。
2.5 護理滿意度比較 研究組患者護理滿意度〔96.0%(48/50)〕高于參照組〔84.0%(42/5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114,P=0.043)。
3 討論
3.1 肺癌現狀分析 肺癌發病率較高,且具有較高死亡率,臨床表現有胸悶胸痛、氣急氣促、發熱、痰中帶血、咳嗽等,在病情嚴重時,常伴隨惡病質。肺癌與遺傳、大氣污染、職業接觸、電離輻射、吸煙等存在相關性,在早期不具有特異性癥狀,病情發展快,預后效果差,提倡早診斷、早治療,促使疾病預后有效改善,對患者具有重要意義。當前,我國生活環境不斷發生變化,肺癌發生率逐漸提高,且呈年輕化發展,引起了更多人的關注[2]。隨著我國醫療技術不斷提高,影像學技術逐漸應用成熟,在肺癌患者的診斷中取得明顯效果,如CT診斷、X線診斷、B超診斷等,早期肺癌患者在檢查過程中,多數患者未出現胸膜浸潤、淋巴結轉移,無明顯特征表現,極易出現誤診。近年來,我國醫療技術不斷提升,多層螺旋CT技術不斷完善與發展,早期周圍型小肺癌患者的檢出率不斷提高。大量臨床實踐表明,多層螺旋CT可有效診斷肺癌,進而明確疾病,促進疾病的治療,對患者具有重要意義。多層螺旋CT診斷具有掃描多樣化、速度快、三維重建等優點,在診斷早期周圍型小肺癌時能夠提供更多信息。在多層螺旋CT診斷中,通過獲取三維重建圖像,血管成像呈立體型,可置管觀察患者的病灶情況。多層螺旋CT3重建技術可將腫塊形態、大小、邊緣、內部密度、強化特點清晰顯示出來,在早期肺癌診斷中具有明顯應用價值,追蹤病變組織來源,立體觀察病變的影像學特點,直觀病變間關系,特別是明確腫瘤和鄰近器官間關系,并了解周圍器官侵犯情況、淋巴結轉移情況等,有效提高診斷準確性。
3.2 肺癌患者手術治療 肺癌常用療法是傳統開胸手術,但此術式具有很大創傷,常需將一段肋骨切除,且手術切口很長,肺功能損傷發生率較高,且術后伴隨嚴重疼痛,給患者帶來痛苦,降低生活質量。除此之外,肺癌患者采用傳統肺癌根治術治療時,并發癥發病率較高,對術后康復十分不利。對于老年人,組織器官功能衰退,自身調節能力低,且伴隨多種慢性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等,在發生肺癌時,具有復雜的免疫功能紊亂,且伴隨營養不良現象,若在此時遭受創傷,極易引起免疫功能紊亂,給患者帶來痛苦。相比于傳統開胸手術,胸腔鏡手術視野更加清晰集中,可形成明顯的放大效應。術中主要采取鈍性分離,能減少胸腔滲出液。此外,手術中能避免對肌肉肋間血管造成傷害,可有效降低術中出血,保持清晰的操作術野。還能避免牽連肋間神經,減少患者痛苦,促進術后恢復,有良好的作用。
3.3 活動性疼痛護理評估的應用價值 肺癌手術患者在術后伴隨急性疼痛,疼痛劇烈,發生時間為術后12~48 h。當肺癌手術患者發生劇烈疼痛時,需及時給予有效處理,避免影響身心健康,對術后恢復十分不利[2]。肺癌手術患者劇烈疼痛誘發因素較多,如切口創傷、引流管刺激等,嚴重影響生理、心理健康,繼而引起血壓升高、失眠、焦慮、煩躁等。若患者疼痛嚴重,拒絕開展功能鍛煉,影響功能恢復,且增加感染、靜脈血栓等并發癥發生率,嚴重者誘發肺栓塞,對術后康復不利[3]?;顒有蕴弁醋o理評估應用于肺癌手術患者的治療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也占據重要的地位,對患者進行活動性疼痛護理評估,能有效緩解疼痛,促使生活質量有效提升,并改善預后。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術后疼痛評分優于參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參照組。研究組護理后HAMA評分、HAMD評分也優于參照組,提示活動性疼痛評估有助于緩解疼痛,促進治療。活動性疼痛評估能夠豐富、優化肺癌手術患者的護理服務、醫療服務。
有學者選取肺癌手術患者進行研究,在入院后分別應用常規護理、活動性疼痛評估,發現活動性疼痛評估組患者術后疼痛評分低于常規護理組[3],本研究結果與之一致,且活動性疼痛評估組患者護理滿意度高于常規護理組。還有學者選取肺癌手術患者進行研究,部分患者應用常規護理,部分患者應用活動性疼痛護理評估,結果顯示,活動性疼痛護理評估組護理后疼痛評分低于常規護理組[4],表明活動性疼痛護理評估可有效緩解疼痛,本研究結果與之一致。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護理后生活質量評分、護理滿意度高于參照組,表明活動性疼痛護理評估受到患者青睞?;顒有蕴弁醋o理評估為新型護理方案,將以人為本護理理念貫穿于整個護理過程,具有科學性、個性化、全面化等優點,采用呼吸鎮痛、轉移注意力方法等,幫助患者緩解疼痛?;顒有蕴弁醋o理評估具有較多優點,其一,在術后對患者疼痛表現及時反饋,依據科學經驗、臨床經驗,在疼痛發生前、疼痛發展中實施科學護理技術、醫療技術,促使疼痛風險、疼痛影響降低;其二,依靠評估對護理服務進行調整,提供患者科學性、針對性護理服務,充分體現出護理模式的人性化、服務性[5-8]。
綜上所述,肺癌手術患者實施活動性疼痛護理評估,有效緩解術后疼痛,消除負性情緒,預防術后不良反應,安全性高,同時還可提高生活質量,得到滿意評價,護理效果明顯。
參考文獻
褚蕾. 肺癌術后活動性疼痛護理評估對疼痛管理質量的影響價值體體會[J]. 健康必讀,2018,24:284-285.
肖婷,樊懌輝,周曉梅. 活動性疼痛評估在肺癌術后病人疼痛管理中的應用[J]. 循證護理,2018,4(10):895-897.
李偉玲,何建英. 快速康復理念下活動性疼痛評估在肺癌術后患者中的應用[J]. 嶺南急診醫學雜志,2021,26(3):309-311.
孫瑤. 授權理論模式下活動性疼痛評估對肺癌術后患者疼痛管理質量的影響[D]. 長春:吉林大學,2020.
周萍. 肺癌術后活動性疼痛護理評估對疼痛管理質量的影響[J]. 中國社區醫師,2016,32(30):172,174.
王軼. 肺癌術后活動性疼痛護理評估對疼痛管理質量的影響[J]. 醫藥前沿,2018,8(6):272-273.
黎美華,阮亮,黃惠欣,等. 肺葉切除術術后活動性疼痛護理評估對疼痛管理質量的影響[J]. 家庭醫藥,2019,10:287-288.
索南卓瑪. 術后活動性疼痛護理評估對疼痛管理質量的影響分析[J]. 人人健康,2019,487(2):186-187.
(本文編輯:楊允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