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曼哈頓”——南沙。南沙位于粵港澳大灣區的地理幾何中心,作為灣區對外開放的門戶樞紐,南沙山環水抱,毗鄰港澳,政策扶持前景好,其價值拉升指日可待。
南沙本以小鎮居多。小鎮生活,雖然沒有大城市的五光十色,但就是這份清閑成就了平淡的小鎮生活。慢慢地、慢慢地,我身處的小鎮——橫瀝,仿佛也藏在某個大魔術師的手里——粵港澳大灣區。這位聞名于世界的“大魔術師”,慢慢地將我記憶中的小鎮扭轉起來。
橫瀝人家傍水而居??v橫交錯的矮房沿著清澈的河流,彼此靜默地靠著,在春風蕩起的水波中生生不息地繁衍。河水緩緩地流過沿岸,靜靜地穿過小鎮,以它最廣闊的胸懷擁抱這座小鎮。
初晨,陽光總是先灑落在屋頂上,在交錯的縫隙中沿著屋脊慢慢地蔓延,鋪展開來。趁著人們還沉浸在酣睡之中,從門窗溜了進去。小鳥吱吱聲,喚醒夢鄉的人們,各家響起來鍋碗瓢盆的清脆聲,不時傳來婉轉的叫賣聲,人們討價還價的聲音,那聲音仿佛硬是要爭出個輸贏。你想睡懶覺,恐怕是不行了。最奇怪的是,那絡繹不絕的嘈雜聲也不會引起你的反感,或許這就是小鎮生活吧。
晌午,陽光終于暈染了人們的臉頰,市場上漸漸褪去人潮。裊裊升起的炊煙和沁人心脾的稻香一同打進了水面上,波光激滟。
傍晚,夕陽化作了一件艷麗的風衣,輕巧的披在小鎮的橋上、徑上、河面上,也披在了巷口閑聊著的老人們的臉上,太陽在薄薄的云層中漸漸下落,它把柔和的余暉輕輕地撒在大地上,一層一層的,它不斷地給小鎮著色,老人們也三三兩兩地回家吃飯了,頃刻間,熱鬧的小鎮安靜了下來,寧靜而古樸。
從小生活在橫瀝的我,長久的生活體驗讓我對橫瀝的變化有著深刻的感受。現如今的橫瀝各種各樣的商鋪不斷更新,形形色色的外地人匯集在橫瀝忙碌著。為原來平淡卻溫馨的小鎮生活重重地抹上五顏六色的光彩,橫瀝的一切一切在不斷地準備著,發展著,成就著南沙。新鮮而又熾熱的外來文化像流水般不斷向橫瀝涌來,小鎮上的人們一邊笨拙地接受這“燙手”的文化,一邊懷念起從前的清閑自在;一邊誠誠懇懇地學著繞口的普通話,一邊感嘆著自家語言的魅力。小鎮生活逐漸城市化,橫瀝人不斷見證著、經歷著這小鎮的莫大變化,如今的橫瀝不可同日而語,充滿人間煙火的橫瀝走在創新大道上意氣風發、斗志昂揚。
(指導老師:陳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