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志強


摘? 要:在信息技術逐漸發達的今天,旅游數據正在逐年增長,旅游大數據中的隱私防護也因此得到了非常多的關注,旅游大數據規模的不斷發展代表著旅游行業的進步,所以需要強化對各類商業化應用的隱私保護。該文通過對旅游大數據進行分析,并結合實際對商業化應用隱私防護提出個人觀點,希望為關注個人隱私數據保護的人群提供幫助,并助力旅游行業實現進一步發展。
關鍵詞:旅游大數據? ?個人隱私? ?商業化應用? ?隱私保護
中圖分類號:F59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21)10(b)-0000-00
Research on Personal Privacy Protection in Commercial Application of Tourism Big Data
DAI Zhiqiang
(School of Tourism and Management Engineering, Jishou University, Zhangjiajie, Hunan Province, 427000 China)
Abstract: Today, with the gradual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urism data is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so the privacy protection of tourism big data has attracted a lot of attention.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ourism big data represents the progress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so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privacy protection of various commercial application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ourism big data, this paper proposes personal views on the privacy protection of commercial applications based on the actual situation, hoping to provide help for people who care about the protection of personal privacy data and help the tourism industry to achieve further development.
Key Words: Tourism big data; Personal privacy; Commercial application; Privacy protection
現如今,旅游行業的持續擴張導致各類相關數據得到了飛速增長,數據信息的不斷膨脹意味著旅游大數據中的數據充滿了不確定性,很難真正意義上地保證個人隱私數據的安全。因此,有必要對個人隱私保護進行研究。
1旅游大數據隱私數據分析
在旅游行業中,大數據應用的利弊非常明顯,大數據在帶動旅游業高速發展的同時個人隱私的泄露問題同樣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注。在旅游期間,游客將會沿途留下大量隱私信息,如個人信息、婚姻信息等,旅游企業利用數據挖掘技術,能夠分析出游客的個人喜好以及其他信息,從而開展針對性旅游營銷,為游客提供更好的服務。但是如果這部分隱私信息被不法分子非法利用,則會導致游客面對的風險情況大幅提高[1]。旅游大數據中的各種隱私數據其主要來源如下:第一,游客在網絡中提供的個人信息,例如姓名、電話等。第二,游客的瀏覽記錄等,這部分隱私信息往往是在游客完全不知情的狀態下收集的。對于游客而言,當個人隱私的安全性無法得到保障時,就會提高游客生活中的風險系數。圖1為近年全球數據儲量(單位:ZB)。
2商業化應用隱私防護策略
為了強化對于個人隱私的防護,就需要明確隱私信息的使用過程以及隱私交易期間的獲益人群。個人隱私在收集完成之后,能夠在處理、使用等各個環節中被交易。通常情況下,個人隱私在交易期間的獲益人群主要有消費者、數據收集者等,所以個人隱私保護屬于便屬于一種較為復雜的問題,只有從技術、監管等多個層面入手,才能夠避免游客的個人權益受到不法分子的侵害[2]。圖2為近年國內旅游人數。
2.1強化自律,開展第三方認證
在旅游行業中,為了保證商業化應用個人隱私不受侵害,就應該專門針對隱私防護進行律法完善,只有保證行業自律才能夠提高游客的隱私安全性[3]。在此期間,應該保障旅游企業在收集、處理數據期間保證自律,并在商業化應用的顯著位置加入隱私保護聲明,并告知游客隱私保護的重要性。除此之外,還可以利用第三方認證來強化游客的隱私保護效果,例如以Truste公司為藍圖,設置隱私安全認證機構,并針對性提供隱私爭議解決等服務[3]。
2.2優化隱私防護的相關法律法規
不同于國外發達國家,我國的網絡隱私防護立法相對比較落后,所以應該結合國外經驗專門制定出一套切實可行的網絡隱私防護制度,以此來達到提高隱私保護能力的效果。就目前而言,我國在面對個人隱私商業化利用時并沒有足夠完善的法律法規,所以容易出現個人隱私被過度利用的情況,因此可以適當借鑒先進經驗,從個人數據的使用原則等多角度入手,促使商業化應用個人隱私能夠得到保護,從而達到促進旅游行業持續發展的目的[4]。
2.3加強隱私數據監管
在我國,網絡隱私信息已經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重視,而政府也在近些年專門制定了一系列強化隱私數據防護的政策,但是個人隱私依然存在安全隱患。所以應該安排旅游監管部門針對個人隱私進行強化監督,并通過細化旅游企業對游客數據的收集、使用范圍,避免出現個人隱私過度收集的情況出現。另外還應該專門構建介入、調查制度,當監管部門接收到游客投訴時,需要及時介入并針對實際情況開展全方位調查,對侵害隱私的企業進行適當懲處[5]。此外,還應該專門構建國家信用平臺,將旅行社、酒店等企業全部納入到信用平臺的實時監管中,保證旅游業的持續發展。
3旅游隱私安全體系的組建
3.1信息安全采集系統
信息安全采集系統具有相對較高的復雜性,因為信息安全采集系統所面對的信息采集對象不僅包括旅游人員,還包括政府、非政府機構等多種對象,信息安全采集系統的主要目的就是采集旅游相關的各種信息,并保證旅游信息的安全性,進而為需要旅游信息的部門機構提供足夠安全的數據信息支持。在旅游隱私安全體系中,信息安全采集系統是實現個人隱私保護的關鍵,只要能夠保證信息采集足夠安全,就可以為信息處理與保護創造更好的網絡安全環境[6]。
3.2信息安全管理系統
在旅游信息采集結束之后,為了發揮出旅游信息應用的價值,就需要利用信息安全管理系統來加強對各項旅游數據信息的管理與應用,信息安全管理系統可以在信息處理期間保證旅游數據的安全性。對于旅游城市而言,旅游安全性是維護當地社會安全的重中之重,安全監督管理局等部門的工作質量就是保證城市旅游安全性的關鍵,而信息安全管理系統則能夠利用網絡來實現旅游安全機構的互聯互通,進而讓城市旅游個人隱私保護的效果得到進一步提高。
3.3信息安全服務系統
信息安全服務系統是安全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作用就是為所有與旅游相關的服務對象提供良好的信息安全服務。例如:旅游者可以在信息安全服務系統的助力下加強對個人隱私的防護,讓整個旅程變得更加順心。而提供旅游業務的旅游公司能夠在信息安全服務系統中獲取用戶畫像,讓旅游營銷以及其他旅游項目管理效果得到進一步提高,增加旅游業務的針對性。旅游安全管理機構能夠在信息安全服務系統的影響下,提高旅游信息利用率,并獲取更多旅游相關的安全信息,為開展旅游安全決策提供幫助。因此在信息安全服務系統的幫助下,與旅游行業相關的所有人員、機構、企業都能夠獲得更好的服務體驗,進而讓旅游效果得到保障。
3.4信息安全維護與監管系統
信息安全是旅游期間不可忽視的重要問題,信息安全維護監管是保證整個安全體系得以順利運行的重要一環。因此需要通過將旅游地區的政府權威機構作為管理核心,來強化對維護監管系統的管理。由于旅游信息具有極高的復雜性,所以在維護監管時往往會涉及旅游城市的各行各業,所以可以由多個政府安全管理機構聯合開展信息安全維護與監管,這樣可以促使旅游隱私安全性得到進一步提高。
3.5信息安全保障管理系統
信息安全管理保障系統需要針對資金、人才等進行保障,通過加強保障管理能夠為旅游安全提供更多幫助,讓資金、人才等能夠影響旅游安全的因素發揮出更高的價值。
4風險防范效益評價
在對旅游數據進行全面監管的基礎上,構建一套旅游安全信息管理系統,對游客個人隱私數據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監管,加快隱私保護立法和技術突破,強化個人自我保護意識和社會認識的提高,構建基于多主體管理協同的旅游大數據隱私保護與風險防范體系,推進旅游業可持續性發展,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個人數據隱私保護效果將達到一個新的高度。
5結語
總而言之,在旅游行業高度發達的今天,個人隱私數據是否安全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只有加強個人信息的防護,才能夠避免游客個人權益受到侵害。相信隨著更多人了解到旅游大數據背后的隱私安全隱患,商業化應用隱私數據一定會變得更加安全。
參考文獻
[1] 占南.重大疫情防控中的個人信息保護研究——基于隱私保護設計理論[J].現代情報,2021,41(1):101-110.
[2] 劉魯杰.淺談網絡隱私權與互聯網安全的法律博弈[J].數碼世界,2021(1):280-282.
[3] 李憲辰,康玫,邱燕,等.研究者發起的臨床研究中受試者個人隱私保護探討[J].中國醫學倫理學,2020,33(12):1459-1462.
[4] 朱貝,王傳清.我國科學數據共享中的隱私治理探析[J].圖書情報工作,2020,64(22):37-47.
[5] 熊斌.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個人隱私保護面臨的困境及解決策略分析[J].經營管理者,2020(12):90-91.
[6] 祝陽,李欣恬.大數據時代個人數據隱私安全保護的一個分析框架[J].情報雜志,2021,40(1):165-170.